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主要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 是清洁的产品。
清洁生产的意义:
(1)从环境效益来看,它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 产的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2)从经济效益来看,它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 整等方面大有作为。(P102)
清洁生产对环境影响评估环节图:
产品生产制造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 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 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
一种社会、经 济与生态效益密 切结合的现代农 业模式
今后该村的发展方向:绿色食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活动:公 众 参 与
结合自己的 实际情况,日 常生活中我 们可以采取 哪些行动?
P104活动
问题1、分析图6.16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
设可持续的社会的有意义?
例如:
1、拾粪回田既可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肥; 2、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4、骑车工作和购物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5、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 6、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C)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
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D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名师学案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名师学案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2.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3.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2.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环境问题是的突出表现。

如果单纯依靠和工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而又不危及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读P103,《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思考:1、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这17个目标分布归属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的共同努力。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有:、和。

【活动】1、你能区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吗?2、谈谈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实践。

3、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在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人类应该()①积极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②转变观念,大力开发极地资源③调整生产行为,发展循环经济④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蓝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每个公众应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公众行为符合主题要求的是()A.讲究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B.减少煤炭使用,大量使用电能C.多开私家车出行,减少对公共交通的压力D.多选择带有环境标志的商品3.下列地区的能源开发和使用不能体现“节能减排”的是()A.新疆地区使用太阳能B.东南丘陵地区使用沼气C.山东半岛沿海发展风能D.山西加大煤炭资源的开发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4~5题。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考点二
基 数 庞 大 增 长 率 较 高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物质需 求超过 环境供 给能力 废物排 放超出 环境自 净能力 资 源 短 缺 环 境 污 染
1.控制人口规模(根本措施) 控制人口规模(根本措施) 控 制 人 口 规 模 人 地 协 调 发 展
人 口 增 长
人 口 压 力 大
生 态 恶 化
循环流动
练习3.(2010年山东日照模拟) 读“某地循 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 理解, 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 . 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 . 废弃物再利用, 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 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 .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 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并增加就业机会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应用
工业可持 续发展模 式: 清洁生产 农业可持 续 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原理 方式 目的 典型代表
资源持续利用,减少 工业污染来源 改造技术,调整工业 结构 生态系统原理 调整生产结构,发展 大农业,协调经济和 环境效益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
观念
内 容 环境保护和经济 发展互为因果, 发展互为因果, 彼此联系, 环境 彼此联系,两者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并不 是不可调和的 人类、国家、 人类、国家、个 人都享有享受 权利 优美环境的权 利,任何人不 能剥夺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 资源, 人口规 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 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 经济 环境的关系, 环境的关系,不要仅注重其 中一方面, 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地区、 地区、国家之间不能转移污 染严重的物质, 染严重的物质,不能使生态 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 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 地区、 地区、个人及整个人类的决 策和行为应有助于环保并不 策和行为应有助于环保并不 对其他人和地区的环境权利 造成破坏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点:1.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绿色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污染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采取措施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压力。

3.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工作,保护和修复湿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

4.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打造绿色、低碳的社会发展模式。

5.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评估和执法力度,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促使生产和生活方式更加环保可持续。

6.加强教育与宣传: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人们意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激发积极的环保行动。

7.加强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特点,强调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方面的综合努力,包括发展绿色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加强教育与宣传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途径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PPT精品课件

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PPT精品课件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素养目标
1.通过案例,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形成的区域背景 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3.通过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树立正确的环境、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 4.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 系的主要途径
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
能力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思维导引】
1.人地关系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河流采取“截弯取直”和“恢复弯道”的不同做法,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 系?
【能力形成】
1.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
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关系协调论
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 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地 理环境
和高度
对环境的影响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资源短缺、生 进一步深化与发 态破坏、环境 展,“_和__谐__论__”产生, 污染等环境问 主张人类应主动谋 题愈发严峻, 求与自然地理环境 人地矛盾激化 的和谐
人口数量 生产力水平
信息社会 (后工业社会)
现代通信技术 及_电__子__计__算__机__ 的发明与应用 极大地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_生__产__规__模__、增加产品产 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_清__洁__生__产__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 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_资__源__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_资__源__、环 境为代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强调_环__境__承__载__力__和土地、水、森林、 矿藏等自然资源的_可__持__续__利用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且复杂。

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一些改善人地关系的措施。

一、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人地关系失去协调,将会导致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保护生态环境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了自身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人类活动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协调人地关系要求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减少资源浪费由于人类的活动,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导致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如果不协调人地关系,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将会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能源,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促进社会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人地关系还要求我们追求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社会的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公平的实现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发展,还包括教育、健康、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在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为了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和行为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的力度,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环境友好行为的采取。

这将有助于改善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2.制定与执行环境法规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是保护环境和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以限制环境破坏行为,并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

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C
C.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下一课时
02
PART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如逆水行 舟,不进则退
活动P129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 (2)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怎样 的转变?
活动P129 (1)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
的大坝?
答:①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 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 ②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 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该地区介入国家电网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本节目录
0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0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01
PART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它是客观存 在的。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包 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影响,如下所示: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狩猎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地关系思想
适应、改造自然;人地关系不协想
采集—狩猎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背景
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极大提高; 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人类活动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
人地关系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达到空前规模 和高度,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人 地矛盾迅速激化
路被废弃。
探究P126 探究 1. 大规模采伐森林和修建道路后,该地区大熊猫栖 息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a.大熊猫栖息地逐渐远离交通线分布; b.分布越来越分散,呈现不连续块状(碎片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①目的
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②地位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转变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目的
生产与消费方 式
传统的经 济发展模 式
扩大生产规 模、增加产 品产量和提 高消费水平
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
可持续的 经济发展 模式
01
的需要,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03 目标:既要使人类各 种需要得到满足,个 人得到充分发展,又 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 境,不对后代人生存 和发展构成威胁。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
02
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 可持续能力、社会公 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 身发展的基础上。
04 基本观念
观念
内容
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公平
时间方面:代际公平空间方面 :区际公平
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方式,尤其对经济发展 而言,可持续发展更具意义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 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 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现代人需要和子孙后代共 享资源和环境
环境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彼此联系 ,互为因果,两者对立统一, 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 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
分析各区域 可持续发展 的措施
发展科技,贯彻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促进产业升级(优 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 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 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性 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 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 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 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 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 可以接受的政策。
0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探究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 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 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 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转变发 展模式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扩大 生产规模 、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 平;高 投入 、高消耗、高 污染 ;形成 不可持续 发展的
生产方式 和消费方式,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 环境承载 能力和土地、水、森 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 永续利用 ;低 投入 、低消耗、 低 污染 ;实现 清洁 生产和 文明 消费,促进经济、生态、
可持续发展 之路。
3.行动纲领:《 21世纪议程
》。
基本内涵
1.概念:既要满足 当代人 的需要,又不对 生态可持续 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 后代人
能力、
社会公正 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的目标:既要使 人类的各种需要 得到满足,个人得
环境的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 观念 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权利的 观念
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 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 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
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1~2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
续发展的( A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B )
的权利,既有物质生活享受,还有环境 分析某一条原则或观念,注意体会和提取所
享受;发展的观Biblioteka 强调经济的增长,但 给材料包含的信息。
要与环境协调发展。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2017·济宁测试)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
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2017·成都七中二诊)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
入肺颗粒物。下图为天津市某年四季PM2.5平均日变化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代表冬季的曲线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4.关于四季PM2.5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4.原则、观念的区分方法
三大原则
四大观念
各有侧重点: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平性强调享有的平等,
平等权(既有同代人之间,也有代际之 侧重的是权利;持续性强调发展的协调,侧
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重的是发展;共同性强调保护的必然,侧重
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 的是义务。在实际解题时,最常见的是侧重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理 教材 主干梳理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项目
内容
可持续发 展——人 类的必由
之路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口增长 、 资源危机 和环境污染
等问题日益严重,地球提供 自然资源 的能力和环境的 自净 能力
都是有限的。
2.目的: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必须走
到充分发展,又要 保护资源 和
生态环境
,不
对后代人的 生存和发展 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发展、 公平 、 环境 、 权利 。
理 教材 主干梳理
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途径
内涵
控制人 控制人口规模 是人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目的是为了减轻人口对 口规模 生态环境 的压力,协调 人口 、资源、环境与 发展 的关系。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观念 含义
发展的 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 观念 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公平的 观念
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 间的公平: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 人群,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协调 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 自然资源 、 生态环境 之间的关 人地 系;
关系, 眼前 利益与 长远 利益之间的关系; 发达 国家与 发展中 国家之 从我 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做起 2.维护自然资源 ,珍惜 生态平衡 ,保护好生态环境。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0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解 析 : 第1题,这种做法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又保 证了鸭农的高利润,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 原则。
第2题,“绿色食品”是指在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中 做到无毒、无害。剧毒农药、增白剂、防腐剂有害人体健 康,不属于“绿色食品”生产方式,选B。
社会 全面协调发展。
理 教材 主干梳理
途径
内涵
续表
自然 资源 的可 持续 利用
土地资源:防治土地 荒漠化 、治理 水土流失 和土壤污染、保护 基本农田 ,对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 、妥善保护。 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 水污染 。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 、 禁止滥捕 、污染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