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平面构成(1)
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

效果,对形象进行重新设
计,构成空间深度,并突 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 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 形效果。同时还使感性的 艺术设计问题得以概念化、 逻辑化与科学化。
•
平面构成突破 了几何图案的平面 空间特征,增强了 画面的运动感和空 间深度,在平面上 产生了一种空间起
4、80年代初由香港传入中国高等设计学教育。
伏的视觉效果。
• 三、平面构成的分类
(1)自然形态的构成 自然形态的构成就是 以自然本体形象为基础的 构成形式。这种构成方法
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 分割、组合、排列,重新 构成一个新图形。
(2)抽象形态的构成 抽象形态的构成 是以抽象的几何形象 为基础的构成,即以
点、线、面等构成元
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
它也是一个造型概念,是
现代造型设计的专用语。
二、平面构成的特点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
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
第一,强调客 观现实的构成规律, 把自然界的复杂性 用最简单的点、线、 面进行分解、组合、
变化,反映出客观
实在所具有的运动
规律。
•
第二,它是一种高强
造型基体构成 三大构成(平、色、立)视觉训练是通向现 代设计的必经之路,是打开造型基础之门的一把 金钥匙。
平 面 构 成
第一章 平 面 构 成 概论
• 一、构成的概念
•
所谓构成就是将不同 形态的两个以上的单元(包 括不同的材料)重新组合
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
素,进行各种形态的
多种组合。其构成方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ppt课件

ppt课件
6
二、点的性质和作用:
ppt课件
14
二、线的分类和特征:
在造型中,线具有较强的感情性格。它 的重要性格主要表现在长度。而长度是按 点的移动量来决定的。
除了移动量而外,点的移动速度也支配 着线的性格。
例如:速度的大小,决定线的流畅程度,能表现出线 的力量强弱。加速、减速或速度的不规则变化,以及移动 方向的变化,都会有各自性格的产生。
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 温暖感觉。
ppt课件
32
⑷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 形态。具有其它形态表现不出来的、独特 的视觉效果。
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用颜料喷 洒所产生的形;用“油水分离法”产生的形等等。
ppt课件
33
三、图与地: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 的实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 “地”。
ppt课件
21
粗细变化的线(图例)
ppt课件
22
3、疏密变化的线
• 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 行平行排列,线距大 的部分看起来空灵; 而线距密的部分则表 现出厚实感。
• 这样的构成,可以体 现出平面的纵深感, 并能表现平面的明暗 调子,是较为常见的 透视空间表现技法。
ppt课件
23
4、不规则的线
•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 种类非常的多,不同 的工具、不同的手法 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 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 线条。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相对对称指在一条中轴线或一个中心点的左右、上下或四周,配置形、色大致相同,并在“量感” 上趋于一致的装饰元素,这是一种等量而不等形的对称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②对称的构成形式。从组织结构上,可以将对称分为镜面对称、逆对称、旋转对称、平移对称、 扩大或缩小对称五种形式。 a.镜面对称。镜面对称是一种轴对称形式,包含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两种构成方式,如下图所示。 这种对称形式是以一条中轴线为对称轴,以中轴线为界,用一面镜子照过去,实物与镜子中的影 像完全相同,二者形成镜面对称形式。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b.逆对称。逆对称是点对称形式。是将单位纹样以一个点为圆心,旋转180°所形成的对称形式, 如下图所示。
c.旋转对称。旋转对称也是点对称形式。是将单位纹样以一个点为圆心,以向内集中或向外发射的 形式,旋转任意相同角度(除了180°),反复排列所形成的对称形式,如下图所示。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b.平方根矩形。平方根矩形的用途比较广泛,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矩形、矩形、矩形。矩形以它的 长边对折后,将会得到两个小的矩形,由于它保持了与原矩形相同的比例,因此,在一些对折使 用的书籍、报纸、笔记本中,经常会用到这个比例;矩形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矩形则包含了一 个正方形和两个倒边的黄金矩形。平方根矩形的作图方法如下。如下图所示,取已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以B为圆心,BD为半径画弧,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E点便为矩形长边上的端点, 连接ABEF即为矩形。再取矩形的对角线BF,以B为圆心,BF为半径画弧,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G,G点便为矩形长边上的端点,连接ABGH即为矩形。接着取矩形的对角线BH,以B为圆心,BH 为半径画弧,与B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M点便为矩形长边上的端点,连接ABMI即为矩形。以 此类推可得矩形,矩形等。
三大构成1

三大构成什么是构成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 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统 称,也称为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 视觉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 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程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 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 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为纯粹构成研究。
构成艺术已发展成为涉及院校重要的基 础课程。
三大构成的组成1 2 3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 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 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 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色彩构成 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 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 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 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 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 学科。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 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 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构成艺术艺术表现手法发展过程: 从传统的写实——抽象的表现《狄安娜行猎》《拾穗者》 米勒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 艺术表现发展过程: 立体主义——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 义——1919年包豪斯学院成立——美国构成主 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欧洲现代主义1.1立体主义:1.1.1立体主义含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点、线、面1、点的形态圆形的点最有“点”的形状特征,给人以充实、丰富、饱满和不安的印象,它是最没有方向的点。
方形的点给人以稳重、大方、坚固、静止的印象。
三角形的点给人以稳定、结实、锐利和方向明确的印象。
多边形的点给以丰富的想象,而方向感减弱,它活跃、躁动、有力度。
自由形的点给人以自由、灵活、软弱、无力、无明确方向感的印象。
2、点的数量点是有强烈的向心力的。
在同样的一个二维空间里,只有一个点时,这个点就成为了整个画面的中心。
而且整个二维空间非常稳定、统一。
画面中的一个点往往容易形成礼堂中心,而多个点则分散了这种向心力量,使画面跳跃,力量分散,打破了一个点形成的视觉中心。
二维空间出现两个点时,点将会使画面形成两个中心,两个中心点的大小将重新确立新中心,面积大的点往往形成视觉中心,小的面积往往类似重力吸引,被面积大的点的向心力所吸引。
两者面积区别越大,则画面的中心越明确。
两个点距离越近,越易形成两个共同中心;距离越远,则越易产生背离感,画面中会产生两个中心。
3、点的位置点在一个画面中的位置不同,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点在画面中心,将给人非常稳定的感受。
点位于靠近画面底线中央,也很稳定。
点位于画面的顶线中央,会有较强的上升感。
点位于画面的左上角,将产生逃逸的感觉。
4、虚点的产生当上下左右或四周由某些形所包围时,那么中间留下的空白便成了点状。
1、线的形态线的种类非常多,它在点、线、面三个构成元素里是最活跃而富有表现力的。
线从形态上分,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的性格比较平静、稳定和理性;曲线动感而富有活力,柔和而富有张力。
线分为粗线和细线,粗线醒目有力,细线锐利细腻;粗线相对迟钝,细线敏感而具有速度感;粗线往往有较强的前进感;而细线则显得退缩和距离较远。
不同明度的线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线,明度低的往往更有力量,更醒目和有前进感;而明度高的则有透明感,明快、敏感而软弱。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PPT

作业
• 1.点构成 2.线构成 3.点线面结合 • 工具:白卡纸、中性笔、勾线笔、水粉黑色颜料、
水粉笔
平面构成的形式
• 基本形的群化构成 概念、要求和方法 • 群化构成的应用 符号、标识 • 重复与近似构成 重复概念、分类、近似概念、特点、分类 • 渐变与发射 渐变概念、特点、构成形式
一:群化的特点
发射是渐变的一种特殊形式。发射是由有秩序性的方向变 动形成的。
发射的前提,是确定发射中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发射中心。
发射骨格与自然现象
许多植物的生长方式,如树木与花卉等等,常具有发射结 构。所谓发光体都具有发射骨骼。自然界的中心发射现象, 只要留心观察,是艰容易寻找的。
一、发射骨格种类
1.离心式--由发射 中心向四周发射。
色彩沉稳 棱角分明的群化形象给人细致 严谨的感受 变化丰富 弯曲柔和的群化形象给人亲切 友善的感受 形象特点可辨性强的群化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触动,留下深刻的影像
五:群化的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由于群化形式的特殊性,在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 多以标志的形态出现,是企业CI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复构成
骨骼
• 骨骼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基本形组合起来的编 排方式。
骨骼的作用:1.等位基本形的位置 2.分割画面空间
• 骨骼的分类:1.规律性骨骼 2.非规律性骨骼 3.有作用的骨骼 4.无作用的骨骼
整齐的骨骼,会给人一种秩序感
特异的骨骼,在韵律中产生冲突,行成强烈对比
变规律性骨骼,同比例中少做变化,行成韵律
(二)、基本形的渐变
一切基本形的视觉元素,均可渐变。
1.方向渐变--基本形具有方向性时,可作基本形排 列的方向渐变。
2.位置渐变--在作用性骨格中,按秩序发生位移。超出 骨格外的部分可以被切除。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一骨骼的概念,性质,作用..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
..骨骼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来构成设计。
..骨骼既起到编排形象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
..骨骼单位靠骨骼线界定。
..骨骼线的移动和变化产生新的骨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规律性骨格:是以严谨数学方式构成的。
如重复骨格、渐变骨格、放射骨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自由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重复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等距离划分出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
..重复骨格多为正方形单位空间,因对重复构成有利,可以较多的组合成新的形态;且正方形骨骼单位所承纳的基本形状是最多的。
..重复骨骼是所有骨骼中最基本的一种。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渐变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划分单位面积的水平、垂直线所组成的网格。
..渐变骨骼一般可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博那基数列、调合数列来划分的。
..渐变骨骼的变化不能太大,相互变化的形与形之间,只允许一定量的变化,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变化过大,失去了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而变成突变。
..渐变骨骼在平面构成中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放射骨格..放射骨骼是由一个发射中心点向外发射或者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运行的骨格。
..放射骨格也可用渐变骨格的原理进行。
..放射骨骼由中心点有渐变变化的发射能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2)反复 在平面构成中,反复也称重复,即以相同或相似的构成元素,进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重复构 成形式。反复是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复的条理。这种有规律的反复,能使构成作品产生一 定的节奏美。在平面构成中,反复的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纯反复和变化反复两种。单纯反复是将 单位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结构形式,始终不变的绝对的重构成形式。下图是呈单纯反复状态的 几何图案。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由黄金矩形又可以派生出黄金涡线,如下图所示。在黄金矩形中,如果去掉一个以短边为边长的 正方形时,剩下的矩形又是一个倒边的黄金矩形,以这样的规律,在黄金矩形中一直作下去,直 到最小的黄金矩形,再以每一个正方形的一个角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将每一端 弧线连接起来即成黄金涡线。
2019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知识
目 录/contents
1.平面构成的概念 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3.平面构成中的形态 4.平面构成中的构成方式
目 录/contents
5.平面构成中的空间 6.平面构成中的肌理
Part 01 平面构成的概念
01平面构成的概念
一、构成的概念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两个方面。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构成可以 理解为对视觉造型要素的提炼和配置。它打破了传统美术具象写实描绘的常规手法,以抽象简练 的几何形态为造型要素,并将其按照美的原则,组织成高秩序化的形态的表现方式。 二、构成教育的发展 构成的观念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当时的艺术设计领域,出现了主张以抽象形式代替传 统写实风格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经过俄国构成主义,荷兰新造型主义、风格派以及德国包豪斯 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最终发展成了一个新的造型原则。这个造型原则强调造型的美不是产品的 外部装饰就能涵盖的,而更强调功能产生的形态美;主张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艺术作品应该 尽量几何化,认为秩序和单纯是最富有意义的视觉造型。包豪斯设计学院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年 时间,但它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吸取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把构成教 育课程归类为三个模块,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内地经由 香港地区引入了日本的构成教育体系,使之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必修的设计基础课程, 以及雕塑、建筑等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选修课程。 三、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作为视觉艺术,主要研究点、线、面、肌理等造型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一定 的设计目的和美的形式规律,进行编排和组合的造型活动。它从抽象造型入手,以理性和逻辑推 理来进行构图、造型和表现,是理性和感性的双重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③
②
④
(4)实用的元素
实用的元素是指设计的内容及功能方面。 • ①具象——若形象是由自然或人造物理所演变出来的话,
那就是具象。具象可以写实、图案化、或近乎抽象。 • ②意义——这是指设计有特别的含义。 • ③功能——这是指设计目的或效用方面。
12。
第二章——造型的要素
(一)造型的要素分类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造型 作品及作为基础的材料,其 要素可分解为行、色、质感。 其中色又分为色相、明度、 纯度。形可进而细分为点、 线、面、立体、空间。
点构成的应用
(四)线的形象
在造型上,线有粗细和宽度。
然而一旦这些面积和宽度的增量
大时,线的现象会减弱,而面的
形象增强了,则很难辨认出它的
边界来,这也因周围的情况不同
而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在一群相
同或类似的线群里,即使是相当
①
粗的线,也容易被看成是根线。
②
线是物体抽象化的有力手段。但如果脱离具体的形来观察的话,可以发现,线本身具有卓越的 造型力。
①
他形状的圆有时也具有方向性。
(如①图)
就大小而言,越小则感觉点
的感觉越强,越大则越有面形的 感觉,同时点的感觉便相对减弱 。(如②图)
②
注意:在平时使用点时,必须特别注意,哪些点在视觉上强劲有力,且具有美感。
•
四周被某些形所包
围,而中间留下的空白
则变成了点状
•
把线切断,并稍微
错开空隙
•
在画面上挖洞
群比间隔宽松的显得远
一些,利用这种关系,
可以表现出强烈的远近
感与立体感。
(1)线的作用
不直接画线,而间接地制造线的方法为数不少,这有时会因周围情况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是大体看 来仍就是线条,其间即使不画线,但仍可见线的存在。
线——点移动时所经过的轨迹成为了线,线有长度而无宽度。它有位置 及方向。他由点所规限,而是面的边缘。
面——线不循其本有的方向移动时,其经过的轨迹成为了面。面有长度 宽度而无厚度。它由线所规限,而是体的外表。
体——面不循其本有的方向移动时,其经过的轨迹成为了体。体有位置 及方向,由面所规限。在平面设计中体是一种幻觉而已。
点的间隔逐渐改变造成的 金属表面的光感效果。
点的疏密集合造成的 曲面表现。
以点的大小造成的 曲面表现
(3)点的面化
点——习作
点——习作
点——习作
点构成的应用
点在造型设计中是最小、最简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能够吸引 人的视线。
点从形状上分为:
一是几何形的点,轮廓是由直线、弧线这类几何线分别构成或结 合而成,如服装上的口袋、领结、钮扣等。具有明快、规范之感,装 饰味比较浓。
•
显得较弱,但可以
表现细致的感觉。
(1)虚点
不画点就不能表现点吗?
• 如星座一般,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
距离较近的点的引力 比距离较远的点更强.
带有方向性的点
有效利用点的大小的线 的表现。由于点的方向逐渐 变大,使人感觉到强烈的方 向性。
(2)点的线化
• 许多点的聚集又形成面的效果。其次,由于点的大小或配置上的疏密,将给面带来凹凸感。
构成设计中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 最基本的,它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中。
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点线面的构成训 练是必不可少的。
点线面通常由被称之为“构成三要素” 。
(三)点的形象
在造型上,点如果没有形,
便没法作为视觉表现,所以具有 大小,当然也具有面积,具有形 态。
其形态有是三角形或四角形
的,但以圆形居多。除了圆形其
(2)视觉的元素 (4)实用的元素
(1)概念的元素 概念的元素是眼睛所看不到的,他们似乎存在,但并不实际地存在。例
如,我们会觉得形的尖角上有点,形的轮廓上有线,面包围了体,体占据了 空间。这些点、线、面、体,不真正地存在的,如果真正地存在,他们也就 不算是概念方面的了。
点——点表示了位置。它没有长度或宽度。它不占据任何面积。它是一 条线的开始或终结,或存在于两线之相遇或交叉之处。
(1)概念的元素
点 线 面
体
(2)视觉元素—概念的元素变为可见的,它们就有了形状、大小、色彩、和肌理。
①
②
③
④
①形状——任何可见的东西必 有形状。形状是可见的东西之 外貌 ③色彩——这里,色彩是广义 用法,不包括光谱中的各种色 阶,并包括所有的中性色(即 黑、白、及各种灰色),以及 各色阶诸种明暗的变动。 。
“构成”的概念
所谓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 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 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
“ 构 成 ” 的分 类
构成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三种形式,被当今设计领域称为三大构成。
第一章 设计导论
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可分为四大类: (1)概念的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关系的元素
②大小——所有形状都有大小之 分。大小是比较性的,但亦可以 用尺量度。 ④肌理——形状的表面质感不同 必有肌理。肌理可以平匀一片或 花纹满佈,可以幼滑或粗糙,可 以兼有触觉感。
(3)关系元素
视觉的元素在设计中的位置编排及关系,是由这组元素所管辖的。一些关系 的元素如方向与位置,是由视觉判断的;另一些如空间与重心,则有赖我们 的感觉。 ①方向——形象的方向决定于观者的方位,亦决定于范围内形象与其他形象 的关系。 ②位置——形象的位置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骨格的关系。 ③空间——形象无论大小,均能占据空间。空间可以平扁或有幻觉的深度。 ④重心——重心的感觉纯属心里方面的。由于我们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关系, 我们对形象会有轻重感,及稳定或不稳定的感觉。
另一种是任意性的点,其轮廓是有任意弧线或曲线构成,没有一定 的形状,如服装上用软料随意制成的头饰、饰物、包带等。给人以活 泼之感,自然味较浓。
点在服装上的表现形式
在服装设计中点的使用例子很 多,如服饰品、钮扣、图案、点状 花纹等,这些在服装上起辅助作用。 在服装设计中充分利用点要素的造 型作用,能够吸引视线,强调服装 的某一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在服装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 辅料类、饰品类和工艺类。
•
线的粗细
•
粗线显近,细线显远
•
粗线有力,细线尖锐纤
细而神经质,并且细线
又具有速度感。此外,
线的粗细可产生远近关
系,感觉上粗线在前, 细线在后。
•
线的浓淡
•
这是线的明度问题,
如果线的粗细及长
度一定的话,深色
的线比淡色的线显
得近一些。
•
线的间隔
•
将粗细、长短、明暗等
一切条件相同的线配置
一起时,间隔狭窄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