【语文】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名师解析】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名师解析】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程序语言中,哪一个是输入语句A. PRINTB. INPUTC. THEND. END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 A.43 B. 61 C. 1211 D. 2425【答案】A 【解析】4.某学校高中部组织赴美游学活动,其中高一240人,高二260人,高三300人,现需按年级抽样分配参加名额40人,高二参加人数为A. 12B. 13C. 14D. 156.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存在一条直线l ,α⊥l 且β⊥l B. 存在一个平面γ, γ∥α且γ∥β C. 存在一个平面γ,γ⊥α且γ⊥β D. 存在一条直线l ,α⊥l 且l ∥β7.甲、乙、丙三名毕业生参加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安排的面试,三人依次进行,每次一人,其中甲、乙两人相邻的概率为 A.31 B. 32 C. 21 D. 418.已知双曲线14222=-y a x 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 2=12x 的焦点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43 B. 53 C. 423 D. 553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①必然事件的概率等于l ②命题“若b=3,则b2=9”的逆命题③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④命题“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为正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为3,所以2234V Sh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14.设),(00y x P 是椭圆191622=+y x 上一动点,21,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21PF PF ⋅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15、16题各8分,第17、18题各9分,第19题10分,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8分)在打靶训练中,某战士射击一次的成绩在9环(包括9环)以上的概率是0.18,在8~9环(包括8环)的概率是0.51,在7~8环(包括7环)的概率是0.15,在6~7环(包括6环)的概率是0.09.计算该战士在打靶训练中射击一次取得8环(包括8环)以上成绩的概率和该战士打靶及格(及格指6环以上包括6环)的概率.考点:互斥与对立事件、概率问题.16.(本小题满分8分)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表.(1)画出茎叶图,由茎叶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更合适.17.(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C1C⊥底面ABC,AC=BC=CC1=2,AC⊥BC,点D是AB的中点.(Ⅰ)求证:AC1∥平面CDB1;(Ⅱ)求三棱锥D-B1C1C的体积.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8.(本小题满分9分)2013年某市某区高考文科数学成绩抽样统计如下表:(Ⅰ)求出表中m、n、M、N的值,并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在下面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纵坐标保留了小数点后四位小数)(Ⅱ)若2013年北京市高考文科考生共有20000人,试估计全市文科数学成绩在90分及90分以上的人数;(Ⅲ)香港某大学对内地进行自主招生,在参加面试的学生中,有7名学生数学成绩在140分以上,其中男生有4名,要从7名学生中录取2名学生,求其中恰有1名女生被录取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0分)己知椭圆C :12222=+by a x (a >b >0)的右焦点为F (1,0),点A (2,0)在椭圆C 上,斜率为1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两点M,N.(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设直线l过点F(1,0),求线段MN的长;(III)若直线l过点(m,0),且以MN为直径的圆恰过原点,求直线l的方程.。

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数学

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数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A2. D3. A4. C5. B6. B7. C 8. B 9. D 10. C二、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第13题不写单位扣1分) 11. 2)12(-y x12. 1-≥x 13. 4cm14. 582+ 15. ︒7516. C B ∠=∠(答案不唯一) 17. m 41-18. x=1 19. 320. xa 2150- 三、计算题(共16分,每题4分)21. 解:原式223223b b a b a ⋅⎪⎪⎭⎫ ⎝⎛-÷⎪⎪⎭⎫ ⎝⎛-=243626b b a b a ⋅⎪⎪⎭⎫ ⎝⎛-÷= 2分 246326b a b b a ⋅⎪⎪⎭⎫ ⎝⎛-⨯= 3分 82b -= 4分 22. 解:原式ba b a b a b a b a b b a b a 2))(()())(2(-+⨯-++---= 1分 ba b a b a b a ab a 2))((422-+⨯-+-= 2分 b a b a b a b a b a a 2))(()2(2-+⨯-+-= b a a -=2 3分∵03=-b ab a 3=∴∴原式=3 4分23. 解:原式xy y x xy y x 2)2(42222÷---= 2分222242y x y x +--=223y x --= 3分 ∵6-=x ,31)3(1==-y ∴原式=-5 4分24. 解:去分母得,x x ax 2)1(33=+- 1分3)53(=-x a∵053≠-a 解得,533-=a x 2分 检验:当533-=a x 时,53)23(3)1(333--=+=+a a x x , ∵023≠-a ,033≠+∴x3分 所以533-=a 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4分 四、解答题(其中第25,26题各5分,第27题6分,第28题8分)25. 图略 5分26. 证明:∵DE AB //,E B ∠=∠∴ 2分在ABC ∆和DEF ∆中,⎪⎩⎪⎨⎧∠=∠=∠=∠,21,,EF BC E B)(~ASA DEF ABC ∆∆∴ 5分27. 解:∵AC 是DAE ∠的平分线,︒=∠=∠∴25CAE DAC1分又∵EC DA // ︒=∠=∠∴25ACE DAC︒=∠=∠∴25ACE CAE 2分︒=︒-︒-︒=∠=∴1302525180,AEC CE AE3分在AEB ∆和CEB ∆中,⎪⎩⎪⎨⎧===,,,EB EB CB AB CE AE)(~SSS CEB AEB ∆∆∆∴ 4分CEB AEB ∠=∠∴5分 ︒=︒-︒=∠-︒=∠∴115)130360(21)360(21AEC AEB 6分 28. 证明:如图,在AC 上截取AG=AE ,连接FG 。

2024东城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4东城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三语文2024.1一、基础·运用(共12分)为便利同学们学习诗歌,初三语文爱好社开设了“诗词探讨与创作”的公众号。

依据要求,完成第1~3题。

1.下面是“诗词与诵读”探讨小组即将推送的岳飞名作《满江红》及相关材料,阅读后,完成第⑴~⑷题。

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①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②。

①[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

②[天阙]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词作开篇通过刻画作者“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激荡心情。

接着,“三十功名”一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和披星dài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行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一句则表现了他激励自己,鞭策部下的拳拳之心:珍惜时间,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用反诘的口吻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驾长车”一句则表达了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一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表现出作者对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一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念,笔力沉雄而又情致深婉,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⑴大家对“冠”字的读音、“披星dài月”的书写和“式”字的笔顺产生了争议,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怒发冲冠.”的“冠”读“ɡuàn”,“披星dài月”写为“披星戴月”,“式”字第六笔为点。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诗,推而广之还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___________(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打量。

【甲】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放射出难以言传的美感。

美无所不在,__________(除非/并非)只有到风景名胜外域异乡或者遭遇某个惊人的事件,才能够拨动审美的心弦。

【乙】凭窗远眺,秋日蔚蓝的天空,悠然飘落的几片黄叶,对面阳台上一只雪白慵懒的猫,窈窕淑女探身晾衣的姿态,都让人感到可亲可恋。

【丙】这些美,如同空气和阳光一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但汲取、享用的程度,却因人的审美__________(禀赋/秉性)的不同而差异极大。

当然,诗歌不能当饭吃,但如果每天享用珍馐美味,却不曾被诗歌打动过,这样的生活也仍然是欠缺的。

对于精神生活来说,真实和虚幻并非泾渭分明。

一个人对于一次历史事件的追想,对某个古代人物的湎怀,不见得比身边的各种琐事,或某件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更缺乏真实性。

当我们在日渐富足的今天抱怨生活无聊沉闷时,是不是应该检讨一番自己的内心,察看一下感受的管道是否已经淤塞了呢?1. 文中黑体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心弦.(xuán)风景名胜B. 慵懒窈窕.淑女(tiáo)C. 汲.取(jí)珍馐美味D. 湎怀泾.渭分明(jīng)2.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独具匠心除非禀赋B. 独具匠心并非秉性C. 别具一格并非禀赋D. 别具一格除非秉性3. 对文中加点词语“点石成金”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指的是使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产生丰富的意味和美感B. 指的是能够从特殊的角度再现或真实或虚幻的生活C. 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品格D. 指的是作为诗人和文学家的一种特殊的敏锐和细腻4. “一个目光敏锐、感受细腻的人,会时时处处发现美的闪光,会觉得诗情俯拾皆是。

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在《回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风飘飘而吹衣”写出“无官一身轻”的轻松。

②陶渊明《回去来兮辞》顶用“策扶老以流憩, ______”两句写出诗人平常游于园中,不时抬头眺望的舒适情况。

③身临天高水阔、秋霞绚烂之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庄子《逍遥游》中写大鹏腾飞的广度和高度,充满了令人惊讶的想象力:“水击三千里, ______。

”⑤《陈情表》中李密用“母、孙二人,______,是以区区不可以废远”道出母孙二人实难相离的苦处。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10.0 分)2.微写作从下边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 字左右。

①学校进行“ 《论语》修身思想与现代社会青年景长”的论坛,请你准备一段讲话,说说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虑。

要求:起码引用一句与你看法有关的《论语》原文。

②假如请你从《雷雨》《边城》《巴黎圣母院》三部作品中选择一个典型情节来设计一幅学校文学长廊的壁画,你会如何设计呢?要求:正确表现情节内容,有细节描绘,简要讲解设计企图。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3.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以下各题。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

改日绮窗①前,寒梅着花未?问来使陶渊明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②。

我屋南窗下,此生几丛菊?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

回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说明】①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②天目:天目山,在浙江省临安市境内。

( 1)以下对两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_A.王诗前两句采纳白描记言,表现出想认识家乡状况的急迫心情,语言中显出天真与和蔼B.陶诗经过问家中的菊花长了几丛,想象菊花酒已经酿好,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想念之情。

C.王诗问梅花,陶诗问菊花,都表现了诗人文雅的情味,表露出他们脱俗超常的兴致。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逻辑是无处不在的:烛之武入情入理的分析挽救了国家,这是外交中的逻辑;林庚细致辨析“木叶”的内涵与使用的场合,这是文艺鉴赏中的逻辑;王安石以雄辩的论说驳斥对变法的非难,这是治国理政中的逻辑;“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热情奔放的诗句中,也同样包含着逻辑……学点儿逻辑,可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增进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逻辑能够让我们化繁为简,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洞察问题的本质。

例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文,就包含着这样一个推理: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只有自己去拿文章先分析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几种不同的做法,否定这些错误的做法,也就证明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性。

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逻辑思维的力量。

有些时候,文学作品又会故意在表面上违背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表面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

这句诗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识,实则凝练深刻,引人深思。

能有如此突出的表达效果,与诗句“违背逻辑”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我们试着运用逻辑来发现谬误、进行推理、展开论证,你会发现:逻辑不神秘,过去你就自觉不自觉地用过它;逻辑很有用,它能让你的思考更加严谨周密,阅读与表达更具洞见,更富理性。

材料二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但遭遇的谬误也更多。

我们必须具备识别谬误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成为谬误的受害者甚至传播者。

逻辑,正是甄别信息与辨析谬误的武器。

2014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

2014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

2014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2014.4.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

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

据说,“梦笔生花”的故事发生在他年轻时被权贵贬黜到浦城之际,“江郎才尽”的故事发生在他中年官运亨通之时。

所以,有人认为江淹是“穷则逞文,达则辍.笔”。

江淹年轻时就有倚.马可待的文才。

相传,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见一蚕妇,当时有一位颇负胜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字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

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字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为之叹服。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īng)B.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ìng)C.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ìng)D.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īng)(2)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颇负胜名 B. 别出心裁 C. 异曲同工(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成年后才加取的。

在古代的人际交往中,“字”一般用于谦称。

B.成语典故有很多比喻引申意义被广泛引用,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C.鸿雁是一种“春天北返,秋日南回”的候鸟,它作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经常被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会考模拟物理试题(WORD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会考模拟物理试题(WORD版)

图1 x 0x 1图2v/(m s -1)t/s10 20 30 40 50102014年东城区(南片)高中会考模拟练习 2013.12高二物 理 试 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7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18个小题(共5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8个小题(共46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可以使用2B 铅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4分)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电压B .路程C .动能D .加速度2.在物理学史上,首次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 .焦耳 B .牛顿 C .欧姆 D .爱因斯坦3.同学们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探究结果的是A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B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C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正比D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反比4.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则质点 A .在0 ~ 10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 ~ 1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在10 ~ 4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10 ~ 40 s 内保持静止5.F 1、F 2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 1 = 4 N 、F 2 = 3 N .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为A .2 NB .3 NC .5 ND .15 N6.如图3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D.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7.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 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 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A .5 mB .10 mC .15 mD .20 m8.下列所述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B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C .石块自由下落的过程D .子弹射穿钢板的过程9.足球的质量为m ,当它的速度为υ时,动能为A .mυ2B .221υm C .mυ D .υm 2110.面积为S 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 ( )A .0B .SB C .B S D .BS11.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A .2倍B .4倍C . 6倍D .8倍12.如图4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0.5 T ,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L = 0.1 m ,导线中电流I = 2 A .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为A .0.1 NB .0.2 NC .0.3 ND .0. 4 N13.一个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约为额定功率 1500 W 额定频率 50 Hz 额定电压220 V容量1.6 LA .2.1 AB .3.2 AC .4.1 AD .6.8 A图4 BI图3v图6SE Rr请考生注意:在下面14、15两题中,每题有①、②两个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庇佑诎诎逼人央浼.(měi)前合后偃.(yǎn)B. 诡计残羹冷炙熟稔.(niǎn)天堑.无涯(qiàn)C. 敲榨锱铢必较赍.发(jī)休戚.相关(qì)D. 辖制晨光熹微弹劾.(hé)怏.怏不乐(yàng)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B. 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流动的水波簇拥着它,将它浸泡在变幻莫...测.的光影里,使人流连忘返。

C. 靠向乡邻借款,王军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

发财后,他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乡亲们都说他不是那种得鱼忘筌....的人。

D. “权钱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3.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B. “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 公园是城市的公共设施,不同群体都有权利享受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应共同遵守管理规则。

D. 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4.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B. 戏剧文学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尖锐的矛盾冲突,二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三是时间、场景、人物、情节的高度集中。

C. 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节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等。

D.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一)阅读《张衡传》(节选),完成5—8题。

(共10分)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今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举孝廉不行..不行:不去(应荐)B. 帝引在帷幄..帷幄:指皇宫C. 衡下车..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D. 上书乞骸骨...乞骸骨:请求(皇帝)宽恕 6.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一句中“奇”字的用法一致的是(2分)( )A. 空以身膏.草野B. 卒廷.见相如 C. 且庸人尚羞.之 D. 眄庭柯以怡.颜 7.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衡乃.诡对而出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因.以讽谏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衡因.上疏陈事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8.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小说,完成9—11题。

(共10分)鬼母传(清)李清鬼母者,某贾人妻也。

同贾人客某所,既妊暴殒①。

以长路迢远,暂瘗②隙地,未迎归。

适肆有鬻饼者,每闻鸡起,既见一妇人把钱俟,轻步纤音,意态皇皇,盖无日不与星月侔.者。

店人问故,妇人怆然曰:“吾夫去,身单,又无乳,每饥儿啼夜,辄中心如剜,母子恩深,故不避行露,急持啖儿耳。

”店中初聆言,亦不甚疑。

但昼投钱于笥,暮必获纸钱一,疑焉。

或曰:“是鬼物无疑。

夫纸爇于火者,入水必浮,其体轻也。

明旦,盍③取所持钱,悉面投水瓮,伺其浮者,物色..之。

”店人如言,独妇钱浮耳。

怪而踪迹..其后,飘飘飏飏,迅若飞鸟,忽近小冢数十步,奄然没。

店人毛发森竖,亟走鸣之官。

起柩视,衣骨烬矣,独见儿生。

儿初见人时,犹手持饼啖,了无怖畏。

及观者猬集,语嘈嘈然,方惊啼。

或左顾作投怀状,或右顾作攀衣势,盖犹认死母为生母,而呱呱若觅所依也。

伤哉!儿乎!人苦别生,儿苦别死。

官怜之,急觅乳母饲,驰召其父。

父到,抚儿哭曰:“似而母!”是夜,儿梦中咿唔不成寐,若有人呜呜抱持者。

明旦,视儿衣半濡,宛然未燥,诀痕也。

父伤感不已,携儿归。

(节选自《虞初新志》)A. B. C. D.注:①既妊暴殒:怀孕以后突然死亡。

②瘗:埋葬。

③盍:何不。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盖无日不与星月侔.者侔:等待B. 伺其浮者,物色..之物色:寻找C. 怪而踪迹..其后踪迹:脚印D. 似而.母而:他的10.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女主人公是“鬼”而非“人”的特点。

(4分)11. 你认为这篇小说创作最成功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一谈。

(4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2. 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人也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

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一项是(3分)()①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②游人武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③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尤似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④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

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

⑤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

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

A. ①③②④⑤B. ③②④①⑤C. ①⑤④②③D. ①⑤③②④13. 依据所给信息,写出其代表的汉字。

(2分)(1)与这个字有关的信息:中国历史上经历时间最久,各方面取得成就最大的两个朝代之一;中国文学史上最绚丽的文体之一;被使用最多、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这个汉字是:(2)与这个字有关的信息:古老的它,是远古祭祀中必不可少的祭品;它被称为“百药之长”,孔子说它“可以养老,可以养病”;它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了它,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英雄故事……这个汉字是:14. 请在横线上填入原文语句。

(8分)①适莽苍者,,。

(《逍遥游》)②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

(《陈情表》)③,泉涓涓而始流。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④,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⑤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⑥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⑦,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声声慢》)⑧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我在张晓风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

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为什么痛呢?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

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块。

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此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甲】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乙】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丙】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