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名句名篇默写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最新模拟试题精编拟试题06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

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考点解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
所谓“名句”,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命题角度】名篇名句默写为情景式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在最新模拟试题中,《师说》和《离骚》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出现了将6句合并在一个文段内考查的新题型。
【方法点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需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题精选】一.(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
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考试专题)

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一、情景默写1.(2021·北京朝阳区·高一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__________,天下归心”。
②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鸡犬相闻的田园景象:“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
”③《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表达自己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④杜甫在《登高》中抒发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⑤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的职责:“师者,__________。
”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
”⑦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⑧《核舟记》中描写核舟上雕刻了《赤壁赋》中的名句:“清风徐来,___________。
”⑨秦观在《鹊桥仙》中一反人们期待长厢厮守、不堪离别的常情,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词句是:“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
⑩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瞭望长江北岸想起当年扬州战火连天:“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
”【答案】周公吐哺鸡鸣桑树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犹抱琵琶半遮面雕栏玉砌应犹在水波不兴又岂在朝朝暮暮烽火扬州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哺、颠、摧、事、作、受、砌、烽。
2.(2021·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分别写出了周瑜潇洒的风度和战时周瑜儒雅的装束。
【人教版】三年高考2020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6 名句默写(含解析)

专题06 名句默写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2.【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和易错字形。
本题应注意“蹴、绡”。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仍然是情景式默写题型,与2017年相比,分值增加,选材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经典,命题更加突出对理解名句内涵的考查。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名句名篇默写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独坐幽篁里,。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岑参《逢入京使》抒写思念亲人又不愿意让亲人挂念的诗句是:“ ,。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4),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按原文填空。
诗,承载着多种情怀。
王维“独坐幽篁里,”(《竹里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的惬意;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描写了一曲伤心离别的曲调,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岑参的“ ,双袖龙钟泪丕干”(《逢入京使》)写偶遇一位返京的使者,让远赴边塞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韩愈用“ ,”(《晚春》)赞许花草树木都有情思,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
3.古诗文默写(1),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默写古诗。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2),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请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
,。
(4)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品格的诗句是:,。
(5)读经典诗歌,需领略其中丰富的内涵。
读《天净沙·秋思》,我们从“夕阳西下,”中感受到马致远漂泊他乡的羁旅之苦;读《木兰诗》,“ ,”诗句让我们领略了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
5.填空。
(1),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2),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3)挑兮达兮,。
(《诗经·子衿》)(4),儿女共沾巾。
专题0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新题速递·语文》

专题0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
【答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遒”“柯”“晖”“意气”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的怅问,表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2)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下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
人生苦短,正如曹操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解析】此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1)注意题干“怅问,表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抱负”的语意限制,注意“沉浮”的写法;(2)注意“人生苦短,正如曹操所说”的语境限制,注意“譬如”的写法;(3)关注题干的关键信息“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注意“羁”“渊”的写法。
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雪》中,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卷06 名句名篇默写-2020年高考语文考题解密+样题导做+强化训练(解析版)

2020年高考考题解密06 名句名篇默写 【素材解密】 课标1卷17年《观沧海》《阿房宫赋》、18年《论语•为政》《师说》《念奴娇(大江东去)》、19年《庄子•逍遥游》《蜀道难》《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课标2卷17年《庄子•逍遥游》《陋室铭》、18年《孟子•鱼我所欲也》《琵琶行》《赤壁赋》、19年《邹忌讽齐王纳谏》《阿房宫赋》《赤壁赋》,课标3卷17年《荀子•劝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年《荀子•劝学》《出师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9年《论语•子罕》《师说》《念奴娇(大江东去)》。
从选材看初中的1题,高中的2题,从教材分布看,先秦的一道,唐宋八大家和李杜白居易的一道,其它一道由此我们认为2020年高考还会沿着这个思路选材,课标1卷重点注意《离骚》《劝学》《赤壁赋》《琵琶行》《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标2卷注意《离骚》《蜀道难》《逍遥游》《师说》《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标3卷注意《离骚》《赤壁赋》《琵琶行》《阿房宫赋》《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题型猜想】名句默写试题17年采取两道5分的方式,18/19两年采用三道6分的方式,均为理解性默写,18年中句子的指向性更强,有一空一句的题目,20年要提起注意。
【命题陷阱】题干设置一般指明篇目,要填写的句子的意义或在文中所起作用,答题时重点抓住这些信息,近几年所写的句子有避免名句倾向。
【得分要点】1.申请题干,注意题干中对所写句子意义和作用方面的要求。
2.平时积累要结合文意和赏析记忆,不要未来背诵而背诵,要通篇背诵,不要只摘录名句。
3.注意字形,不要写错别字。
4。
诗歌要重点结合赏析记忆,在诗歌鉴赏中会出现比较阅读,涉及的对象均为要求背诵的篇目。
【样题导做】【样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此题采用2题5分的方式命制,初中1题,高中1题。
高中语文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高一语文上学期(解析版)

专题06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芣苢》《插秧歌》(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答案】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芣苢、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1)《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
其中,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2)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答案】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易错字:(1)掇,捋,袺,襭;(2)兜,鍪,胛。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古诗文默写

专题训练6 古诗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
归有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使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3)古人常以“赋诗”来抒发情怀、表现形象。
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清雅的人生追求,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曹操文武兼备的英雄形象。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父母是我们的港湾,《屈原列传》中写人在悲痛中会呼唤父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耸入云霄;而“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3)江水、河水的流逝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思绪,这在古代名篇中也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昔日琵琶女在演奏后,受到京都豪富子弟竞相追捧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境理解式默写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解析名句的默写要准确,不能有错别字。
注意“纶”“樯橹”等字的写法。
2.(2018全国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尔”不能写成“而”,“蹴”也容易误写。
(2)对于《琵琶行》的考查,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经典名句,对于这些文章的备考,一定要背熟全篇。
(3)要注意“斗牛之间”的书写,不要把它和《滕王阁序》中“牛斗之墟”记混。
3.(2018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注意“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2)注意“回顾汉代历史”,(3)注意“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无尽愁绪”等关键信息。
还要注意“博”“颓”“似”等字的写法。
4.(2017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1)注意“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提示,这里出现了“海水”和“峰峦”两个意象,据此得出答案。
注意“澹”“竦”等字的写法。
(2)注意位置上的提示,需填写的句子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
注意“递”不要误写。
5.(2017全国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抓住“大年”“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等关键信息来确定需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不要遗漏“乃”字,注意“匹”的写法。
(2)抓住“借指自己的陋室”“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等关键信息就能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庐”“蜀”的写法。
6.(2017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空缺部分是解释“积累的重要”,并且属于“观点”句,据此可得出答案。
注意“焉”的写法。
(2)“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是对横线处意义的解释,还原诗句即可。
注意“俄顷”“漠漠”的正确写法。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改编自2018湖北武汉4月调研测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自然神奇秀美,令人惊叹,杜甫在《望岳》中以“,”两句气势磅礴地展示了自然的伟力。
(2)白居易《观刈麦》中“,”两句描写了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场景。
(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答案(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所填内容是解释“自然的伟力”,注意“晓”的字形。
(2)注意“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提示,注意“箪”“携”的字形。
(3)注意感叹“人生短暂”的提示。
2.(改编自2018陕西宝鸡第三次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两句表现他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抱负。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词人登临北固亭,慨叹眼前景象,又担忧当前时局的词句是:,。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注意“不论身处何地”“忧国忧民”的提示。
(2)注意“慨叹眼前景象”和“担忧当前时局”的提示,注意“榭”的字形。
(3)注意“行路”“积累”的提示,注意“跬”“至”的字形。
3.(改编自2018河南4月适应性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魏尚典故,抒发了渴盼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的感情。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3)《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之所以能不被外界的赞誉或非议所动,是因为他能“,”。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1)要注意“典故”和“情感”的提示。
(2)注意“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提示,还要注意“呕哑”的字形。
(3)填写的句子是阐述“不被外界的赞誉或非议所动”的原因,注意“辩”的字形。
4.(改编自2018四川绵阳三诊)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记载,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2)《诗经·氓》中表现男女曾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诗句是“,”。
(3)《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所填写内容是曹刿的乡人对他求见国君献策的质疑。
(2)注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提示,注意“晏”的字形。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达的意思是“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努力,学习超过前辈”,根据此意可以得出答案。
5.(改编自2018四川成都二诊)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有阔大境界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2)《阿房宫赋》中“,”两句,借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规模宏大,秦始皇生活纷奢。
(3)《琵琶行》中,以鸟兽啼鸣表现诗人谪居之地荒僻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1)要注意“身处逆境仍有阔大境界和崇高理想”的提示。
(2)注意“钉头之多”的提示,还要注意“磷”“庾”的字形。
(3)注意“鸟兽啼鸣”的提示。
6.(改编自2018广东广州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
表现这效果的话是“,”。
(2)屈原在《离骚》中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决心。
(3)杜甫《登高》中“,”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出师表》中,与“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相对应的句子是“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效果就是这几句话之后的两句。
(2)注意“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提示,注意“伏”“兮”等字的字形。
(3)注意“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提示。
7.(改编自2018河北唐山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对潭中鱼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静态时,呆呆地静止不动;动态时,“,”。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要注意此时的动态和静态构成了对比,还要注意“俶”“翕”的字形。
(2)注意“黄鹤”“猿猴”的提示,注意“猱”“援”的字形。
(3)注意“军容之盛”的提示,注意“舳舻”“旌旗”的字形。
8.(改编自2018陕西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引用渔者歌词“,”写出了三峡峡长猿鸣的特点。
(2)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我们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的感喟。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1)要注意“峡长猿鸣”的提示。
(2)要注意诗句出自《琵琶行》,还要注意“沦”的字形。
(3)注意“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提示,注意不要漏掉虚词。
9.(2018广东深圳第二次调研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三句表现出作者心系国家安危、渴望赴边建功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