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关于软基处理高真空击密技术

关于软基处理高真空击密技术

关于软基处理高真空击密技术浅谈摘要:高真空击密地基处理施工工法就是:高真空击密法通过人为在土层中制造“压差”,利用“压差”来快速消散超孔隙水压力,使软土中的水快速排出。

高真空排水,使击密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被处理土体形成一定厚度的超固结“硬壳层”。

由于“硬壳层”的存在,使得表层荷载有效扩散,减少了因荷载不均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满足一般路基的承载力和刚度使用要求。

关键词:高真空击密技术;软基处理abstract: the high vacuum densification foundation treatment construction method is: high vacuum densification method by artificially in soil layer manufacturing“ pressure “, “ pressure “ to the rapid dissipation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in soft soil, the water discharge quickly. high vacuum drainage, the compaction effect is greatly improved, so that the overconsolidation “ crust layer is formed with a certain thickness of soil “. because of the “ hard shell “, makes the surface load effective diffusion, reduced due to uneven settlement caused by inhomogeneous load. after process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subgrade and meet the general stiffness requirements.keywords: high vacuum densification technology;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中图分类号s477+.21、高真空击密工法的工作原理高真空击密工法是一种快速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技术,它是通过数遍高强度真空强排水,并结合适度能量的击密,达到降低土层的含水量,提高密实度、承载力,减少地基工后和差异沉降量的目的。

高空击密工法

高空击密工法

高真空击密法”工法介绍2008-01-31 09:04:57| 分类:施工问题|字号订阅“高真空击密法”软地基处理工法,具体来说,就是巧妙地解决了软土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及强夯容易使软土形成“弹簧土”等关键问题,克服了塑料排水板真空度沿深度衰减及由于塑料排水板通道存在导致地基工后沉降较大的缺陷,通过人为在土层中制造“压差”(击密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为“正压”,高真空产生的为“负压”),利用“压差”来快速消散超孔隙水压力、使软土中的水快速排出。

由于采用高真空排水,使击密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被处理土体形成一定厚度的超固结“硬壳层”,由于“硬壳层”的存在,使得表层荷载有效扩散,减少了因荷载不均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此外,由于“硬壳层”下卧层不存在排水通道,工后沉降得到有效控制。

“高真空击密法”优势明显据上海港湾软地基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武亚军博士后介绍,传统的四种软地基处理工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强夯法、水泥搅拌桩法)都各有优缺点。

“快速高真空击密法”则是在总结了这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发明创造的,是目前为止可控制性较高、造价较低的实用工法。

据介绍,高真空击密工法是一种快速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技术,它是通过数遍的高真空强排水,并结合数遍合适的变能量的击密,达到快速降低土层的含水量,快速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从而达到减少地基土工后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的目的。

与常规工法相比,本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工期短:单位面积施工工期为10~25天,是常规工法的1/3~1/2。

2、造价低:高真空击密工法,在快速的同时,工程造价是常规工艺的40%~80%。

3、质量可控:有效控制软土含水量、密实度、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快速提高承载力,克服真空度沿塑料排水板深层衰减及塑料排水通道的存在导致工后沉降较大的缺陷;弥补了强夯法对饱和软土易形成“弹簧土”的缺陷。

“高真空击密法”五点创新1、在夯前采用高真空系统,合理控制施工参数,减小了饱和土的饱和度,使规范“饱和软土不宜强夯”成为过去。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摘要:采用高真空击密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施工在上海地区市政工程施工中已逐步推广,控制好地下水位高度和夯击能量是保证该工法施工质量的关键。

本文以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海港大道-S16路)工程1标为例,介绍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真空降水低能量强夯1、工程概况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海港大道-S16路)工程1标,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Ⅰ级,道路长度约为1260米,红线宽度50m。

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东南端,地处东海与杭州湾的交汇处。

拟建场地系围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现状地势平坦。

根据《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新建工程》勘察报告,工程范围内的上层土系近期围海造地和滴水湖开挖吹填形成,道路沿线场地遍布,厚度有变化,吹填土形成时间短,属欠固结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等不良地质特征。

拟建道路沿线场地地基土组成及特性如下表。

2、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简介高真空击密法是通过数遍的高真空压差排水,并结合数遍合适的变能量强夯,达到降低土层的含水量、提高密实度和承载力、减少地基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量的目的。

该方法具体是通过快速高真空排水与强夯多遍循环,两道工序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了高真空击密法软地基处理(降水强夯法)的独特机理。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后,地层上部较差的软弱地基形成理想的超固结层,使得表层荷载有效扩散,减少了因荷载不均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可满足上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

该工法具有造价低,工期快,质量可控的优点。

3、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4、原地面清表清表厚度一般为30cm,清表宽度为地基处理范围,局部植物较为茂盛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清表厚度,确保将施工范围内原地表层的植被、耕植土、淤泥、树根、草根等彻底清理干净。

5、排水明沟及集水井开挖在道路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明沟与附近沟浜连通。

明沟距离人行道外侧6m,明沟底宽1m,深1.5m,边坡为1:2,明沟之间贯通,每隔150m集水井(沉淀井),明沟底向现有水系方向设置1%的坡度以利排水。

沉积带地质条件下高真空击密法地基处理施工工法(2)

沉积带地质条件下高真空击密法地基处理施工工法(2)

沉积带地质条件下高真空击密法地基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沉积带地质条件下高真空击密法地基处理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沉积带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的方法。

通过采用高真空击密技术,能够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为土建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高效:采用高真空击密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地基处理工作。

2. 环保:工法使用的是无机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灵活:该工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能够灵活调整工艺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地基状况。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以下地质条件:1. 淤泥地区:沉积带地质条件下,淤泥地区容易出现沉降和变形,该工法可以通过击密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河岸地区:河岸地区由于长期受到水流冲刷和波浪冲击,地基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该工法可以加固地基,提供更好的承载力。

3. 碎石地区:碎石地区的土质较松散,采用该工法可以使土层紧密排列,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高真空击密技术,将土层粒子间的空隙充填,增加土层的密实度和强度。

具体实施时,首先利用挖掘机或挖掘机械设备开挖地基,然后在开挖坑底铺设膜材使其与地基紧密结合,接下来将电石箱和真空泵设备安装在地基上,通过泵将空气排出,形成高真空环境,最后在真空泵的引导下,把密实材料输送到地基中。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地基准备:通过挖掘机或挖掘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开挖和平整,确保地基表面平坦。

2. 膜材铺设:在开挖坑底铺设防漏膜材料,以防止地基材料渗透到下方土壤中。

3. 设备安装:将电石箱和真空泵设备安装在地基上,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测试。

4. 真空施工:运行真空泵,将地基内的空气抽出,形成高真空环境。

5. 材料输送:在真空泵的引导下,通过输送管将密实材料输送到地基中。

6. 材料密实:实施材料密实工作,使地基达到预定的压实度和稳定性。

高含水量软土地基的加固新技术—高真空击密法

高含水量软土地基的加固新技术—高真空击密法

高含水量软土地基的加固新技术—高真空击密法•楼晓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徐士龙上海港湾软地基处理有限公司,专利发明人•周国钧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主要内容•1、前言•2、加固机理•3、设计计算的若干问题•4、应用实例1 前言“高真空击密法”:是一种快速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技术,它是通过数遍的高真空,并结合数遍合适的变能量击密,达到降低土层含水量,提高密实度、承载力,减少地基工后和差异沉降量的目的。

发展应用情况•高真空击密法原先是由施工人员在针对高含水量的水力吹填陆域地基加固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因为吹填陆域地基往往具有高含水量、高含泥量、面积很大的特点,传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成本高、工期长,或施工机械进场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而高真空击密法因造价低廉、施工速度快、对高含水量地基适应性强的特点,显示出了较明显的优越性。

•由形成到发展已超过5年,该工法在沿江沿海的大面积处理松软地基工程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处理对象包括了除淤泥外的各种松软土层。

处理工程涉及港口堆场、道路,机场跑道,厂区,仓库等,累计处理面积已超1000万平方米。

•这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改进了施工设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法,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主要成果是施工工艺的创新与改进。

•由于夯击问题的复杂性,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

要进一步发展完善该工法,还需要更多科研、设计、施工人员的继续协作努力。

•在此,作者就高真空击密工法的加固原理、特点与设计方法谈一些体会,并介绍该工法在吹填砂和粉煤灰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高真空击密工法的加固机理•高真空击密法应该是在普通强夯法基础上的改进工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原理仍然是动力排水固结理论。

•高真空击密法特点是通过多遍主动排水措施来增强动力固结效果。

排水的作用原则上可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

2.1 排水条件对多遍冲击下土的应力、强度的影响2.2高真空击密法的加固机理• 理论研究表明:多遍冲击过程中孔压消散率越高,强度增长也越明显,同时减轻了冲击荷载对土的结构破坏,大大降低了夯击过程中地基土出现“橡皮土”的风险。

浅谈软基处理新工法“高真空击密法”

浅谈软基处理新工法“高真空击密法”

浅谈软基处理新工法“高真空击密法”摘要:针对江苏吴江地区新建道路软土地基地质情况与处理要求,采用“高真空击密法”进行了加固试验研究。

对试验过程中场地的静力触探、静荷载试验处理效果以及沉降、超孔隙水压力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真空击密法”处理后的地基强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浅层土体(1.5m 之内)而言,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满足一般路基的承载力和刚度使用要求。

关键词:高真空击密法施工工艺计算理论特点创新设计原理“高真空击密法”(HVDM工法)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动力排水固结法,它综合了塑料板排水固结、强夯、真空预压、动力排水等多种饱和软土加固方法的优点,是一种工期短、质量可控、适应面宽、成本低的软土加固新工艺。

这一施工工艺已经在许多大型机场、港口的软基处理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由于该技术研发应用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分析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在机理研究、工程应用与质量控制各方面均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尤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还较少,需要结合典型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高真空击密法”在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指标与监测检测标准等,明确“高真空击密法”道路工程软基处理中的适应性,并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真空击密法”路基处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一、“高真空击密法”的施工工艺流程第一步,在详细研究即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需处理土体,进行详细勘察,取得土体的岩性、粒度、含水量、渗透系数等基础资料,分析场地饱和软土的分布规律及其在竖向的变化,为确定施工参数提供依据;第二步,按快速动力排水固结法原理确定施工参数与控制工后沉降量;第三步,进行第一遍高真空击密;第四步,实施第一遍处理后的效果现场检测;第五步,按第四步的资料调整施工参数,进行第二遍高真空击密施工;第六步,进行第二遍处理后的效果检测;第七步,进一步调整参数,进行第三遍高真空击密施工。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听着就让人有点头大。

要说起来,这玩意儿可不简单。

软土地基,光是想象就觉得它像是个没底的“软泥塘”,啥东西一掉进去,啥都爬不出来。

尤其是那些建筑工程,地基不好,后果可真不堪设想。

所以呢,真空预压法就应运而生了,它好比是给地基穿上一条“防护裤”,把它从“软绵绵”变成“硬邦邦”。

我们先来理一理真空预压法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抽取地基中的空气,制造一个负压环境,让地基里的水分被慢慢“吸”出去。

水分一走,地基就变得紧实了。

就像你去健身房锻炼,练出了一身肌肉,地基也就不容易沉降了。

所以,真空预压法这招,简直是软土改造的“神器”,能让这些看似不靠谱的土地,瞬间变得靠谱起来。

想象一下,一个低气压的大风暴袭来,地基就像受到了强风的“吹拂”,让它紧绷起来。

这就是“真空”这种力量的妙用。

不过,要把这项技术给弄明白,可不容易。

选个合适的地基可是一门学问。

软土一般都含水量大,密实度差,所以最容易受压沉降。

换句话说,它像个胖乎乎的懒人,躺在沙发上不想动。

用真空预压法时,得先铺上一个排水层,这层“排水膜”就像是给软土穿上了透气的衣服,水分也能更好地排出来。

再给它上个“大保健”——抽真空。

这就像是给懒人打了一针,让他站起来,整个人一下子就“挺”了。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过程非常精细,要根据土壤的性质,调节负压和时间。

如果太强了,地基可能就像被挤压过度的面团一样,变得不稳定;如果太弱了,又不够“劲儿”。

真空预压法虽然听起来很牛,但操作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

要了解每个土壤的性质。

不同的土层,就像不同的人,性格都不一样,有的硬得像石头,有的软得像海绵。

你得知道,只有在软土层里使用这种方法,才有效。

如果土质硬,根本没有变化。

所以啊,搞施工的朋友们要是想用这个方法加固地基,得好好“琢磨”一番,搞清楚底下到底藏了啥。

要是真空预压法操作得当,效果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软土地基的沉降量会大大减少,整体地基承载力也会提升。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1. 概述软土地基是指土层中含水量较高、剪切强度较低的土壤。

软土地基在建筑工程中常常造成地基沉降、变形以及地基液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软土地基问题,真空预压法加固技术应运而生。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是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加真空吸力,将地基中的水分抽走,使土体排水、脱水,从而提高土体的剪切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规程。

2.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土质测试、地质勘察、施工方案设计等。

2.1 土质测试对软土地基进行土质测试是了解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关键。

通过岩土实验室测试软土的水分含量、含砂粒级配、黏土活性、剪切强度等指标,为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2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软土地基的地质状况,包括土层分布、深度、厚度、含水量等。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确定施工的范围和施工方案。

2.3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土质测试和地质勘察结果,结合工程要求和经济实际,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要包括真空预压加固的具体步骤、设备选型、施工时间、施工顺序等。

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步骤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井筒施工、真空设备安装、真空施工、加固效果检测等。

3.1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同时,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3.2 井筒施工根据施工方案,进行井筒施工。

井筒是抽取地基水分和施加真空吸力的关键设施。

井筒可以使用钻孔机进行钻取,也可以采用挖掘机挖掘。

3.3 真空设备安装在井筒施工完成后,安装真空设备。

真空设备包括抽水设备和真空泵等。

3.4 真空施工打开真空设备,通过抽水设备将井筒中的地基水分抽走。

随着水分的抽取,地基中的孔隙会被真空吸力取代,土体开始排水和脱水。

真空施工时间根据土体的排水速度和施工方案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发表时间:2018-03-06T11:44:30.9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作者:笪佐军[导读] 本文主要叙述轻型真空井点降水结合低能量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简便实用,在施工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海忠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15 摘要:采用高真空击密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施工在上海地区市政工程施工中已逐步推广,控制好地下水位高度和夯击能量是保证该工法施工质量的关键。

本文以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海港大道-S16路)工程1标为例,介绍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真空降水低能量强夯1、工程概况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海港大道-S16路)工程1标,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Ⅰ级,道路长度约为1260米,红线宽度50m。

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东南端,地处东海与杭州湾的交汇处。

拟建场地系围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现状地势平坦。

根据《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新建工程》勘察报告,工程范围内的上层土系近期围海造地和滴水湖开挖吹填形成,道路沿线场地遍布,厚度有变化,吹填土形成时间短,属欠固结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等不良地质特征。

拟建道路沿线场地地基土组成及特性如下表。

2、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简介高真空击密法是通过数遍的高真空压差排水,并结合数遍合适的变能量强夯,达到降低土层的含水量、提高密实度和承载力、减少地基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量的目的。

该方法具体是通过快速高真空排水与强夯多遍循环,两道工序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了高真空击密法软地基处理(降水强夯法)的独特机理。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后,地层上部较差的软弱地基形成理想的超固结层,使得表层荷载有效扩散,减少了因荷载不均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可满足上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

该工法具有造价低,工期快,质量可控的优点。

3、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4、原地面清表清表厚度一般为30cm,清表宽度为地基处理范围,局部植物较为茂盛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清表厚度,确保将施工范围内原地表层的植被、耕植土、淤泥、树根、草根等彻底清理干净。

5、排水明沟及集水井开挖在道路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明沟与附近沟浜连通。

明沟距离人行道外侧6m,明沟底宽1m,深1.5m,边坡为1:2,明沟之间贯通,每隔150m集水井(沉淀井),明沟底向现有水系方向设置1%的坡度以利排水。

排水明沟内铺衬竹篱笆加编织布作为支护,以防明沟受冲刷坍塌。

6、测量放样、施工小区划分引测控制基线、基准点,形成“+”字形测量控制网,按3000m2/区将施工区域分成若干个施工小区,根据现场情况作可适当调整。

7、夯前小螺钻及静力触探检测地基处理前对施工场地原状土每1000m2测一组小螺钻及静力触探检测,试验孔深8m。

分析现状各土层分布特性、含水量及承载力。

8、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设备数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布置,主要施工设备规格、型号、参数见如下。

8.1 真空排水设备表真空排水设备表9、真空降水9.1 预埋水位观测管预埋水位观测管,每小区2孔,埋深6.0m,滤头长1.5m,水位观测管周围灌粗砂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内用粘土密封。

编制水位孔的编号,并进行定时测量和记录。

正确掌握真空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确定初始地下水位和控制强夯区域排水时间。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进行地下水位观测并进行记录,每天观测2次,地下水位观测精度要求小于±1cm。

水位观测孔位置详见下图:《外围封闭管及水位观测孔布置图》。

9.2 外围封闭管在施工小区外侧布设2道外围封闭管,外围封闭管距小区边线距离为3米。

第一道外围封闭管井点管间距为4米,井点管长为6米。

第二道外围封闭管井点管间距为4米,井点管长为3米。

要求井点管周围灌粗砂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内用粘土密封外围封闭管布置详见下图:《外围封闭管及水位观测孔布置图》。

9.3 第一遍降水第一遍降水,井点管管长3m,井点管间距4m,卧管间距2m,卧管沿道路纵向布置,要求井点管周围灌粗砂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内用粘土密封。

连续72小时不断降水,降水至地面2.5m以下。

降水完毕后拆除并保留外围封管,进行第一遍强夯。

第一遍降水井点布置详见下图:《第一遍降水井点布置图》。

9.4 第二遍降水第二遍降水在第一遍强夯后,采用一长一短相间的井点布置方式。

短井点管管长3m,长井点管管长6m,井点管间距4m,卧管间距2m,卧管沿道路纵向布置。

井点管周围灌粗砂至地面下50cm,孔口至地面以下50cm内用粘土密封。

第一遍强夯后场地平整完成立即插管降水。

第二遍降水要求连续降水7天,降至地面4.0m以下。

降水完毕后保留外围封管,间隔拆除卧管及与之匹配的井点管,形成卧管间距4m,3m井点管和6m井点管一长一短相间的井点布置方式。

进行第二遍强夯,强夯过程中井点降水继续工作,如此可以加速孔隙水消散,可有效缩短第三遍强夯和第二遍强夯施工间隔时间。

第二遍降水井点布置详见下图:《第二遍降水井点布置图》。

9.5 第三遍降水由于第二遍降水完成,并间隔拆除卧管及与之匹配的井点管,形成卧管间距4m,3m井点管和6m井点管一长一短相间的井点布置方式,且第二遍强夯过程中,井点连续工作。

第三遍降水无需另行打设井点管,第三遍降水要求降至地面4.0m以下,连续降水5天。

第三遍降水完毕后保留外围封管,拆除小区内所有降水卧管及井点管,进行第三遍强夯。

第三遍降水井点布置详见下图:《第三遍降水井点布置图》。

9.6 真空降水施工9.6.1 真空降水施工流程准备工作—→铺放总管—→埋设支管—→支管总管连接—→真空泵安装—→调试—→抽水—→水位观测—→拆除—→强夯。

9.6.2 施工方法(1)井位布置:按井位设计平面图安置抽水机组、总管。

(2)成孔:水冲法成孔,外径约150mm。

(3)下井管: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才能下管,管顶外露约20cm。

(4)填滤砂:采取动水投砂,当成孔水逐步澄清,在管井周围均匀回填黄砂至孔口地面以下0.5m,孔口50cm用粘土封闭。

(5)设备安装:井点管与总管、真空泵机组连接后,进行运行调试,检查是否有漏气及死管的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6)抽水运行:真空泵机组安装真空表,注意真空度情况的变化,出水应先浊后清。

(7)进行24小时水位跟踪观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和抽水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施工区域内井点管和卧管,进行强夯。

(8)由于土层中有淤泥质粘土存在,该类土质渗透系数很小,可能导致井点降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发生这种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增设井点管,延长抽水时间等)。

10、低能量强夯10.1 施工顺序第一遍铺管→降水→第一遍强夯→整平→第二遍铺管→降水→第二遍强夯→整平→第三遍铺管→降水→第三遍强夯→整平→碾压10.2 第一遍夯击夯前第一遍真空降水,降至地面以下2.5m;平整场地,垫路基箱进行第一遍强夯,击数一击,单点夯击能700KNm,第一遍强夯后马上布井点管进行第二遍降水。

10.3 第二遍夯击第二遍真空降水,降至地面以下4.0m;平整场地,进行第二遍强夯,击数两击,单点夯击能1350KNm;10.4 第三遍夯击第三遍真空降水,降至地面以下4.0m;平整场地,进行第三遍强夯,击数两击,单点夯击能1500KNm;10.5 强夯施工参数10.5.1 强夯施工参数汇总表低能量强夯施工参数汇总表10.5.3 相邻两遍夯击之间间歇时间相邻两遍夯击之间间歇时间为7天,同时要求超孔隙水压力消散85~90%,水位满足设计要求。

如不能满足要求,间歇时间应延长。

10.5.4 夯击控制标准(1)周围出现明显隆起,如一击时就出现明显隆起,则要适当降低夯击能,相邻夯坑内的隆起量差值≤5cm。

(2)第二击夯沉量小于第一击夯沉量。

(3)两击夯沉量≤50cm。

(4)如不满足上述控制标准,通过现场监理认可,应减小夯击能。

10.6 强夯施工(1)平整场地,按设计图测放第一遍夯点。

(2)测量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初始值,经真空排水后地下水位降至地面以下2.5m。

(3)夯机就位,夯锤中心对准夯点。

(4)测量夯点标高作记录。

(5)标定落距,将控制落距的脱钩器钢丝绳长度固定。

(6)测量夯前锤顶标高,作记录。

(7)将夯锤起到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落下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并作记录。

第一遍强夯,单点夯击能量700KJ,每一点夯击1击。

停锤标准为最后一击夯沉量小于10cm。

(8)夯完及时用推土机整平场地。

(9)采用10m×10m方格网测量第一遍夯后地面沉降。

并立即进行插管进行真空降水,连续降水7天,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地下水位到地面以下4米后,即拆管进行第二遍强夯。

(10)测放第二遍夯点,第二遍强夯,单点夯击能量1350KJ,每一点夯击2击。

(12)夯完及时用推土机整平场地。

11、地面压实处理第三遍强夯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道路横坡对场地进行整平,整平完成后采用16t对场地进行碾压。

碾压式控制碾压速度。

确保碾压速度均匀,碾压轮迹重叠,前后两次轮迹要重叠20~30cm。

两个施工段时,压路机碾压轮必须超过该两个施工段的接茬处。

压路机碾压时,要做到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的要求。

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要求大于90%。

12、地基加固处理检测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后的软基加固效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检测、静载荷试验等手段检测,检测宜在强夯结束后间隔1~2周进行。

夯后检测面应选在夯后整平面下一定深度(0.5m~0.8m)以下进行结束语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降水和击密方法有多种,可根据软土地基处理要求进行灵活选用。

本文主要叙述轻型真空井点降水结合低能量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简便实用,在施工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叶观宝,王世威,邢皓枫,杨绪军. 强夯与真空强夯在吹填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比较[J].勘察科学技术.2008(01)[2]陆豪杰,褚庆元,王龙泉,王磊. 高真空击密法在北仑港区四期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7(08)[3]武亚军,张孟喜,徐士龙. 高真空击密法吹填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J].港工技术.2007(01)[4]封明聪. 地基处理新方法——高真空击密法的机理与优势比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1)[5]李建国,蔡林根,吕秀杰. 综合物探在孟良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