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之《碧血剑》读后感

合集下载

《碧血剑》阅读感想

《碧血剑》阅读感想

《碧血剑》阅读感想今年,我决定尝试输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因此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尽力写一篇书评。

《碧血剑》虽然并非一本精品之作,但却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之前,我一口气刷完了金庸的神雕三部曲,以及堪称封神之作的《天龙八部》。

那段时间,我对金庸的作品极为痴迷,于是决定按照写作顺序将他的所有作品都读完。

目前,我的进度是完成了两篇。

由于早期的小说情节注水严重,我一度难以坚持,中间还搁置了很久,后来才又重新拾起并读完了剩下的两篇。

《碧血剑》在文笔和故事情节方面,相较于《书剑恩仇录》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阅读体验也舒适了许多。

不过,开头的前奏部分实在是冗长,竟然直接从海外开始讲述,我当时就在想,怎么不从盘古开天地写起呢。

直到看完结局,我才大致理解了金庸这样安排的意图,他想从海上开始,也从海上结束,以实现首尾呼应。

起初,我还以为主角是张朝唐,后来又以为是山宗的故事,最后才发现主角原来是个孩子,而且那时他还未长大。

之后又过了许久,他才终于上华山学艺,历经数载春秋后才长大成人,进入江湖。

故事的发展依旧很“金庸”。

开篇,少年人不幸丧父,却幸运地得到了三位大师的真传,拥有了满级神装。

刚一出江湖,他就撩到了妹子,这简直是人生赢家的剧本。

然而,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他面临着选择哪个妹子的难题。

这也是作为读者的我最痛苦的地方,男主角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实在令人不喜。

书中的几位女主角,如温青青,她小气、为爱要死要活;阿九,就像是一个只存在于臆想中的美丽充气娃娃,毫无魅力可言;展颜,与逻辑不符,也有得一拼;焦婉儿,典型的“哇,你好厉害,我要嫁给你”类型,好在她及时醒悟,果断放弃,这才为她挽回了一些分数。

这些女主都像是没有感情的工具人,非男主不可。

金庸在描写感情线方面,功力确实欠佳,只要性别合适,都能强行凑到一起。

我完全无法理解袁承志和阿九之间的感情,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任何感情升温的情节,而袁承志却为了阿九神魂颠倒。

读到袁承志最终意识到自己喜欢阿九时,我又觉得他不能辜负青青,想两者兼得,这真的让我想破口大骂。

《碧血剑》中爱国情怀与武侠风范读后感

《碧血剑》中爱国情怀与武侠风范读后感

《碧血剑》中爱国情怀与武侠风范读后感江湖恩怨,侠骨柔肠,这是金庸先生经典武侠小说《碧血剑》所展现的世界。

在这个充满刀光剑影和江湖英雄的世界里,拳拳赤子之心与铁骨柔情并存,在无数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碧血剑》不仅是一部武侠小说,更是一部展现爱国情怀和武侠风范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明朝末年为背景,武林中的江湖势力如云,各派势力争夺武林至尊的宝座。

主人公被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斗争之中,他不求富贵荣华,只为报答家国之恩。

作为读者,我深深被主人公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起初,主人公无忧无虑,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选择了放弃个人的幸福,而选择为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的平安而战斗。

他明白,为了保护思想自由和尊严,他必须背负起救国的重任。

正是因为主人公的爱国情怀,才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

在小说中,各个角色的塑造也展现出了武侠风范的独特魅力。

他们或是忍辱负重,或是义无反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侠义。

正是这些武侠人物的奉献精神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使得整个故事久久不散。

他们以他们的力量诠释了什么叫做拯救乱世,什么叫做倾尽全力保护正义。

武侠风范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人感受到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情感。

作为一部武侠小说,《碧血剑》的读后感不仅仅局限于武侠情节,更是被作者巧妙地融入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小说中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江湖侠义的世界,其中既有英雄豪杰的身影,又有背负幸福和理想的人们。

在这里,作者借用武侠的形象,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这种爱国情怀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入人心,令人动容。

读完《碧血剑》,我深深被金庸先生对于人性的独到见解所打动。

他通过这本经典之作,以武侠为媒介,传达了关于爱国情怀和武侠精神的深刻思考。

作为一位真正的文化大师,金庸先生用他独特的笔触、敏锐的洞察力和感召力,将爱国情怀和武侠风范融入到了文学作品中,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的力量。

总结而言,金庸先生的《碧血剑》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爱国情怀和武侠风范的江湖世界。

《碧血剑》读后感

《碧血剑》读后感

《碧血剑》读后感《碧血剑》是金庸先生的一部经典武侠小说,以江湖恩怨为主题,塑造了一群英雄豪杰的形象。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深被其中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独特的人物塑造所吸引。

以下将从情节设置、人物形象、以及思想表达三个方面,分享我对《碧血剑》所产生的深刻感受。

首先,小说《碧血剑》在情节设置上扣人心弦,让我对整个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

故事围绕着碧血剑展开,在这个充满着江湖江湖恩怨的世界,各路人物以生死为赌注展开激烈的斗争。

作者将情节设计得丝丝入扣,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命运。

例如,主人公某某的父母被杀害,他深陷江湖纷争中追寻真相,这种紧张的推进力让我百读不厌。

整个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以深入细致的描写,将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某某是一个正直勇敢的年轻人,他不畏艰险,坚守自己的信念;而某某则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反派角色,他擅长策划阴谋,对内外形势洞察甚深。

这些人物形象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丰满的故事世界。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中的英雄豪杰所打动,深入体会到他们的忠诚、勇敢和智慧。

最后,小说《碧血剑》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示出了深刻的思想表达。

作者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引发了对江湖恩怨、忠诚和权利等问题的深思。

例如,某某在关键时刻放弃了自己的私心,选择了正义和公正,这表明了作者对忠诚和正义的追求。

同时,通过某某与其他角色的较量,反映出权力对人性的侵蚀和毒化。

这些思想层面的表达,让我对整个故事产生了更深刻的体验。

总的来说,《碧血剑》是一部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且思想深刻的武侠小说。

读完之后,我对江湖恩怨、忠诚等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不仅获得了一种娱乐,更获得了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正是这种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表达,让《碧血剑》成为了我心中一部不可磨灭的经典作品。

碧血剑读后感

碧血剑读后感

碧血剑读后感《碧血剑》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它以江湖斗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陆菲青的求义之路。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以武林正邪势力的斗争为主线,通过主人公陆菲青不畏艰险、不惧强敌,弘扬正义、保护弱者的故事,展现了一种纯正的侠义精神。

陆菲青身上的"碧血剑"代表了他独特的拳法,也象征着他对于江湖中黑暗势力的反抗。

他虽然在江湖中面临了种种挑战和险境,但从不屈服,不放弃对于真理的追寻。

他的奋斗精神和坚定意志令我深感钦佩和敬畏。

在小说的情节中,作者以一种细腻而紧凑的叙述方式,将各个角色的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动机,他们之间的纷争与情感交织,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而有趣。

同时,通过这些细节描写,金庸先生也对于江湖文化和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我对于真实与虚假、善恶正邪等问题的思考。

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些令人难忘的情节,例如陆菲青与杨铁心的师徒情谊、陆菲青与叶开的爱情、以及各种角色之间的恩怨情仇等。

这些情节既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也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通过这些情节,我体会到了金庸先生对于情感和人性的洞察力,以及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独特技巧。

与此同时,金庸先生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历史和文化的元素,让整个故事更具史诗感和厚重感。

例如,小说中出现的明朝历史背景、江湖门派的兴衰等,使得故事更贴近现实世界,引发了我对历史和文化的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阅读《碧血剑》给我带来了很多反思。

在这个充满利益纷争和道德困境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坚守我们的价值观,追求正义,成为正直勇敢的侠者。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碧血剑》是一本既扣人心弦又让人受益匪浅的武侠小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对于侠义精神和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通过金庸先生的故事,我也意识到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和坎坷,并不可避免地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勇气。

碧血剑读后感

碧血剑读后感

碧血剑读后感《碧血剑》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它以主人公萧峰的成长和江湖恩怨为主线,展现了江湖上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

这部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多样的人物形象和深入的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沉思。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十分丰富和生动。

萧峰作为主人公,他的性格坚韧而又富有正义感,他身上的毅力和担当让我非常钦佩。

在江湖中,他深受家族的背叛和朋友的误解,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同时,他懂得宽容和善良,尽管曾受到过伤害,但他能够原谅那些曾经伤害他的人。

这样的人物形象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让我明白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宽容之美。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故事情节复杂,曲折多变,让人琢磨不透。

尤其是涉及到江湖上的各种恩怨情仇,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命运和背景故事,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以至于每一次的转折都让我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作者金庸先生的描写技巧非常出色,他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场景和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一同经历着剧情的起伏。

最后,这部小说深入探讨了人性和江湖道义的问题。

从萧峰对家族的忠诚、对爱情的执着,到其他角色的各种选择和坚守,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困境中面临道德和情感的选择。

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思考,让我思考人性中的善恶、正邪的界限以及道德标准的多样性。

在江湖中,权谋和利益之争层出不穷,而人性中的善良和坚守也时刻存在。

这让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困境,我们需要在选择中保持良知和正义感,并且要学会宽容和原谅。

总之,《碧血剑》这部小说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以及对人性和江湖道义的深入探讨,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也受到了其中的启发。

阅读完《碧血剑》,我对于江湖世界和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也更加明白了真正的英雄是如何坚守内心的正义和善良的。

这部小说将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在生活中保持对善良和公正的追求。

碧血剑之碧血剑圣续集之血海孤独剑读后感

碧血剑之碧血剑圣续集之血海孤独剑读后感

碧血剑之碧血剑圣续集之血海孤独剑读后感《碧血剑圣续集之血海孤独剑》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系列中的一部作品,它继承了原著《碧血剑》的精髓,延续了精彩的剧情,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纠葛。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

小说以主人公陆小凤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在江湖中追求正义与个人命运的故事。

他不拘于世俗的礼教,追求自由与真理,这使得他成为一个独特又耀眼的存在。

尽管他身世传奇,但他内心孤独、无依无靠。

这种矛盾的个性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小说中所描述的江湖世界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充满风雨飘摇的江湖,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他们之间的利益纠葛和情感纠葛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尤其是对于主人公而言,他被迫面对各种考验和困境,不断思考正义和个人价值的较量,这些描写在我心中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在小说中,血海孤独剑这一剑法不仅是主人公的绝学,更是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割舍的回忆。

这种剑法威力惊人,但却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使得人们不禁思考,是什么样的境地和信念才能使一个人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除了个人命运和道德观念的思考,本书还探讨了爱与恨的主题。

主人公的感情世界中,既有深入骨髓的爱,也有仇恨与伤痛。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中的情感纠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爱憎分明的人生,这也是我与小说产生共鸣的地方。

另一个令人赞叹的地方是小说中的动人情节。

作者巧妙而细腻地将人物关系、遭遇和复杂的心理刻画贯穿在故事中。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过去和经历,这些过去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命运。

这让我感叹人生是多么的复杂和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生存方式。

《碧血剑圣续集之血海孤独剑》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优秀的武侠小说。

通过对人性的剖析和对江湖世界的描绘,它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剧情让我无法放下。

同时,它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人性、正义和爱恨的看法。

《碧血剑》阅读感想

《碧血剑》阅读感想

《碧血剑》阅读感想《〈碧血剑〉阅读感想》《碧血剑》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金庸武侠小说,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本实体书。

那是在 2004 年到 2005 年期间,距今将近 20 年了。

当时读的是三联版,我只用了几个晚上就读完了一遍,读得真是畅快淋漓。

之后我又看了央视版的《碧血剑》,惊叹于张纪中对原著的高还原度,也让我对书中人物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新修版对许多人物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袁承志不再是对青青用情专一,更多的时候他自己也清楚真正爱的人其实是阿九,而对青青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甚至是一种枷锁。

旧版的小袁,无论是面对焦宛儿还是阿九,始终保持理性的克制,也从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青青的事情,是个真君子。

新修版的小袁,却经常拿自己所熟知的女孩与青青做比较,甚至与阿九作出非常出格的事情。

这让很多人觉得,这个画风怎么越来越像张无忌了?小袁也因此背负了渣男的骂名。

青青的主要性格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只是更加小心眼,甚至有些过分刻薄。

其实金庸笔下这类刁蛮做作的女性角色有很多,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神雕侠侣》中的郭芙、《天龙八部》中的阿紫、《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等。

由于《碧血剑》是金庸较早期的作品,所以这些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青青的影子,但青青却是这些人当中身世最凄惨的。

如果能够理解她从小与母亲寄人篱下,父母双亡,为家族所不齿而被扫地出门的经历,就能理解为什么她这么斤斤计较爱吃醋,因为袁承志对她来说是唯一的依靠。

三联版中小袁并没有对阿九有太多的感情流露,只是觉得她很漂亮而已,即便在皇宫遭到搜查,不得不藏匿于阿九的床褥中,两人也保持着理性的距离,更多的是阿九对小袁的单相思。

所以最后阿九出家为尼,我感受更多的是可怜而非可惜。

新修版给了二人更多的感情戏,以至于阿九临别之际留下了十年之约,小袁还时不时地幻想一下抛下青青,到西藏找阿九去过二人世界。

改变比较大的还有何铁手,三联版中何铁手最开始是爱上了女扮男装的青青,新修版中何铁手却是初次遇到小袁便对其武功感到钦佩不已,从此沦为拜师狂魔,还时不时调侃一下小袁与众女子的关系。

金庸小说的回目艺术之《碧血剑》

金庸小说的回目艺术之《碧血剑》

金庸小说的回目艺术之《碧血剑》《碧血剑》的回目同《鹿鼎记》和《书剑恩仇录》的回目较为相似,都是对句,差别仅仅在于“五言对句”和“七言对句”之分,比起另外两部作品来说,《碧血剑》也更加通俗易懂。

第一回危邦行蜀道乱世坏长城开篇第一回,写到张朝唐从浡泥国来到中国,本想参加科举考试,但一路上看到许多的饥荒和灾民,以及杀人抢劫的乱象,已生回家之心。

而他们回家的路上,却误打误撞地被“请”到了“山宗”集会的地方。

危邦,危难的国家;行蜀道,蜀道向来以艰难著称,行蜀道指代张朝唐回家的路途迭遇凶险;坏长城,这个词有点不好理解,笔者认为这是指崇祯将抗清大将袁崇焕杀害一案,因为袁崇焕就好似抵御外侮的“长城”。

第二回恩仇同患难死生见交情原来,“山宗”中的人物大多是抗清大将袁崇焕的旧部,他们拼死救出了袁督师的儿子袁承志,并教其武功。

看到崔秋山的武艺颇为了得,他们想让他当袁承志的老师。

而崔秋山将自己的功夫归功于自己的师父,并答应将袁承志带到他的师父那儿去。

正在这时官军杀到,崔秋山杀出一条血路,带着袁承志突围。

这回的回目比较简单明了,指崔秋山在危难之中帮助袁承志寻找名师。

第三回经年亲剑铗长日对楸枰袁承志来到华山,被穆人清收为门徒。

此后穆人清将自己的武艺倾囊相授,几年之间,袁承志就进步飞快。

而穆人清的好友木桑道人,也常常上得山来同袁承志下围棋,并常常教他一招半式。

经年,应该是长年的意思;铗(jiá),剑柄;楸枰(qiūpíng),棋盘。

第四回矫矫金蛇剑翩翩美少年这回写到袁承志看到金蛇郎君的遗言之后下山寻访其遗孀温仪,无意中遇到了女扮男装的温青青劫夺游龙帮的黄金。

他下山之后第一次出手亮相,帮了温青青一把。

矫矫,勇武;翩翩,形容轻快地飞舞。

前一句应是形容带着金蛇剑的袁承志,后一句形容女扮男装的温青青。

第五回山幽花寂寂水秀草青青温青青夜晚之时把袁承志拉起来到山野之中,用箫吹奏一曲,听得袁承志如醉如痴。

两个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作品之《碧血剑》读后感
13机52 130295082 王霄
《碧血剑》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说,经过三次修改,如今早已经不是初版的样子。

倪匡先生将金庸的这部作品排在十四部小说里的第十二位,点评了诸多失败之笔。

可能是金庸先生意识到了小说本身的缺陷,在后来的修订当中有意修改,并添枝加叶,现在看来《碧血剑》还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虽然算不上上乘之作,但是对于我这种文学境界还有待提高的人来说,仍然有手不释卷的感觉。

其实这部作品当中根本没有一柄名为碧血剑的宝剑,题目的意思应该是碧血*剑,碧血应该指的是袁督师的一腔爱国碧血,而剑指的就是金蛇剑了,金蛇剑上也确实有一缕碧血若隐若现。

金庸先生说,这部小说的真正主角是袁督师和夏雪宜,两条主要线索贯穿了全书,袁督师的千古奇冤,还有未完成的保家卫国的遗愿,均由承父之志的袁承志来继续完成,而袁承志在书中的奇遇,均缘自金蛇郎君。

可以说袁承志身负两个人的命运,也可以说是使命,所以看官可说他是承父之志,也可以说是成郎之志。

然而袁承志有没有自己的意志呢,他的经历和遭遇,似乎都是为了别人,很少考虑自己,也为世间的道德所束缚,不敢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在国家民族大义上,袁承志堪称英雄豪杰,然而面对儿女私情,他却彻头彻尾的遭到了读者的鄙视,青青和阿九之间的摇摆不定,令许多女读者为之反感。

香香公主美貌绝伦,阿九当世无二,阿珂继承了倾国美人陈圆圆的容颜,自然也是颜倾天下,胡斐遇到程灵素这般讨人喜欢而又聪明的丫头之后,令他夜不能寐的也还是袁紫衣那俏丽无双的身姿和面容。

看碧血剑,给我印象最深的竟然不是主角,而是矫矫金蛇剑,翩翩美少年的金蛇郎君,夏雪宜。

碧血剑是金庸先生的第二部作品,夏雪宜是金庸笔下第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相比之后的谢烟客,黄药师,金蛇郎君更潇洒,当然也更狡邪。

说他邪恶,是因为他说要杀掉温家五十口人,奸淫十位妇女,这等行径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难以称得上是侠客,然而他又为金龙帮帮主打抱不平,说明他的心中确实是有侠义心肠。

夏雪宜,夏自然指夏天,雪是冬雪,本是两个对立的事物,然而将这个名字按在金蛇郎君身上,我们会感到夏天飘着雪花,也感觉很适宜,毫无违和感。

我想金庸先生创造的这个名字就是想暗示读者,这是一个正邪两面的人物,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

夏雪宜是个风流邪侠,用情感欺骗何红药,盗取五毒教三件镇教之宝。

或许也并不是欺骗吧,当时的夏雪宜难免也会对何红药产生情愫,或许那个时候他报仇心切,儿女私情并不是他应该考虑的,所以他说会归还宝物也会回来
找何红药,多半不是假话,因为他当时可能真的就是那么想的,因为那个时候,金蛇郎君还没有遇见那个在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温仪。

阿九是金庸利用明末长平公主创造出来的人物,金庸笔下称绝色的人不多,阿九是其中一个。

如果不是后来对陈圆圆有所介绍,那么阿九无疑是碧血剑第一美女。

然而红颜多薄命,阿九生在帝王之家是不幸之一,其父崇祯最后对她悲言:汝何故生我家?就是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帝王之家,你还是个孩子,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你没有经历过,然而城破朝覆,你却要承担你这个无能的爹的命运,将要做亡国奴,受他人屈辱。

崇祯挥剑斩断了阿九的左臂,也隐隐预示着阿九的命运。

这悲惨的命运多半来自他的不幸之二,爱上了袁承志。

崇祯是袁承志的仇人,阿九是崇祯的女儿,和仇人的女儿相爱,在袁承志心中应该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何铁手跟袁承志说过,你没有娶青青,也就无所谓要对她负责,你可以去找阿九,我给你想办法。

然而袁承志始终畏首畏尾,让何铁手休要再提。

袁承志是在逃避,他不敢面对阿九,也不敢面对他自己的内心。

如果袁承志真的像杨过一样,苦守十六年等会小龙女,那么世间的什么道德什么束缚,对他来讲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他是不够爱阿九的,这与夏青青的醋意没有太大关系,他之前只是倾慕与阿九绝世的容颜,仅此而已,得知阿九的身世之后内心不可能不对这种特殊的身份产生芥蒂。

袁承志走了,与阿九隔着一道一望无际的海,阿九终其一生也不知道袁承志在哪里,等他十年不归,落发为尼。

两条暗线,一个男人,几个女人完成碧血剑的故事。

作者已经完成了作品,他的结局似乎再也无法改动。

就像一个人选择了一条道路,他就无法知晓另一条道路上的风景。

想要美好的结局,那就由自己去书写吧,在生活当中经营自己的故事,为自己的生命创造美好的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