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汇总.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 体液免疫
阅读教材P72页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尝试建构概念模型。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病 摄取 原
抗原 呈递
处理 呈递

细胞
辅助 (第二个信号) 性T 结合 B细胞
分裂 分化
细胞
分裂、分化

并分泌

细胞因子
【思考】形成的记忆B细胞有什么作用呢?

细胞毒 性T细胞
识别 接触 裂解
靶 细 胞
裂解

记忆T细胞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 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 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 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结合
抗体
病原体
结合
暴露病 直接 原体
被其他免 疫细胞吞
噬消化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模式图
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能被任何一种胞外毒素致敏
B.针对异体移植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接受抗原MHC复
合体的信息
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
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被 摄


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 生物以及细胞上

抗原呈递细胞 (APC)
功 能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 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
免疫细胞。
分 类
加工处理、

免疫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

免疫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

扁桃体 扁桃体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联系 免疫器官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免疫细胞产生并 发育成熟的地方
免疫细胞集中分 布的场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细胞:也叫白细胞,是一类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1)种类
1、免疫器官
种类
功能
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生地,免疫细胞均来源 骨髓 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骨髓是B细胞分化、
发育、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胸腺 胸腺是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脾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 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淋巴结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能阻止和消灭侵 入体内的微生物。
A. 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 巨噬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 C. 巨噬细胞可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D. 巨噬细胞可参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4、(2021 年湖南岳阳两校联考改编)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
是( B )
A. 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 B. 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 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D. 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疫细胞吞噬消化
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三、特异性免疫
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
第三道防线 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 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
组成。
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归属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包括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

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

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

2、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
2、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①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②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二、免疫细胞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抗原与抗体
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的过程
2.细胞免疫的过程
4.二次免疫反应及其特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中产生了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以消灭抗原(二次免疫),如图所示: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更强,产生抗体量大,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
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四、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五、免疫失调疾病
六、免疫应用
1.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说明:AIDS是HIV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破坏人体第三道特异性免疫防线并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七、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免疫分子
1
免疫系统的功能
2
3
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防御功能
清除衰老或损伤的自身细胞,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自身稳定功能
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预防肿瘤的发生。
免疫监视功能
指个体和种群普遍存在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
固有免疫
指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经过致敏过程而产生的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疗法作用机制
免疫疗法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已取得显著疗效,如黑色素瘤、肺癌等。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
免疫疗法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疗法种类
免疫疗法包括使用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
免疫疗法作用机制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抑制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免疫疗法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
在某些病毒感染如HIV、SARS等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
01
02
03
免疫疗法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免疫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调节自身免疫应答,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损伤。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
免疫疗法种类
免疫疗法作用机制
免疫记忆
组成
免疫记忆主要由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活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高效应答。
作用
免疫记忆是长期免疫防御的基础,有助于生物体在再次遭遇相同病原体时迅速清除感染,提高生存率。
04
免疫失调性疾病
分类
01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器官特异性和全身性两种类型,分别涉及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应。

2.4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2.4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
包括 包括
包括
免疫器官
例如 例如
免疫活性物 质
包括 包 括 包括
免疫细胞
包括 包括
吞噬 细胞
包括
淋巴 细胞
包括
胸腺
骨髓
溶菌 酶
抗 体
淋巴 因子
T细 胞
B细 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
B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二次 免疫
浆细胞
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体与靶细胞接触 发挥免疫效应
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答案与提示: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成熟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功能
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 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 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接触发挥免疫效应
浆细胞
效应T细 胞 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对比
项目 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例1.关于B细胞和T细胞两种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A.都是在骨髓中产生的,但T细胞需迁移到胸腺中 成熟 B.分别通过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杀死病原体而发挥 免疫作用 C.产生的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可直接产生抗体, 发挥免疫作用 D.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进而发挥免疫 作用
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 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记忆细胞 。 (1)上图中Ⅰ表示________ (2)②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对抗原进行 识别、摄取和处理 _______________ 并 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的过程,③过程表示 ________________。 吞噬细胞 (3)在图中众多类型的免疫细胞中,能非特异性识别抗原 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①→③→⑤ / ①→③→④ (4)已免疫的机体,再次遭遇同种病毒入侵时,其免疫过 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数字)。
例2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关于免疫
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__B__
互动探究
(1)同一个体的吞噬细胞,T淋巴
细胞、效应T细胞内含的基因相同吗?
(2)T细胞缺陷的小鼠还存在特异性免疫吗?
2. 给某种动物注射了三种细菌,如图表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 动物血液中的细菌个体数的变化(X:给无免疫力的宿主注 射了毒性强的细菌;Y: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
细菌;Z: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弱的细菌),则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A.毒性强的细菌杀死了宿主细胞 B.免疫系统不能防御毒性强的细菌, 但能防御毒性弱的细菌

一轮复习_免疫调节

一轮复习_免疫调节

免疫细胞功能的“三个唯一”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 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
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效应 →B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 →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 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1)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 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 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 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 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3)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 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不能恢复。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第一、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 用,因此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 破,第三道防线就发挥作用。
(2)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思一思: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参战者与作用对象分别 是什么?它们是否可以直接杀死抗原?
体液免疫的参战者是抗体,作用对象是抗原;细胞免 疫的参战者是效应T细胞,作用对象是被抗原入侵的细 胞(靶细胞),无论抗体还是效应T细胞,它们均不能直 接杀死抗原。抗原多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5年8考 )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免疫功能过强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 免疫功能过弱 免疫缺陷症
(一)过敏反应
1、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 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

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
培养实验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验 能力。
多做模拟试题
精选试题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涵盖各种题型和难度,帮助学生全面 提升应试能力。
定时模拟考试
组织定时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和考试流程,提高学生的应 试心理素质。
讲评与反馈
对模拟试题进行详细讲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 ,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 重要作用。
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它们通过与抗原结合或 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来发挥 免疫作用。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功能
监视功能
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防止感染。
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稳定功能
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维持内环境 稳定。
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增强剂
胸腺肽
刺激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用于治 疗免疫缺陷疾病和慢性感染。
干扰素
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和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用于 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肿瘤。
白细胞介素-2
刺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 力,用于治疗肿瘤和感染。
生物制品类药物
单克隆抗体
通过与特定抗原结合,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等 疾病。
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用于治疗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 病。
疫苗
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05 免疫调节的日常保健
合理饮食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合理饮食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 类食物和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瘦肉、豆类等。同时,要避免过度摄入糖分 、盐分和脂肪,以免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