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的由来

合集下载

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探讨概诉

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探讨概诉

目录引言 (2)一、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来源的广阔性 (2)(一)以典故入名 (2)(二)以动植物入名 (4)(三)以数字入名 (4)二、金庸小说人物命名与人物形象塑造 (5)(一)人物命名揭示人物性格 (5)(二)人物命名暗示人物命运 (6)三、金庸小说人物命名与主题揭示 (7)(一)直接表现主题 (7)(二)间接影响主题 (8)结论 (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9)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探讨李九光,文学院摘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如郭靖、令狐冲、黄蓉、任盈盈等。

这除了金庸深厚的写人功力作用外,小说人物命名的精妙也同样功不可没。

金庸小说人物命名的来源十分广阔,这与金庸身上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小说人物的名号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区分符号,而是属于小说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作者精雕细琢的艺术成果,这主要体现在小说人物的命名对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揭示所起到的作用上。

一方面,小说人物命名或揭示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命运。

另一方面,小说人物命名也直接或间接的揭示主题。

金庸小说人物命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明白他们命名的真正意义,也往往就是我们了解这部小说甚至是解读金庸本人的一个关键所在。

关键词: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来源;人物塑造;主题揭示Naming of Characters of Jin Yong's novelsLi Jiugu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Abstract: The "snow white deer shot and groaning, laughing leaning book God Xia Pimandarin duck" in the novels of Jin Yong's 14, created many classic characters, such as Guo Jing, Linghu, Huang Rong, Ren Yingying and so on. In addition to writing one of Jin Yong deep skill effects, named after fictional contributed equally exquisite. Jin Yong's novels are very broad character named sources, which upon Jin Yong deep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are inseparable. Jin Yong's novels, fiction characters name is no longer just a simple distinction between symbols, but a nove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tistic creation is the outcome of the art crafted, this mainly reflected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named on the theme of the novel's characters reveal the shape and on the role played. On the one hand, fictional names or reveal character, or implied fate of the characters. On the other hand, fictional names are als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veal the theme. Naming of Characters in Jin Yong's novels of Jin Yong's novel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so to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their name, it is oft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Jin Yong and even a key.Keywords: Jin Yong's novels characters;named sources;characterization;theme revealed引言姓名是人类社会最为广泛的社会现象之一。

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被他的渊博深深折服

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被他的渊博深深折服

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被他的渊博深深折服一起君从小就看金庸武侠剧,崇拜里面的每个英雄,对剧里各种神功更是神往不已。

后来长大了,尤其是读了中文系之后,觉得他不过是武侠写得好,迎合了大众口味而已。

直到了解到:原来金庸武侠小说里连每个人物的名字都是大有来头,一起君瞬间被他老人家的渊博深深折服,咱们就随便来看几个有来头的人物名字:(一)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

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

其名取自《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

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

恶其邪好以乱正色。

”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

(二)丁典和凌霜华《连城诀》中一对命运悲惨的爱侣。

丁,有遭逢的意思。

《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

”有词语“丁忧”、“丁艰”;典,有抵押、典当的意思。

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

所以“丁典”可释为“遭逢出卖”,正好像丁典与其把弟狄云身世的写照。

凌,“凌寒独自开”之凌,冒着;“霜华(花)”,雪也。

能凌霜华(花)之物,菊也。

合“人淡如菊”之评,亦符其爱菊之性。

故其女仆名曰“菊友”。

(三)杨过、小龙女“神雕大侠”杨过,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字改之。

不知金庸是否从这位词人身上得到某种灵感。

龙女,神话中的龙王女儿。

《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传》有“龙女牧羊”。

《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斋诗话》有“吴城小龙女”。

而小龙女的原型应该出自《庄子·逍遥游》中那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四)令狐冲、任盈盈令狐冲是厌恶权利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

冲,貌似冲淡空虚;盈,水满的样子。

这似乎暗示着令狐冲和任盈盈性格的差异与冲突。

但事物是辨证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金庸小说人物名字由来

金庸小说人物名字由来

金庸小说人物名字由来(一).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

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

其名取自《论语》。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

恶其邪好以乱正色。

”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

《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

”又比喻人品的高下。

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

”由是观之,查氏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附乔峰]乔峰本名萧峰(萧姓为辽国大姓),其姓得自养父农户乔三槐。

“乔”字已暗含其并非本姓(“乔”在字义上有“装假”、“改扮”意,如乔装,乔模乔样等,《水浒》有“李逵寿张乔坐衙”)而“峰”字又遥接其父之名“远山”。

(二)丁典和凌霜华——《连城诀》中一对命运悲惨的爱侣。

丁,有遭逢的意思。

《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

”有词语“丁忧”、“丁艰”;典,有抵押、典当的意思。

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

所以“丁典”可释为“遭逢出卖”,正好像丁典与其把弟狄云身世的写照。

凌,“凌寒独自开”之凌,冒着;“霜华(花)”,雪也。

能凌霜华(花)之物,菊也。

合“人淡如菊”之评,亦符其爱菊之性。

故其女仆名曰“菊友”。

(三)杨过、小龙女——“神雕大侠”杨过,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字改之。

不知金庸是否从这位词人身上得到某种灵感。

龙女,神话中的龙王女儿。

《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传》有“龙女牧羊”。

《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斋诗话》有“吴城小龙女”。

而小龙女的原型应该出自《庄子·逍遥游》中那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四)令狐冲、任盈盈——令狐冲是厌恶权利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

观宋填词138|词人刘过字改之,金庸小说中大侠杨过名字的由来

观宋填词138|词人刘过字改之,金庸小说中大侠杨过名字的由来

前言金庸小说是我少年时期最喜爱的读物,那时候可以抱着一本金庸小说啥也不干看上一整天,这些年能够给我同样感触的只有《三体》了。

在金庸小说中最有个性的人物之一,是神雕大侠杨过。

杨过的父亲是郭靖的结拜兄弟杨康,因为误入歧途而人所不齿。

因此郭靖取“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意,给杨康的遗腹子起名为过,字改之。

不过,这个名字并不是金庸先生的创意,而是来自于南宋一位爱国词人,刘过。

一、刘过,字改之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在辛派词人中有一陈三刘之说,陈即陈亮,三刘分别是刘克庄、刘辰翁和刘过。

刘过曾经四次应举不中,布衣终身。

曾为陆游、辛弃疾所欣赏,亦与陈亮、岳珂等人交游。

刘过的词风也与辛弃疾相近,词中多抒发其爱国收复之志向。

当年宋孝宗与宋光宗之间的过宫风波中,百官上书劝诫,布衣刘过也积极参与,因此被后人所讽,认为其不过是博得名声而已:其叩阍上书,请光宗过宫,颇得抗直声。

然其时在廷诸臣已交章论奏,非廊庙不言,待於草野言之者,何必屋上架屋,为此哓哓,特巧於博名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说刘过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不战而取,更不过附合时局,大言以倖功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南宋权臣韩侂胄颇赏识刘过,但是开禧北伐的惨败,印证了辛弃疾的预言: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来杨维祯吊刘过墓诗云:读君旧日伏阙疏,唤起开禧无限愁。

刘过的伏阙一疏,写了些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但是“中原可不战而取”的观点,未免小瞧了金国人。

可以看出,刘过与经过战场洗礼的辛弃疾相比,更像一个激情有余、识力不足的书生而已。

二、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辛弃疾传世600多首词中,却没有关于岳飞的记录,大部分人认为岳飞二字还是比较敏感,辛弃疾顾忌太多。

而布衣刘过就没有这么多的想法,直接写了一首《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

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什么叫做知识渊博!

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什么叫做知识渊博!
83版射雕 黄药师
西毒——欧阳锋
西方,在五行中属金,故欧阳锋名字中锋为金。
在五色中为白色,故西毒门下为白衣,长居白驼山。
王家卫《东邪西毒》也对此加以发挥:
没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个地方。那天,黄历上写着“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电影《东邪西毒》哥哥的欧阳锋
南帝——段王爷
段王爷,居南方大理,号一灯 。
金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人物名字的出处,什么叫做知识渊博!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朗朗上口,木婉清、王语嫣、周芷若……诗意古雅,丁不三丁不四包不同……有趣好玩。但,不只是好玩而已!金庸小说的人物命名,可以和《红楼梦》媲美,看似平常实际却有许多学问和讲究。
北大陈世骧教授曾说:“金庸小说,细至博弈艺术,上而恻隐佛理,破孽化痴,境界之深,胸怀之大,而不可轻易看过。”今天,我们就来八一八金庸小说中不可轻易看过的有趣人名。
各版周芷若
阿朱、阿紫——《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天龙八部》)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又比喻人品的高下。所以说用“朱紫”为二姐妹命名,金庸爱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另外,在金庸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几个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其名字均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纤纤出素手”。
程灵素——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二章。(《飞狐外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书剑恩仇录》)
苗若兰——《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雪山飞狐》)
何红药——《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碧血剑》)
曾华倩版苗若兰
佘诗曼版苗若兰

金庸武侠人物姓名由来

金庸武侠人物姓名由来
龙女,神话中的龙王女儿。《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传》有“龙女牧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斋诗话》有“吴城小龙女”。而小龙女的原型应该出自《庄子·逍遥游》中那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5.令狐冲、任盈盈。令狐冲是厌恶权利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冲,貌似冲淡空虚;盈,水满的样子。这似乎暗示着令狐冲和任盈盈性格的差异与冲突。但事物是辨证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再说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说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过这句话,可旁证这种解释并非牵强。“周伯通道:‘我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跟着将这四句话的意思解释了一遍。郭靖听了默默思索。”)冲与盈又达到了统一。而事实上他二人最终是“笑傲江湖”,“曲谐”一生的。
2.乔峰。乔峰本名萧峰(萧姓为辽国大姓),其姓得自养父农户乔三槐。“乔”字已暗含其并非本姓(“乔”在字义上有“装假”、“改扮”意,如乔装,乔模乔样等,《水浒》有“李逵寿张乔坐衙”)而“峰”字又遥接其父之名“远山”。
3.丁典、凌霜华。丁典和凌霜华是《连城诀》中一对命运悲惨的爱侣。丁,有遭逢的意思。《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有词语“丁忧”、“丁艰”;典,有抵押、典当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释为“遭逢出卖”,正好像丁典与其把弟狄云身世的写照。
1.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其名取自《论语》。《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由是观之,查氏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盘点金庸小说人物名字的出处

盘点金庸小说人物名字的出处

盘点金庸小说人物名字的出处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命名一直为众多爱家所津津乐道。

很多主要人物的名字都是经过仔细推敲,或寓意深刻、或见之名如其人。

其中很多出自经典古籍,下面随北京起名易水大师一起来看看。

令狐冲、任盈盈——令狐冲是厌恶权利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

冲,貌似冲淡空虚;盈,水满的样子。

这似乎暗示着令狐冲和任盈盈性格的差异与冲突。

但事物是辨证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冲与盈又达到了统一。

而事实上他二人最终是“笑傲江湖”,“曲谐”一生的。

《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是一个崇尚道家的门派,其掌门人为无涯子。

其名来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李沅芷——其名源自《楚辞。

湘夫人》:‘沅有芷兮澧(音li)有兰’。

诗的后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与李沅芷对余鱼同的那份情若有三分仿佛。

岳不群——君子剑岳不群源自一个成语:“卓尔不群”,典出《汉书》:“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武修文——《神雕侠侣》中的武氏兄弟乃大理武三通之子。

修文的意思是:修明文教。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

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

其名取自《论语》。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

恶其邪好以乱正色。

”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

《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

”又比喻人品的高下。

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

”由是观之,查氏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另外,有些名字传承自中国传统的学说或思想。

例如传统中的五行:《射雕英雄传》中五位高人被誉为“乾坤五绝”(绰号分别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

金庸对他们的命名就借鉴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

东方尚青,属木,故“东邪”为黄药(药)师(平时都穿着青袍);南方尚赤,属火,故“南帝”号一灯;西方尚白,属金,故“西毒”为欧阳”锋”;北方尚黑,属水,故“北丐”为”洪”七公;中央尚黄,属土,故“中神通”为王重阳。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的由来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的由来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的由来【摘要】金庸武侠小说中包含着丰厚的历史知识、迷人的文化气息,其文化意蕴不仅表现在故事情节中,更渗透于人物姓名、武功招式名称等每一处细枝末节,其中人物姓名的文化意蕴尤为明显。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姓名;文化通俗文学的繁荣是新时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尤其在武侠小说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这里面就有金庸。

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成为了通俗文坛的经典之作。

而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其情节之曲折巧妙、打斗之动人心魄,他高出一般武侠小说作者的地方更在于其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其文化意蕴表现在多个方面。

严家炎先生认为:“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由多元所构成,儒、道、墨、法、释乃至兵、法家等各种思想成分都有。

”[1]的确,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姓名,还是武功招式名称,都能纤毫毕现地看出其中厚重的文化意蕴。

本文将以金庸武侠小说的部分人物姓名为例,对其文化渊源与由来做粗略的考察。

一、反映爱国主义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除极少数外大多安排在民族冲突的背景下,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故事内容中,也通过人物姓名加以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中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英雄豪杰,在他们身上闪现着勇与义、仁与爱的美德,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天下苍生,他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忍辱负重,顽强拼搏,力挽狂澜于既倒,匡扶大厦之将倾。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无论是契丹、女真、满人,还是汉人,凡是具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就是英雄。

《射雕英雄传》中两位主要人物是郭靖、杨康。

故事发生在南宋与金国对峙、蒙古崛起的时期。

郭靖、杨康的名字是长春子丘处机给取的,那是挑明了要这两位未出世的小孩不忘“靖康之耻”。

小说第一回便写道:丘处机微一沉吟,说道:“郭大哥的孩子叫郭靖,杨二哥的孩子叫作杨康,不论男女,都可用这两个名字。

”郭啸天道:“好,道长的意思是叫他们不忘靖康之耻,要记得二帝被俘之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的由来【摘要】金庸武侠小说中包含着丰厚的历史知识、迷人的文化气息,其文化意蕴不仅表现在故事情节中,更渗透于人物姓名、武功招式名称等每一处细枝末节,其中人物姓名的文化意蕴尤为明显。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姓名;文化通俗文学的繁荣是新时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尤其在武侠小说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这里面就有金庸。

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成为了通俗文坛的经典之作。

而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其情节之曲折巧妙、打斗之动人心魄,他高出一般武侠小说作者的地方更在于其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其文化意蕴表现在多个方面。

严家炎先生认为:“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由多元所构成,儒、道、墨、法、释乃至兵、法家等各种思想成分都有。

”[1]的确,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姓名,还是武功招式名称,都能纤毫毕现地看出其中厚重的文化意蕴。

本文将以金庸武侠小说的部分人物姓名为例,对其文化渊源与由来做粗略的考察。

一、反映爱国主义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除极少数外大多安排在民族冲突的背景下,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故事内容中,也通过人物姓名加以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中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英雄豪杰,在他们身上闪现着勇与义、仁与爱的美德,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天下苍生,他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忍辱负重,顽强拼搏,力挽狂澜于既倒,匡扶大厦之将倾。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无论是契丹、女真、满人,还是汉人,凡是具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就是英雄。

《射雕英雄传》中两位主要人物是郭靖、杨康。

故事发生在南宋与金国对峙、蒙古崛起的时期。

郭靖、杨康的名字是长春子丘处机给取的,那是挑明了要这两位未出世的小孩不忘“靖康之耻”。

小说第一回便写道:丘处机微一沉吟,说道:“郭大哥的孩子叫郭靖,杨二哥的孩子叫作杨康,不论男女,都可用这两个名字。

”郭啸天道:“好,道长的意思是叫他们不忘靖康之耻,要记得二帝被俘之辱。

”丘处机道:“正是!”[2]因此,郭靖作为郭啸天之子,从他出生的那时候起,便注定了将背负家仇国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丈夫的追求。

他重言诺,轻生死,以天下为怀,苍生为念,直至在《神雕侠侣》中死守襄阳,终于成就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一生。

可是抗金名将杨再兴之后杨康却投入金国王爷完颜洪烈的怀中,做了金国的小王爷,这一结局跟丘道长起初为之命名时的愿望可完全相佐了。

《碧血剑》[3]的主要人物是袁承志,明末抵御满清入侵的大将袁崇焕之子。

袁崇焕刚勇威烈,精忠报国,却遭奸臣诬陷而死。

因此,从名字即可看出,他的身上承载着无数人对故去抗清英雄的热爱,更寄寓着汉民族对新的抗清英雄的热切期待。

《鹿鼎记》[4]中韦小宝被封为“一等鹿鼎公”。

书中“逐鹿中原”的典故一语双关,引出中国历史上惊世骇俗的“文字案”,再现了清初以少年天子康熙为首的清王朝与“反清复明”的侠士和文人之间的民族纷争。

鹿鼎,首先得名于书中的鹿鼎山,地处北极之地的额木尔与黑龙江交汇处,山中藏有八旗重宝,且为大清龙脉所在。

古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之说,亦有“人为鼎镬,我为鱼肉”之说,因此中国自古便以“鹿、鼎”作为政权、帝位的注解。

《鹿鼎记》中,因位于鹿鼎山的雅克萨城被罗刹国(即俄罗斯,笔者注)所占,康熙封韦小宝为“三等鹿鼎公”、抚远大将军,出征罗刹,得胜后升为“二等鹿鼎公”,最后以韦小宝为首的谈判代表不辱使命,与罗刹国签订了一份平等的边界条约。

韦小宝回京后,皇帝温言奖勉,下诏韦小宝进爵为“一等鹿鼎公”,加额驸衔。

毋庸置疑,“鹿鼎公”实乃康熙对韦小宝忠于皇帝、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至高无尚的嘉许,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不言而喻。

二、反映宗族、派系观念汉民族自古有崇拜祖先的传统,由此而形成的宗族观念在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中亦有很好的体现。

《天龙八部》中有“北乔峰,南慕容”之说,其中“慕容”即是慕容复,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为已亡的大燕国嫡系子孙,“是五胡乱华时鲜卑人慕容氏的后代”,自儿时起便受言传身教,日夜不忘恢复大燕国,并为此而牺牲私情,克服人性上的各种弱点,甚至不择手段。

其父慕容博与其有一段对话:慕容博道:“爹爹给你取名,用了一个‘复’字,那是何含义?”慕容复道:“爹爹是命孩儿时刻不忘列祖列宗的遗训,须当兴复大燕,夺还江山。

”[5]一次,他化装成西夏武士,同时化名李延宗。

“复”也好,“延宗”也罢,无不表明他生命的全部便是要恢复故国。

最终,慕容复理想破灭,他虽然疯了,但仍然头戴高高的纸冠,接受一群小孩的朝拜,口中念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

”[5]慕容复虽然念念不忘恢复大燕国,但他的思想本质却并非“为国为民”,而是强烈的宗族意识。

而宗族观念在姓名中“首先表现在名字的排行字辈上,一个大的宗族不同辈分的宗亲的名字,用不同的汉字来区别,这个汉字便称为字辈。

”[6]不论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什么地方,只要通过名字便可明了相互是否为同宗族的人。

《倚天屠龙记》[7]中,天鹰教教主殷天正有三个家奴:殷无富、殷无禄、殷无寿;他们本是横行西南一带的大盗,被殷天正所救后,立下重誓终身替殷天正为奴,因此抛弃从前姓名,改名为此。

以这种方式作为报答,也从侧面反映了“宗族”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自孔子以后,中国历朝历代尊师的风气大盛,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加之宗族观念的影响,宗派的观念也因而深入人心。

金庸武侠小说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笑傲江湖》中的青城派有“英雄豪杰,青城四秀”之说,这四人分别是:侯人英、洪人雄、于人豪、罗人杰。

从他们的姓氏中可以看出,他们并非同一宗族的人,一般来说,不同宗族辈字虽有可能相同,但四个宗族字辈全然一致则不可能。

这四人是师兄弟,他们辈字相同,名“字”相关,实为宗派意识的结果。

《天龙八部》无量剑派弟子中,有干光豪、恭光杰、吴光胜、郁光标、葛光仪等人,分属东宗与西宗,他们皆以“光”为辈字,尽管东宗西宗相互争斗不休,但仍维持宗派的甚至血缘的关系。

至于佛教诸派,尽管其成员皆为出家人,本以脱离世俗,却亦无一例外的以各派系的辈字命名。

如《笑傲江湖》中恒山派的定逸、定闲、定静;少林派的方证、方生等;《天龙八部》中少林派的玄难、玄苦、玄痛、玄寂、玄慈等。

《天龙八部》中大理国保定皇帝段正明,在大敌当前时,至天龙寺出家,拜枯荣大师为师,法名本尘。

小说中写道:“佛门不叙世俗辈分,本因方丈虽是保定帝的叔父,但是保定帝受枯荣剃度,便成了本因的师弟。

”可以看出,金庸小说中强烈的派系观念直可与宗族意识相提并论。

三、表现儒家“仁”的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儒家具有强烈的仁爱精神。

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金庸武侠小说中也无处不融注着这种儒家文化的精髓。

暂且不论小说中英雄侠士们的学法求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单就人物姓名而言,小说中一些以“山”或相关概念命名的人物,其性格的主要方面便表现为“仁”,即“重视正义、气节、舍生取义”等亦儒亦侠的特征。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原名乔峰)便是典型。

其名字中的“峰”,既喻指其武功造诣登峰造极,高山仰止,又暗喻萧峰宽仁的性格。

小说第十六回中,智光大师追述:“汪帮主初时对你还十分提防,但后来见你(即乔峰,笔者注)武功进境既快,为人慷慨豪侠,待人仁厚……”“乔峰素来于属下极有恩义,才德武功,人人钦佩。

”他的结拜兄弟段誉也说:“我这把兄弟香火情重,他宁可别人负他,自己却不肯负人。

”最后,在雁门关前,萧峰胁迫辽主耶律洪基答允永不犯宋,然后,“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胁陛下,成为契丹人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剑,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5]仁爱的本性使他不仅化解了私人恩怨,也化解了派系和民族成见,更以自己的一腔碧血,将一场一触即发的刀兵之祸消弥于无形。

他的所作所为,正表达了作者的仁义理想。

《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派第五弟子张翠山,名中有“山”字。

儒家的“仁”在他身上则更多地表现为“仁义”或“侠义”,即更多地体现在“义”字上。

他与当时被人称为“魔教”的天鹰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结为夫妻。

自冰火岛归来后,得知妻子曾一手导致师兄俞岱岩的终身残废,他为此又急又愧,“一剑便要递出,刺向妻子的胸膛”,但念及夫妻之情,不忍下手;加之不愿说出义兄谢逊的下落,于是在众人面前,“横过长剑,在自己颈中一划,鲜血迸溅,登时毙命。

”[7]从而成为" 舍生取义" 最鲜明的注脚。

俞岱岩,没有直接以“山”为名,但“岱、岩”二字皆与“山”紧密相连,其性格中的主要方面也是“宅心仁厚”。

张翠山携妻子自冰火岛归来,听到殷素素开口说话,俞岱岩认为殷素素就是用毒针伤他后又委托都大锦送他上武当的女子,而他的残疾又与此直接相关。

此时,他虽说出几句悲愤的话,却依旧不愿因为自己的遭此惨祸而有碍翠山与素素的夫妻之情。

四、表现佛道思想佛道思想可以说几乎渗透于金庸小说的全部,而以《天龙八部》表现最为明显。

书名“天龙八部”出于佛经,金庸在小说篇首写了一章《释名》,解释说:“‘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但“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佛家认为,人之贪、嗔、痴、爱的欲望,往往是人类痛苦和灾难的根源。

金庸便是要用佛教的“大悲大悯”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来开导世人。

这一点在人物(特别是佛家各派的人物)的名号中表现极为突出。

少林派大师有:玄难、玄苦、玄痛、玄寂、玄慈等,这些法号无不表现出“慈悲为怀,悲天悯人”的精神。

虚竹是小说中三大主要人物之一,从他的法号不难想到,“四大皆空”实为佛家修炼的最高境界。

虚竹二字,“虚”为空也,“竹”不仅为空更为清;但正因为“空”与“清”,使得他像一张白纸,一无所有,而于无意中了解世间无人能解的玲珑棋局,从而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也才能戒“贪”戒“痴”,才能从容容纳世界的一切。

大理国皇太弟段正淳的情人甚多,其中之一为甘宝宝,甘宝宝外号“俏药叉”。

而在佛经中,“药叉”就是“夜叉”。

《释名》中说:“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又说:“‘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

‘夜叉’的本意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

”所以,夜叉本非恶神,佛经认为最终皈依佛门。

甘宝宝原为段正淳的情人,由于怀孕嫁给了钟万仇。

虽然她一直对段正淳旧情难忘,但又严守“妇道”;虽然挑起女人们为争风吃醋而斗争,却又不失善良、正直。

“段正淳走到钟夫人身边,笑到:‘宝宝,我也香香你的脸,许不许?’钟夫人庄严道:‘我有夫之妇,决不能坏了我丈夫的名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