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_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

合集下载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今天的现实社会中,物欲横流,人格扭曲,道德沦丧, 良知泯灭,人文精神失落,人类的“精神家园”被挤占 侵吞,不正是“无路可走”的具体体现吗?我们已经有 很多人迷失道路方向而不知所归。那么怎么办?标题提 醒我们,要回头看看古人,看看庄子,学习庄子。——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好在我们的精神家园还没有完全丢失,就是因为有庄 子这样的几位哲学大师,他们的思想、精神、智慧和人 格的光芒,穿越时空在我们的心目中闪耀!
作品想象丰富奇特,文势汪洋肆意,具有浓郁的 浪漫主义色彩。
庄生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 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 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 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 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 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 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 做梦变成庄周?庄周和蝴蝶一定会有区别的,这 就叫做“物化”。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写出下面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论语》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
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三) 写作意图
思考:我说,本文是作者有感而发,你同意我 的观点吗?从哪儿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作者特别肯定庄子的“清洁的精神”, 歌颂他在“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看守心 灵月亮”的“孤独”,显然不是无端地发思古 之幽情。为什么?标题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什 么是“无路可走”,“ 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怎么样?这难道不需要我们去思考吗?

我读庄子作文

我读庄子作文

我读庄子作文篇一:话题作文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篇) 话题作文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篇)第一篇:庄子告诉我们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该何去何从?庄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知名学者,就是因为他的大境界,大智慧,以及他与众不同的对事物的见解和独特眼光!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开始的。

虽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诗句挺特别。

后来才明白这个典故出自是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

能言善辩的他,尤其善用语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与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能让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他并不是衣食无忧的。

他的生活十分贫困,甚至到了处处求人,等米下锅的地步。

但它贫而不穷,他并不会因为肉体上的满足而满足,他的满足是高于平常人的,是精神层面的!正因为他勤于思考人生,使他心中充满喜乐。

常常喜乐,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又如何?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最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声碌碌而无为。

世间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之小,也同样我们所想。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一个人,若要达到庄子那种旷达的大境界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学习者把眼光放长远,尽量开阔心胸。

庄子告诉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

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认为,我们可以羡慕别人,因为人之长或许正是吾之短。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新颖、含蓄、 新颖、含蓄、寓意深刻
见解独到深刻--解读庄子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作者 以全新的视角,崇敬的态度,向读者推荐了庄子。庄子在诱 惑面前的冷静、冷眼,作者为之叫好,并对庄子的人生哲学 给予了热情的讴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文化、社会、人生 的深层次思考,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语言富于魅力--巧用修辞(如比喻、设问、反问), 形象、生动、有力,显示出丰富的想象力。巧用典故、成语, 使语言典雅、机智,既有古典气息,又充满活力。 作者借经典之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之情。机智中 不乏冷静,活泼中不失典雅,达到一种含蓄、深沉的效果。
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彷佛来到了濮水 岸边,聆听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的教诲。作者不容抗拒 地为你播下思索的种子,让人感觉到庄子那一腔汪洋恣肆的 情怀。事实上,今日的中国社会,除了令我们振奋的美好前 景之外,庸常之悲、无奈的心态以及认同世俗的风气,窒息 着理想主义的呼吸。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面对各种诱惑, 有时会不知所措,而作者引领着我们走近了庄子的心灵。让 我们看到了一个忍受孤独痛苦、超凡脱俗、守护理想而又无 比热爱生活的哲人形象……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 后的权势。…………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 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 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 心灵…… 作者所说的“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清洁的精神”,其含义是洁身自好,拒绝诱惑,决不同流合污。 清洁的精神” 其含义是洁身自好,拒绝诱惑,决不同流合污。 清洁的精神
庄子“孤独” 庄子“孤独” 的原因 一边是手握重权、拥有千军的王侯,一边是单枪匹马、 穷困潦倒的书生;一边为一己私利,视民如草芥;一边悲天悯 人,同情百姓之疾苦;一边手执利刃,不知道刀刃上还沾满人 民的鲜血;一边手握秃笔,不知道能否写尽人间的辛酸? 对世道冷眼看穿,所以他是非不管;对百姓热肠牵挂,所以 他悲慨万端。诸侯何其强大却又多么渺小,庄子何其无奈却成 就伟大:是正义同暴力的冲突,是英雄对历史的抗争……所以 那是伟大的孤独。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读后感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读后感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读后感(中英文版)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Zhuangzi"s philosophy, I find a profound solace when faced with dead-ends in life.His teachings, like a guiding light, illuminate the path less traveled.It"s as if he"s saying, "When all doors close, seek 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 within."在阅读庄子的哲学思想后,我在生活中遭遇绝境时找到了深刻的慰藉。

他的教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那条鲜为人知的道路。

仿佛他在告诉我们:“当所有的门都关闭时,就去寻找那扇机会之窗。

”Zhuangzi"s musings on the nature of change and the acceptance of what is, offer a comforting perspective during times of adversity.He encourages us to embrace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adversity, much like a caterpillar embraces the cocoon before becoming a butterfly.庄子的关于变化本质和接受现实的思考,在逆境中提供了令人欣慰的视角。

他鼓励我们像毛虫接受茧的束缚后变成蝴蝶一样,去拥抱逆境中的变革力量。

The story of Cooked Log illustrates Zhuangzi"s concept of non-action, or Wu Wei.It"s a reminder to flow with life"s currents rather than struggle against them.When we stop resisting and start adapting, we often find solutions in the most unexpected places.“煮木”的故事阐释了庄子的无为概念,即无为而治。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精神世界;2、体会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3、训练质疑——探究——归纳的阅读方法。

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整体把握1、通读全文,思考(1)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告诉我们,中国的圣贤是既“出世”又“入世”的。

庄子为什么拒绝“出世”?(2)庄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与世道的对立的?(从文中找出答案,进而把握文章内容)2、分析思路(1)阅读《庄子》的感受(2)解读《秋水》中的故事(3)用庄子的心灵和历史背景解释《庄子》二、亮点探究1、“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穷,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

”怎么理解?文中哪些话是对此句的诠释?2、庄子用“乌龟”的比方意在说明什么?3、庄子的“清洁的精神”是指什么?4、怎么理解庄子是“一株孤独的树”?5、品味“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的诗般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

三、归纳庄子的精神境界庄子的精神境界是矛盾的双方不断冲突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他对人类充满怜悯,最多情,最温柔宽仁,最敏感,因而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

另一方面,对污浊的黑暗世界,冷眼看穿,冷酷犀利。

他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

在污浊的人世间保持着清洁的精神,超凡脱俗,拒绝诱惑,以整个生命追求人生境界的自由,不屑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

四、拓展联想1、今天的现实社会中,物欲横流,人格扭曲,道德沦丧,良知泯灭,人文精神失落,人类的“精神家园”被挤占侵吞,不正是“无路可走”的具体体现吗?我们已经有很多人迷失道路方向而不知所归。

那么怎么办?标题提醒我们,要回头看看古人,看看庄子,学习庄子。

——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你觉得怎样把庄子的精神与现实结合起来才有积极的意义?2、从孔子周游列国与庄子“持竿不顾”的对比中谈谈你看法。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篇2[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对庄子精神世界的解读;2、把握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3、品位文章的语言美[教学重点]1.庄子为什么拒绝礼聘及作者对此所作的评价。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每个人都会遭遇无路可走的困境,感到迷茫和无助。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往往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和启示来寻找新的方向和出路。

而庄子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脱之道。

庄子的作品以玄学和自然观念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本质和人与世界的关系,为我们找到了无路可走时的一线希望。

第一,庄子的无为而治给予了我们一种重新审视自身和环境的方式。

当处于困境中时,往往会急于寻求解决方案,或者迷失在纷繁的琐事中。

庄子告诉我们,只有摒弃功利心态,放下不必要的欲望和紧迫感,才能回归自然、安心处理问题。

他倡导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和懈怠,而是通过“无修饰”的心态来接触世界。

这种心态让我们专注当下,用本真的眼光看待问题,寻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第二,庄子强调了人和自然的紧密联系。

在当代社会,我们常常陷入忙碌和竞争的泥淖中,往往会忽视与自然的连接。

庄子通过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他与自然相通,认为万物在宇宙中生生不息,而人无法超越宇宙的安排。

对于无路可走的时刻,庄子提醒我们放下成见和执念,顺应自然规律,以不争不抗的态度去应对挫折。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与自然相连,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出路。

第三,庄子的观念给予我们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可能性。

他的作品中提到的“蝴蝶梦”故事,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只要我们放下固有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问题。

当我们感到无路可走时,可以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角度,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或许在原本无望的处境中,我们能够发现新的机会和可能性,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第四,庄子的作品鼓励我们面对生活的无常和变化。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都会经历起伏和变化。

而庄子告诉我们,变化是生命的常态,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它,并且与其和谐相处,就能够更好地化解困境。

他的“无常观”让我们认识到,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可控制的因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能为力,而是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灵活应对变化,以创意和智慧去开拓新的道路。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后感
庄子的思想非常有启发性,让我意识到了很多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首先,庄子的思想让我明白到,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是被人为地定义着,我们认为是真的,却未必就是真的。

他反对人们追求名利和社会地位的想法,主张个人的自由和自主。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自己的内心为向导,不要被外界的干扰和利益所左右。

这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迷惑和误导,导致我们失去自我,变得迷惑和不知所措。

其次,庄子的思想也让我认识到攀比的弊端,认识到了物质和社会地位并不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是自由、幸福、健康、安宁等更加重要的东西。

人类可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释放来获得内在的和谐和幸福感。

最后,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事物,不要轻易地下结论,需要多方面考虑问题。

优秀的思想家不仅有独特的思想观念,还要有开放的心态和探索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和哲学的领域里有所创造和进步。

总之,庄子的思想非常有启发性和建设性,我相信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他伟大的思想为指导,在成长和求知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我心中的庄子——读《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_1200字

我心中的庄子——读《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_1200字

我心中的庄子——读《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_1200字“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途中。

’”上面的文段是记载在《秋水》中的故事,表现出了庄子那无与伦比的清洁精神与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世人心中的庄子形象。

但我是个市井小童,目光浅短,看不到名家圣人眼中的庄子。

我看到的庄子只不过是个消极、悲观、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人而已。

在鲍鹏山教授的《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里,鲍教授认为庄子是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

他不重权,孤独的游走于月色下,做那高尚的守月人。

鲍教授还将庄子与姜太公作对比,意在体现出庄子不贪慕世俗权力的高尚品格。

我不敢说鲍教授说得不对,我只是知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心中的庄子并不如鲍教授说的那样伟大。

在我看来,庄子和姜太公除了在学识上有一拼之力外,其它方面就是大大的不如姜太公了。

世俗的权力并不污浊,污浊的是人心。

权利本无对与错,只是人们强行给他戴上了一顶污蔑的帽子而已。

姜太公八十多岁仍直钩钓鱼,只为钓来周文王。

难道他就真的名利熏心,为了那些世俗权力后的荣华富贵而等待吗?他贪图的远非那浅薄的荣华富贵可比,他贪图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生活。

他把权力当做了当做了拯救天下,拯救百姓的工具,他将权利看作为为百姓寻找幸福安康的力量。

庄子和姜太公一样有经天纬地之才,安国富民之能,他也一样有无可比拟的权利在面前。

但他拒绝了,他怕,怕权利的污浊将他弄脏。

在世人看来,他不留恋世俗的权力,是高洁的代表。

但我觉得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他有能力让别人幸福、快乐的生活,他却因怕权力背后的污浊而选择逃避。

他逃走逃出了一个高风亮节之名,但他有想过那些在战火中苦苦挣扎的百姓,有想过他这一走,百姓又要承受多少年的痛苦吗?怕被污浊就选择隐世,那么就不会有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就不会有护宋保宋的岳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与热
——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
记得哪位名家说过,儒家是粮食,道家是药。

许多积极入世,渴望一展平生抱负救国济世,却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古代士子便回头于道家中寻找慰藉。

因此,儒家的君子理想与庄子隐逸型的人格,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心理。

平生最喜爱的两位古代诗人李白和苏轼都与老庄思想有着不解之缘。

从来读李白诗,都会强烈感受到他飘逸浪漫的仙风道骨和他的傲岸不羁。

他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政治理想,他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作诗原则,都包含“道法自然”的意识。

读苏东坡诗文,不仅感受到了他磅礴的天才,他的豪放豪迈,也知道他一生仕途坎坷,世界观矛盾错综,其实与他的“外儒内道”也不无关联。

而道家,当首推庄子。

教书后喜读《庄子》,虽则识之不深,却已倾倒于文章的“汪洋恣肆,纵横捭阖”,那瑰丽多姿的文辞深深地吸引了历代文士,而庄子所提出的人格理想,超然适己的生活精神,更是深刻地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读过语文读本上鲍鹏山先生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感觉作者的见解极深。

作者认为庄子思想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中对庄子表示了激赏的态度,认为他的怪诞与孤傲都是可以理解的,并对庄子独立的人格,清洁的精神,推崇备至。

庄子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他决不能容忍自己与他人同流合污。

深知官场黑暗,居于庙堂之上定会受人排挤,于是宁愿“曳尾于涂中”。

人心险恶,还不如化作一只蝴蝶;南柯一梦,至少还留住了些许安慰。

然而,在此之前,我是不懂庄子的。

读他的作品,除了虚幻就是荒谬,我们的固执,岂是他的几句理论就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向他靠近的?!我甚至怀疑,他不去当官,到底是在追求自由无碍,自然无待的人生境界,还是在假装清高。

似乎是这篇文章,或者说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真正道破了庄子。

只有了解了他的生活背景,我才为他留下了眼泪。

胡文英对他的评价极为恰当: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那样的社会,容不得他的多愁善感,容不得他的悲慨万端;在那样的社会里,满腔热血无法释放,便化成一根根冰冷的刺。

世间的罪恶,用笔锋划破不了你,那我这
刺总能刺痛你吧。

不要怪我荒唐,因为社会就是这样的。

世间既无情,冷眼又何妨。

梁启超曾这样说:“人生之苦痛,皆从生活状态之矛盾而来;肉感与灵感交战,陷于人格分裂,苦莫甚焉。

庄子本一情感极强之人,而有更强之意志以为之节制,所谓能‘自事其心’也。

”庄子他有大爱二无法实现,便退而避之,用冷眼将这个世界看的更清楚。

任何时代都有它的悲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可能在透过一件华丽的大衣之后失望的看到那肮脏的灵魂,因为对物质满足地一笑,让灵魂显得更加扭曲。

但至少,我们还可以从庄子那里得到慰藉。

可是事物都是两面的啊,淡泊名利、不求功名、不念生死、顺乎自然似乎是一种不追求,无追求,一种消极之心隐于其中;
庄子和姜太公一样有经天纬地之才,安国富民之能,他也一样有无可比拟的权利在面前。

但他拒绝了,他怕,怕权利的污浊将他弄脏。

是的,他不留恋世俗的权力,是高洁的代表。

但,他有能力让别人幸福、快乐的生活,他却因怕权力背后的污浊而选择逃避。

他逃走逃出了一个高风亮节之名,但他有想过那些在战火中苦苦挣扎的百姓吗?怕被污浊就选择隐世,那么就不会有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就不会有护宋保宋的岳飞。

如果人人在权利面前都选择隐身,那么现在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呢?
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难道我们真的会走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吗?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么我们就再走一条路出来。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