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第三篇欧洲中世纪建筑详解

合集下载

欧洲中世纪建筑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建筑PPT课件
中世纪史
中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 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 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 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 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 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1
欧洲中世纪建筑
16
1、 拉丁十字式教堂
17Βιβλιοθήκη 2、 罗马风建筑 (1)比萨主教堂
18
(2)、比萨钟塔
19
(3)、洗礼堂
20
8.2.2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色教堂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 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 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 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6
8.1.1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 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 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 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 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 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 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 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 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 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 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 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22
23

外国建筑史 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 中世纪建筑

2.1欧洲的中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督教的产生发展2.1.1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什么欧洲的封建社会被成为中世纪?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资本主义革命)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为什么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这种说法正确吗?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另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

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源本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认为不值得研究。

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

人文主义者们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

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了。

正方:文化上的黑暗:政治上的黑暗:反方:因此,自起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

欧洲中世纪建筑特点简析

欧洲中世纪建筑特点简析

欧洲中世纪建筑特点简析首先,欧洲中世纪建筑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

中世纪的欧洲被天主教教会广泛统治,教堂是最重要的建筑类型。

教堂建筑要求庄严威严,尽量表现出上帝的豪华和权威。

因此,中世纪教堂常常采用高大、宽广和融合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结构。

其次,欧洲中世纪建筑还注重堡垒式结构。

中世纪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和外来侵略,建筑物需要具备防御功能。

因此,在城市周围和国家边境地区建造了许多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堡和瞭望塔。

这些建筑通常有坚固的石墙、窗户很小的外墙和高大的塔楼,用以抵御外敌的攻击。

第三,哥特式风格在欧洲中世纪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哥特式建筑的重要特点是尖拱、尖顶和尖窗。

这种风格首先在法国兴起,然后传播到整个欧洲。

哥特式建筑不仅表现出上帝的尊贵和庄严,还具有纤细和轻盈的特点,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优雅和壮观。

其次,拱顶和尖顶也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重要特征。

在中世纪,人们开始使用拱形结构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这样能够实现更大的内部空间。

尖顶是为了与圆顶相区分,充分展示建筑物的豪华。

此外,欧洲中世纪建筑的墙壁通常非常厚实,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固性和防御能力。

大部分欧洲中世纪城堡的墙壁都非常厚,以抵御火炮等攻击。

由于欧洲中世纪建筑注重实用性,因此内部空间相对较小,但装饰却非常丰富。

教堂内部常常有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华丽的壁画和雕塑,使人们在宗教仪式中感受到上帝的荣耀。

总之,欧洲中世纪建筑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注重堡垒式结构和防御功能。

哥特式风格的尖顶和尖拱以及拱顶的使用成为建筑的重要特点。

厚实的墙壁和防御工事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性和防御能力。

此外,中世纪建筑的内部空间装饰丰富,以达到表现上帝权威和荣耀的目的。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欧洲中世纪建筑的特色。

第6章拜占庭的建筑

第6章拜占庭的建筑

推力通过一圈筒形拱传到外面
的承重墙上,于是形成了带环 多边形平面:中央穹顶+环形筒形
廊的集中式教堂
拱——筒形拱抵挡穹顶侧推力,并传
向外厚重承重墙。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圣维达尔教堂
希腊十字 集中式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圣·维达来教堂(526—547年)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以弗所的圣 约翰教堂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意大利 圣马可教堂
790年代,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查理大帝在他在亚琛的宫殿里建造了帕拉丁
礼拜堂。礼拜堂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了拉文纳的拜占庭式巴西利卡,圣维塔莱教堂 的影响。在当时,这个八边形的圆顶是阿尔卑斯山脉北边的最大圆顶教堂。
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宗座圣殿在建成后的数百年间不断被修缮。现在的教堂是 1063年修缮后的样子,采用五个圆顶的正十字形平面构造。圆顶为拜占庭式风
堂,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 场所,拜占庭帝国极盛时 代的纪念碑。世界第二大 教堂。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圣索非亚大教堂远眺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圣索非亚大教堂鸟瞰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圣索非亚大教堂俯视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圣索非亚大教堂背立面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六点 十九分。
一、穹顶和帆拱
1、穹顶的发展
摆脱承重墙,
提高穹顶在构图上的统帅作 用
2、帆拱
帆拱: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
与沿平面四边的4个发券之间 所剩余的的4个球面三角形部 分。
因为三角形部分很像当时 船上兜满了风的帆,所以 叫做帆拱。

第三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第三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三、世俗建筑
1 、威尼斯总督府:立面造 型极富创造性。是欧洲中世纪 最美的建筑物之一。 2 、露木构建筑:市民建筑 多采用将木构架的一些构件外 露涂以彩色,其间以砖石填充, 有时抹灰,表现出轻快的性格。
威尼斯总督府
内部近似框架式结构,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祭坛是装饰重点。 两柱间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窗(图解圣经),极富装饰效果。 外部力求削弱重量感,一切局部和细节都减小断面,凹凸大,用山花、龛、 小尖塔等装饰外墙。
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镶嵌画 彩色玻璃镶嵌画
(五)代表性建筑
法 国:巴黎圣母院(NotveDame), 亚眠主教堂(Amiens)、兰斯 (Rheims)主教堂。
头盔式穹顶七建筑成就及特点1继承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后期柱头变化很大古罗马建筑宏伟的规模及穹顶技术2建筑为小砖厚灰缝的弹性体建筑形式灵活多样3建立了帆拱技术及拱券结构平衡体系4发展了集中式构图5彩色玻璃镶嵌画艺术和相关的技术对西欧和中亚建筑的有较大影响
第三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第六章 拜占庭的建筑
二、建筑成就
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在4个或更多的独立 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建筑。彩色镶嵌画和粉画装饰艺术高超。
三、结构方式
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摆脱了承重墙解放了内部空间,解决了方 形平面与圆形穹顶的过渡问题,使穹顶成为集中式构图的中心。
四、希腊十字式教堂的特点
头盔式穹顶
七、建筑成就及特点: 1 、继承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 (后期柱头变化很大)、古罗马建筑宏伟的规模及穹 顶技术; 2、建筑为小砖厚灰缝的“弹性体”建筑(形式灵 活多样); 3、建立了帆拱技术及拱券结构平衡体系; 4、发展了集中式构图;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三、中古拜占庭、西欧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三、中古拜占庭、西欧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三、中古拜占庭、西欧中世纪建筑1.帆拱:拜占庭时期的一种三角拱。

它是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解决了方形平面覆盖穹顶的过渡问题,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之一。

2.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时期集中式教堂最著名的实例。

平面上采用了希腊十字形;结构上创造了大穹隆并通过帆拱承重;空间上通过竖向轴线和采光窗口营造出神秘的宗教氛围。

其恢弘无比,造型精美,室内华丽,运用彩色玻璃马赛克镶嵌画。

3.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拜占庭风格在西方的典型实例。

平面是一个正十字形,顶部有五个穹隆组成,中间和正面的较大,采用了帆拱,穹隆落在骨架上,下有一排小窗。

教堂室内装饰华美,五个穹顶共同围合成一个统一的空间,构图中心明确。

4.希腊十字式:集中式建筑形式的一种,主要见于拜占庭教堂。

这种教堂十字中间是一个大的穹顶,为平衡侧推力,将穹顶四面对帆拱下的拱券砌成筒形拱,这样中央的统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就形成了等臂十字,这样的构图就叫希腊十字。

5.拉丁十字式:西欧中世纪时期,由巴西利卡式发展而来的教堂平面形式。

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就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于是纵横两个中厅高出,就形成一个十字形的平面,从上面俯视更像一个平放的十字架,竖道比横道长的多,信徒们所在的大厅比圣坛、祭坛又长的多,叫做希腊十字。

十字形被认为是耶稣基督殉难的十字架的象征,具有神圣的含义,因此天主教会一直把拉丁十字当做最正统的教堂形式,流行于整个中世纪的欧洲。

6.比萨大教堂建筑群:意大利罗马风建筑的主要代表,由教堂、洗礼堂、钟塔组成。

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与教堂处于同一主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侧,其形状与洗礼堂不同,但体量正好与它平衡。

三座建筑的外墙都是白色和红色相间的云石砌成,墙面有同样的层叠的半圆形连续券,形成统一的构图。

7.透视门:哥特风建筑的特征之一,以线脚做出门的透视效果,门框内有线脚向内收进,层层内凹,增强透视的效果,减弱了因墙身厚重带来的沉重感,也是主教堂地位的象征。

外国建筑史笔记——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笔记——中世纪建筑

古代希腊建筑(公元前7~前6世纪的古典时期)(1~3世纪为建筑繁荣期)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

解决发展柱式同罗马建筑的矛盾1.解决了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的组合。

2.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性的解决了立面水平划分的构图形式。

3.解决了柱式与罗马建筑巨大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拜占庭建筑(4~6世纪为建筑繁荣期)1、教堂的空间型制与宗教派别(略)巴西利卡式教堂集中式教堂2、拜占庭建筑结构与空间发展(重点难点)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主要成就: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东正教教堂,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撑在4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以及相应的集中式型制建筑。

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

结构方式为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穹顶: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也可用这方法把穹顶架在8个或者10个支柱上,可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

贡献:这个结构方案不仅使穹顶和方形平面的承接过渡在形式上自然简洁,而且把荷载集中到4角的支柱上,完全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

它对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鼓座、帆拱:鼓座:在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形的鼓座,穹顶砌在鼓座上端。

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帆拱、鼓座和穹顶,这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

穹顶的平衡:穹顶向各个方向都有侧推力,它的侧推力通过一圈筒形拱传到外面的承重墙上,于是形成了带环廊的集中式教堂。

但仍然不能使建筑物的外墙摆脱沉重的负担,建筑物的立面和内部空间仍然受到很大的束缚。

拜占庭匠师们在四面对着帆拱下的大发券砌筒形拱来抵挡穹顶的推力。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详解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详解

格拉查尼茨教堂(1321年,南斯拉夫)
诺 夫 哥 罗 德 的 圣 索 菲 亚 主 教 堂
诺夫哥罗德的圣索菲亚主教堂的穹顶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1555~1560年)与 克里姆林宫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整座教堂由9个墩式形体组合, 中央的一个最高,近五十米。在其周围,簇拥着8个稍小的墩体,都冠戴色彩各 异的圆葱顶。虽然这九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它与克 里姆林宫的大小宫殿、教堂搭配出一种特别的情调。
法国,喀尔卡松堡局部
法国,部什市的 葛合府邸。自由 布局内院式,螺 旋式楼梯,雉堞、 碉楼之类的东西 当作装饰品,偶 尔点缀一两件小 尖塔、华盖或者 尖券的彩色玻璃。
教堂建筑循拜占庭 风格,呈希腊十字形, 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 为融拜占庭式、哥特 式、伊斯兰式、文艺 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 体的综合艺术杰作。 教堂正面长51.8米, 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 门。顶部有东方式与 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 理石塑像、浮雕与花 形图案。
圣马克教堂
教堂的内部,从地板、墙壁到 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镶嵌画 作,其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 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 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 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 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 光芒里,教堂又被称之为“金 色大教堂”。
▪ 石雕:发券、拱脚、穹顶底脚、柱头、檐口和其 它承重或转折的部位用石头砌筑,并在上面做雕 刻装饰。雕刻的手法是:保持构件原来的几何形 状,用镂空和三角形截面的凹槽来形成图案。
圣维达莱教堂、加拉.普拉其帝亚墓内的马赛克装 饰(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420年)
圣维达莱教堂、加拉.普拉其帝亚墓内的马赛克装 饰(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42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镶嵌是拜占庭艺术的代表作。
角形截面的凹槽来形成图案。
代表实例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东欧等东正教国家的教堂(东欧小教堂)
采用改进了的拜占庭式风格。一般教堂规模都较小,其特点:外部 造型多为饱满的穹顶高举在拉长的鼓座之上,统率整体形成中心垂直 轴线,形成集中式构图。
代表: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拉丁十字:一种形式,竖道比横道长的多,
外廊多为巴西利特点是:它
是继承了古罗马末年的初期基督教教堂的形

式,多为巴西利卡式,教堂的横道短竖道长,

且都装饰华丽,并用柱子向中间集中,人为 造就神圣的感觉。
十 字
罗曼建筑
即罗马风建筑,平面为拉丁十 字,西面有一、二个钟楼,为 减轻建筑体型的封闭沉重感, 采用了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 券拱技术,如半圆拱、十字拱或 简化的柱式和装饰,墙体巨大 而厚实,窗口窄小、朴素的中 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 厅与侧廊又较大的空间变化, 内部空间阴暗,有神秘气氛。 如比萨主教堂群
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墙面用 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拼成, 有的地方镶金,穹顶内贴着蓝色和金 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璀璨夺目。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成就
• 第一个成就是它的结构体系:集中式的,中央穹顶的侧推力在东西两面由半个穹顶 扣在大券上抵挡,南北方向则以 18.3m深的两片墙垛抵住侧推力
拜占庭建筑
时代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名君士坦丁堡。公元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步分。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也 是东正教的中心。拜占庭帝国存在于330~1453年,4~6世纪为建筑繁 荣期。
成就 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
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型制建筑。彩色镶嵌和粉 画装饰艺术。
• 第二个成就是它的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中央穹顶下的空间同南北两 侧是明确隔开的,而同东西两侧半穹顶下的空间则完全连续的,空间增大了纵深, 比较适合宗教仪式的需要。东西两侧逐个缩小的半穹顶造成了步步扩大的空间层次, 但又有明确的向心性,集中统一。南北两侧的空间透过柱廊同中央部分相通,他们 内部又有柱廊作划分。穹顶底脚,每两肋之间都有窗子,是内部唯一光源,在普遍 的幽暗朦胧之中,这圈窗子使宛如不惜依托漂浮在空中
欧洲中世纪建筑
建筑风格
• 东欧 :拜占庭建筑(代表建筑有圣索菲亚大教堂、继圣索菲亚大 教堂之后的一些东欧的小教堂等)
• 西欧 :罗曼建筑 (12世纪之前的西欧的教会建筑、拉丁十字巴 西利卡);哥特建筑(夏特尔主教堂、巴黎圣母院、韩斯主教堂 等)
• 意大利中世纪建筑(佛罗伦撒主教堂、威尼斯总统府等) •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哥多瓦大清真寺)
• 拜占庭最光辉的代表作是君 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 占庭帝国极盛时期的纪念碑, 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 东西长70米,南北宽71米, 布局属于以穹窿覆盖的巴西 利卡式。
中央大穹顶直径32.6米,离地54.8米, 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
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大小空间前后上 下相互渗透,穹顶底部密排着一圈40 个窗洞,将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 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 教气氛。
檐口和其他承重或转折的部位用石头砌筑,
粉画:不很重要的教堂,墙面抹 灰,作粉画。粉画有两种:一种
在它们上面做雕刻装饰,题材以几何图案
伺灰浆干了之后画,质量不很好; 或呈式化的植物为主。雕饰手法特点是: 一种在灰浆将干未干时画,比较
持久,质量很高。
保持构件原来的几何形状,而用镂空和三
拉温那的圣维达来教堂的马塞克彩
希腊十字式教堂的特点
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于中央穹顶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长;或四臂用穹顶代替筒拱,外 观为以中央为主的五个穹顶。
玻璃马塞克 :它是用透明的小块彩
色玻璃镶成的。玻璃小块间隙比较宽,
因而马塞克壁画砌筑感很强,同建筑 石雕: 发券、拱脚、穹顶底脚、柱头、
十分协调。但它大多不表现空间,无
深度层次,构图不很严谨。
在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和塞尔维亚等正教国家,都流行这种 教堂。
西欧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早期基督教时期 (西罗马帝国末年 到10世纪)
罗曼时期 (12世纪之前)
哥特时期 (12世纪之后)
早期基督教时期
巴西利卡: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
子把它分为几个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是 中厅,两侧窄点,是侧廊。
比萨主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有四层 空券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都有丰富 的变化。
钟塔(1174年)在主教堂东南20多米,圆形,直 径大约16米,高8层,中间6层围着空券廊。由于 基础不均匀沉降,塔身开始倾斜,成为享誉世界的 比萨斜塔。
哥特建筑 。
结构特点:
①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 式的,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材料省了,拱顶大 为减轻,侧推力小多了。
比萨教堂
意大利罗马风建 筑的主要代表, 是一组杰出的建 筑群,由教堂、 洗礼堂、钟塔组 成,其形式统一, 造型精致。灯塔 因地基原因倾斜 而出名,又称斜 塔。
比萨主教堂,与它的钟塔和洗礼 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 建筑群之一。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 米,有四排柱子。中厅用木桁 架,侧廊用十字拱。
• 第三个成就是它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玻璃马赛克和粉画。
东欧小教堂
• 除了圣索菲亚教堂,拜占庭没有重大 的建筑活动。教学的规模都很小,穹 顶直径最大的也不超过6米。不过, 这些教堂的外形有改进,穹顶逐渐饱 满起来,举起在鼓座之上,统率整体 而成为中心,真正形成了垂直轴线, 完成了集中式的构图,这体形远比早 期的舒展、匀称。
结构方式
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帆拱”:是对古罗马” 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 异及重新诠释。在四个 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 条边长做券,在四个垂 向券拱之间砌筑一个过 四个切点的相切穹顶, 它的自重完全由四个券 拱下的柱墩承担,这一 结构不仅使穹顶与方形 平面的承接过渡在形式 上自然简洁,也将荷载 集中至四座柱墩上,而 不是由连续的石砌墙承 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