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是通过欣赏,让学生对《彼得与狼》中主奏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2、是了解乐曲中各种角色的特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感受其在音乐表现手法方面的特征。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学习“音乐家相册”—了解普罗科菲耶夫。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认识乐器。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过很多管弦乐曲了,对乐器的了解一定不少,下面就考一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点课件出示图片)这是什么乐器?听听它的声音。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
长笛音色明亮、活泼。
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单簧管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
大管音色低沉、厚重。
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
定音鼓浑厚,有力。
2、介绍乐曲体裁及作者。
师:这七种乐器的音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你都记住了吗?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世界里听一听,它是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的。
交响童话和童话故事有什么区别呢?谁知道?(用乐器来表现童话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既有音乐、又有故事旁白),让我们听一听,每段音乐用了什么乐器来演奏,音乐表现的是谁?三、新课教学:1、欣赏描写彼得的乐段。
明快师:这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彼得)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小提琴),在这个故事中,小提琴所演奏的音乐代表的就是故事的主人翁彼得。
2、欣赏描写小鸟的乐段。
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下面,听音乐看老师,谁来了?(小鸟)所用乐器是?(放音乐)感觉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快乐、高兴的)3、欣赏描写小鸭子的乐段。
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欣赏彼得与狼|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欣赏彼得与狼|人教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通过本章节学习,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能力,提升音乐文化素养。
1.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和鉴赏音乐中的美,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培养音乐情趣。
2.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通过学习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能够辨识音乐中的角色形象,表达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教师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谱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
(3)主动关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难点分析:学生可能对音乐要素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作品相结合。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2.掌握故事情节中各个角色所代表的乐器和音乐主题,如:彼得(弦乐器)、小鸟(长笛)、鸭子(双簧管)、猫(单簧管)、爷爷(低音管)、狼(大管)等。
3.学会通过音乐表现手法,辨识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乐形象。
4.感受音乐中的故事情节,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本章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欣赏《彼得与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同时,通过故事性的交响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培养音乐素养。
举例:通过对比各个乐器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乐器在音乐中的角色分配,如弦乐器的温暖音色表现了彼得勇敢、善良的性格。
(2)理解《彼得与狼》故事情节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举例:分析音乐中旋律、节奏、力度等元素如何描绘故事情节,如紧张激昂的音乐表现了彼得与狼的对峙场景。
(3)培养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主动关注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第4单元《欣赏彼得与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3.培养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增进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背景,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难点方面,部分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辨识仍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他们对音色的感知和记忆。例如,可以让学生亲自演奏乐器,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从而加深他们对乐器音色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显得过于紧张,表达不够流畅。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乐器音色与角色塑造、音乐结构与故事情节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叙事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用音乐表达快乐、悲伤等情感。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音乐创作的兴趣很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小组的作品显得有些简单。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创作难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彼得与狼》的音乐结构与各角色乐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交响童话的音乐表现形式,包括了解各角色(如彼得、狼、鸭子等)所对应的乐器(如弦乐、木管、铜管等)及其音色特点,从而理解作曲家如何通过音乐描绘故事情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彼得与狼》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彼得与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欣赏彼得与狼》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教材以富有生动故事情节的《彼得与狼》为载体,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体验音乐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好动,好奇心强。
但在音乐欣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对一些基本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理解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对《彼得与狼》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基本音乐要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故事导入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故事《彼得与狼》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欣赏:让学生聆听《彼得与狼》的音乐,引导他们关注音乐与故事的联系。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与故事结合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分析:讲解《彼得与狼》中各个角色对应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
5.问答:针对《彼得与狼》中的音乐特点,设置一些问题,检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与故事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1.标题:《彼得与狼》2.故事情节:简要概括故事情节,突出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欣赏 彼得与狼-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彼得与狼 -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案背景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欣赏教学内容为《彼得与狼》。
通过本教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音乐作品,并在欣赏中体验音乐的美妙。
二、教学目标
•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和音乐特色;
•能够通过音乐表达故事情感;
•能够感受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区别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和乐器之间的联系,通过简单的互动带入故事情境。
2. 了解故事
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了解各个角色特点,理解故事情节。
3. 欣赏音乐
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认识到音乐不仅有旋律,还有情感和故事。
4. 了解乐曲结构
介绍《彼得与狼》中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以及乐曲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强化学生的理解。
5. 分析乐器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中每个乐器的特点,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让学生了解各个乐器在乐曲中的作用和表现效果。
6. 互动体验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乐曲进行演奏。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乐曲,在表演中体验乐曲的情感和表现效果。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彼得与狼》这部音乐作品,认识到音乐不仅有旋律,还有情感和故事。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并深入地了解乐曲中各个乐器的特点和作用。
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等奖

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等奖1、观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课型:观赏课教学内容: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观赏《彼得与狼》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相互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示后,小鸟飞上了大树。
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
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
彼得机智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帮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吊在大树上。
最终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
这个故事告知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行怕,只要团结起来,英勇而机灵地和它斗争,就肯定能成功。
音乐观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读的交响童话。
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辨别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识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培育和进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力量。
3、在音乐赏析过程中,培育学生对音乐童话的观赏兴趣,让学生获得胜利体验,增加学习信念。
教学重点: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教学难点: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节奏谱(彼得主题)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听凯旋主题,想象】你觉得这段音乐是写什么样的场景的?假如这是一队人在行进,那么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知觉观赏,感受音乐的进展曲风格与辉煌的音效。
)设疑:这支队伍他们之前毕竟又经受了什么?(提出疑问,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熟悉故事人物、演奏乐器【播放课件】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日我们一起来观赏一首好玩的音乐小故事,这是现代闻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欣赏 彼得与狼|人教版

《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2.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生活中很多电影电视都离不开音乐,因为音乐渲染了气氛刻画了人物。
那你们喜欢的动画和童话也和音乐有很密切的联系,因为有了音乐让你记住了很多动画或者童话。
那下面请大家猜猜猜,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动画或者童话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喜羊羊美羊羊、葫芦娃2. 真棒!那今天我们就用音乐来个大家讲述一个童话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板书)二、作品欣赏1. 你能理解什么叫交响童话吗?(生)交响童话就是用交响乐的形式来讲述一部童话故事,用交响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来代表故事中不同的角色2. 先来看看故事中都有谁?3. 听一听都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着这角色彼得——弦乐组——什么性格?(生)——让我们来一起唱一唱表现一下小鸟——长笛鸭子——双簧管猫——单簧管爷爷——大管——为什么会用这种声音?狼——圆号猎人——定音鼓——放枪4. 还记得这些乐器在交响乐队中的位置吗?看位置图,巩固乐器对应的角色5. 故事正式开始爷爷不让彼得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耍,因为森林里会有大灰狼。
忽然有一天,彼得发现可以从后门溜出去,于是故事就开始了。
(1)情节一彼得和小伙伴思考:出现了哪些角色?彼得和这些小伙伴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生)角色扮演:学生表演,教师旁白一天清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后门来到了外面的草地上树上的小鸟看到彼得出来了高兴的叽叽喳喳的叫着小鸟围绕着彼得飞啊转啊一只鸭子摇摇摆摆的走了出来,原来彼得忘记关后门鸭子就跟了出来,可以痛快洗澡了突然一只猫向着小鸟扑了过去,彼得大喊不好就在这个时候在屋里睡觉的爷爷出来了,把彼得带回了家(2)情节二狼来了彼得刚刚被爷爷带回了家,大灰狼就出现了聆听:狼来了思考:这段音乐让你有什么感受?彼得被带回家了,可是外面还有他的好伙伴,他们看到狼会有什么反应?(生)聆听:小动物的反应鸭子,逃跑,被吃猫,爬树上小鸟,躲到树枝上(3)情节三抓狼现在的情形是这样,鸭子被狼活吞到肚子里,猫爬到了书上,小鸟远远的也躲在树枝上不敢离猫太近。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欣赏彼得与狼》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五线谱曲目。
这首曲目以童话故事《彼得与狼》为创作背景,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了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曲目的欣赏、分析、演唱和创作。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西方交响乐的构成,感受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分析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西方交响乐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介绍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理解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西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认识。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方交响乐的构成和特点2.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对应关系3.音乐欣赏和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曲目背景、分析音乐特点、介绍交响乐知识。
2.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版本,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实践法:让学生演唱、创作,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彼得与狼》的故事文本和音乐资料。
3.准备相关交响乐的知识资料。
4.准备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彼得与狼》的故事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出音乐曲目。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同步讲解曲目的创作背景、作者等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曲目中的主要旋律,体会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对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是通过欣赏,让学生对《彼得与狼》中主奏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2、是了解乐曲中各种角色的特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感受其在音乐表现手法方面的特征。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学习“音乐家相册”—了解普罗科菲耶夫。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认识乐器。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过很多管弦乐曲了,对乐器的了解一定不少,下面就考一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点课件出示图片)这是什么乐器?听听它的声音。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
长笛音色明亮、活泼。
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单簧管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
大管音色低沉、厚重。
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
定音鼓浑厚,有力。
2、介绍乐曲体裁及作者。
师:这七种乐器的音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你都记住了吗?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世界里听一听,它是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的。
交响童话和童话故事有什么区别呢?谁知道?(用乐器来表现童话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既有音乐、又有故事旁白),让我们听一听,每段音乐用了什么乐器来演奏,音乐表现的是谁?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描写彼得的乐段。
明快
师:这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彼得)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小提琴),在这个故事中,小提琴所演奏的音乐代表的就是故事的主人翁彼得。
2、欣赏描写小鸟的乐段。
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下面,听音乐看老师,谁来了?(小鸟)所用乐器是?(放音乐)感觉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快乐、高兴的)
3、欣赏描写小鸭子的乐段。
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
接下来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双簧管)猜猜是谁来了?(放音乐)
4、欣赏小鸟和小鸭的争执:
哦,小鸭子来了,小鸟和小鸭之间发生了什么?音乐在速度上起了什么变化?这时出现了那两种乐器的声音。
(放音乐)(两种乐器交替出现)作曲家用音乐生动的刻画出了这样的情景,真棒。
5、欣赏描写小猫的乐段。
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
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就在小鸟和小鸭子争论不休的时候,猫来了,从音乐中,你想像出小猫是怎么来的吗?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猫的形象呢?你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听音乐)(回答:单簧管)
6、猫捉小鸟:
猫来了之后,她想干什么?你能听出几种乐器?分别是什么?(放音乐)
7、欣赏描写老爷爷的乐段。
音色浑厚的木管
接着往下听,这里所用的乐器和之前的乐器一样吗?(大管),为什么用大管来表现老爷爷的形象呢?(声音低沉,走路缓慢)所以很适合表现老爷爷。
评价:哦,你们对音乐的理解一点也不亚于老师。
8、老爷爷和彼得。
收悉的音乐再次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这回你又听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
可以做出演奏姿势。
(放音乐)(双簧管、小提琴)
9、欣赏描写狼的乐段。
注意,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放音乐)能用你的表情来告诉大家吗?(恐惧、害怕)全班同学一起来做恐惧害怕的表情。
评价:你们不当演员太可惜了。
哦,可怕的狼来了!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圆号),圆号表现了狼的形象。
10、完整欣赏乐曲,整体感受。
四.连线练习:
音乐听到这,我们的故事也结束了,通过欣赏这首交响童话,你知道每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是什么吗?
1、请两位学生上台找出与角色中相对应的乐器。
2、其他学生,在书本上将每一件乐器与它所代表的角色用线连接起来。
六、表演:在这么多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能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请学生表演)
七、小结:这首交响童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还想不想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下节课再次细细的品味,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彼得与狼的视听网址,回家后可以上网听一听,还可以把这首交响童话边说边表演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