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与土壤C卷.

合集下载

第3章 植物与土壤

第3章  植物与土壤

第3章 植物与土壤1.一位遇上海难的水手,随着木排在海洋漂流。

他用完了淡水,仍感到异常的口渴,虽然周围的海水十分清澈,但他不喝海水,因为他知道喝海水会致命。

理由是 ( )A 、海水有苦涩味,根本喝不下去B 、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能使肠胃腐烂致人死亡C 、海水中有许多微生物,有些微生物能致人死亡D 、海水会造成水分从血液和组织内脱离出来进入肠胃中,使人脱水死亡2.将一萝卜块先称质量,然后放在浓NaCl 溶液中数小时。

在此过程中,每隔1小时将该萝卜块称量1次。

下图中最能代表萝卜块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 ( )质量/g质量/g质量/gC D3.某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各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叶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四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何时取下的圆片()A.清晨的叶 B.傍晚的叶 C.深夜的叶 D.正午的叶3.某同学在春天买了5 Array盆同样大小的同种植物,每天向花盆内浇同样量的水和液体肥料,不久植物开始发芽。

为研究植物生长与水、肥间的关系,对5个花盆作了如下处理,然后观察植物的变化。

如果想要证明过多施肥会引起植物枯萎,可以比较哪两个花盆(A、1与2 B2与3 C、3与4D、4与54.某实验小组用含有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稀溶液培养大麦。

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照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

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与实验开始时的浓度之比如表表示(不考虑水分蒸发)。

由该实验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大麦在光照下吸收Mg 2+比吸收水分快B 、植物吸收矿物质并不都随吸水量增加而增加,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 、光照对植物吸收矿物质和吸收水分都会产生影响7.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 A .日温15℃、夜温26℃ B .昼夜恒温26℃C .日温26℃、夜温15℃D .昼夜恒温15℃8.淡水池中若只有金鱼藻生存,则下列曲线中最能代表池水中CO 2浓度变化的是( )A B C D5.某同学在探究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新鲜冬青枝条5支(代谢程度相似,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用黑纸包住,乙剪去叶片,丙去掉顶芽后倒置,丁、戊不采取措施,将甲乙丙丁插入相同的红色稀盐水中,戊插人红色浓盐水中(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同时插入,,一段时间后采用纵切法测量红色上升的高度。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整理

植物与土壤一、土壤的组成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热量等要素.土壤是由(砂、黏土、无机盐类)、有机物、、土壤空气等物质组成.不同土壤的物质组成不同,按体积计算,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空气和水分约占50%。

矿物质是的产物,是土壤的骨架;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的重要标志;空气和水分的比例是变化的,两者是此消彼长的.二、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成为。

(1)土壤中一般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生物、轮虫、线虫、蚯蚓、软铁动物和各种节肢动物等。

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数量很多,1g土壤中就有几亿个到几百亿个.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2)土壤温度变动幅度越小,一般是10℃-25℃,适宜多种微生物生长。

土壤表面,由于日光照射和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cm—30cm的土层中菌类最多。

(3)土壤湿度可用干旱、比较干旱、比较湿润、湿润加以描述.土壤干旱或湿度大都对植物和土壤生物不利。

三、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空气土壤空气的含氧量为10%—12%(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

1%左右,大量使用有机肥的土壤,二氧化碳含量可高达2%.土壤空气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水分适量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能改变植物的,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的。

(3)土壤有机物土壤有机物指土壤中来源于动植物的所有有机物质,包括、腐殖质和各种简单的有机质。

四、正确认识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过程岩石道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土壤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为耕种因素等的影响,经过不同的成土过程形成不同的土壤发育层次好剖面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

(1)(2)(3)(4)五、土壤的结构和类型(1)土壤颗粒的分类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章第四节土壤的生态效应

第三章第四节土壤的生态效应

TDR法(Time-Domain-Reflectometry,时域反射仪,Domain 领域) TDR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方法它首先发现可用于土壤容积含水量的测定, 继而又发现其可用于土壤含盐量的测定。
二、土壤化学性质及其生态作用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一)土壤反应(土壤酸度)soil reaction 我国土壤通常分为五级: 强酸性strong acid (PH<5.0) 酸性(5.0-6.5) 中性(6.5-7.5) 碱性alkaline(7.5-8.5) 强碱性(PH>8.5) 土壤酸性——影响矿质养分的溶解度solubility,从而影响其有效性availability。 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从而影响养分有效性。
河西苣
沙 枣

(四)沙生植物 sandy soil adapted species—— 抗沙埋 resistant to bury of sand:茎上能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adventitious buds and roots。如沙竹、油蒿、 白剌、梭俊等。 有些具有根套(由固结的沙粒形成), 由于风蚀使根系裸露时,根套能保护根系。
植被
雨林,季雨林
土壤
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黄壤
气候
湿润 半湿润 半湿润半干旱
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 草甸草原 草原
南亚热带湿润 常绿阔叶林 中亚热带湿润 常绿阔叶林
北亚热带湿润
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黄棕壤
半干旱
干草原
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 温带湿润 (半湿润) 寒温带湿润
棕壤 (褐土)

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复习

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复习

水分 充足 时, 保卫细胞 膨胀 。 气孔 打开 ,
气孔是叶 水分蒸腾 的通道, 是植物与外界进行 气体交换 和 蒸腾散水 的门户。
植 物 与 土 壤
土壤的成分、分类
分的 的 的
、 、 的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正常
缺氮
缺磷
缺钾
如果施用太多的氮、磷元素, 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淡水: 淡水:水华 海洋: 海洋:赤潮
三、植物的茎
直立茎 常见茎的类型: 常见茎的类型: 攀援茎 缠绕茎 匍匐茎
土壤中的水分和 土壤中的水分和 水分 无机盐是通过根吸 无机盐是通过根吸 收进入植物体的. 收进入植物体的
(一)根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
结论: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 结论: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在农业生产中,移栽作物幼苗是时 为什么要带土移栽? 以免损伤幼嫩的根尖, 以免损伤幼嫩的根尖,使根尖在适 根尖 新环境”仍可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和无 应“新环境”仍可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和无 机盐。 机盐。
无机盐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土壤组成
矿物质颗粒 腐殖质 空气 水
土壤颗粒的分类 名称 砂粒 粉砂粒 黏粒 直径/毫米 直径 毫米 2.0~0.02 ~ 0.02~0.002 ~
<0.002
土壤 水分
保水性 通气性 透水性
砂粒 黏粒 粉砂粒

较少 居中


居中

弱 居中

弱 居中
根据三种颗粒所占比例的不同, 根据三种颗粒所占比例的不同,将土壤 所占比例的不同 分成三种 砂土类土壤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岩石的()可以告诉我们其形成的年代。

A.颜色B.硬度C.化学成分2.取一块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的实验时,下列描述的现象错误的是()。

A.把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产生B.搅拌后轻的、小的颗粒先沉积C.搅拌后有一些植物残体浮在水面3.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岩石资源,科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

A.大理石岩B.砂岩C.石英岩D.沉积岩4.小科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在当地的山体中发现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科以下的推理合适的是()。

A.远古人类曾有贝壳带上高原B.这里远古时候可能是海洋C.贝壳原来在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到水中的生活5.下列全部是岩石或矿物的一组是()。

A.浮石、翡翠B.石灰、混凝土C.花岗岩、地砖6.下列属于岩石的是()。

A.混凝土B.砖块C.卵石7.下列矿物中,是青灰色的且在小溪边很容易采集到的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金刚石8.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分别团成小球,过一段时间,先散开的是()。

A.沙B.黏土C.沙和黏土9.下列关于黏质土的特征,正确的是()。

A.颗粒很小,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差B.颗粒较大,摸起来粗糙、不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好C.颗粒大小不均,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一般10.下列词语中能用来描述手摸岩石特点的是()。

A.粗糙B.透明C.有花纹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人类开采岩石和矿物资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

2.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中生长的植物。

3.如果得到()的矿物和岩石,可以先记录下它们的()等相关信息,并给它们()。

4.地面上死亡的()、()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

它是植物生长的(),它越多,土壤越()。

5.用多种感官来比较沙土和黏土,方法有()、()、()等,沙土摸起来比较(),黏土通气性能()。

植物与土壤

植物与土壤

植物与土壤姓名:一、单选题1.市面上有一款气培箱(如图),它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

该箱体由透明玻璃制成,其顶部有3排LED灯,5个小凹槽能同时种植植株,植株根部“悬于”玻璃箱中,不与营养水接触。

其原理是利用内部马达的震动,将带有营养成分的水雾化,从而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

下列有关气培箱的说法错误的是()A.透明的玻璃箱体,有利于根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B.顶部的LED灯能弥补光照不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C.根“悬于”箱中,没有与营养水接触,防止植物烂根D.同时能种植5株小植株,体现了合理密植的科学思想2.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实验名称实验材料使用目的A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酒精脱去叶绿素B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浓食盐水使细胞失水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大头针检验磁性强弱.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氧化锰增加氧气质量3.2021年3月首届中国春兰节在绍兴柯桥开幕。

春兰,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如图。

以下关于春兰的分析合理的是()A.属于单子叶植物,须根系B.其根毛区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成长阶段的前期,可以大量施加氮肥,以促进其茎和叶的生长D.体内有机物一部分由光合作用制造,还有一部分是从肥沃土壤中吸收的4.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科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科学家与科学成就奥斯特——发现电子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植物营养缺乏症与缺少的无机盐叶色发黄——缺钾D物质与微粒构成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5.下列结构或器官对功能的“自述”,合理的是()A.B.C.D.6.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B.植物从吸收水分到散失水分的顺序C.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由大到小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7.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举例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肺由大量肺泡构成,有利于吸气和呼气B.木质茎含有形成层,有利于植物茎的逐年增粗C.鼻腔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温暖气体D.根尖成熟区形成大量根毛,有利于增加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积8.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

教科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附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不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 )。

A. 气泡石B. 浮石C. 化石【答案】 C【解析】【解答】A.气泡石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浮石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化石不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

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

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2.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 )。

A. 石英B. 长石C. 云母【答案】 A【解析】【解答】在制作钟表和计算机是最常用到的矿物是石英。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石英是主要造岩矿物之一,一般指低温石英(α-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

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β-石英)和柯石英等。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无色透明,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而变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

3.( )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A. 颜色B. 条痕C. 软硬【答案】 A【解析】【解答】岩石的颜色是我们直接用眼睛就可以看见的,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矿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形状、透明度等,其中颜色是最好观察的特点。

4.小伟检查一种矿物的硬度时,发现这种矿物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

A. 软B. 较软C. 较硬D. 硬【答案】 C【解析】【解答】可以用小刀画出痕迹,但是铜钥匙划不出痕迹的矿物其硬度是较硬。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对矿物的硬度进行划分等级时,我们可以借助指甲、铜钥匙和小刀。

八年级科学(下)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八年级科学(下)第三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共7分,每小题3分)1.①砂粒多,黏粒少②黏粒、砂粒均多③砂粒、黏粒等量④土壤颗粒粗⑤土壤颗粒细⑥土壤质地均匀,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选择是()(A)①④(B)②④()③⑤(D)③⑥2.某地区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良碱性土壤(B)改良酸性土壤()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提高农作物产量3.如右图所示,不久发现本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土壤中含无机盐(D)土壤的密度大于水4.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在生活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原因是()(A)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B)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生命的起初期,地球上并没有土壤,以下哪种生物的出现使这成为可能()(A)低等植物(B)高等植物()动物(D)真菌6.右图为壤土类土壤组成成分的积分数,如果因为外界影响导致以下变化:空气含量增多,水分含量减少,则说明( )(A)通气性好,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生长(B)通气性好,保水性差,有利于植物生长()通气性好,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D)通气性差,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7.小明把一块大理石埋进花园的四五厘米深土壤里,用黑土把石板盖住,上面播下几粒豆科植物,等到秧苗出土、茎蔓吐须时,挖开土层,发现植物的一部分根遇上了石板,洗去土壤后,小明发现大理石—亡有网状的条纹,这可能的原因是( )(A)根在重力作用下使石板受压而形成的(B)受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颗粒的摩擦作用形成的()土壤中小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D)根呼吸时在土壤中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而成的8.学习植物与土壤的内容后,小华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土壤也能种植物吗?如果要实现不用土壤也能种植物,你认为小华应该提供给植物什么物质就可以( )(A)只要水(B)要有空气和水()水和养料(D)只要养料9.玉米和大豆是“亲家”,玉米需要氮肥,大豆的根瘤菌是个小小的氮肥加工厂,它能把氮固定在土壤里,大豆加工的氮主要自( ) (A)人工施肥(B)空气()植物残体(D)细菌10.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可以成为地质学家找矿的好向导,如开浅粉红色花的紫云英,地下可能会找到铀矿;在锦葵丛生的地方,可能有镍矿,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A)植物吸收各种元素时会有选择性(B)可证明植物根吸收矿物质的能力强()土壤中哪些元素多,植物就多吸收一些(D)不同植物从土壤吸收的元素会不同11.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强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⑤()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2.小明的爸爸在对盆栽花卉移盆时,采取移盆植物带土移植的方式,其目的是()(A)能保持根的活性(B)使植物的根得以固定()增强水分的吸收(D)减弱根的呼吸作用1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经根、茎到达叶中,则三者间的细胞液质量分数比较()(A)根&gt;茎&gt;叶(B)根&gt;叶&gt;茎()叶&gt;茎&gt;根(D)叶&gt;根&gt;茎14.把某植物种植在沙质盐碱地,发现植物因发生“烧苗”而死亡,其原因是()(A)植物因吸收过多的无机盐而死亡(B)植物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此地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死亡(D)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强度过大导致死亡1.池塘中发生“水花”现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最后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其最终的原因是( )(A)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过高(B)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过多()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过高(D)水生生物因缺少食物而死亡16.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17.小青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人几株插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哪个功能有关( ) (A)导管的输导作用(B)筛管的输导作用()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18.小明为探究植物茎的物质运输,把一植物枝条作环割处理,结果发现该枝条长势不好,其原因是( )(A)导管受损(B)筛管受损()外树皮被破坏(D)木质部受破坏19.茶叶出现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则说明()(A)缺氮(B)缺磷()缺钾(D)缺镁20.乔木在生长过程中以下哪个结构会使茎变粗变大()(A)外树皮(B)木质部()韧皮部(D)形成层21.植物细胞无时不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排出体外()(A)根部(B)茎部()外树皮(D)气孔22.植物细胞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细胞却不会破裂,这是与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有关()(A)细胞膜(B)细胞壁()细胞质(D)液泡23.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蛋白质④矿物质⑤水蒸气(A)①②(B)①②③()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2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存储在细胞中()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2.以下各种措施对防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不利的是()(A)扩大林草比例,建设人工防护林(B)合理分配水资,发展节水农业()为提高牧业产量,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D)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26.在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测试卷(C)一、选择题:1.小明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数要大于铁块中的体积数,则说明( )(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D)土壤容易形变2.植物根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 )(A)从土壤中吸收(B)土壤中微生物提供(C)自身光合作用产生(D)动植物的遗体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无土栽培法好处的()(A)节约土地种植面积(B)环保无污染(C)不适宜四季栽种(D)用水经济,产量高4.某地试行用“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酸性溶液)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5.家用洗涤剂中含有一种叫三聚磷酸钠的化学物质,因此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导致富营养化污染,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6.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A)医院污水(B)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C)人造纤维(D)丢弃的橡胶、塑料7.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8.植物根毛吸水的途径是()(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液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质9.阵雨过后,荷花宽大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水分没有渗到叶的内部,其原因是()(A)气孔关闭(B)叶表皮细胞排列非常紧密(C)细胞膜不透水(D)叶表皮上有一层不易透水的角质层10.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 )(A)减少风的阻力(B)减少水分的散失(C)促进光合作用(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11.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会失水,以下与之原理不同的是()(A)盐渍咸肉能存放更长时间(B)腌制蔬菜有利于保存(C)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D)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12.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生产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减少了()(A)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B)土壤中的生物性污染(C)大气中的粉尘污染(D)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13.隆冬季节,百花凋零,但水仙花却不用土壤照样盛开,一盆清水就能让其开花,那么水仙花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 )(A)水中(B)叶的光合作用(C)鳞茎中(D)空气中14.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15.小明口腔发炎,医生叫他常用盐水漱口,这是因为()(A)盐水清洁,可冲洗掉口腔内细菌(B)盐水能溶解细菌(C)盐水pH较小,细菌无法存活(D)高浓度的盐水能使细菌因失水而死16.因为受酸雨的严重影响,某地土壤pH为3.5,改良这种土壤最可能被选用的是下列物质中的( )(A)CaCO3(B)NaOH (C)Ca(OH)2(D)稀盐酸17.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

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

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B)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C)保证气孔的通畅(D)增强光照18.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些电流大多是在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猜猜看,植物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哪个活动有关( )(A)吸收水分(B)吸收无机盐(C)吸收二氧化碳(D)放出氧气19.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是()(A)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掉(B)气孔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调节(C)植物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各组织(D)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叶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从下到上运输20.在自然界,有一类生长在盐碱土壤中的植物叫盐生植物,这类植物特别能抗盐碱,而其他植物却不能在盐碱地生存,则原因主要是( )(A)前者能从土壤中吸水,而后者失水(B)前者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土壤中溶液浓度(C)前者细胞壁的保护功能超过后者(D)前者根呼吸作用的能力弱于后者21.成语有“藕断丝连”之说,小明同学把藕折断,发现连接处的丝可拉得很长,经过观察可认为这些丝来自( )(A)细胞壁(B)细胞膜(C)导管(D)液泡22.夏天的中午不宜给花浇水,其原因可能是()(A)温度剧烈变化,导致植物不能适应(B)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影响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会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23.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活中人们也发现烧草坪会有利于以后草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繁衍的生长需要( )(A)水分(B)空气(C)大风(D)矿物质元素24.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对植物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以下会导致气孔关闭的是( )(A)当植物失水过多时(B)蒸腾作用最强时(C)光合作用最强时(D)放出氧气最多时25。

如右图所示,这是江西省在不同年代水土流失的面积图,以下关于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A)许多地方出现乱砍滥伐森林(B)人们对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开发(C)降水过于丰富,洪涝灾害濒发(D)强取耕地和把薪柴作为能源二、填空题:26.小明把校园草地中挖到的新鲜土壤装入____________塑料袋中,若扎紧袋口,过一会儿,塑料袋壁上会有水珠出现,请你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________或_____。

27.某池塘因污染而出现了黄绿色的“水花”现象,这属于_________污染,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大量增多,导致____________大量繁殖。

28.植物吸收的水分从根茎叶,则三者细胞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___散发掉。

29.黄山上的松树能在岩石间顽强地屹立生长,黄山松的根主要从岩石间吸收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30.植株出现暗绿带红现象是因为缺___________元素,植物要正常发育生长,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矿质元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1.农业上为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需要增施矿质肥料,主要是施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丰富和协调土壤养分,以提高土壤的_____________.32. 荒漠植物一般都具有强大的耐旱力,以下各项中属于荒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根系发达②叶退化为毛或刺③一般有大的叶片④有的具有耐盐特性⑤根一般在沙地的表层⑥有的茎能大量存储水分33. 在学校的科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用以进行无土栽培。

(1)若要栽培成功,首先此装置应放置在_________的地方,以满足生物对____________的需要。

(2)培养液中至少应提供_________种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等元素,并且要及时补充。

(3)在利用此装置培育植物时,往往给培养液中通人空气,这一措施目的是用以_________,有利于对_______________的吸收。

(4)要使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须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生物体。

有机物会被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贮存在土壤中。

35.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来自空气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入植物体内。

三、分析说明题:36.很久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它那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树叶完全是“土壤汁”变化而来的。

1648年,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颗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个木桶里,桶里装有事先称好质量的土壤。

在这以后,他只用清洁的雨水浇灌树苗。

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桶盖。

5年以后,柳树长大长高了。

经过称量,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0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60多克。

(1)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尔蒙特采用了在桶上加桶盖,只浇清洁雨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若树的生长完全靠“土壤汁”,则其实验结果应该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实验中,柳树质量增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自—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

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吸水量(实验2)。

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C3、C4、C5、C6、A7、B8、A9、D 10、B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C 18、B 19、D 20、A 21、C 22、A 23、D 24、A 25、C26、水分,土壤生物27、富营养化,氮、磷元素,藻类28、叶,茎,根蒸腾作用29、水分,矿质元素30、磷,氮,钾31、氮肥,磷肥,钾肥,肥力32、①②④⑥33、(1)有阳光,光合作用(2)3,N、P、K (3)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矿质元素(4)二氧化碳34、排泄物,死亡,微生物,无机物35、气孔36、(1)验证植物中的物质是否全部来自土壤(2)防止尘埃等物质进入土壤中(3)柳树增加的质量等于土壤减少的质量(4)植物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5)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物质来自土壤中37、(1)对照(2)培养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导致植物吸收量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