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制取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介绍及效益分析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不仅在环保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
一、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固体燃料利用和生物质液体燃料利用三个方面。
生物质发电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常用的利用技术之一。
其主要通过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生物质作为燃料,可以是农作物秸秆、木屑、麦秸等,也可以是农作物的副产品、农畜禽粪便或城市垃圾等。
利用生物质发电技术,既能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生物质固体燃料利用是利用生物质后进行压缩、成型形成颗粒状或块状固体燃料,再进行燃烧、发电或供暖的过程。
这种利用技术的优势在于固体燃料的储存与运输方便,能够提供稳定的热量和能量输出。
生物质液体燃料利用主要指利用生物质进行生物质液化或生物质乙醇制取的过程。
生物质液化是将生物质经过预处理后转变成液体,再通过转化装置将其转化为油、气或溶剂,以满足不同的能源需求。
而生物质乙醇则是通过发酵、蒸馏等过程从生物质中提取出的可用作替代石油燃料的产品。
二、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不仅在环保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也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生物质能源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首先,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地区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农业废弃物资源,通过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能源,不仅改善了农村能源供应状况,还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增收途径,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经济成本。
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的成本较低,且能源来源广泛,不受地理限制。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农业废弃物等资源,减少能源的购买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再次,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广泛且可再生性强,能够有效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有限非再生能源的依赖。
年产3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方案

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制造高效燃料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一种年产3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方案。
1.资源准备首先,需要确保有足够的生物质资源供应。
生物质包括农作物秸秆、木屑、锯末、废弃物等。
可以与周边的农民、农场、森林等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取足够的原料供应。
2.原料处理将收集到的生物质原料送往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进行初步处理。
包括清洗、破碎、筛选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和控制颗粒大小。
这些步骤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来实现,如清洗机、破碎机和颗粒机等。
3.干燥处理后的原料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颗粒燃料的热值和稳定性。
使用烘干机或者传热设备进行干燥,将原料中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4.颗粒制备干燥后的原料送入颗粒机进行制备。
颗粒机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原料形成固态的颗粒状物质。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颗粒的直径和长度。
同时,添加适量的粘结剂以提高颗粒的强度和稳定性。
5.冷却和筛分颗粒制备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颗粒的温度,增加颗粒强度。
冷却后的颗粒通过筛分设备进行分级,以获得合格的颗粒产品。
6.包装和存储筛分后的颗粒燃料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通常采用袋装或者散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包装后的颗粒燃料可以储存在室内或室外的仓库中,注意防潮和防火。
7.设备维护和检修整个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生产。
包括清洁设备、更换磨损部件、调节设备参数等。
8.环保措施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
废弃物可以通过堆肥处理或者制造其他生物质制品进行利用;废气可以通过燃烧和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总之,年产3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方案包括资源准备、原料处理、干燥、颗粒制备、冷却和筛分、包装和存储、设备维护和检修以及环保措施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能够高效、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生物质颗粒燃料介绍

生物质颗粒燃料介绍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由生物质材料制成的可燃燃料。
其主要成分包括木屑、锯末、秸秆、稻壳等植物材料,通过粉碎、干燥、压制等工艺制成的小颗粒状固体燃料,通常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湿度的特点。
生物质颗粒燃料被广泛用于家庭、工业和农业领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的优势。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如木屑、秸秆等。
然后,进行粉碎处理,将原材料变为适合制作颗粒燃料的颗粒。
接下来,通过烘干降低原材料的湿度,以便后续工艺处理。
最后,使用颗粒机将原材料压制成颗粒状,可根据需要调整颗粒的大小和形状。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在家庭领域,生物质颗粒燃料常被用作取暖和热水供应的替代能源,用于取代煤、石油等传统能源。
其次,在工业领域,生物质颗粒燃料可用于锅炉、发电等热能设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在农业领域,生物质颗粒燃料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然而,生物质颗粒燃料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制作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可能会导致土地使用过度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颗粒燃料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过程会产生一些气溶胶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推广和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时,需要综合考虑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以及燃烧过程产生的排放物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技术,提高颗粒燃料的制作效率和能源利用效果,推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农作物秸秆是指农田中庄稼收割后的残余部分,包括秸秆、杂草、树枝等。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以下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经济效益的介绍。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1.作为有机肥料:农作物秸秆可以通过堆肥、腐熟等处理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中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等。
这样既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又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作为畜禽饲料:秸秆可以通过深加工,如打碎、破碎、糠粉化等处理方式,转化为畜禽饲料。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可以为畜禽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3.作为生物质能源:农作物秸秆可以通过气化、发酵等方式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气体等。
这样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4.作为建筑材料:秸秆经过破碎、处理后可以制成秸秆板、秸秆砖等建筑材料,用于房屋的隔热、墙体的填充等。
秸秆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环保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5.作为生物化工原料: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可以通过生物转化、化学改性等方式转化为生物化学品。
这些生物化学品可以用于制造纸张、纤维素醇等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1.节约资源: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其综合利用可以节约煤、石油等非再生能源的消耗。
通过秸秆堆肥制成的有机肥料可以替代化肥,节约化肥资源的使用。
2.降低成本: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农田中秸秆的废弃和污染处理的开支。
将秸秆作为畜禽饲料可以减少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利用秸秆作为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质量。
3.增加收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带来新的经济收入。
将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可以销售给发电厂、锅炉厂等,获取利润。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与利润分析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与利润分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利润分析。
整体而言,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包括原料获取、生产技术、利用方式与利润分配等环节。
1. 原料获取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生物质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森林木材、农畜禽养殖废弃物等。
在原料获取过程中,需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与环境影响。
例如,农作物秸秆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等方式充分利用,减少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
2. 生产技术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技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物质转化技术和能源转化技术。
生物质转化技术包括生物质发酵、生物质气化以及生物质液化等,通过这些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液体燃料或固体燃料。
能源转化技术包括燃烧、气化、液化等方式,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3. 利用方式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利用以及生物质气化等。
生物质燃烧发电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燃烧生物质材料释放的热能发电。
生物质液体燃料可以用于传统的石油替代品,用于交通运输等领域。
生物质气化则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煤气的替代。
4. 利润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成本、生产技术成本以及能源销售收入。
原料成本包括原料的采购和预处理成本,不同原料的成本差异较大。
生产技术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营维护和能源消耗等,这些成本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
能源销售收入则取决于市场价格和需求。
生物质能源的利润分析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收入。
在原料获取方面,寻找成本较低的原料来源,如秸秆利用避免购买成本。
在生产技术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设备成本。
在利用方式方面,选择适合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利用方式,确保销售收入稳定。
同时,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之,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与利润分析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
2023年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市场前景正日趋明朗。
生物质颗粒燃料(Biomass Pellets)是一种以稻壳、木屑、油麦草、芦苇、秸秆、棉秆等农林剩余物为主要原料,进行切碎、烘干、压制而成的固体颗粒燃料,是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同时,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生物质颗粒燃料优势1.可再生性。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产物,利用农林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等原料进行生产,生产后能够持续供应,避免了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2.环保性。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氮化物、硫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较低,能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3.可替代性强。
生物质颗粒燃料能够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步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热值高。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热值高,较之传统的火柴、煤、木材等更为环保、节能,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污染。
5.制造技术成熟。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成品产品的制造过程清洁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二、生物质颗粒燃料市场前景1.政策引导。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的政策引导下,生物质颗粒燃料被认为是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
政府在发展和促进生物质颗粒燃料领域的投入和支持不断增加。
2.市场需求扩大。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同时国家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管控和限制,也促使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市场需求的增加。
3.成本降低。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技术日益成熟,同时原材料的收集与利用也更加高效,加上国家在政策层面的支持,成本逐渐降低,也使得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4.国际市场广阔。
生物质颗粒燃料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其国际市场具有极高的潜力。
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5.技术创新。
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例如采用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利用高效清洁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生物质燃料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

生物质燃料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生物质燃料是一类能源,由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如植物秸秆、农作物残渣和木材等,通过生物质转化技术制成。
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燃料具有许多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对生物质燃料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一、生物质燃料的环境效益1.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生物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再次吸收,形成一个封闭的碳循环系统。
相比之下,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因此,使用生物质燃料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2.减少污染物排放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产物中含有较少的硫、氮等有害物质,相对于煤炭和柴油等传统燃料,生物质燃料的污染物排放较低。
这一特性使得生物质燃料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城市以及密集人口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土壤改良与保护生物质燃料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农作物残渣、木材等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不仅能有效利用农业和林业废弃物,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将其还原到土壤中,作为有机肥料,促进土壤的改良和保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
二、生物质燃料的社会效益1.创造就业机会生物质燃料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参与。
因此,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许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改善社会经济状况,促进可持续发展。
2.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生物质燃料的生产主要利用农作物残渣等农业废弃物,这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途径。
通过合理利用农作物残渣,农民可以将其转化为经济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减少能源贫困对于一些没有得到传统能源供应的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使用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行的替代能源方案。
生物质燃料具备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可以缓解能源贫困问题,改善当地居民的能源供应状况。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提高,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一种将各种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具有潜力在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进行分析。
一、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1. 成本分析生物质能发电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设备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方面。
生物质能发电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秸秆、木屑、餐厨垃圾等。
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生物质能发电消耗的原材料成本更低,且原材料更为丰富,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成本。
2. 发电效率分析生物质能发电的发电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燃料种类、发电设备效率等。
不同种类的生物质能源在转化为电能时有不同的效率,例如,废弃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可以达到30%左右,而纤维素能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此外,改善发电设备效率也可以提高生物质能发电的经济性。
3. 政策支持分析政府对于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其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降低生物质能发电企业的税收、提供财政补贴等,来降低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成本,并提高其经济性。
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环境效益分析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利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有机废弃物,其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相近。
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2. 降低空气污染生物质能发电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少量的颗粒物。
相比于燃煤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几乎不会产生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利用的原材料来自农作物秸秆、木屑等,可以解决废弃物处理和农田秸秆的问题,有效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秸秆制取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介绍及效益分析
随着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秸秆为例,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约7亿t,折合标准煤约3.5亿t,深层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生物质的利用可分为很多种,将生物质加工成压缩颗粒燃料是一种先进的生物质利用方式。
生物质颗粒燃料中S的含量不到煤炭的1/10,其替代煤燃烧,可有效减少大气中SO2的排放量,燃烧后生成的灰分是优良的天然肥料。
目前生物质颗粒气化燃烧是-种清洁环保的燃烧方式,对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质秸秆颗粒燃料的性能指标
表1、生物质秸秆颗粒燃料的性能指标
二、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
1、技术原理
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是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压缩颗粒燃料的燃烧过程与煤的燃烧过程相似,可以分为干燥、挥发粉析出及着火、焦炭燃烧等过程。
当颗粒受热时,颗粒中部分水分首先蒸发出来,颗粒被干燥;温度继续升高时,发生热解反应,使燃料中挥发份析出,热解过程中挥发份析出后,剩余的就是焦碳和灰分组成的固态可燃物。
挥发份比焦碳易于着火,当温度与氧气供给条件达到着火点时,挥发份首先着火,当挥发份基本燃尽时,焦碳方开始燃烧,出现极短的蓝色火焰。
2、工艺流程
生物质颗料燃料,是将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等)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工成一定尺寸的颗粒状燃料,产品热值高、强度好、污染物含量低、性能稳定、经浊性好,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等)收集→干燥→粉碎→配料→热压缩→成型→造粒→装袋→入库
3、制备方法
1)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原料经自然干燥,至含水率在16%(质量)以下;将干燥后的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至8mm 以下的粉料,筛网孔径为6-8mm;将粉料加水后,用混料机进行混合均匀,控制含水率为18%-22%(质量);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蒸汽软化,传送到造粒机内挤压造粒,压制成直径为6-9mm、长度为20-30mm的颗粒,含水率为17%-18%(质量);将秸秆颗粒输送到冷却器内冷却、筛选,使颗粒温度≤40℃,颗粒成型率为96%,颗粒含水率为12%。
2)以稻壳为原料工序与(1)相同,颗粒成型率为96%,颗粒含水率为2%。
4、主要设备
工艺中所需要的主要设备,有粉碎机、混粒机、造粒机、输送机、冷却器、生物质燃料锅炉等。
三、主要技术指标及创新
1、技术性能指标
颗粒直径≤9.5mm;颗粒长度20-30mm;水分≤12%;颗粒碎末≤10kg/t(必须过筛);颗粒密度≥1.0t/m³;燃料热值
≥16747.2kJ/kg(锯末70%、玉米秆30%);纯玉米秆≥15909.84kJ/kg;灰分≤12%,颗粒配料不得有土、石粉。
2、技术创新
农作物秸秆颗粒燃料技术是属于生物质能应用领域,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将农作物秸秆制成颗粒燃料,密度大、成型率高、热值高;只需少量的蒸汽就可生产颗粒燃料。
该产品不仅可用于专用锅炉、取暖炉、壁炉等燃料,同时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原料成本估算颗粒燃料的原材料为农作物秸秆,收购价为100元/t,去除水分、残渣和损耗,则折合为20元/t;原材料成本总计为120元/t。
2)其他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工资福利、设备折旧、贷款利息等,生产1t产品需130元。
3)合计生产1t产品成本为250元。
每吨产品按450元计算,生产10万t农作物秸秆颗粒燃料的生产线:年销售额10×450=4500万元;年利润10×200=2000万元。
2、环境效益
农作物秸秆处置不当,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把农作物秸秆制成颗粒燃料,经过特制的气化锅炉燃烧,热效率达81%,CO2、SO2近于零排放,可以替代煤、油等不可再生燃料,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经计算,燃用1t颗粒燃料,可减排CO2 1500kg,SO2 25kg,有效地改善了城乡空气环境质量。
3、社会效益
农作物秸秆制取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的建成,不仅可增加农民收入,还扩大了就业,减少社会失业人员;其次,产品可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解决能源危机,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五、市场发展分析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均已全面禁止使用小型燃煤锅炉,燃油、燃气、电加热锅炉受到燃料和电价的制约,很多用户不能承受其高昂的运行费用。
以南京市的市场分析,0.35MW各型锅炉每小时运行费用比较如表1。
表2、锅炉效能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一年运行300d、每天运行8h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仅运行费用就比燃油锅炉节省27万元左右,比燃气锅炉节省20万元左右,比电加热锅炉节省37万元左右。
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具有极其突出的经济性,可以预见,随着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废弃物将全部成为有用的能源之一。
六、结语
生物质颗粒燃料利用废弃的农作物为原料,就地取材,就地生产,降低了农业废弃物运输成本,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具有节能、环保、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等特点,缓解了电力、石油短缺的矛盾,节能效果显著。
随着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推广应用,对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需求也必然大幅增加,作为-种洁净、可再生能源,其前景广阔。
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专业的沼气成分分析系统设备供应商
产品推荐:沼气分析系统Gasboard-9061
沼气分析系统Gasboard-9061创新地采用稀释法沼气成分测量专利技术,将高湿、高H2S含量的沼气进行稀释,有效避免水分冷凝对管路及传感器的影响,同时降低H2S气体浓度,延长H2S传感器使用寿命,无需复杂昂贵的预处理单元。
具体特点如下:
1 稀释后降低样气水分含量,避免水分冷凝,无需复杂的预处理单元
2 稀释后H2S气体浓度降低,大幅延长H2S传感器使用寿命
3 搭载超声波流量检测单元,同时监测样气与稀释气的流量和稀释比
4 NDIR、ECD传感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更换
5 机柜及元器件防腐处理,适用于高湿、高H2S含量的沼气测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