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2006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2006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
专业课试题册
专业课代码:358
专业课名称:人文地理学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册、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篮(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不得
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人文景观
2、人口移动
3、和谐论
4、城市规模等级法则
5、政治整合
二、间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
2、简述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简述世界宗教的分类
4、简述汉-藏语系及其地区分布
5、简述地理物象的三种距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就中国人口转变模式,试分析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

2、何谓旅游资源,以你所熟悉的某一旅游的开发为例,试分
析应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

3、当前我国有哪些重大问题需要协调,你认为应如何协调人地关
系?请举例说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真题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真题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土壤层(岩层的)产状、基座阶地、沙尘暴、原料指数、大城市带、韦伯工业理论、知识农业、经济全球化、经济区、教育原则、地理观察法、地理尝试法、地理讲述法、地理探究性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
1.地带性规律近期研究主要表现
2.现代干旱区分布
3.中低纬度太平洋洋流有哪些?原因
4.增长级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5.高新技术工业特点及其布局
6.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7.地理教学方法依据
8.地理教学论学科特点
三、论述题
1.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破坏原因
2.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必要性
3.地理教师文化素质。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 .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 .

人文地理复习提纲人文地理1_5整理材料第一章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3、近代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德国:1)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2)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3)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国:1)维达尔·白兰士人地相关论2)白吕纳把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英国:1)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主张适应论美国:1)森普尔环境决定论2)亨丁顿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3)巴罗斯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4)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5)哈特向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主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2)费根、康斯坦丁诺夫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4、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美国谢佛区域学派;苏联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中国李旭旦复兴人文地理5、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第二章1、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2、文化区:即文化圈或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分为:1)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特征:(1)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2)自然状态的形式。

2)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扩散:(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2016湖南师范大学资环人文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真题

2016湖南师范大学资环人文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真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C. 经济活动D. 政治制度答案:B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3.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指的是:A. 自然景观B. 人造景观C. 人文景观D. 历史景观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口分布B. 城市化进程C. 气候变化D. 语言分布答案:C5.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地理空间B. 地理实体C. 地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6. 人文地理学中“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人口分布B. 城市发展C.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D. 社会文化现象答案:C7. 人文地理学中“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哈格斯特朗D. 托勒密答案:B8. 在人文地理学中,“文化扩散”指的是:A. 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B. 文化在时间上的演变C. 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D. 文化在经济中的传播答案:A9. 人文地理学中“城市化”的定义是:A.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数量的增加C. 城市规模的扩大D. 城市化率的提高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C. 空间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文化景观、语言分布等。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3. 描述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

答案: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所形成的景观,它包括人造景观、历史景观等。

湖师大人文地理学真题

湖师大人文地理学真题

05真题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泰勒的文化定义2.政治空间结构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4.敞田制5.第五产业6谱系分析法7.城市等级规模法则8.感知环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邦奇(W.Bunge)的人类大陆图2.简述C.O.索尔对农业起源的推论p1223.从佛教的传播简述佛教的主要教派2694.简述消费者购物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3635.简述马汉海权论战略的核心思想350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程,试论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2.何谓可持续发展理论,试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分析人地协调论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关系3.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分析当地的人文地理特征,并探讨该地实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06真题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人文景观2.人口移动p893.和谐论4.城市规模等级法则5.政治整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2.简述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3.简述世界宗教的分类2804.简述汉藏语系及其地区分布2415.简述地理物象的三种距离359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就中国人口转变模式,试分析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2.何谓旅游资源,以你所熟悉的某一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试分析应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3.当前我国有哪些重大问题需要协调,你认为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请举例说明07真题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人地相关论2.隔坨3.内新月型地带4.城市系统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人文地理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2.简述斯托福(S.A.Stouffer)的“干预机会”理论3.简述美国殖民农业的特点及其类型的发展变化4.简述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的主要语族及其分布2435.简述“综合三元要素”的构成338三、分析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分析“人地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2.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论述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3.以你所熟悉的地区为例,阐述如何进行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08真题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5题,共40分)1.人口转变2.刺激扩散3.民间文化4.断裂点理论5.摩霍克河谷区二、简答题(每题10分,5题,共50分)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p682.简述世界小麦的分布p1443.简述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p1864.简述罗曼语族及其主要语种2395.简述影响地理物象的三种距离359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3题,共60分)1.试分析现代人地关系研究与传统人地关系研究的区别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分析你所熟悉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这道题09年再次考了)2183.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09真题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5题,共40分)1、环境感知论2、趋势面分析3、地理人种4、第五产业5、断裂点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5题,共50分)1、述人文地理学现象学分析方法的研究步骤2、简述经济适度人口与实力适度人口的区别3、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p1794、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2115、简述科学技术对国家权利的意义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3题,共60分)1、从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试论述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2004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2004

湖南师范大学
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代码: 356
注意: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等)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或其他地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区
2、文化景观
3、人口迁移
4、性比例
5、地理环境决定论
6、行为空间
7、伯吉斯同心圆模型
8、霍伊特扇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日本工业区及其布局特点
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4、种族与民族的含义和区别
5、文化结构的基本构成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以及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相关分析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含义
3、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年真题科目:区域经济学一。

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计42分)1.区域发展的内涵2.GDP3.环境缓冲能力4.配第-克拉克定律5.地区生产专门化6.人口容量二。

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8分)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3.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涵4.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5.什么是区域发展硬环境6.城市化过程三。

论述题(每题14分,共计70分)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2.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3.根据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阐述某个具体区域的发展过程4.阐述怎样搞好我国西部大开发5.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论述怎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05真题科目:人文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泰勒的文化定义2.政治空间结构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4.敞田制5.第五产业6谱系分析法7.城市等级规模法则8.感知环境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邦奇(W.Bunge)的人类大陆图2.简述C.O.索尔对农业起源的推论3.从佛教的传播简述佛教的主要教派4.简述消费者购物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5.简述马汉海权论战略的核心思想三。

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程,试论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2.何谓可持续发展理论,试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分析人地协调论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关系3.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分析当地的人文地理特征,并探讨该地实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06年真题科目:区域经济学一。

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地区生产专门化2.点轴开发模式3.经济区划4.可更新资源5.软环境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区域发展的内涵3.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4.适度人口5.PRED战略三。

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2.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3.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和工作重点4.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怎样发展循环经济06真题科目:人文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人文景观2.人口移动3.和谐论4.城市规模等级法则5.政治整合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2.简述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3.简述世界宗教的分类4.简述汉藏语系及其地区分布5.简述地理物象的三种距离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就中国人口转变模式,试分析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2.何谓旅游资源,以你所熟悉的某一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试分析应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3.当前我国有哪些重大问题需要协调,你认为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请举例说明07真题科目:区域经济学一。

名词解释(5题,每题8分,共40分)1.乘数效应2.收入弹性3梯度转移理论4.保税区5.需求门槛二。

简答(5题,每题10分,共50分)1.用数学公式解释断裂点理论2.用数学公式表述区域产出增长型生产函数3.霍夫曼系数及其变化规律4.威廉姆逊倒U型学说及其意义5.怎样评价某区域综合开发的效益三。

论述(3题,每题20分,共60分)1.怎样判断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2.阐述交通原则、行政原则、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结构3.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阐述这四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方向07真题人文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人地相关论2.隔坨3.内新月型地带4.城市系统二。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人文地理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2.简述斯托福(S.A.Stouffer)的“干预机会”理论3.简述美国殖民农业的特点及其类型的发展变化4.简述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的主要语族及其分布5.简述“综合三元要素”的构成三。

分析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分析“人地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2.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论述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3.以你所熟悉的地区为例,阐述如何进行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08真题科目:区域经济学一。

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人力资本2.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3.霍夫曼系数4.综合经济区5.PRED战略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SWOT分析的基本内涵2.阐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意义3.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4.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5.说明什么是区位商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目前我国有哪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括他们各自的发展特色2.阐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3.阐述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发展要点(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六省崛起08真题人文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每题8分,5题,共40分)1.人口转变2.刺激扩散3.民间文化4.断裂点理论6.摩霍克河谷区二。

简答题(每题10分,5题,共50分)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2.简述世界小麦的分布3.简述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4.简述罗曼语族及其主要语种5.简述影响地理物象的三种距离三。

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3题,共60分)1.试分析现代人地关系研究与传统人地关系研究的区别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分析你所熟悉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这道题09年再次考了)3.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2009年人文地理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1、环境感知论2、趋势面分析3 、地理人种4 、第五产业5 、断裂点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现象学分析方法的研究步骤2 、简述经济适度人口与实力适度人口的区别3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4 、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5、简述科学技术对国家权利的意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1、从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试论述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2、什么叫城市地域结构,以你所熟悉的城市为例,试分析该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发展的动力3、何谓“两型社会“,试分析两型社会与人地系统协调的关系2009年区域经济学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次贷危机2 、绿色GDP3 、产业集群4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5 、知识经济6 、区域形象二、简答题(每题10分)1 、简述Theil系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2 、简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含义和标志3 、简述空间扩散的一般原理与主要方式4 、简述区域发展的内涵5 、简述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学术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6 、简述威廉姆逊倒U字形学说及其意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1 、分析论述区级产业转移的内涵与动因2 、分析论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重点领域3 、在当前经济全球下滑的背景下,“保增长,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试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论述我国“保增长,促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政策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人文地理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1、埃拉托色尼2、实力适度人口3、种植园农业4、农村聚落体系5、维布雷宁消费型二、简答(每题10分)1、简述人口转变的日本模式2、简述斯科特的“新工业区位论”3、简述中国北方方言的分布及比重4、简述旅游地文化的要素5、简述人口迁移的空间行为规律三、论述(每题20分)1、依据世界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何利用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发展2、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说明其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主要途径3、什么是“和谐论”,谈谈“和谐论”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区域经济学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PPI2、乘数效应3、低碳经济4、公共产品5、经济区划6、空间近邻效应二、简答(每题10分)1、简述结节区的三个要素2、简述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3、简述断裂点理论的基本内容4、简述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协同演化的基本规律5、简述如何认识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6、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学术贡献三、论述(每题20分)1、论述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基本内容2、谈谈你对《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关于世界发展的三点的认识3、从区域经济学角度,谈谈你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