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内饰件
2024年汽车改装件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汽车改装件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汽车改装件市场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而提供的汽车配件和改装服务的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车主对车辆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改装,推动了汽车改装市场的持续增长。
汽车改装件市场涵盖了各类车身件、底盘件、内饰件、电子设备等多个品类,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定制和提升汽车性能的选择。
2.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汽车改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汽车改装件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改装件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北美和欧洲紧随其后,市场规模也较为庞大。
3. 市场发展趋势3.1 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外观和性能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改装件市场正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这种个性化需求而存在的。
越来越多的汽车车主希望通过改装使自己的车辆与众不同,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3.2 智能化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汽车改装件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改装件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智能化元素,例如智能导航系统、智能遥控等,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化驾驶体验的需求。
3.3 环保节能成为主流环保节能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也影响了汽车改装件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环保节能型改装件,例如节能灯饰、低排放尾气装置等,以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燃油消耗。
3.4 电动汽车改装兴起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改装件市场逐渐兴起。
消费者通过改装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能力,满足他们对电动汽车完美驾驶体验的追求。
4. 市场竞争格局汽车改装件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和品牌。
目前市场上大致可分为原厂改装件和副厂改装件两大类。
原厂改装件多由汽车厂商直接生产,品质有保证,但价格较高。
副厂改装件则是由第三方生产商生产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但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2024年汽车内饰件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汽车内饰件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汽车内饰件市场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销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内饰件市场的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汽车内饰件市场的定义汽车内饰件市场是指为汽车提供内饰装饰和功能配件的市场。
这些内饰件包括座椅、仪表盘、方向盘、门板、中控台、内饰灯等。
汽车内饰件市场的发展历程汽车内饰件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汽车诞生之初。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汽车内饰件的种类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现代汽车内饰件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设计,还具备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功能。
汽车内饰件市场的全球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内饰件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的不断追求。
汽车内饰件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1.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从而推动了汽车内饰件市场的增长。
2.可持续发展推动内饰件更新:汽车制造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汽车设计中,推动了内饰件更新换代,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增长。
3.消费者对舒适性和个性化的追求:现代消费者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和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而内饰件是实现这些要求的关键部分。
汽车内饰件市场的地区分布根据市场研究数据,目前全球汽车内饰件市场的主要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
这些地区的汽车内饰件市场规模较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汽车内饰件市场的竞争格局目前,汽车内饰件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许多知名品牌和制造商。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设计创新、价格和供应能力等。
汽车内饰件市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电气化:随着智能化技术和电动化的普及,汽车内饰件市场将迎来更多智能化和电气化产品。
2.轻量化和环保化:为了减少车辆排放和提高燃油效率,汽车内饰件制造商将更加注重轻量化和环保化技术的应用。
3.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对汽车内饰件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定制化产品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汽车内外饰介绍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提供良 好的支撑性和舒适性。
方向盘设计
方向盘是汽车内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其设计需要满足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操 作需求,同时要符合人机工程学,提供良好的握感和操控性。
汽车内饰材料的选用与环保性
内饰材料选用
汽车内饰材料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舒适性和环保 性。常用的内饰材料包括塑料、皮革、木材、金属等。
VS
组成
汽车内外饰的组成非常复杂,每个部分都 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座椅由座 垫、靠背、头枕等部分组成,可以提供舒 适的乘坐体验;方向盘由轮辐和轮壳组成 ,可以提供稳定的驾驶体验;仪表板则由 各种仪表和指示灯组成,可以提供车辆的 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
汽车内外饰的发展趋势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内外饰材料的选择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如采用可回收材 料和生物降解材料等。
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以及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汽车内外饰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 案例一:特斯拉Model S内饰设计 • 简洁、科技感十足的设计风格 • 大屏幕中控和全液晶仪表盘 • 强调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 • 案例二:宝马X7外观设计 • 独特的双肾形进气格栅 • 硬朗的车身线条和宽大的车身 • 追求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智能化
未来汽车的发展将越来越智能化,汽车内外饰也将随之智能化。例如,座椅可以通过感应 技术自动调节温度和按摩功能,提高乘坐舒适度;车窗可以通过智能识别技术自动调节透 光率,提高驾驶安全性。
人性化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和便利性需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内外饰的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性化 。例如,内部饰件可以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空间;外部饰件则可以 采用智能感应技术,方便乘客上下车和寻找车位。
欧盟ece认证标准汽车内饰件防火等级

欧盟ece认证标准汽车内饰件防火等级欧盟ece认证标准汽车内饰件防火等级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饰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汽车内饰件的安全性却备受关注。
尤其是近期的汽车火灾事故,更加引起了人们对汽车内饰件防火等级的重视。
这也促使欧盟在监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确保汽车内饰件的安全性。
其中,ece认证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文中将会就ece认证标准汽车内饰件防火等级从如下五个角度进行阐述:1. ece认证标准的定义及其意义ece标准是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汽车内饰部件标准,它主要是为了确保汽车内饰件的材料达到了欧盟所规定的安全性标准。
采用ece标准认证的内饰件才能进入欧盟市场,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ece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ece认证标准包括哪些内容ece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内饰件防火等级、内饰件燃烧漏出物的限制等两个方面。
其中,内饰件防火等级是通过测试内饰件的燃烧性能,以分级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
目前,按照ece标准,内饰件防火等级分别为F0、F1、F2、F3、F4,其中F4防火性能最高。
内饰件燃烧漏出物的限制是对内饰件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限制,以保证人体的健康安全。
3. 如何进行ece认证标准的测试为了测试内饰件的防火性能等级,需要采用欧洲委员会制定的测试方法。
该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干态测试、湿态测试以及照射测试等三个方面。
其中,干态测试是通过将内饰件暴露在500℃的高温下,对其进行燃烧测试。
湿态测试是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对内饰件进行燃烧测试。
而照射测试则是模拟太阳的辐射照射条件,以测试内饰件的耐光性能。
4. ece认证标准与汽车内饰件安全的关系ece标准认证内饰件的防火性能等级,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内部着火的概率。
与此同时,由于内饰件防火等级的提高还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保障乘客的健康安全。
汽车内饰材料有哪些

汽车内饰材料有哪些
汽车内饰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皮革,汽车内饰中常见的材料之一。
皮革内饰给人一种高档、豪华的感觉,
因此在一些高端车型中较为常见。
皮革内饰的优点是耐磨、易清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舒适感。
但是皮革内饰的价格较高,而且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老化,需要定期保养。
2.布料,布料内饰在一些经济型车型中比较常见。
相比皮革,布料内饰更加轻便、环保,而且价格相对较低。
但是布料内饰也存在着清洁困难、易褪色等问题。
3.塑料,塑料内饰在汽车内饰中应用广泛。
它轻便、耐用、成本低廉,且可以
制作成各种形状,因此在汽车内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塑料内饰也容易受到日晒和高温的影响,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4.木材,一些高端豪华车型中会采用木材内饰,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木
材内饰的优点是质感好,不易老化,但是价格昂贵且需要较高的保养成本。
5.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内饰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易清洁性,同时也可以模拟出
各种材质的纹理,因此在一些中高端车型中较为常见。
6.金属材料,金属内饰常常出现在一些运动风格的车型中,给人一种稳重、豪
华的感觉。
金属内饰的优点是坚固耐用,但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温度过高。
总的来说,汽车内饰材料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选择汽车时,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预算和使用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饰材料。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对汽车内饰的保养和清洁,延长其使用寿命,保持车内环境的整洁和舒适。
汽车内饰件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内饰件行业分析报告汽车内饰件是汽车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用于车辆内部装饰、隔音、美化、保护等功能。
汽车内饰件的分类包括车用座椅、内饰板、门板、方向盘等。
汽车内饰件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原材料、设计、制造、销售等众多环节。
一、定义及分类特点汽车内饰件是指安装在汽车内部的各种装饰、隔音、保护、功能组件。
汽车内饰件根据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座椅、仪表板、门板、中控台、方向盘、车门、车顶、圈夹板等类型。
汽车内饰件的主要特点包括:外观美观、安全舒适、低沉静音、环保等等。
二、产业链汽车内饰件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购、内饰件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及销售等环节。
原材料包括织物、皮革、聚丙烯等材料,设计环节涉及到设计师对汽车外观和内饰进行设计和开发。
生产制造环节包括材料的加工、生产线组装以及质量控制。
物流配送包括配送到各个汽车生产厂家和售后服务商,销售环节则包括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
三、发展历程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饰件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在80年代,中国的汽车内饰件行业起步,以国有企业的名义生产汽车内饰件,这些企业大多数是专业的座椅厂商。
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内饰件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四、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国家在汽车内饰件行业的发展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汽车消费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五、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在经济环境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给汽车内饰件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社会环境方面,人们对舒适、安全、美观等要求不断提升,这也促进了汽车内饰件的创新和改进。
在技术环境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内饰件行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六、发展驱动因素对汽车内饰件行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消费需求的增长,技术创新的发展,政策的倾斜等。
汽车常用内饰塑料汇总

汽车常用内饰塑料汇总汽车内饰塑料是现代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用于制作座椅、仪表盘、门板、中控台等部件,为车辆提供舒适、实用和美观的内部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汽车内饰塑料。
1.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内饰塑料,它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刚性。
ABS塑料制成的部件通常是黑色的,能够耐受高温和紫外线照射,使其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2.PVC(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被广泛用于汽车内饰制造。
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可以制成各种颜色和纹理,满足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
同时,PVC还具有良好的软性和弹性,使其成为制作座椅和内饰面板的理想材料之一3.PE(聚乙烯):PE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压力性的塑料材料。
它常用于制造汽车座椅的底座和座垫等部件,能够承受乘客的重量并提供舒适的座椅支撑。
4.PP(聚丙烯):PP是一种通用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广泛用于汽车内饰制造中,例如制作门板和仪表盘等部件。
PP塑料制成的部件通常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耐受长时间的使用。
5.PC(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冲击强度和透明性的工程塑料。
它常用于制造汽车的灯罩、仪表盘覆盖物等部件,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物理保护。
6.PU(聚氨酯):PU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和耐磨性的塑料材料。
它常用于汽车座椅的填充材料和内饰面料,能够提供良好的坐姿支撑和舒适感受。
7.聚酯纤维(PET):聚酯纤维是一种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常用于汽车座椅的面料和车顶衬里的内饰材料。
聚酯纤维具有耐热、防污和易清洁等特性,使其在汽车内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8.PA(聚酰胺):PA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刚性的塑料材料。
它常用于汽车内饰中制作一些需要承受冲击和摩擦的部件,例如车门把手和储物格等。
9.ABS/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共混物):ABS/PC是一种混合材料,结合了ABS塑料和PC塑料的优点。
汽车内外饰零件概述

护板、B柱下护板、C柱下护板、个别装有引擎盖开启拉手、加油盖开启拉手 等
内外饰总成简介
③顶棚总成
顶棚总成由顶棚和顶棚隔热垫组成,属于顶棚总成的附件主要有遮阳板、内 安全拉手、驾驶员眼睛盒等。
的缓冲吸能的关键构件。 保险杠侧导向架:位于保险杠后部两侧可靠定位连接,以保证:同称保险杠防擦条,设计成独立装配件,在碰擦损伤后可单 独更换。
散热器格栅:车身前部供散热器通风并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扰流板:为调整行驶中车身周围的气流而设置的附加部件,一般设计成独立
内外饰总成简介
其他外饰总成
轮罩
格栅
外后视镜壳体、导流板、扰流板、车门拉手、标牌、防擦条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三、内外饰设计基础
内外饰设计要求
①内外饰件的可见表面不允许有波纹、皱纹、缩痕以及其他破坏表面完美的 缺陷。内饰件边缘应光顺,各内饰件之间保证缝隙均匀、棱线一致、清晰、 平滑、过渡均匀,以保证整车的外观一致性与美感。内饰件的形状复杂,立 体曲面多。一种是内饰件本身的立体曲面,是考虑造型及其美观的需要;另 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装配衔接的内饰件共同构成的,必须保持一致。 ②拔模方向:注塑件设计时首先应确定脱模方向,脱模方向确定后,数模上 的各个型面在脱模方向上都应该有脱模角,保证模具的成型。而对于需要顶 块或抽芯的部分,设计时应先确定抽芯的方向及抽芯的位置,然后同样在抽 芯的方向上,型面要有脱模角。确定拔模方向时应尽可能避免负角以降低成 本。 ③拔模斜度:拔模斜度在零点几度到几度范围内变化,它随成型深度、材料 刚性、表面润滑性、模具表面粗糙度和材料收缩性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一 般为0.25度到2度。表面做纹理(皮纹)的零件的拔模角一般大于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汽车内外饰件行业的市场信息收集王鹏简介:汽车内饰件通常是指汽车内部装饰所用的一些产品,种类很多,像仪表板、门内护板、顶棚、地毯、方向盘、座椅系统等,不过现在大部分产品不仅仅是只起到装饰作用,还需要兼顾功能性、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汽车外饰件是用于汽车车身外面,用于保护车身和美化车体的一些外观件,要求防护与美观兼顾,像前后保险杠、扰流板、格栅、饰条、侧裙、挡泥板等。
汽车内外饰件大都是一些非金属件。
市场概况: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内外饰行业提供庞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内外饰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行业产值年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以上,行业规模几乎占了整个零部件总体规模的1/4。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内外饰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北、华北几个地区。
其中华东地区无论是在公司数量还是产业规模上都要领先于其它地区,产值约占全国的1/3,其次是中南地区,主要围绕东风和广汽分布。
近几年西南地区也发展很快,除了原有长安、力帆等汽车集团外,像大众、一汽、华晨等整车厂落户西部,很多零部件企业纷纷跟进。
得益于整个汽车行业的景气繁荣,国内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民族企业,像上海延锋、江南模塑、华翔集团等,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一定竞争力。
不过大部分中下游的企业日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好过了,原材料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需求增速都大于供求增速,基本不会出现明显降价,而且很多产品都是客户指定材料供应商,没有选择权,另外对于下游客户又缺乏议价能力,很多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还要承受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利润空间有限。
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汽车产业链的整合进度会逐步加快,中国内外饰行业产能分散的状况会得以改善,一些弱小的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会逐渐被淘汰。
汽车内外饰行业发展的方向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
安全方面:汽车发生事故后,最先受到冲击的往往是汽车外饰件,同时,驾乘人员最先接触的就是内饰件,所以内外饰件在行车安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很多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汽车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很多企业结合这些法规和标准,将越来越多的安全理念融入到内外饰件的开发过程中,如丰田汽车的主动头枕技术,具有吸能特性材料的使用。
节能方面:据预测,汽车自重降低10%,油耗就会降低6-8%,所以说到节能必须要提的就是轻量化,替代材料的是使用是实现轻量化主要途径之一,如兰博基尼碳纤维车身,丰田汽车的天然纤维内饰以及纳米保险杠,江森自控和丰田纺织的轻量化座椅,当然一些轻质材料成功应用的案例非常多,现在几乎可以在每款中高端车上都能看到。
环保方面:环境保护是近年来整个汽车产业当中最多提到的课题,无论是材料选用还是减排,都是围绕着环保来做。
丰田纺织洋麻材料的开发,早在1990年,他们就开始把目光集中到生长周期短、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纤维强度高、材质轻特点的洋麻材料上,并在2000年在汽车门板上大量使用。
舒适方面:主要是针对内饰件,一些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解析、人体工学方面的分析为乘员及驾驶提供更舒适的空间,比如在汽车内饰件设计上融入现代流行元素,提供一些个性化解决方案。
还有像一些隔热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整车及未来新能源汽车在空调使用中的能源消耗。
另外,作为汽车智能化的主要载体,未来汽车内外饰系统和汽车电子结合必然会越来越紧密。
以下是国内外比较知名的汽车内外饰件主流供应商佛吉亚(Faurecia)-法国简介:佛吉亚(点击查看在华布局)成立于1997年,目前在全球34个国家设立研发及生产基地,旗下四大核心业务(座椅、排气系统、内饰件、外饰件)均拥有国际领先地位。
集团2014年销售额为188亿欧元,内饰件全球排名第一,外饰件欧洲排名第一,内外饰件合计收入达到60多亿欧元。
目前,佛吉亚在中国运营38家工厂,4个研发中心,拥有12000名员工,其中包括800名工程师,业务遍布中国所有的主要汽车产区。
2014年,佛吉亚在中国的销售额达23亿欧元,相比2013年上升20%,远超当地汽车产量增长率。
公司计划到2018年将运营规模扩大到55家工厂,中国市场年销售额增长至现在的两倍以上,超过40亿欧元。
麦格纳(Magna)-加拿大简介:麦格纳(点击查看在华布局)成立于1957年,1961年上市,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汽车供应商,产品涉及车身与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座椅系统、动力总成、镜像系统、车顶系统、汽车电子等多个方面。
2014年销售额366.4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达到历史新高。
在全球29个国家投资了312家工厂以及83个研发和销售中心,员工达到12万多人。
其中在中国设有39家,员工人数近万名。
2015年4月公司与西班牙安通林签订协议,准备以5.25亿美元将其内饰业务出售给后者,交易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
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美国简介:1885年创立于美国,以制作恒温器起家,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公司。
集团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0多家分公司和制造工厂,员工17万多人。
2014财年全球销售额为428亿美元。
公司汽车业务主要包括座椅、内饰、铅酸蓄电池等。
近年来不断有汽车业务被分拆和出售:2013年7月份,江森自控将其HomeL ink汽车电子业务转售给了镜泰公司;2014年1月江森自控将汽车电子业务售予伟世通,7月份完成交易,金额为2.65亿美元;201 4年2月,江森自控又将汽车顶蓬及遮阳板业务售予美国Atlas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2015年6月10日,江森自控发布声明称,有意抛售旗下所有汽车业务。
全耐塑料(Plastic Omnium SA)-法国简介:公司建于1947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在五大洲设有87间工厂。
作为一家多元文化的企业,全耐塑料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40 00名员工,其中61%在法国以外。
公司两大核心业务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外饰件)和城市环卫系统。
2014年汽车部的营收增长了4.9%至48.8亿欧元。
在该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中,西欧地区贡献了43%的份额,北美份额为26%,亚洲的份额虽然只有17%,但却是增长最快的地区,去年该公司在华营收增长了23%至4.3亿欧元。
2015年该公司在中国开张的三座工厂中,武汉保险杠工厂产能将供应通用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长沙保险杠工厂则供应大众和菲亚特在华企业,北京燃料系统工厂用于供应中国本土车企。
安通林(Grupo Antolin Irausa,S.A)-西班牙简介:安通林成立于1950年,总部位于西班牙布尔戈斯(Burgos),目前共有1.54万名员工,在全球25个国家设有125家工厂和25家服务中心,业务包括汽车车顶内饰系统、车门、座椅及照明设备,顶置系统领域,安通林的规模已经达到全球第一。
2014年销售额为22.25亿欧元,前五大客户包括:福特18.9%,大众18.3%,雷诺1 5.2%,菲亚特11.8%,标致11.1%。
2015年已与麦格纳达成业务购买协议,准备以价5.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内饰业务(不包含座椅)。
丰田纺织(Toyota Boshoku)-日本简介: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TBCH)是丰田纺织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2013财年营业额为12,183亿日元,是全球第三大座椅生产商,仅次于江森自控和李尔,主要客户是丰田。
据悉,鉴于竞争加剧,丰田计划将旗下四个制造乘用车座椅的业务合而为一,最早2016年完成整合。
四家公司座椅业务合并有望提高效率,以及整个丰田集团的竞争力,更好地同欧美对手争夺市场。
目前丰田纺织在中国员工人数近8400人,在长春、天津、上海、成都、宁波、广州等地共有13家公司,业务涵盖汽车座椅、门板、顶篷、地板地毯及滤清器等多种产品。
丰田合成(Toyoda Gosei)-日本简介:成立于1949年,在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4家集团公司,有员工31600多人。
主要生产汽车密封件、安全系统产品、车身内外饰件、机能部件等。
2013年销售额为6,894亿日元,主要为丰田、日野等整车厂配套。
目前在中国设有10家子公司。
埃驰(IAC)-美国简介:IAC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及系统的供应商,产品涵盖内外饰、结构及功能部件。
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在全球18个国家拥有超过80个生产基地。
其北美团队在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拥有超过18,000名员工。
IAC的亚洲总部位于上海,分别在中国和印度拥有制造和研发基地。
基于中国现在有的四家合资厂和一家独资工厂,IAC北美进一步制定了积极进取的计划,在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拓展新的制造和研发能力。
产品线包括门板、仪表盘、地毯和声学元件,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美元。
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韩国简介:成立于1977年,是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三大主力之一,2013年营业收入273亿美元,员工近2万人,零部件百强排名第八,产品涉及除轮胎、玻璃和白车身以外的所有汽车部件。
目前在国内有生产工厂13家,海外8个国家有16家;零部件工厂(物流中心)国内有27家,海外15个国家有36家;研究所在4个国家有8处。
与现代、起亚、双龙以及国外的通用、宝马、奔驰、大众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中国建有包括研究所、事务所在内的11家单位。
李尔(LEAR)-美国简介:1917年创办于底特律,自1994年上市后,进行了18次大规模收购活动,而今,公司已为全球范围的汽车提供全套座椅系统和电气管理系统。
去年李尔的销售额达到141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位于第189位。
公司在全球35个国家有207家分支机构,员工人数达10万以上。
东海理化(Tokai Rika)-日本简介:成立于1948年,目前在国内外总共有32家关联企业,员工16000多人,主要产品有汽车安全系统和内外饰件等,14年销售额为4378亿日元。
在中国天津、佛山、无锡三地建有3家公司。
恩坦华(Inteva)-美国简介:恩坦华原为德尔福全球内饰系统和闭合系统,于2008年由美国私募基金Renco公司收购,正式成立为恩坦华集团。
2011年恩坦华集团正式收购阿文美驰车身事业部,扩张全球布局。
恩坦华产品主要包括闭合系统、内饰系统、天窗系统、电机及电子系统等,客户包括通用、大众、奔驰、宝马等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本地厂商。
13年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底特律市。
全球员工人数9000人,在五大洲的18个国家有分支机构包括制造工厂和产品研发中心。
恩坦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有3家独资厂、2家合资厂和3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上海、吉林长春、江苏镇江等地。
韩一理化(HANIL E-HWA)-韩国简介:公司成立于1972年,1989年上市,在斯洛伐克、中国、德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地建有工厂和研发机构,其中中国的工厂位于江苏、北京、辽宁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