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低坝径流式小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减缓-仪器信息网

合集下载

径流式小型水电站的运行优化

径流式小型水电站的运行优化

图1工厂布局示意图和优化参数[收稿日期]2020-03-17[作者简介]杨珉(1971-),男,贵州大方人,白,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水力机械。

第6期(总第457期)吉林水利2020年06月[文章编号]1009-2846(2020)06-0048-041引言小规模水电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项成本效益高的技术,小型水电站多为径流式水电站,其设计、外观和影响与传统的大型水电站有很大的不同,前池容量较小,无蓄水池,全部引水回厂房下游,对环境影响较小。

小型水电站的优化设计问题对投资的成本效益至关重要。

由于天然流量的不均匀性和季节性变化,加上缺乏重要容量的上游水库,因此很难确定发电厂部件的尺寸,也很难确定其装机容量。

所有以上小水电机组均由一个或多个相同的水轮机组成。

但是,安装由两台大小不一、型式不一的并联运行的水轮机,是否可以增加发电量,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以及如何进行组合和优化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此外,还要在目前使用的方法中,对保持问题的其他一些参数(如压力管道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对特定水力位置的水轮机进行了最佳尺寸确定[1-2]。

2小型水电站运行模拟2.1主要布局以及优化参数海里水电站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断杉镇,水电站从建成运行至今,已超过8年,大部分机组老化,需要进行重新合理布局和整修,以满足当地用水用电需求。

图1显示了海里水电站布局的主要组成部分及设计参数。

两台涡轮机的类型和尺寸(标称功率或流量Q 1和Q 2)、三个管段的标称直径D 1、D 2和D 3以及其中两个管段的长度L 1和L 2。

总水头h 和压力管道总长度L 在特定位置已知,因此,有九个设计变量需要优化:负荷系数L f 给出了平均(年)生产功率与安装标称功率的比率,能源生产指数E f 的计算为一年期间总水头h 处的自然流的能量势能除以产生的能量之和,水力开发指数W f 是流经运行涡轮机的流量的一部分,最大值接近95%,净现值NPV ,收益成本比BCR ,涡轮类型,涡轮尺寸,额定流量Q r ,发电量P 。

小水电站径流预测和优化调度文献综述

小水电站径流预测和优化调度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是关于小水电站(群)发电优化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一篇文献综述,先介绍项目的由来及其研究意思,然后介绍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难点以定位项目开发的一个大环境,明确当前同类项目的研究情况,然后本文简述小水电站(群)发电系统决策优化系统的通用系统结构及径流预测的具体方法,紧接着介绍系统开发中需要运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优化调度,小水电站,径流预测,Spring,MVC一、题目背景和意义我国是一个水利大国,2010年据统计,我国的水利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6.7%。

由于水电站的位置一般都在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畅通的地方。

势必会对其管理,运营,技术创新造成一定的影响,配套设施和相应软件设备没有跟上,从而对水利发电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应该得到大力的扶植与发展,这能够提高企业效益,并且充分利用水资源。

本文立足于国内现有的水电调度算法的研究,参考并吸收国外的先进算法,在国内一些原有的水电站(群)优化调度软件[1-5]。

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使该系统能够满足现在水力发电企业对调度软件的需要。

纵观国内优化调度软件,首先主要结构是C/S(Client/Server)计算机网络模式下的集成系统,该系统为企业增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了很大帮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明显的发现这样的系统结构有很大的缺陷,比如系统过程运行不够简明,系统功能过于简单;系统对网络的支持能力不够,现在多采用的是C/S的计算机网络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响应比较慢。

其次,以往的软件往往考虑单个水电站的优化调度,而没有考虑水电站群的情况,需要改进。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国内的优化调度软件进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对水电调度的研究,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径流预测,另外一个是优化调度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1 优化调度研究在国外,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已有比较长的历史。

文县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探析

文县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探析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文县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探析杨浩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水务局甘肃陇南746400)摘要:小水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保护环境、有效实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河流及其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文县小水电站主要利用天然水流落差发电,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忽略了相关生态流量,引起下游河段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笔者根据当地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的必要性,探讨了相关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问题,以促进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TK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1(c)-0089-03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Flow of SmallHydropower Stations in Wenxian CountyYANG Haodong(Wenxian Water Authority,Longnan City,Gansu Province,Longnan,Gansu Province,746400China)Abstract:As a clean energy,small hydropower st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realizing energy development effectively.While produc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it also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iver and its downstream.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 in Wenxian County mainly use natural water flow difference for power generation.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due to excessiv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lack of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eglect of relevant ecological flow,resulting in deterior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downstream reach.Ac‐cording to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flow of local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flow of relevant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so a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goal of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Words: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Ecological flow rat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asures生态流量是维持河床基本形态,保证河流的输水能力,防止河流干涸,保持一定水体的自净能力的最小流量,它是维持河流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生态流量。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小型水电站运行评价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小型水电站运行评价

水电秋机电技术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ique of Hydropower Station 第44卷第6期2021年6月Vol.44 No.6Jun.202198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小型水电站运行评价郑丽(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摘要:水工结构的正确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应根据适用的标准和法规进行投资,保证不打破环 境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福建省某小型水力发电厂(SHP)的工作情况,分析了参数变 化(例如水头,流速)对小水电利润的影响。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可持续发展;水能损失中图分类号:TV7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387 (2021)06-0098-03DOI : 10.13599/ki.l 1-5130.2021.06.0291引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化石燃料的全球资源,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储量,正 在逐渐枯竭,导致其价格上涨。

一方面,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寻求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使得 使用可再生能源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水电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1-3]o 小型水电站(SHP)国内规定装机容量(P )最高为25 MW O 然而,小型水电站也对环境有一些负面影响,通常与动植物有关叫研究指出, 在水电设施建设期间和建成后的两年内,可以观察到 小水电对河岸植被水质和栖息地条件的最大负面影 响。

在这段时间之后,温度和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都恢复到适合水生生物的正常发育条件,pH 值也稳 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研究人员认为,优化现有水电基础设施的利用将有利于能源,水和环境安全叫SHP 的总体评估 或优化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通常SHP 位于较小的水库或河流上,存在与流量条件的不均匀 性和季节性变化相关的问题[6]o本文研究指出小水电系统最大的威胁是由于累 积的植物残渣导致入口通道流量的减少,导致流速或水头下降。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孙为民
【期刊名称】《湖南水利水电》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小水电具有水电所具有的资源可再生性、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微观和宏观经济效果方面具有许多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其位置通常处于敏感地区,故不能忽略其对环境的局部影响.文章主要论述小水电可能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孙为民
【作者单位】宁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宁乡县,4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2
【相关文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以12家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例 [J], 王媛媛;蒋航;
2.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分析 [J], 韩方虎;农定飞;杨美临;赵积开
3.基于GIS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以云南省师宗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为例 [J], 李军;虎雄岗;金艳珠;谈树成
4.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 [J], 文鹏飞
5.谈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戴凌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

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

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对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与评价,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标签:生态流量;移民安置;水文情势;水土流失;增殖放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水电站工程主要环境特点与环境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抓住水文情势、水温、水质的影响分析,陆生生态多样性及完整性、水生生态多样性及完整性分析、移民安置环境合理性及环境影响分析等重点内容。

在分析预测主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环境保护措施,可有效减缓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不利环境影响,促进水电行业科学、有序、绿色发展。

(一)水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对水生生境的影响:水库大坝建成后,水库原有的河流变成水库水面。

水域面积、水深和水体增大,污染物扩散能力降低,水体复氧能力减弱,深层水体溶解氧含量低,这对需要高溶解氧环境的土著鱼类不利;库尾流速基本和天然情况一致,库中流速减小1/2,坝前流速显著减缓,泥沙沉积,水体透明度增大,适应急流水环境的生物种类将减少,适应缓流水环境的生物种类增多,初级生产力增高。

水库为季调节,水库水温为过渡型,蓄水后坝前表面水温较天然河道明显偏高,库底水温较天然河道水温偏低。

坝下江段,由于调峰运行,流速、水位将发生一定变化。

电站日调峰运行时段将改变下游河道的天然来水状况,使坝下水生生物生境变得更加不稳定,坝下部分河段处于少水状况,不利于坝下鱼类越冬;水库下泄水温较坝址天然水温最大下降2.6℃。

这些水文情势的变化均会对原天然河道的鱼类生境产生影响。

大坝泄洪气体过饱和影响:大坝下泄水流通过溢洪道或泄洪洞冲泄到消力池时,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带入大量空气,由此造成水体中含有过饱和气体,这一情况一般发生在大坝泄洪时期,水中过饱和气体主要为氧气和氮气(氮气起决定性作用)。

水库泄洪过程中过饱和氧气的产生将在一定范围内加速降解水体中好氧性污染物,溶解氧浓度的维持能使水库水质良好状态得到保证。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维普资讯
《 湖南水利水 电》06 20 年第 5 期
小水 电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孙 为 民
( 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宁乡县 4 0 0 ) 宁 16 0
【 要】 小水电具有水电所具有的资源可再生性、 摘 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在微观和宏观经济效果方面具
1 小水电的优势 与劣势
小 水电是 指容量 为( . 05 1 .)MW 的小水 电站 ; 0 容量小 于 可能造成的影响 。并 提出了小水 电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的评估
0 W 的水电站又称为农村小水 电。小水 电工程简单 、 .M 5 建设 方 法 。
工期短 。 一次性基建投 资小 , 水库的淹没损失 、 民、 移 环境和生
正如不能忽视小 水电的地位和作用那样 ,正 确认识小水 个方面加以考虑 : 速 发展也是至关重要 的。 小水电所面临 的不 利条件有来 自外 行 为( 如工程建设施工 , 人类行为等 ) 。 政策、 经济等方 面的劣势 。 电力行业是 一个技术 密集 、 资金 密 建设 项 目寿命周期 的不 同阶段 ( 建设 、 、 运行 可能发生的故障 、 集的行业 ,小水 电 的发 电生产过 程虽然 没有 大 电厂 那么 复 拆除 )对这些交互作用加 以分析 。 , 对小水 电建设项 目而言 。 最 杂 , 其中的技术含量是许 多其它行业 同等生产 规模所无法 重要的是分 析电站 在运行 阶段对环境 的影响。 但
8 2
维普资讯
孙为民 , , 小水 电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究 的清晰性 , 而且详尽 的描述可 以防止泛泛 的、 只是停 留在定 附表 小水电建设项 目可能对环境造成 的影响及 影响程度 ( 供参考 ) 性层面上的分析。 当然 , 这将带来一个如何综合各种评估信息 事件 受 影 响 的 对 象 影 响 方 式 影 响 程 度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分析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分析

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分析韩方虎;农定飞;杨美临;赵积开【摘要】On the basis of technical appraisal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reports of small -scale hydropower stations in Yunnan Provinc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key points that should be fo-cused 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chnical appraisal on hydropower EIA.The viewpoints put forward could b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proficiency of EIA reports.%在分析近年来云南省小水电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和实际工程调研的情况下,总结了小水电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中需关注的要点和重点,以期为提高环评文件的编制质量提供指导。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5(000)0z1【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小水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要点分析;云南省【作者】韩方虎;农定飞;杨美临;赵积开【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云南昆明 650032;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云南昆明 650032;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云南昆明 650032;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云南昆明 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小水电在我国是指装机容量2.5万kW及以下的水电站。

我国小水电资源丰富,全国小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约1.2亿kW[1]。

云南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亿kW,水电可开发装机总容量9000万kW,占全国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3.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坝径流式小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减缓-仪器信息网低坝径流式小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减缓处置措施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加大西部特别是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制订了一系列开发措施和项目。

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小水电,对解决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用电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发展农村小水电可以减少国家电网的化石燃料消耗量,相应的减少了电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轻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温室效应。

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的CDM机制,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项目。

小水电项目满足CDM机制要求,可以申请注册成为CDM项目,将项目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在国际市场出售,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因此,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水能资源,建设农村小水电站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大政治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小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生态破坏,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严格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护生态”的原则,依法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那么,农村小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其环评重点主要有哪些方面呢?现在以某低坝径流式小水电站为例进行重点评述。

一、工程内容及规模分析:某径流式电站,由取水枢纽、引水建筑物和电站厂区建筑物等组成。

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电站设计水头70.5m,装机容量**kW,85%保证出力**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万kW·h,装机年利用小时数**h。

工程总投资**万元,计划工期19个月。

根据项目设计报告,项目建设主要由主体工程、弃渣工程以及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组成。

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工程等级及建筑级别该水电站由拦水坝、隧洞、压力管道、主付厂房、升压站等工程组成。

取水枢纽无库容,电站装机容量**kw。

依据《水利水电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电站为V等小(2)型工程,主、次要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

依据《水利水电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取水枢纽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2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和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621 m3/s和762 m3/s;电站厂房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和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854m3/s和959m3/s。

2、坝址(线)及坝型选择选定枢纽坝线在***地下游270m处。

坝型为坝顶溢流、跌流消能的浆砌石拱坝。

该处两岸基岩裸露,左岸坡顺直,右岸为一雄厚的“凸包”,河床覆盖层厚度 5.7~6.8m,开挖后为一宽阔的“U”字形河谷,弦长54m,坝高8m(不含河床局部深槽),河谷宽高比 6.75。

坝基岩石坚硬完整,坝高和荷载水平都很低;河床覆盖层很深,消能防冲问题不突出;当地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凿和砌筑。

3、取水枢纽取水枢纽由浆砌石溢流拱坝、穿过拱坝的冲沙孔和右岸进水闸组成。

拱坝轴线长度58.644m,其中溢流坝段长度48.65m。

坝顶高程895.00m,坝高8.0m。

右岸坡坝段为挡水坝段,坝顶高程900.00m,坝段长度8.075m,冲沙孔从其中穿过,冲沙孔孔口尺寸1.5×1.5m,孔口底板高程891.50m。

进水闸紧靠右拱段布置,轴线方向与右拱段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与冲沙孔轴线夹角为82°,孔口尺寸2.3×2.0m,底板高程893.0m。

4、引水建筑物根据地形条件,电站采用以隧洞为主的引水方案,引水系统首端采取溢流式截留坝取水,末端接前池,引水工程首末端为隧洞,中间为明渠。

引水建筑物总长3011m,底坡比降1/1000。

为了便于施工,在某沟各布置一条施工支洞,将隧洞分割成了3段,其中1#隧洞(自上至下编号)隧洞长度411.421m,2#隧洞长度1948.99m,3#隧洞长度651.465m。

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成洞后的断面尺寸为2.3×2.8m,设计引水流量4.80m³/s。

前池和压力管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在厂房里侧山坡上,前池由扩散段和前室组成。

前池型式为半地下室,正向进水侧向溢流。

前室顶高程892.6m,前池底高程886.8m。

压力管道长116.8m,垂直于山坡等高线布置,根据地形,按两段布置,采用上段明敷、下段埋管的布置方案。

管床坡度34.6°。

5、厂区枢纽厂址位于*沟口上游侧,主厂房、进厂公路沿河岸布置,变电站布置在进厂公路里侧,进厂公路与**公路相接,从河道下游跨沟进厂。

厂区防洪长度78m,防洪墙顶高程824.5m;进厂道路段长50m,采用浆砌石挡墙防护,最大墙高8m。

㈡、施工进度根据本工程建筑布置、施工强度及特点,计划施工总工期为19个月。

本工程高峰期施工人数100人。

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定员10人。

㈢淹没范围和工程占地取水枢纽无库容,低坝抬高水位仅3.5m。

经回水计算,5年一遇洪水不淹没取水枢纽上游农田;10年一遇洪水不淹没**公路。

不存在淹没处理问题。

按照电站工程布置、工程施工规划及工程管理机构规划布置计算整个工程总占地1.1334hm2。

其中:1.永久占地0.4667hm2(荒坡地0.1333hm2,灌木林地0.3334hm2),主要为厂区、前池管道、进场道路、生活区;2.临时占地0.6667hm2(其中耕地0.2667hm2,荒地0.4000hm2),主要为临时生活用房、临时仓库、临时加工厂等。

本工程不设块料和沙砾石料取料场,块料选用引水隧洞弃渣料,沙砾石购买商品料及所在河道清理沙石。

㈣主要工程量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明挖土方0.93万m3,明挖石方0.55万m3,洞挖石方1.99万m3,砂卵石填筑1.52万m³,砌石0.34万m3,砼浇筑0.43万m3。

㈤工程区以及整个*河中下游河段以印支期侵入黑云母花岗岩构成山地和河谷基座,以全新统为主构成的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在河谷基座之上。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山脉地槽褶皱系印支褶皱带之内,区内印支期岩浆岩侵入发育,形成了约1500km²花岗岩区。

区域褶皱及断裂均未波及该区,仅见有两组相互呈“X”型裂隙发育,构造相对简单。

工程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45s。

坝址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无不良或制约项目建设因素。

二、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工程未建前,周围植被良好、人烟稀少、水土流失轻微,河流含沙量少,除洪水期外,河流终年清澈。

周围区域无工业污染源,基本无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本底清洁。

该电站建设不存在移民搬迁问题。

三、水文分析:1、径流特性*河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地下水,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雨一致。

每年4月下旬开始,随着降雨增加,径流也相应增大,4月为汛前过渡期,5-10月流域进入主汛期,径流量大增,但本地区常年伏旱,伏旱期径流显著减少。

10月为汛后过度期,降雨减少,径流也逐渐减少,11月至次年2月很少降雨,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1-3月是径流的最枯时期。

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

以*河口水文站为参证站,根据该水文站1964~2004年共41年径流系列资料统计分析,经计算,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34亿m³,多年平均流量4.25m³/s,最大年径流量2.97亿m³,最小年径流量0.54亿m³,最大月平均流量10.45m³/s(9月),最小月平均流量0.66m³/s(2月),其日平均流量用以85%保证率设计日平均流量为0.63m³/s。

2、洪水该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与暴雨一致,每年5月上旬开始进入汛期,7-9月为本流域大暴雨多发季节,特大暴雨、洪水常发生在此时期。

10月以后,伏旱南移,流域内降水较多,但雨量较少,一般不会形成大洪水。

西河流域为山区性河流,洪水具有汇集快,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峰形尖瘦,峰顶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坝址处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621m³/s,2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762m³/s;厂址处3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854m³/s,5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959m³/s。

取水枢纽5年一遇的枯水期洪峰流量13.3m³/s。

3、河流泥沙*河流域植被良好,土地垦殖率低,坡面可侵蚀量少。

流域内降水多、强度大,造成表面岩层及土壤的侵蚀和滑动,并形成地表径流冲刷表层土壤;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增多,毁林开荒,沿河两岸筑路建房等,对流域水土流失影响较大。

因此,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降水侵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推移质主要来自两岸和一沟的崩塌、滑坡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采石、垦植等。

以*水文站为参证站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实测泥沙资料统计,经分析计算,水电站坝址处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985万t。

推移质按悬移质20%概算,坝址处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0.78万t。

四、植被分析:项目地区植被茂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植被垂直分布特性明显,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生长季节也相应缩短。

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则逐渐增加,风速增大,太阳辐射增强,土壤条件也发生变化。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植物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分布带。

2000m~1000m主要分布锐齿栎树,建群地为锐齿栎树伴生种有板栗、角木秦、漆树、华山松。

1000m以下地带为杂果林及次生灌丛,以侧柏、紫荆、桃、杏、核桃、板栗等。

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

五、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及《*县水土保持三区划分公告》,项目区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为轻度流失区,但在集中强降雨情况下,易发生自然灾害。

本区域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重力侵蚀次之。

泥石流泻流、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时有发生,往往和水蚀相伴发生,区内土壤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在730吨/km2.年,主要以面蚀为主。

整个项目区属轻度水土流失区。

水土流失总量中一般悬移质大于推移质。

根据《全国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报告(报告)》中的土壤侵蚀数据统计,截至2000年,项目区所在*县地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如下表所示。

*县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表六、生物多样性1、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该区域水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种类多。

湿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有着紧密地联系,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会直接反应到湿地生态系统中,湿地栖息地质量、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等生态指标具有评价水资源生态功能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