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必修知识点:新陈代谢与酶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与酶、ATP

新陈代谢与酶、ATP酶的发现及概念1. 酶的发现(1)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的实验说明胃液具有作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消化的物质,即。
(3)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中提取出的结晶,并证实其成分是。
(4)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的蛋白质。
(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少数酶是。
归纳总结1.酶知识的正误辨析2.教材中涉及到的酶及其作用的归纳总结3. 酶与激素的比较特定部位细胞产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 (1)酶是蛋白质的验证实验 ①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②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色,证明待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出现紫色,则该酶液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③实验变量:自变量是待测酶液和已知蛋白液,因变量是是否有紫色反应。
(2)酶的催化作用 ①实验设计思路 −−→−检测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底物被分解 对照组: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不被分解②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底物性质利用相应试剂检测,若底物被分解,则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否则不具有催化作用。
③实验变量:自变量是相应酶液的有无,因变量是底物是否被分解。
对应训练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①②⑤B.③⑦⑨C.③④⑧D.④⑤⑥ 答案C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即酶大多数是蛋白−−→−检测质类物质,少数为RNA,它只有催化作用,在个体发育中起调控作用的是激素。
新陈代谢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新陈代谢》知识点归纳第三章《新陈代谢》知识点归纳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
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
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H升高,其活性下降。
高考生物知识点:新陈代谢

高考生物知识点: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用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以下是高考生物中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知识点:
1. 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能量的转化。
2. 反应类型:新陈代谢反应可以分为两类:异化反应和同化反应。
异化反应是指物质
的分解,产生能量和简单的有机分子;同化反应是指利用合成途径将简单分子合成为
复杂的有机物。
3. 能量转化: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量通过酶催化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生物体能够利用
的形式。
细胞内的三大能量转化途径是糖酵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4. 糖酵解:糖酵解是指糖分子通过酶的作用分解为乳酸或酒精,产生少量的ATP和能量。
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无氧条件下,如肌肉运动时。
5.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糖类和其他有机物被完全氧化,产生大量的ATP
和能量。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包括三个阶段:糖解、乙酸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6.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包括光能捕获、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
7. 代谢调节:新陈代谢过程受到多种调节机制的控制,如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反馈机
制的调节。
这些调节机制能够确保生物体内各种代谢反应的平衡和协调。
以上是高考生物中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过程。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知识点小结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知识点小结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
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
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H升高,其活性下降。
高考生物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

高考生物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高考生物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机体与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高考生物中这一考点值得我们注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新陈代谢的一些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新陈代谢必考知识点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ppt5

生物体最基本的 特征是什么?
新陈代谢
新 陈 代 谢 与酶
一、酶的发现
1773年, 意大利的 斯帕兰札尼
说明胃液具有 ( 化学性消化 )作用
1836年 德国的 施旺
从胃液中提取出消化蛋白质的物质, 后来知道这就是( 胃蛋白酶 )
1926年 萨姆纳
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实它是一种
( 蛋白质 )
20世纪30年代 科学家 指出酶是
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的( 蛋白质 )
20世纪80年代 科学家
发现少数 ( ) 也具有生物催化作 用
RNA
讨论1、通过科学家对酶的 认识的探索,你现在认为酶 的本质是什么呢?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
数酶是RNA
讨论2
实践和科学实验 促使
了科学发展。
二、酶的概念
小结
一、酶的发现 二、酶的概念 三、酶的特性
达标练习
8、分析下列实验中,回答有关问题:
(1)3只试管中,不会变蓝的的是 (2)1和2对照,可证明酶具有
1 号试管。
专一性
(3)1和3对照,可证明酶的活性受 温度 的影响。
(4)若向1、2、3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新配制的
斐林试剂。加热煮沸1分钟,试管内出现砖红色
沉淀的是 1号
谢谢大家
孙宽新 Skx668@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高考生物知识点:新陈代谢

高考生物知识点:新陈代谢
高考生物知识点: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3、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
5、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6、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浸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7、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展物质交换。
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9、稳态是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 1 页共 1 页。
高中生物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三节 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三节酶新人教版必修11、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包括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二、酶1、酶的发现(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
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结论: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可以防止胃的物理性消化。
)1836年,施万从胃中提取出这种物质胃蛋白酶。
(2)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同时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并且这种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3)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实验,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冒出气泡,糖液变成了酒。
这一结果与糖液中含有活酵母细胞是一样的。
它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结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4)萨母纳尔(美国),认为酶是蛋白质,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证实。
1917年的一天,他从资料中得知刀豆种子中脲酶含量相当高,便决定从刀豆种子中提取酶。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于在1926年提取出了脲酶(催化尿素水解的酶)。
然后他又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继萨姆纳尔之后,科学家又相继获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许多酶的结晶,并证明这些酶都是蛋白质。
结论:酶是蛋白质(5)1982年,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某种物质(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的)具有催化活性。
如果除去蛋白质部分,并提高镁离子的浓度,留下的RNA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
结论:少数RNA具有酶活性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尤其是实验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2019年生物必修知识点:新陈代谢与
酶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2019年生物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
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2019年生物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