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规则中英文教程第十章 保障措施
wto保障措施规则与案例

进口国政府可以采取临 时性关税、配额等措施 来限制进口产品数量。
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一 般不超过3年,特殊情况 下可以延长至5年。
被采取保障措施的进口 产品生产商或出口国政 府可以向WTO申诉或申 请复审。
02
wto保障措施规则的具体条款 解读
保障措施的申请条件与程序
申请条件
成员国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保障措 施,包括进口激增、国内产业受到损 害、采取临时措施的条件未得到满足 等。
案例
例如,某国以保护本国环境和健康为由,对进口食品实施了严格的安全标准,导致其他国 家的食品无法进入该国市场。
挑战二:非关税壁垒的增多
01
总结词
非关税壁垒的增多给wto保障措施规则带来了另一方面的挑战。
02 03
详细描述
非关税壁垒包括各种许可证、配额、进口税收、关税等,这些措施可以 限制或阻止外国产品的进入,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然而,这 些壁垒往往更加难以应对和解决。
严格的时间限制
WTO保障措施规则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和时间限制,要求成员国在采取措施前必须经过 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并确保措施的实施不会对其他成员国造成不公平的影响。
展望
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WTO保障措施规则的严格遵守和透明度要求有助于促进全 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减少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措施,促进
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案例二: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
背景
20世纪90年代,美国钢铁产业 面临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
竞争压力。
保障措施调查
美国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钢 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认 为其大量出口对美国钢铁产业 造成损害。
措施及影响
美国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钢 铁产品实施进口配额限制,导 致其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wto保障措施规则与案例

wto保障措施规则与案例•wto保障措施规则概述•wto保障措施规则详解•wto保障措施案例分析目•wto保障措施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wto保障措施规则的发展趋势及展望录CATALOGUEwto保障措施规则概述0102保障措施的定义保障措施的目的和原则01020304保障措施与其他wto规则,如关税、配额、反倾销等,密切相关,但又有其独特性。
保障措施通常是针对特定产品的临时性限制,而其他规则通常是针对整个类别的产品。
保障措施通常是在其他规则无法有效保护国内产业时采取的最后手段。
保障措施与其他wto规则的关系CATALOGUEwto保障措施规则详解必须是非歧视性的必须是在国际收支困难时采取的必须是在没有其他合理选择的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必须是在采取临时措施后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的010203040506必须进行调查并公开调查结果必须设立专家组进行裁决必须事先通知其他成员方并设立咨询点必须给予其他成员方充分的发言权和申诉权必须遵循争端解决程序和规则CATALOGUEwto保障措施案例分析案情概述2002年,美国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中的“201条款”,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对进口钢铁征收20%以上的关税。
此举引发了全球贸易争端,涉及多个WTO成员国。
美国采取的保障措施是否符合WTO相关规则,特别是是否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和数量限制原则。
专家组认为,美国的保障措施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和数量限制原则,因为这些措施对进口钢铁的歧视性关税超过了允许的限度。
上诉机构维持了专家组的裁决,并进一步指出,美国的保障措施违反了GATT1994第11条第1款的规定,即取消数量限制。
保障措施的使用必须谨慎,必须严格遵守WTO的相关规则,避免引发贸易争端。
争议焦点上诉机构裁决案例启示专家组裁决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0102案情概述争议焦点专家组裁决上诉机构裁决案例启示030405欧共体牛肉进口限制案0102案情概述争议焦点专家组裁决上诉机构裁决案例启示030405中国轮胎出口限制案CATALOGUEwto保障措施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保障措施调查应对策略中国遭遇的保障措施调查及应对熟悉规则加强合作中国如何应对wto保障措施规则中国在wto保障措施规则下的机遇与挑战机遇WTO的保障措施规则为成员国提供了一种合法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激增的冲击。
safeguard measures名词解释

safeguard measures名词解释
"safeguard measures"(保障措施)在国际贸易法规中是指一种临时性的贸易保护手段,它允许成员国在进口产品数量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采取一定时期的限制性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
这些措施通常不是针对特定国家,而是针对所有来源的进口商品。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在《保障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Safeguards)框架下,成员国有权在满足特定条件和程序的前提下实施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关税、设定进口配额等,以缓解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冲击的程度,并为该产业提供调整和恢复的时间。
实施保障措施需遵循WTO的原则和规则,例如必须基于客观证据证明进口增加与国内产业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确保措施的非歧视性和适度性。
此外,实施国通常需要补偿受影响的贸易伙伴,或者逐步放宽这些措施直至最终取消。
wto保障措施

wto保障措施WTO保障措施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由164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并确保成员国间的平等和公正贸易关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WTO采取了多种保障措施,以保护成员国的权益和确保贸易流通的顺畅。
首先,WTO致力于遏制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保护主义是指通过限制进口、征收高关税或实施其他贸易歧视性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
WTO通过制定多边贸易协议和规则,禁止成员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同时鼓励成员国彼此开放市场。
这种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性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并推动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
其次,WTO提供争端解决机制,以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
当成员国之间存在贸易争议时,WTO为其提供了一个公正和中立的平台来解决争端。
该机制的程序具有透明、可预测和规则化的特点,确保了纠纷的公正解决,并防止成员国通过单边行动实施贸易制裁。
这种争端解决机制在确保贸易自由和公正的同时,也增强了成员国对WTO规则的遵守和信任。
第三,WTO制定了贸易规则和准则,以确保成员国之间的公平竞争。
这些规则和准则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条款,旨在防止成员国通过不公平贸易行为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并促进各国间的贸易公平竞争。
此外,WTO还致力于推动贸易便利化措施,以简化贸易流程、降低贸易成本,并加强贸易监管和标准化,提高贸易效率和质量。
最后,WTO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以帮助其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而WTO通过开展技术援助项目和提供财务资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帮助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能力,促进其经济发展和融入全球价值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WTO采取了多种保障措施,以保护成员国的权益和确保贸易流通的顺畅。
通过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争端解决机制、制定贸易规则和准则,以及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WTO为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障措施条例中英文

保障措施条例中英文保障措施条例中英文700字Note: The following text is a fictional translation and should not be used as an official or legal reference.《保障措施条例》Regulations on Protection Measures第一章总则Chapter 1 General Provisions第一条为了维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本条例。
Article 1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and enterprises, enhance soci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s, this regulation is enacted.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群团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开展保障措施活动的行为。
Article 2 This regula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activities of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gencies, mass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other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engaging in protection measures.第三条保障措施应当遵循公平、合理、依法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混乱社会管理秩序。
Article 3 Protection measures shal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reasonableness, and legality, and shall not violate laws, regulations, or disrupt social order.第四条政府机关、群团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保障措施的了解,增强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WTO保障措施及对华影响培训教材

4
保障措施的救济措施
完善时期
• 未解的分歧
选择性还是非歧视性? “灰色区域措施” 补偿与报复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中成员的特殊规则 其他方面
• 《保障措施协定》出台
WTO保障措施与特殊保障措施
对于保障措施,你究竟了解多少? 我将告诉你关于她的一切……
适用原则
• 非歧视性原则 • 适度保护原则 • 补偿原则 • 透明度原则 • 公平竞争性原则
涉华保障措施案件择要
资料来源:贸易救济信息网案件整理
历年涉华保障措施数
资料来源:贸易救济信息网
WTO保障措施与特殊保障措施
当你已然了解了保障措施,特殊 保障措施又是什么? 我将讲述你所熟悉而又陌生的特 保……
特别保障措施
• 特别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利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Transitional Product-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针对来自特 定成员的进口产品采取的措施,即在WTO体制下,在特定的过渡期内,进 口国政府为防止来源于特定成员国的进口产品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 而实施的限制性保障措施。
“山雨欲来”
•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国内轮胎消费降低
大量消费者为节省开支而放弃或推迟更换汽车轮胎。据统计,自金融危机以来 ,拒绝更换轮胎的消费者增加了31%,而更换二手胎的消费者增加了43%。
• “中国制造”在中低端市场的高市场占有率
中国进口的轮胎在美国消费市场中占17%的份额,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美 国轮胎企业主要生产为品牌汽车配套用的高档轮胎,而中国销往美国市场的轮 胎基本都是替换用轮胎,由于价廉物美,很受美国消费者欢迎。而美国由于成 本等多方面考虑目前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替换轮胎市场。
保障措施协议(中英对照)

保障措施协议各成员:牢记各成员以1994年GATT为基础促进和加强国际贸易体制的总体目标;认识到需要明确和加强1994年GATT的纪律,尤其是其中第十九条的规定(特定产品进口的紧急行动),重建保障措施的多边并消除规避此类控制的措施;认识到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及增强而不是限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需要;且进而认识到为达成这些目的而需要一项广泛的适用于全体成员并以1994年GATT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协议;特此协议如下:第一条总则本协议对适用保障措施,即应理解为1994年GATT第十九条所指各项措施的适用制定规则。
第二条条件1.仅当某一成员根据下列条款确定就其国内生产而言,某一产品输入至该成员境内的绝对或相对数量大为增加,且对国内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重要损害威胁时,该成员可适用保障措施。
2.保障措施应仅对进口产品适用而不管其来源。
第三条调查1.仅在某一成员的主管当局根据先前确定的程序进行调查并在符合1994年GATT第十条的规定予以公开之后,该成员方可采用保障措施。
该调查应包括合理地公开通知所有有利害关系的当事方并公开听证或采用使进口商、出口商和其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方能够呈交证据及表明其观点的适当方法,包括提供机会对其他当事方的诉求予以答辩并陈述其主张,特别是保障措施的适用是否出于公益的考虑。
主管当局公布一份报告,阐明其调查发现和就全部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所得出的合理结论。
2.任何属于机密性质或在保密基础上提供的资料,主管当局在经合理证明时应将其作为机密资料对待。
此一资料在未经提供方同意时,不得予以披露。
对于提供机密资料的当事方,可要求其提供该机密资料的非机密性摘要,或者如果该当事方表明无法以该机密资料进行摘要时,提交不能提供摘要的原因。
然而,如果主管当局发现保密要求没有合理的理由且如果有关当事方或者不愿公开此一资料或者授权以一般化或摘要形式使之披露,则主管当局可无视此一资料,除非有适当的来源能够证明此一资料正确无误。
WTO保障措施规则与案例

$number {01}WTO保障措施规则与案例日期:汇报人:目录•保障措施规则概述•WTO保障措施规则详解•典型案例分析•保障措施实施中的争议与问题•中国在WTO保障措施规则下的实践与挑战•完善中国保障措施制度的建议与展望01保障措施规则概述WTO保障措施规则允许成员方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采取临时性限制进口的措施。
定义保障措施旨在保护成员方国内产业免受进口激增的不利影响,维护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
目的定义与目的适用于所有WTO成员方,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并且进口增加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适用范围与条件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与其他贸易救济措施的关系保障措施是针对正常进口的产品,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针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产品。
与例外条款的关系保障措施可以视为WTO例外条款的一种,即在特定情况下允许成员方违反WTO 规则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
02WTO保障措施规则详解123实施条件与程序通知与磋商成员方在采取保障措施前,应通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并与相关成员方进行磋商,就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达成共识。
实施条件成员方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或条件变化,导致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可实施保障措施。
调查程序成员方需按照透明、公正、合理原则,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存在严重损害或威胁,并公布调查结果。
形式保障措施可采取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等形式,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
期限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一般不得超过4年,但可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8年。
延长实施期限需向WTO保障措施委员会通知并说明理由。
保障措施的形式与期限在紧急情况下,成员方可采取临时保障措施,对进口产品实施临时限制。
临时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不得超过200天,且应采取逐步提高关税或实施数量限制的形式。
临时保障措施在经过调查、通知和磋商程序后,成员方可采取最终保障措施,对进口产品实施长期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宗旨
A WTO member may take a “safeguard” action (i.e., restrict imports of a product temporarily) to protect a specific domestic industry from an increase in imports of any product which is causing, or which is threatening to cause, serious injury to the industry. The WTO Safeguards Agreement broke new ground in prohibiting “grey area” measures and setting time limits (“sunset clause”) on all safeguard actions.
一种产品的进口量相对于国内生产绝对或相对 地增加,且对生产相同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 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产生严重损害威胁。
何谓绝对增长?何谓相对增长?
An import “surge” justifying safeguard action can be a real increase in imports (an absolute increase); or it can be an increase in the imports’ share of a shrinking market, even if the import quantity has not increased (relative increase).
三、适用保障措施的条件(Art.2)
A product is being imported in such increased quantities, absolute or relative to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under such conditions as to cause or threaten to cause serious injury to the domestic industry that produces like or directly competitive products.
小结
WTO《保障措施协定》第4条所定义的上 述“严重损害”和“严重损害威胁”与 WTO反倾销、反补贴规则中定义的“实质 性损害”(material injury)和“实质性 损害威胁”(a threat of material injury)除 造成损害的原因不同外,其决定损害的 因素并无实质土内进行业务活动的相同产品 或直接竞争产品的所有生产商, 或指那些生产的相同产品或直接 竞争产品的累积产量占该产品国 内总产量大部分的生产商。
五、“严重损害”和“严重损害威胁”的 定义
(一)定义 Serious injury means a significant overall impairment in the position of a domestic industry; “严重损害”是指对一国内产业状况的重大全面 的损伤; Threat of serious injury means serious injury that is clearly imminent, which is determined based on facts and not merely on allegation, conjecture or remote possibility. “严重损害威胁”是指明显的迫近的严重损害。 对存在严重损害威胁的认定应根据有关的事实, 而非仅凭指控、推测或存在极小的可能性.
第十章 WTO保障措施适用 规则
WTO Rules on Applying Safeguard Measures
一、概述
WTO《保障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Safeguards)[1]确定了WTO关于保障措施的适 用规则。《保障措施协定》的主要目标是规范 《GATT 1994》第19条“对某些产品进口的紧 急措施”的实施,加强对保障措施(safeguards or safeguard measures)的多边控制,消除逃避 此类控制的措施,推动而非限制国际市场上的 竞争。 [1] This Agreement consists of 14 articles and 1 annex.
四、保障措施中的“国内产业”定义
与 WTO 反倾销规则和反补贴规则中的“国内产业” 定义不同, WTO《保障措施协定》下的“国内产 业”明确包括生产与进口产品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 生产商。该协定第4.1(c)条规定: Domestic industry shall be understood to mean the producers as a whole of the like or directly competitive products operating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a Member, or those whose collective output of the like or directly competitive products constitutes a major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domestic production of those products.
(二)确定“严重损害”和“严重损害威胁”应考虑的主要 因素
在确定增加的进口是否对一国内产 业已经造成严重损害或正在威胁造成严 重损害的调查中,实施保障措施的职能 机关应评估与该产业状况有关的所有客 观和可量化的因素,特别是有关产品进 口绝对和相对增加率和增加量,增加的 进口占国内市场的份额以及销售水平、 产量、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利润和亏 损及就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