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的由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的由来

【摘要】金庸武侠小说中包含着丰厚的历史知识、迷人的文化气息,其文化意蕴不仅表现在故事情节中,更渗透于人物姓名、武功招式名称等每一处细枝末节,其中人物姓名的文化意蕴尤为明显。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姓名;文化

通俗文学的繁荣是新时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尤其在武侠小说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这里面就有金庸。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成为了通俗文坛的经典之作。而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其情节之曲折巧妙、打斗之动人心魄,他高出一般武侠小说作者的地方更在于其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其文化意蕴表现在多个方面。严家炎先生认为:“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由多元所构成,儒、道、墨、法、释乃至兵、法家等各种思想成分都有。”[1]

的确,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姓名,还是武功招式名称,都能纤毫毕现地看出其中厚重的文化意蕴。本文将以金庸武侠小说的部分人物姓名为例,对其文化渊源与由来做粗略的考察。

一、反映爱国主义

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除极少数外大多安排在民族冲突的背景下,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故事内容中,也通过人物姓名加以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中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英雄豪杰,在他们身上闪现着勇与义、仁与爱的美德,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天下苍生,他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忍辱负重,顽强拼搏,力挽狂澜于既倒,匡扶大厦之将倾。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无论是契丹、女真、满人,还是汉人,凡是具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就是英雄。

《射雕英雄传》中两位主要人物是郭靖、杨康。故事发生在南宋与金国对峙、蒙古崛起的时期。郭靖、杨康的名字是长春子丘处机给取的,那是挑明了要这两位未出世的小孩不忘“靖康之耻”。小说第一回便写道:

丘处机微一沉吟,说道:“郭大哥的孩子叫郭靖,杨二哥的孩子叫作杨康,不论男女,都可用这两个名字。”郭啸天道:“好,道长的意思是叫他们不忘靖康之耻,要记

得二帝被俘之辱。”

丘处机道:“正是!”[2]

因此,郭靖作为郭啸天之子,从他出生的那时候起,便注定了将背负家仇国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丈夫的追求。他重言诺,轻生死,以天下为怀,苍生为念,直至在《神雕侠侣》中死守襄阳,终于成就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一生。

可是抗金名将杨再兴之后杨康却投入金国王爷完颜洪烈的怀中,做了金国的小王爷,这一结局跟丘道长起初为之命名时的愿望可完全相佐了。

《碧血剑》[3]的主要人物是袁承志,明末抵御满清入侵的大将袁崇焕之子。袁崇焕刚勇威烈,精忠报国,却遭奸臣诬陷而死。因此,从名字即可看出,他的身上承载着无数人对故去抗清英雄的热爱,更寄寓着汉民族对新的抗清英雄的热切期待。

《鹿鼎记》[4]中韦小宝被封为“一等鹿鼎公”。书中“逐鹿中原”的典故一语双关,引出中国历史上惊世骇俗的“文字案”,再现了清初以少年天子康熙为首的清王朝与“反清复明”的侠士和文人之间的民族纷争。鹿鼎,首先得名于书中的鹿鼎山,地处北极之地的额木尔与黑龙江交汇处,山中藏有八旗重宝,且为大清龙脉所在。古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之说,亦有“人为鼎镬,我为鱼肉”之说,因此中国自古便以“鹿、鼎”作为政权、帝位的注解。

《鹿鼎记》中,因位于鹿鼎山的雅克萨城被罗刹国(即俄罗斯,笔者注)所占,康熙封韦小宝为“三等鹿鼎公”、抚远大将军,出征罗刹,得胜后升为“二等鹿鼎公”,最后以韦小宝为首的谈判代表不辱使命,与罗刹国签订了一份平等的边界条约。韦小宝回京后,皇帝温言奖勉,下诏韦小宝进爵为“一等鹿鼎公”,加额驸衔。毋庸置疑,“鹿鼎公”实乃康熙对韦小宝忠于皇帝、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至高无尚的嘉许,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不言而喻。

二、反映宗族、派系观念

汉民族自古有崇拜祖先的传统,由此而形成的宗族观念在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中亦有很好的体现。

《天龙八部》中有“北乔峰,南慕容”之说,其中“慕容”即是慕容复,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为已亡的大燕国嫡系子孙,“是五胡乱华时鲜卑人慕容氏的后代”,自儿时起便受言传身教,日夜不忘恢复大燕国,并为此而牺牲私情,克服人性上的各种弱点,甚至不择手段。其父慕容博与其有一段对话:

慕容博道:“爹爹给你取名,用了一个‘复’字,那是何含义?”慕容复道:“爹爹是命孩儿时刻不忘列祖列宗的遗训,须当兴复大燕,夺还江山。”[5]

一次,他化装成西夏武士,同时化名李延宗。“复”也好,“延宗”也罢,无不表

明他生命的全部便是要恢复故国。最终,慕容复理想破灭,他虽然疯了,但仍然头戴高高的纸冠,接受一群小孩的朝拜,口中念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5]

慕容复虽然念念不忘恢复大燕国,但他的思想本质却并非“为国为民”,而是强烈的宗族意识。

而宗族观念在姓名中“首先表现在名字的排行字辈上,一个大的宗族不同辈分的宗亲的名字,用不同的汉字来区别,这个汉字便称为字辈。”[6]不论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什么地方,只要通过名字便可明了相互是否为同宗族的人。

《倚天屠龙记》[7]中,天鹰教教主殷天正有三个家奴:殷无富、殷无禄、殷无寿;他们本是横行西南一带的大盗,被殷天正所救后,立下重誓终身替殷天正为奴,因此抛弃从前姓名,改名为此。以这种方式作为报答,也从侧面反映了“宗族”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自孔子以后,中国历朝历代尊师的风气大盛,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加之宗族观念的影响,宗派的观念也因而深入人心。金庸武侠小说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笑傲江湖》中的青城派有“英雄豪杰,青城四秀”之说,这四人分别是:侯人英、洪人雄、于人豪、罗人杰。从他们的姓氏中可以看出,他们并非同一宗族的人,一般来说,不同宗族辈字虽有可能相同,但四个宗族字辈全然一致则不可能。这四人是师兄弟,他们辈字相同,名“字”相关,实为宗派意识的结果。

《天龙八部》无量剑派弟子中,有干光豪、恭光杰、吴光胜、郁光标、葛光仪等人,分属东宗与西宗,他们皆以“光”为辈字,尽管东宗西宗相互争斗不休,但仍维持宗派的甚至血缘的关系。

至于佛教诸派,尽管其成员皆为出家人,本以脱离世俗,却亦无一例外的以各派系的辈字命名。

如《笑傲江湖》中恒山派的定逸、定闲、定静;少林派的方证、方生等;《天龙八部》中少林派的玄难、玄苦、玄痛、玄寂、玄慈等。

《天龙八部》中大理国保定皇帝段正明,在大敌当前时,至天龙寺出家,拜枯荣大师为师,法名本尘。小说中写道:“佛门不叙世俗辈分,本因方丈虽是保定帝的叔父,但是保定帝受枯荣剃度,便成了本因的师弟。”

可以看出,金庸小说中强烈的派系观念直可与宗族意识相提并论。

三、表现儒家“仁”的思想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儒家具有强烈的仁爱精神。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金庸武侠小说中也无处不融注着这种儒家文化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