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法学习知识总结复习.doc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复习教案(语法专题讲稿)

语文基础知识专题复习教案(语法)一、语素和语素分类二、词的分类三. 短语的辨识四. 句子的结构(成分、主干)1. 能分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2. 能运用符号标识分子成分。
3. 找出句子的主干(注意几点)(6点)。
五. 能辨识句子用途(据表达需要):按照要求变换选择句式六. 运用句子主干及成分搭配的知识修改病句七. 复句:1. 单复句的区别。
2. 复句的七种类型。
3.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一.语素和语素分类: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尴尬、荆棘、蜘蛛、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邋遢、倥侗、蜻蜓、轰隆、惝恍、魍魉、缥缈、飘渺等。
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如金——黄金、金条、白金、金黄,布——帆布、布匹、布衣、粗布等。
高中语法知识点总结与梳理

高中语法知识点总结与梳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语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掌握好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还有助于理解和阅读其他文本。
下面将对高中语法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一、名词名词是指事物的名称,包括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大类。
具体名词通常指的是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而抽象名词指的是无法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如情感、感觉等。
1.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不可数名词无法用数目来计算,只有单数形式。
2.可数名词的单数变复数规则:大部分可数名词在词尾加-s构成复数形式,部分以-s、-sh、-ch、-x结尾的名词在词尾加-es构成复数形式。
3.不可数名词:大部分不可数名词表示一类事物,无复数形式。
部分名词既可数又不可数,根据不同的意义而定,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其可数或不可数的形式。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反身代词等。
1.人称代词:用于表示人的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如:我、你、他/她/它。
2.指示代词:用于指示特定事物的代词,在空间或时间上进行指示。
如:这、那、这些、那些等。
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的代词,在句子中作为主语、宾语或表语等。
如:谁、什么、哪个等。
4.关系代词:用于引导定语从句,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代词。
如:关系代词有that、which、who、whom等。
5.反身代词:用于表示动作的承受者和执行者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的代词。
如:myself、yourself、oneself等。
三、动词动词是指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根据动词的不同形式和用法,可以分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
1.及物动词:需要与宾语搭配使用的动词。
如:喝、看、写等。
2.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宾语就可以完成意义的动词。
如:跑、笑、醒来等。
3.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转换:有些动词既可以作为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为不及物动词,其意义和用法有所差异。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与语音、语义同等重要。
学习语法需要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能够准确掌握各项语法知识,为日常语言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就试以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为主题,针对高中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语法分为两大领域:语法结构和形式语法。
语法结构涉及的内容有名词、冠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动词、介词、感叹词、连词等。
首先,名词是汉语中最重要的虚词,它们能够根据语境指代人、地点、物体以及抽象概念。
高中语文中有几类名词,如单数名词、复数名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等。
其次,冠词一般用来放在名词前面,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它们的用法和意义也都不尽相同。
紧接着,代词是一类用来替换名词的虚词,可分为人称代词(如I、we、you、he、she、they)、物主代词(如my、your、his、her、its、our、their)和指示代词(如this、that、these、those)。
接下来,形容词是一类表示人、物的性质或特征的虚词,它们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起着人、物的形象描写作用。
接着,副词是一类作状语用的虚词,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程度以及方式等等。
补充来说,数词是一类社会用语,它能够用来表示数量、顺序、次序、度量、计数等。
接下来,动词是一类表示动作的虚词,根据动作的不同可分为行为动词、状态动词以及趋向动词等。
再者,介词是一类根据语境或用法不同归类的虚词,可分为空间介词、时间介词、方向介词以及原因介词等。
然后,感叹词也称为叹词,是一类表达情感、强调句子意思的词语,例如ah、oh、wow、oops等。
另外,连词是把句子中不同的成分串联起来的词语,它们可以分为并列连词、转折连词以及递进连词等。
最后,在形式语法方面,可分为句子的种类(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式(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倒装句等)以及各类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等)。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语法是将语文课文功能性思维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具体的语文语法体系。
语法是语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指在语言使用中发生的现象识别、解释、归类以及体现出的抽象规律的称谓。
正确运用语法,可以让我们的结构更加准确、表达更加清楚,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句子的分类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之一。
高中语文语法中有七个句子类型,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条件句、让步句、比喻句。
它们涉及到句子形式、句式结构、全句主干和从句,以及句子的表述和强调等信息,表达出语言信息的不同内涵。
二、声调声调是语言发音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声调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内容,赋予句子不同的意思,改变句子的强调方向等。
高中语文语法对声调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介绍了声调的基本概念、归类、平调、感叹调、升调和降调等概念,重点讲解了中文句子的声调变化规律。
三、时态时态是指表示动词过去或将来的特定的形式,它能帮助我们表达出不同的时间,表达出主语的一种语言行为。
高中语文语法对时态进行了分类,分为三大类:完成时态、现在时态和未来时态。
它包含的子类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以及过去将来时等等。
四、词性词性是指词语语法形式的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词分类。
词性是表达句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内涵。
高中语文语法中,有两个主要的词性类型,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感叹词、介词和冠词等词类。
五、状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叫复合状语,是一种表示时间、原因、条件、让步、结果等信息的从句,是高中语文语法中常见的一种句子结构。
它常常出现在主句前,用来丰富主句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高中语文语法中介绍了多种状语从句,包括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和结果状语从句等等。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
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 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 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介词口诀在名词代词前, 修饰动形要记牢。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 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 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 ]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 北京]见。 (3)歌声 [ 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 了神权。
三.短语和短语的类型
动词的语法功能 A、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B、可以受否定副词“不”“没有”的修饰。 (心理活动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 “很”的修饰)
C、加“着、了、过”表示动态。如:说着、看 着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 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 我 ‖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 语等各种成分。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 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 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总结高中语文知识点

总结高中语文知识点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中生而言尤为重要。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系列语文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语法、修辞、文学常识、作品鉴赏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语法知识点1. 词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感叹词等。
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3. 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4. 时态和语态一般时、进行时、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5. 语法错误的辨析和修改主谓一致、语病、虚拟语气、倒装句等。
二、修辞知识点1.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
2. 修辞目的和效果通过修辞手法对文章进行修辞引申,增加文采和艺术感染力。
3. 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使用和效果分析。
三、文学常识知识点1. 文学主题和艺术手法文学作品的主题及艺术手法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意义至关重要。
2.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的学习和鉴赏。
3. 古代文学名篇精品《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文学名篇的学习和鉴赏。
四、作品鉴赏知识点1. 文学作品的结构和情节对于不同文学作品的结构和情节进行分析和理解,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2. 文学作品的人物和形象对于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了解他们的性格、命运和作用。
3. 文学作品的意境和艺术风格通过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意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鉴赏作品的意境和艺术风格。
以上列举的知识点只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知识点需要学生们掌握。
在学习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学生们还需要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写作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复习教案

A 、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主干:日光强烈)
B 、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主干:总理浮现眼前)
C、船长本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谈话。 (主干:船长耐烦谈话)
D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水和二氧化碳是原料)
(主干:
2、对下列句子主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二、
复杂单句中的多重状语的语序问题
例句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次序 :许多老师昨天(表时间)在休息室里(表处所)都(表范围)热情地(表 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练一练】
请调整下列句子中状语的语序,使之符合一般的表达习惯。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②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分析 :她是国家队的( a、表领属性 ——表 “谁的 ” )一位( b、表数量的 ——表 “多少 ” ) 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 ( c、动词性短语 ——表 “怎样的 ” )优秀的 (d 、形容词性短语) 篮球( e、 名词)女( f 、名词)教练。
【练一练】 请调整下列句子中定语的语序,使之符合一般的表达习惯。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睡不着。 ⑤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
A 、这些至今发射着历史的光华的文化积淀,仍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去。
(主
干:人们诉说着过去)
B 、郭老当年在游艇中伏案疾书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 (主干:郭老浮现在眼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①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②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③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④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⑤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⑥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②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③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④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⑤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⑥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①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②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③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④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⑤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⑥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①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②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③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④动词可以重叠使用。
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
(三)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①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②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③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④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①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如:“太阳红、红太阳”②形容词不能带宾语③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
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④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单音节:基本式是AA 或 AA 的、 AA 儿。
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 或 AABB (的)、 AABB (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的工 A 里医药卫生AB 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四)数词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
2、种类①确数:一、二、千、万②概数:几、些、多、约③序数:第一、老二、初五3、数词的语法特征①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
②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
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③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
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
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
(五)量词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
2、种类:①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 、表示个体单位的:个、台、条、段、根B 、表示集体单位的:对、双、群、类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②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回、趟、遍、顿、阵3、量词的语法特征:①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②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BB 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
③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4、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
①由两个物量词构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内容的计量。
例如说到运输量中的重量和里程,有“吨千米、吨海里”等,说到水的流量,有②由物量词和动量词组成,表示事物单位和动作单位的加合。
例如:“秒立方米”。
“飞机共飞25 架次”“接待旅客100 万人次”数量词也可以重叠,组成“一 B 一B”式,修饰名词时,表示数量多,如“一堆一堆的书”;修饰动词时,表示按次序进行,如“一个一个地说”;(六)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2、种类:①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
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②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
这、那、这样、那样、各、每③疑问代词:用于提问。
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3、注意事项:①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②“他们”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复数,都可以用“他们”。
③“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为了亲近,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⑤代词一般是实指,有时也可以用来虚指,指称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如着我,我看着你”。
三、虚词(一)副词“你看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种类①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几乎、尤其②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③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刻、马上、终于④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⑤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3、副词的语法特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
(二)连词1、含义: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2、常见的连词: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三)介1、含:常用在名、代或者名性短前面,同些或短一起修或限制、形容,表示、所,方向,象,方式,目的,比等。
2、常用介及用法口溜:自、从、以、当、、按照,由于、于、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向,往,朝⋯⋯用在名代前,修“ ”“形”要牢。
(四)助1、含:是起助作用的,没有独立性,意最不在。
2、种:① 构助:的、地、得、所、似的② 助:着,了,③ 气助:了、、呢、啊、呀、吧、哪、啦3、注意事:① 构助“的”主要用在名前,“地”主要用在前,前后两部分之是修关系或限制关系。
“得”主要用在之后,表示充或明。
② 构助“所”用在一部分的前,成一个名性成分,用来修名(后在加“的”),或代替名(后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③ 助“着,了、”,附着在的后,表示作行的状。
其中“着”表示作,行正在行中;“了”表示已完成;“ ”表示曾生。
④ 气助放在句子末尾,表示述,疑,祈使或感等气。
(五)1、含:是表示感,呼,答等声音的。
2、种:主要有“唉,哎,,喂,哎呀,哎”等。
*一般都是用,独立成句。
(六)声:是摹人或事物声音的,如“哈哈,,啦,叮,隆隆”等。
几种兼的辨析1).“和、跟、与、同”与介兼,区:A .“和”前后的是并列关系,互位置基本意思不;介“和”前后不能互。
B .“和” 成并列短后可以“都”;介不可。
C.“和”前面不能有修,介可以。
D .“和”不能出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介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
我和弟弟。
和弟弟一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2) .兼:一个在不同境下常具两或两以上的特点、功能而意上密切相关,的就是兼。
兼与同形、同音的区:同形同音意毫无系,是两个以上的一。
如:把住量关。
()把拿来。
(介)拿把菜刀来。
(量)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
(动词)3)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
(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动词)买了一把锁。
(名词)把门锁上。
(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动词)他坐得很端正。
(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
(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
(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
(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
(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
(副词)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 .肃穆肃立 B. 也许立刻 C.聪明智慧 D. 欣然果然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
(动词)2.队员们精疲力尽。
(名词)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形容词)4. 输得精光。
(副词)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形容词)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动词)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词)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形容词)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动词)6. 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名词)7. 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形容词)8. 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9. 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形容词)10. 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动词)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 B )A. 电灯突然亮了。
B. 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 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划分句子成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 1 )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