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A.工业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世纪20年代后
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
A.基本持平B.差距继续扩大
C.差距有所减小D.变化不大
解析第1题,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工业革命之后人口迅速增长,而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使人口迅猛增长。
第2题,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因此,在今后两者人口数量差距将继续扩大。
答案 1.C 2.B
下图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解析第3题,阅读四国的人口“三率”数值,可知丙、丁两国都处于人口增长的“三低”模式,但丁国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这与我国不同。
第4题,丁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会出现老龄化加剧,社会用于老年养老的费用增加,。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第一章:人口增长模式概述1.1 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1.2 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1.3 人口增长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4 人口增长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2.1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2.2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2.3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2.4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转变第三章: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3.1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3.2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3.3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3.4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转变第四章: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4.1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4.2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4.3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4.4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转变第五章: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5.1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5.2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5.3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5.4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展望第六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社会经济影响6.1 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2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6.3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城乡发展的影响6.4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社会保障体系的适应第七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政策调控7.1 人口政策的历史与现状7.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下的政策挑战7.3 人口政策调整的国际经验7.4 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方向与建议第八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资源环境的关系8.1 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的关联8.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水资源的影响8.3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能源消耗的关系8.4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九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教育适应9.1 教育发展与人口增长模式的关系9.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教育结构的影响9.3 教育改革与人口素质提升9.4 教育政策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中的作用第十章:展望未来的人口增长模式10.1 新技术革命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10.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全球趋势10.3 人口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10.4 面向未来:适应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策略与行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原因:重点关注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如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以及导致这种模式的原因,如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等。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第一节人口增长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3、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案例,是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
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必修Ⅰ中,我们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必修Ⅱ,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内容有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
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的父辈有几兄妹,请问同学们自己有几兄妹?(学生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你父辈和在你们这一辈兄弟姐妹的人数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两种情况各属于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模式?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必修二 1.1人口增长模式(共22张PPT)

低–低–低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后工业化
增长缓慢并出现零增 长和负增长
原始型
传统型
“高-高-低”模式
过渡型
(1990~1995年)
“高-低-高”模式
现代型
(1990~1995年)
“低-低-低”模式
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时 间 ( 年 )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70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B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3. 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 漫画反映了我国( D )
①人口出生率较低 ②人口死亡率较高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影 响
战争
因
自然灾害
素
婚姻生育观念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经 济 基 础
决定 上 层 建 筑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原
始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高–低–高 (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人口增长的特点 增长极慢 增长较慢 增长迅速
3.34
0.76
2.58
1999
1.52
0.64
0.88
2002
1.29
0.64
0.65
现代型:出生率<1.5% 自然增长率<1%
(过渡型)“高-低-高”
1.1人口增长模式

探究3:
影响湖南人口增长的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文化教育状况、 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 2、婚姻生育观和风俗习惯 3、人口政策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2、高-低-高模式 3、低-低-低模式
产业革命使得生产 力水平明显提高, 18世纪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 中期以后 迅速发展,人口死 亡率显著下降 二战后,政治独立, 经济发展,医疗卫 20世纪 生事业进步,人们 50年代起 生活水平提高,死 亡率下降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至今仍没 结束,人 口问题严重
(二)“高-低-高”模式
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劳动 生产力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高–低–高”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 策30年来,人口少生了3 个多亿,人口总和生育率 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 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 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 列。使世界60亿人口日 和中国13亿人口日到来 各推迟了4年,为控制世 界人口快速增长做出了 重大贡献。但我国人口 仍将以每年800万至1000 万的速度递增,人口形势 不容乐观。
特点: 1. 人口死亡率下降; 2.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3. 人口增长迅速; 代表国家:20世纪50年代,普遍存在于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
(三)“低-低-低”模式(现代模式)
释义: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三)“低-低-低”模式(现代模式)
原因: 生产力发展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高—高— 低”模式
―高—低— 高”模式 ―低—低— 低”模式
1.1人口增长模式(1)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NO.1 编制时间:2014年2月23日编制人:邓立辉审核人:杨冠峰审批人:柳玉庆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1.1 《人口增长模式》第1课时导学案、了解人口增长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
【预习案】、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具有不均衡性,表现在有的时期人口增长的很慢,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很快。
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曲线呈“”形。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
、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也受到从到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归根结底取决于。
、“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和,两者都属于模式。
、阅读教材本部分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①基本特点:②生产力水平:①基本特点:②生产力水平:【探究案】探究一:下列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众多因素中,找出属于上层建筑领域范畴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念、宗教信仰、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探究二:阅读教材P3活动,想一想,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探究三:比较原始人口增长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找出两者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
【检测案】1.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 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 世代更替快C.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D. 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3.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A.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B. 过渡人口增长模式C.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4.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 大洋洲、非洲B. 欧洲、非洲C. 非洲、欧洲D. 亚洲、拉丁美洲5. 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6. 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 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 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 农业和工业的出现7.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学案(1课时)【目标解读:】1.基础要求: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饿趋势和地区差异2.核心要求: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而人口“三率”又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关键。
这两个知识点要重点理解并掌握。
3.能力要求:学会结合某一个区域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判断,并分析其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一、基础概览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①, 20世纪以来是人口阶段。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和共同决定的。
3.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
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5.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年增长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洲。
二、预习思考(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后回答①-③题。
①.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②.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位于欧洲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③.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过渡模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通常以5岁为一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其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
通常把少年儿童(15岁以下)占总人口的40%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年轻型,而把老年人(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老年型。
(2)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课本P5图1-1-4第一个人口金字塔图,判断该图属于型年龄结构,导致此种年龄结构的原因是,该种年龄结构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课堂合作探究】一、世界人口增长1、特点:不匀速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P5阅读资料及P6-P7正文)特别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结束于出生率的下降。
※技巧点拔: 1、高高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40‰左右,而三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10‰左右,据此可将三种模式区别开。
1.1人口增长模式(共25张PPT)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2005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0
0.9
1.2
发达国家
1.1
1.0
0.1
发展中国家 2.2
0.8
1.4
非洲
3.8
1.5
2.4
北美
1.4
0.9
0.6
拉丁美洲
2.2
0.6
1.5
亚洲
2.0
0.8
1.2
欧洲
1.0
1.2
–0.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72021/9/172021/9/172021/9/179/1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2021/9/172021/9/172021/9/1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72021/9/172021/9/179/1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72021/9/17September 1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72021/9/172021/9/172021/9/17
5.右图表示四个国家
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
死亡率,其中人口自
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是( C )
A.①
B.②
C.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政策
(一)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时间(年) 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970 1999 2002 3.34 1.52 0.76 2.58 0.88 0.65
0.64 0.64
1.29
“高-低-高”型 过渡
“低-低-低”型
(二)中国人口政策 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自主学习
1.怎样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增 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什么? 3.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三类?各类人口增 长模式的时期、特点、形成原因、分布 地区分别是什么?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怎样的?
一、人口增长
读下图,思考: 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呈现出怎样的 趋势?
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什么 有关?
出生率=———— ×100%
总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100%
出生人口数
总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000年)
1.85
0.12
1.请计算两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从计算结果可看出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一些?
3.2000年,埃及和日本自然增长的人口各是多少?谁自然 增长的人口多些? 118.36万 15.22万
人口增长影响因素:
生物学规律的制约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婚姻生育观 上 宗教信仰 层 风俗习惯 建 人口政策 筑 战争 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 经 济 基 础
经济基础 及上层建 筑领域
归根结底 取决于生 产力的发 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 “高—高—低” 模式 :过渡型 “高—低—高” 模式 :现代型 “低—低—低” 模式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30年来,人口少生了3 个多亿,人口总和生育 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 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 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 行列。使世界60亿人口 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到 来各推迟了4年,为控 制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做 出了重大贡献。但我国 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 至1000万的速度递增, 人口形势不容乐观。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性别失衡
性别失衡:中国最大人口问题
正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衡问题成为了各界妇女代表关注的焦 点。“性别比失衡已经成为中国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潘贵玉不无忧虑 地说。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新生婴 儿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即新生婴儿中男孩与女孩的 比例为116.86:100。海南省是中国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 省份之一,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35.64,而其他国家的 正常值大约在105到107之间。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规定禁 止采用超声波手段和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婴儿性别进行选 择。然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不少私人医生还在偷 偷地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一).“高-高-低”模式
思考:
这种人口增长 模式有什么特点? 主要存在于什么 时期?形成原因?
现在主要分布 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前)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时期:原始社会 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低 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 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手工劳动为主,粮食供应和生存条件有一定的改善
阅读P8: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 原因?
课外作业:整理笔记
模式 类型 时期 特点 形成原因 分布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
B
C
1、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 2、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其特点 是 ,现主要分布于 。 3、C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其特点 是 ,现主要分布于 。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人口 增长模式正逐步由 向 转变。
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2002年人 口数/亿
12.95 10.41 2.88 2.17 1.74 1.4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0-1995 1.10 1.86 1.00 1.54 1.49 2.68 1995-2000 0.91 1.64 0.83 1.43 1.31 2.77 2000-2005 0.75 1.41 0.71 1.22 1.20 2.50
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之间是什么 关系?
(三).“低-低-低”模式
这种人口增 长模式有什么特 点? 主要存在于 哪个时期?形成 原因?
主要分布在 哪些国家和地区?
“低-低-低”模式
时期:当今(后工业化时期) 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原因:是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以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 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分布:现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 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接近于零:英国、比利时、芬兰
分布:现在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黑死病说明了什么?是什么遏制了中世纪的欧洲人 口增长?
(二).“高-低-高”模式
思考:
这种人口增长 模式有什么特点?
主要存在于什 么时期?形成的原 因?
现在主要分布 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高-低-高”模式
时期:18世纪中期以后,即产业革命以后 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形成原因: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 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分布:现在世界上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欧洲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终结,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 存在于大多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