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雅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B.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

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驻扎剃须刀按图索骥不容质疑B.坐标洽谈会包罗万象恻隐之心C.宣泄满堂采德高望重等闲之辈D.踊跃路由器逢场做戏甘拜下风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黄晕.(yùn)黝.黑(yǒu)睥睨..(pì nì)锲.而不舍(qiè)B.吝啬..(1ìn sè)侏儒.(rǔ)小觑.(qù)诲.人不倦(hǔi)C.疮.疤(chuǎng)惆怅.(chàng)国殇.(dāng)战战兢兢..(jīn)D.龟.裂(jīn)娉.婷(pǐng)发髻.(jì)强.词夺理(qiáng)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即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年。

B.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

“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着.急(zháo)陨.落(yǔn)越俎.代庖(zǔ)B.雏.形(chú)惬.意(qiè)拮据.(jū)面面相觑.(qù)C.玄.虚(xuán)慰藉.(jí)炽.痛(zhì)戛.然而止(jiá)D.绮.丽(qǐ)蓦.然(mò)哂.笑(shěn)义愤填膺.(yīng)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

五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考试卷含解析

五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考试卷含解析

五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

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段是有个总起句,是第③句,排除AC。

第⑤句紧随其后,解释“循环往复的阅读”。

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末尾句应是②。

②句与③相呼应,对“循环往复的阅读”的意义作总结。

故选B。

2.对下面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接扣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B.颔联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最物的变化。

C.颈联写了两幅黄昏时江面上的美景。

D.尾联抒情,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案】C【解析】【详解】本诗颈联则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宛如两幅图画: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一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

并非“两幅黄昏时江面上的美景”。

C项赏析有误。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名句默写。

名著中的古诗很多,看了不仅让人拍案叫绝,还会引发我们相似的联想和感触。

《红楼梦》中的香菱曾说,王摩诘的《塞上》一首确实是妙,那一联云:(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那回中,白胜扮作卖酒商客时唱到“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令人不禁想起白居易描述卖炭翁衣衫单薄却希望天气苦寒的矛盾心理——(3)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而读《三国演义》,更能令人想起很多名句:读到“赤壁之战”时,就会联想起杜牧看到残破兵器时而发出的议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到曹操和孙权排兵布阵、指挥若定时,就会想起辛弃疾的感慨:(7)___________________,曹刘,(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观 蔚然成风
即使……也…… 虽然……但……

C.熏染 望而生畏 蔚然成风 即使……也……
D.熏陶 敬而远之 蔚为大观 虽然……但……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0 页)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务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立法
⑤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①⑥⑤③②④
B.④①⑤⑥②③
C.⑥①⑤②③④
D.⑥③②①⑤④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10 页)
8. 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主要运用夸张、对比手法,描述了奥楚蔑洛夫因小狗
B.执拗.(nìu) .(chì)热
锲.(qiè)而不舍 挑 .(chēnɡ)目结舌 强
C.伫.(zhù)立
褴 褛.(1ǒu) .(tiǎo)拨离间
.(qiánɡ)词夺理 鲜
D.嗔.(chēn)怪 恪.(kè)守
怒不可遏.(è)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xiǎn)为人知


A. 迁徙 端详 怨天尤人 纷至沓来
类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斑斓入场券一枕黄梁刻尽职守B.慰籍化妆品天道筹勤左右逢源C.伎俩三部曲世外桃源随声附和D.缅怀斑马线大厅广众险象迭生2.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的。

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

C.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一般虚无缥缈了。

D..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有“两个翅膀”: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设计创新,而现在,许多本土企业却忽视了设计创新。

B.足球就像古希腊的古典戏剧。

古典戏剧当中有统一的场景、统一的环境、统一的时间,就像足球一样;而足球也像那些古典戏剧一样,结果不可预测,充满了戏剧性。

C.1913年,泰戈尔因英文版《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从此闻名世界文坛。

D.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并将向全国人民公布并征集相关意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C.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颠..,但见它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漫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蜘蛛网一般。

D.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四川省雅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一、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B二、9.【答案】(1)宋江(2)吴用(3)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或:宋江从郓城县衙偷偷来到晁盖庄上,告诉晁盖官府要捉拿他们的消息)。

(意对即可)10.【答案】C11.【答案】①“苇叶”是用来包粽子的,“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的。

端午节像苇叶,两者在内涵上相似。

②粽子被苇叶包裹着,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只有极具耐心层层剥开,才能品味到苇叶里面包裹着的甜香黏软的粽子。

③端午节承载着屈原沉江这个悲壮故事的“内容和精髓”,只有全面弄清其中的关联,才能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12.【答案】内容上:①概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泪罗江的事件,点明了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或:交代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由),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和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引出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13.【答案】①“端午的阳光”是指屈原的精神的光芒(或:精神之光、品德之光)。

②“端午的阳光”是指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或: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对后人的影响)。

14.【答案】(1)人类个体的独特性(人的独特性)(2)事理(3)逻辑15.【答案】B16.【答案】不能删去。

“大约”表示估计的近似值,表明“1600万”并不是确数,只是估计的近似值;去掉后表达太绝对,与实际不相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答案】“器成还须久为功”或“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

”18.【答案】举例论证。

论证思路:首先提出“对速成怀警惕之心”的分论点,接着讲道理分析指出追求速成不会成功;然后以钢琴的优雅指法和芭蕾舞的完美舞姿皆来自长久练习为例,论证分论点;最后,归纳小结,强调不能轻信速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自知之明....的人,犯了错误也不可怕,他会从中吸取教训。

B.王伟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高兴得涕泗横流....。

C.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

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伏尔泰活过了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徘徊.(huái)婆娑.(suō)冠冕.(m iǎn)矫.揉造作(jiāo)B.元勋.(xūn)缄.默(qiān)顷.刻(qǐng)锐不可当.(dāng)C.脸颊.(jiá)庇.护(bì)桑梓.(zǐ)悲天悯.人(mǐn)D.亘.古(gèn)苍劲.(jìn)诡谲.(jué)铢两悉称.(chèn)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ènɡ)寻觅.(nì)拙.劣(zhuó)殚.精竭虑(dān)B.题跋.(bá)倔.强(jué)镌.刻(juān)挑拨离间.(jiàn)C.争讼.(sònɡ)暴晒.(sài)行.辈(hánɡ)戛.然而止(ɡá)D.龟.裂(jūn)秀颀.(qí)翘.首(qiào)深恶.痛疾(è)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学会爱自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自己。

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

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

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的树。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破阵子”是词牌名,“角”和“五十弦”都指军乐器,“炙”代指牛,“沙场”即“战场”,“的卢”,良马名,是一种烈性快马,“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是“可惜”之意。

B.这是一首寄赠之作,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深夜酒醉之时,一次又一次地挑亮灯芯,久久地端详着那柄寒光四射、曾伴随自己征战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

C.词的下片写将士们骑上骏马,神速出击,弦鸣箭发,虽然没作更多的战争描写,但是却令人仿佛看到敌人被打得纷纷落马,狼狈逃窜的情景和战斗结束后军歌嘹亮,旌旗招展的胜利画面,表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

D.词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可以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读出,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初春,丁香花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依然挺立,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

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A.“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她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啊!B.她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团团,一簇簇,如海如霞。

C.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愚钝.(dùn)阻遏.(è)鲜.为人知(xiǎn)如坐针毡.(zhān)B.步履.(1ǚ)澄.清(chéng)夙.夜忧叹(sù)浑身解.数(jiě)C.琐屑.(xiè)伎俩.(1iǎng)骇.人听闻(hé)面面相觑.(qù)D.盎.然(àng)撺掇.(duō)影影绰.绰(chuò)山肴野蔌.(shù)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

②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③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④一阵清风袭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

⑤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A.①③④②⑤B.④②①③⑤C.①⑤④②③D.④①③②⑤3.汉语的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不同的用法,下列哪一项中的数词是实指?()A.军书十二卷B.四书五经C.安求其能千里也D.三思而后行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蜷.曲(juăn)熟稔.(rěn)祈.愿(qí)惩.恶扬善(chĕng)B.雏.形(chú)亘.古(ɡènɡ)嗔.怒(chēn)心无旁鹜.(wù)C.回溯.(shuò)戏谑.(xuè)慰藉.(jí)通宵.达旦(xiāo)D.缄.默(jiān)羸.弱(léi)懊.悔(ào)风雪载.途(zài)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B.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C.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D.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曾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雅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6分)1.古诗文默写。

(6分)(1),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家质的重要标准。

C.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

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开华为一门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

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B. ④⑥⑦①③②⑤C. ④①⑦⑥⑤③②D. ⑤⑦⑥①②③④5. 名著阅读。

(4分) (任选一道题作答)(1)《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人物上梁山的道路大致有三种类型:出身底层,不满社会黑暗,因一事触发,义无反顾奔上梁山;有较好的地位却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被迫上梁山;因兄弟情义而同上梁山。

请任选一类,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作简要分析。

①鲁达②林冲③李逵(2)反抗是经典名著中的永恒主题。

反抗的也许是强权,也许是命运。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情节,分析人物的反抗精神。

①孙悟空②祥子二、阅读(47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7题。

(4分)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①(南宋)曾规风萧瑟,邯郸②古道伤行客。

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

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释]①南宋词人曾规1169年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战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②邯郸;古赵国国都。

6.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A.词中描述了词人奉命出使金国在邯郸古道上的所见所想,起笔一句将隆冬时节邯郸的自然风貌特征点明出来。

B.上阙中第二次出现的“伤”字,承上启下,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

C.“丛台歌舞”词人实际表现的是赵国时期邯郸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D.“金樽”是指古代盛酒的器具。

本诗中的“金樽”与李白所写的“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金樽”表达作用不同,本词中的“金樽”是为回忆古都繁华景象而写。

E.本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乐景衬哀情”,诗人回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反衬了如今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

7. “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8分)(甲)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

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子骞,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若主纳.忠谏()(2)寻.亦诛死()(3)无为后.所嗤()(4)然周则惟.善是务()10.下列句子与“不过二世而灭”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C.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D.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12.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乙)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③,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注释] ①筮仕:占卜仕途。

②蓍(shī): -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③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⑤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因留事.金( )(2)中原豪杰并.起(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15.从这两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辛弃疾?(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阅读率与阅读力》,回答16-19题。

(10分)阅读率与阅读力①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今年读书日期间,有人对“你读了几本书”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阅读率明显下降。

我认为,这样的调查也有失偏颇,因为时代在发展,很多阅读已不再依靠纸质,而是在网上进行的。

纸质阅读率的下降并不能说明整体阅读率的下降,也不能代表人们就远离了读书,我们不能仅凭纸质图书的销售下降就认定现在的中国人不爱看书了,只能说明人们的阅读生活正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不管是纸质的阅读还是泡在网上的所谓“阅②但是中国人的阅读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读”,所花的时间不少,但收获并不大,大多是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

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

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③所谓阅读力,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

很长时间以来,鲁迅著作一直是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指明灯,但如今鲁迅的著作在中学教材里被削减,甚至成了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障碍,这就反映了如今阅读力的下降,因为鲁迅著作恰恰是需要用心去读的,需要费点脑力才能读懂它。

④造成阅读力下降的个原因,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实用而已。

能掌握门实用的手艺,能考上名校,能找个工作,就是阅读的全部目的。

因此,对如何从阅读中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嗤之以鼻。

其实,培养一个会思考的脑袋,才是阅读的最重要目的。

⑤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阅读方式的流行。

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

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又能得到多少的思想升华?⑥我以为,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当今社会,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而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阅读率而是阅读力,是怎么读和读什么!16.(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7.(2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

( )(2)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

( )18.(3分)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大问题”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19.(3分)请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

(15分)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张尚洁“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

她看着空空的床,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

妈妈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已很少回家,家里剩下她一人,过着三点一线的初中生活。

她滑坐在地板上,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

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起了变化呢?自爸爸去世,妈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温婉的小城姑娘突然变威了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支撑起只剩两人的家庭,房子越变越大,温暖却越来越少。

她想起小时候,房子不足五十平米,晚上三人挤在一张床上,中间挂着一块棉布,她和妈妈睡在这头,爸爸睡在那头,她躺在妈妈温柔的臂窝里,听着棉布那头爸爸讲的故事睡去,心里是安稳的。

而现在,妈妈很少回家,她们之间好像只是靠着每月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来维持关系,让她还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嘭——”妈妈进了家门。

看见她坐在地上,妈妈吃了一惊:“还不睡?”说着便走到镜子前卸妆,一下一下,露出了深深的疲惫。

“学校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费用要交的?”见她迟迟不出声,妈妈回过头来。

“没有,我……”话音刚起,镜子前的手机闪烁起来,妈妈神情严肃地接起电话,“嗯”了几声,便抓起口红开始补妆。

她望着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距离的存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