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国家与地区同步检测题及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地理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地理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初中(下)地理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已知同纬度的A 、B 两点,若A 为陆地,B 为海洋。

则此图表示( )A.北半球的冬季B.北半球的夏季C.南半球的冬季D.南半球的夏季2. 赤道地区从降水的季节差异上属于( )A.全年多雨型B.全年少雨型C.夏季多雨型D.冬季多雨型3. 下列地形,属于海底地形的是( )A.平原B.岛屿C.盆地D.大陆架4. 读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示意图及年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路线图,回答(1)~(2)题.(1)关于圣地亚哥与北京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高温期大致相同B.两地多雨期大致相同2012C.两地全年高温多雨D.两地全年寒冷干燥(2)达喀尔拉力赛车手在、、、四个赛段的经历,描述正确的是( )A.段--穿越茂密的热带雨林B.段--见到成群的斑马、长颈鹿C.段--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D.段--阴雨连绵,河水暴涨5.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下图中,表示④地气候类型的是( )A.AB.BC.CD.D(3)造成③④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M N P Q M N P Q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6.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中,不是外力因素的是()A.风B.雨C.河流D.地震7. 小明查阅了一些关于德阳的气象资料,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短语中,能用来描述德阳今日天气的是()A.四季分明B.终年炎热C.风和日丽D.温暖湿润(2)关于该地气温描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为26℃B.气温年较差为10℃C.今日最低气温可能出现在子夜时分D.今日最高气温可能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8. 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秋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人教新课标) 3.5干旱的宝地 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秋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人教新课标) 3.5干旱的宝地 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5干旱的宝地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假如你来到以色列,不能感受到的情景是( )A. 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B. 收获的季节到了,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稻浪C. 成片的枣椰树D. 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的输水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2.中东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A. 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 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C. 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D. 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3.下列不属于波斯湾沿岸的重要石油生产国的是( )A. 伊拉克B. 伊朗C. 沙特阿拉伯D. 委内瑞拉4.在干旱的环境中发展农业,做得最突出的国家是( )A. 埃及B. 伊拉克C. 阿富汗D. 以色列5.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主要输往( )A. 北非、东欧B. 非洲、北美洲C. 西欧、北美、日本D. 俄罗斯、美国6.右图反映西亚石油分布的中心位于()A. 阿拉伯半岛B. 两河平原C. 伊朗高原D. 波斯湾沿岸7.如图为西亚石油资源运输图,图中线路①的线路是()A. 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B.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C.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美D. 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美8.地球上有许多干旱地区,它们给人们的印象是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然而,不少干旱地区,在它严酷的地表下面,却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有()A. 铁矿和石油B. 铁矿和地下水C. 石油和地下水D. 黄金和石油9.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卡塔尔201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111963美元,居世界首位.图4 为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卡塔尔当地居民所属人种及主要信仰的宗教是()A. 混血人种,犹太教B. 白色人种,伊斯兰教C. 黄色人种,佛教D. 黑色人种,基督教10.世界各国自然条件差异巨大,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根据所学世界地理知识,有“石油王国”之称的是()A. 沙特阿拉伯B. 伊朗C. 伊拉克D. 埃及11.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A.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 波斯湾C. 阿拉伯海D. 地中海东岸二、填空题12.西亚的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西亚的石油要运往世界各地,必须经过的海峡是________,.13.【区域生活各具特色】小春爱看新闻,平时喜欢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还会加点评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目录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 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市D.山东大汶口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A.会制造工具 B.会使用工具 C.会使用天然火 D.会人工取火3.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一百七十万年 B.八十万年 C.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一万八千年4.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①直立行走②制造石器和木棒③使用天然火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位于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蓝田人二、填空题1.人类是由进化而来的,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2.我国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年, 是我国最早的居民。

3.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人,后来又在其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人。

4. 北京人过着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5.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国。

能力提升1.《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如图例中表示国界和铁路的分别是( )1.(2)关于这两幅图叙述正确的是( )①a图比例尺大②a图的内容较详细③在b图上量算距离较精准④a图所示的地区范围较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图例表示的意义:①是大洲界线;②是国界线;③是铁路线;④公路。

结合题意。

【答案】C【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图幅相同,a图范围大,比例尺小,内容简略,b图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因此在b图上量算距离较精准。

2.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的是( )A. 保护良好的热带雨林B. 古代的城堡和庙宇C. 历史著名的壁画、碑刻D. 皇家的宫殿和陵墓【答案】A【解析】解: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古代的城堡和庙宇、历史著名的壁画、碑刻、皇家的宫殿和陵墓都属于文化遗产.热带雨林属于自然景观,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A.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 四周高,中间低C.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D. 地势平坦,面积广阔【答案】C【解析】丘陵为世界五种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山地一般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较大的地形;高原是指海拔在500m以上、面积较大、顶面起伏较小、边缘又较陡的高地;平原是指海拔200米以下,坡度小,起伏小的地形;盆地是指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11057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11057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0分)1.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此材料出自( )A.《伤寒杂病论》B.《史记》C.《齐民要术》D.《兰亭集序》2. 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论语》3. 俗语“画龙点睛”体现了绘画艺术最高境界。

而眼睛是最能传达人的精神面貌的,画人物关键在于画眼睛。

历史上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画家是()A.王羲之B.祖冲之C.吴道子D.顾恺之4. 下列作品中,是我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珍品的是( )①《兰亭集序》②秦始皇陵兵马俑③《女史箴图》④《洛神赋图》A.①②B.②③C.③④5. 下列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B.顾恺之的画C.石窟艺术D.青铜器6.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之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7. 下图是著名的云冈石窟大佛(第二十窟),它是我国古代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创造出的具有新的风格和特色的石雕艺术,云冈石窟位于()A. 陕西西安B. 山西大同C. 河南洛阳D. 江苏南京8. 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A.顾恺之B.司马迁D.祖冲之9. 下列选项存在关联错误的一组是()A.祖冲之——推算圆周率B. 王羲之——《兰亭集序》C. 贾思勰——《齐民要术》D. 云冈石窟——道教艺术10.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42)

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42)

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如图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有关埃及的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带(五带);非洲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气候.(2)试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3)埃及开凿的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4)埃及的棉花和主要文物古迹共同的分布特点是.【答案】(1)热;热带草原;(2)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与利比亚相邻,南与苏丹相邻.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3)苏伊士;(4)沿河流(尼罗河)分布【解析】试题分析: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解:(1)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热带草原气候区从北、东、南三面围绕着热带雨林气候区.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除发展畜牧业外,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多已开垦为耕地.(2)埃及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与利比亚相邻,南与苏丹相邻.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3)苏伊士运河是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4)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沙漠之国,除其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惟一的地表水源,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也是其城市和人口和文物古迹主要集中的地区.故答案为:(1)热;热带草原;(2)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与利比亚相邻,南与苏丹相邻.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3)苏伊士;(4)沿河流(尼罗河)分布.92.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地势____,地处热带,这里高温____雨、____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答案】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5ABBAB6-10DAACB11-14ACAB二、非选择题15、问题一:人工钻木取火。

证据:考古资料证明,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问题二:用火烤熟食物,可以提高人的体质;用火驱赶野兽,维护自身安全;用火照明取暖,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火的使用,提高人们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的重大进步。

16、问题一:山顶洞人遗址。

问题二:制作这样的器具,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说明山顶洞人生活时期,人们已学会缝制衣服,懂得美。

这是生产力的重大进步。

拓展与探究思考一:旧石器时代;北京人。

思考二:群居在洞*中;用打制石器和木器劳动,获取食物等等(合理的想象均可)。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答案】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5ACDDB6-10DCCCC11-15CCDAD二、非选择题16、问题一:陶器上的这些动物图案,说明这些动物与原始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过着原始渔猎生活。

问题二:在当时条件下,人们制作陶器的水平高超,反映了手工业的进步;陶器上的纹饰反映了他们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

17、问题一:“北京人”、山顶洞人居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中,半坡人、河姆渡人居住的是人工建筑,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重大进步。

问题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问题三:由于两地自然环境不同。

半坡遗址处于北方黄河流域,河姆渡遗址处于长江流域。

启示:人类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拓展与探究思考一:研究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广东境内的古人类化石主要有封开垌中岩人牙齿化石、马坝人头骨化石等。

思考二:不能删除“已知”二字。

因为,随着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人们可能发现现在未知的,年代更早的古人类化石。

【第3课华夏之祖答案】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5ADBAC6-10DCADC11-13CDA二、非选择题14、问题一:禅让制(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首领制度);没有;大禹传子启后,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四单元第五课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四单元第五课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见学生用书P76]一、巴西利亚的概况1.巴西的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东临大西洋,大部分位于热带,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2.首都巴西利亚的位置: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的__巴西高原__上,由市区和几座卫星城组成。

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

3.巴西利亚的职能: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是全国的__政治__、__行政__中心。

二、巴西迁都的原因1.旧首都——里约热内卢巴西的首都最早设在海滨城市萨尔瓦多,后来搬到东南部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

1950年前后,首都里约热内卢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全国0.5%的土地承载了全国10%以上的人口。

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使之染上了严重的“__城市病__”: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

2.新首都——巴西利亚(1)迁都原因①政治原因:政府决定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以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

②经济原因:促进内地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

③气候原因: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

④安全原因:内地城市不易受攻击。

(2)巴西利亚的前后变化①建成前——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②建成后——规划完整,建筑独特,环境优美。

(3)迁都时间:1960年,巴西首都正式迁往巴西利亚。

三、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1.城市布局(1)整体布局:从空中鸟瞰,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__喷气式飞机__。

大多数建筑物都集中在机头、机翼、机身和机尾上。

集中或分散的绿地,与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交相映衬,使整座城市布局规整又不失活力。

(2)__精细化__布局: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除了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外,还十分注重城市布局的每个细节。

①做法:设计师利用当地地形,筑坝截住周围几条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个面积达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②作用:旱季,可以补充城市水源,调节空气湿度;雨季,可以蓄洪,防止洪涝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国家与地区》同步检测题及试卷答案
XX资料《国家与地区》同步检测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长超中学沈英蒋晔青
(注:蓝色为改编题、红色为原创题)
一、选择题
1.国家的象征是()。

A.国旗和国歌
B.国旗和国徽
C.国徽和国歌
D.国歌和首都
2.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美国
3.一个国家的领土是指()
A.这国的耕地面积 B.这国的陆地面积
C.这国的陆地及其上空 D.这国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4.下列国家按人口多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国、印度、美国B.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
C.日本、巴西、印度D.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
美国联邦政府时隔17年再次关停,超80万雇员停薪休假。

根据材料回答5—7题
XX资料《国家与地区》同步检测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长超中学沈英蒋晔青(注:蓝色为改编题、红色为原创题)
一、选择题
1.国家的象征是()。

A.国旗和国歌
B.国旗和国徽
C.国徽和国歌
D.国歌和首都
2.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美国3.一个国家的领土是指()
A.这国的耕地面积 B.这国的陆地面积
C.这国的陆地及其上空 D.这国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4.下列国家按人口多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国、印度、美国B.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
C.日本、巴西、印度D.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
美国联邦政府时隔17年再次关停,超80万雇员停薪休假。

根据材料回答5—7题
XX资料《国家与地区》同步检测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长超中学沈英蒋晔青
(注:蓝色为改编题、红色为原创题)
一、选择题
1.国家的象征是()。

A.国旗和国歌
B.国旗和国徽
C.国徽和国歌
D.国歌和首都
2.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美国
3.一个国家的领土是指()
A.这国的耕地面积 B.这国的陆地面积
C.这国的陆地及其上空 D.这国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4.下列国家按人口多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国、印度、美国B.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
C.日本、巴西、印度D.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
美国联邦政府时隔17年再次关停,超80万雇员停薪休假。

根据材料回答5—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