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合集下载

西湖景区规划分析及评价

西湖景区规划分析及评价

12西湖景区规划分析及评价摘 要:杭州被誉为是中国“人间天堂”,西湖更是风景名胜区,是杭州政府保护的重点。

通过在其周围的参观,参考相关资料,对其简要评析。

关键词:西湖景区;景区规划1、背景:杭州的西湖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天然湖泊。

1000多年以来,人们在西湖创造了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以及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还有很多的诗歌和其他文化遗迹。

西湖一直是中国传统景观,甚至是其他亚洲国家景观的理想模式。

由于西湖,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

”到了20世纪末,迅速增长的游客数量以及城市化进程,许多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尖锐了。

2、规划独到之处:2.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西湖和城市之间的地区,原先由一系列湖岸线性公园组成,平均宽度只有30米。

在旅游旺季,四米宽的人行道很 拥挤,人们簇拥着走动。

一条繁忙街道分割了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和湖岸区。

政府决定把这个街道放在地下,原来的街道变成了一个宽阔人行道的一部分。

这样,城市和西湖的结合更为整体。

此外,为了更快的改造,政府带头从湖岸旁边搬离了。

(如图2-2)空出来的过度地带提供了很多景观设施。

也新建了许多景观,包括音乐喷泉,广场,水景,花架,长椅和墙壁,雕塑,户外露台咖啡喝茶馆使这个地区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图1-1:周边地块利用示意图图2-1:湖滨剖面示意图图2-2:西湖东部平面图 图2-3:湖滨步行道 图1-2:西湖总平面图市生活空间”(如图2-3)2.2东南部地区在东南部本来有四个城市湖边公园,以及一些封闭的机关用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部门决定,(1)通过一些机构的搬迁,将用地改造成绿地,把四个公园改成一个;(2)建立一个持续的湖滨走廊;(见图3-2)(3)扩大和开放湖泊的视觉通道,加紧城市和湖泊之间的联系。

(见图3-1)(4)就地重建一些著名的历史建筑,增加新的文化和商业建筑,如博物馆,画廊,餐厅等。

(见图3-3)图3-1:西湖东南部平面图图3-2:西湖东南部湖滨公园走廊示意图图3-3:西湖东南部景观2.3北部地区北部背山面水。

推荐-论述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 精品

推荐-论述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 精品

论述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景区内群山高度都不超过400米,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吴山和宝石山象两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区,构成优美的杭城空间轮廓线。

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为主体,旧称武林水、、,宋代始称西湖。

由大量组成疏落有致、大小不同的空间;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亭、台、楼、阁、廊、榭、桥、汀。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而名。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的重要旅游区、全国文明景区、国家首批5A级景区,风景别致、异常优美。

西湖是杭州政府保护的重要旅游景点,被誉为是杭州的根与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的融合程度也越来越低,风景名胜区的占用或者部分区域污染程度也随之增加,对于西湖的整治工作一直从未间断过,近几年来,政府对西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开展了综合保护工程,使这块历史文化悠久的景区保护更加完备。

杭州的西湖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天然湖泊。

1000多年以来,人们在西湖创造了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以及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还有很多的诗歌和其他文化遗迹。

西湖一直是中国传统景观,甚至是其他亚洲国家景观的理想模式。

由于西湖,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

西湖是城外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湖区与比邻的城区紧密的连在一起。

有机的与城市结合,在风景区,除了能享受简单的漫步,还有很多商业区,满足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多种需求。

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西湖四周,古迹遍布,文物荟萃,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纪念馆)熠熠生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杭州西湖)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文本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园林设计院二ΟΟ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总体规划 (3)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 (3)第二节风景名胜区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4)第三节规划分区、结构与布局 (8)第四节风景名胜区容量及生态原则 (10)第三章专项规划 (14)第一节保护培育规划 (14)第二节风景游赏规划 (21)第三节植物景观规划 (31)第四节地质地貌景观规划 (35)第五节建筑风貌及园林景观规划 (36)第六节文物古迹及西湖龙井茶保护规划 (36)第七节游览设施规划 (38)第八节道路交通规划 (40)第九节电力电讯规划 (41)第十节给水排水规划 (42)第十一节燃气规划 (44)第十二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4)第十三节西湖湖体及水质保护规划 (45)第十四节防灾规划 (46)第十五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8)第十六节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50)第十七节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1)第十八节分期发展规划 (53)第四章实施规划的对策及措施 (57)第五章附则 (6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风景名胜区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为风景资源“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编制与实施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在确保具有高度自然与文化价值的风景资源完整保护、世代传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三条规划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与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市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务院建城国函字(1983)99号《关于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报批稿)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意见》国发(1982)136号《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23号《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设部(2001)83号文“关于发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2〕13号《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设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建规[2002]204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第二章总体规划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第四条景源特征评价1、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西湖风景名胜区”或“风景区”)与杭州城区紧密相融,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共生互依关系。

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评价

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评价

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评价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杭州,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平原,北连波光浩瀚的太湖,南滨“天下第一奇观钱江潮”钱塘江,西接千峰凝翠的天目群山,东距南太平洋东海二百余公里。

这里阡陌交织,江河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全市包含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临安五个县(市)和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滨江、萧山、余杭八个城区.。

杭州全市面积16596平方米公里,市区面积3068平方米,年平均气温16.20c,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市米。

杭州是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杭州是历史上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是中国主要的产丝基地之一,丝绸作为这里的传统产品,质量优美,品种繁多,享有胜名。

杭州特产龙井茶叶,茶色翠绿,香气浓郁,为中国名茶。

杭州市的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旅游标记是瓶形小石塔。

西湖,旧称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故自宋代开端通称西湖。

杭州西湖景致区以西湖为中心,分辨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

三面环山,湖体呈椭圆形,水面面积5.06平方公里,岸周长15公里。

湖面由白、苏两堤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

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山亭、阮公墩四岛。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

围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

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

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优美。

南北高峰遥相对立,高插云霄。

在这群山中深藏着虎跑、龙井,玉泉等名泉和烟霞洞,水乐洞、石屋洞等洞壑。

在这个区域内即有形成于南宋,驰名于清代康熙年间的西湖十景,它们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还有于一九八五年经杭州市民与专家评选委员会重复研讨断定的新西湖十景,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城市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的价值识别与保护——以杭州西湖为例

城市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的价值识别与保护——以杭州西湖为例

步发展提出了对策:要丰富教育内容、要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要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团队。

只有在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真正地为眼镜湖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规划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钱佳怡,吴晓华.自然教育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体现研究———以浙江长乐国家林木种质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8(2):43-47.[2]李鑫.国内外自然教育实践研究[J].林业经济,2017(11):9-10.[3]龚文婷.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研究———以甘肃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收稿日期:2019-3-15城市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的价值识别与保护———以杭州西湖为例刘睿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100037)摘要:城市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类型,往往在保护管理上有多重难点。

本文首先对风景名胜区价值的定义、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对风景资源和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其次,以杭州西湖为例,试图给出其价值识别的框架及相关内容并对西湖的价值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风景资源;保护管理;西湖;风景名胜区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8-0297-02城市湖泊型风景名胜区往往有着特殊的价值,又因其紧邻城市的区位,而存在着种种保护管理难题。

试从价值识别的角度出发,以杭州西湖为例,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的价值识别与保护进行论述。

1风景资源与价值评估1.1风景区价值定义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对大自然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1]1.2风景区价值的识别与评估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从资源评价指标上分五个层次:欣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保健价值、游憩价值。

[2]1.3风景资源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风景名胜区的价值分为存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由存在价值衍生而来的;而存在价值则具备特定的载体———资源的属性、组分、要素及特征。

城市风景名胜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评估研究_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_陈璐

城市风景名胜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评估研究_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_陈璐
表 1 城市风景名胜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
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指标

水体环境容量
水质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 承受能力

环 旅游生态大气环境容量 境 环境容量
大气质量对旅游及其相关活 动的承受能力


固体垃圾环境容旅游环境自净及人工处理垃

圾的能力
水体游览环境容水体可游览空间对旅游及其
旅游空间量
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美霞.旅游环境管理[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142~143 [2]修峰,何文珊.介绍一种以产氧量为指标的旅游区环境容量测算方法 [J].生态经济.2004(4):206~207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43~166 基金项目:浙江财经大学 2012 年校级课题,项目名称:城市风 景名胜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评估研究──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 项目组成员:陈璐,执笔人:陈璐,指导老师:祁黄雄,所在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09 规划。
2.环境容量测算。根据前述的量化模型,对杭州西湖的各
分项环境容量进行测算,结果见表 2。其中,生态容量主要影响
因子包括大气、水体和固体垃圾等,其中水体和固体垃圾主要
依靠人工系统进行维护,测算时更多参照人工系统的污染物处
理能力。富营养化是目前危害西湖水质最突出的问题,因此本
文选择生化需氧量(BOD5)作为水环境容量的评价指标。大气 生态容量则是以植物产氧量作为标准,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进
居民心理
环境容量居民心理环境容当地居民不产生反感的游客

密度最大值
2.环境容量量化模型。(1)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以自然为 基础的旅游地存在一个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 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不至于退化,或在很短时间内自然生态环 境能从已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主 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等物质形态。对污染物的产出量 而言,生态环境容量的值取决于自然净化能力及人工方法处理 污染物的能力。在旅游需求日益增加,旅游旺季高峰流量增大 的情况下,为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大的旅游区都应该配备 人工处理污染物系统。其表达式为:EECC=min(WECC, AECC,GECC),式中,EEBC 为生态环境容量,取决于三个分量 值:WECC为水体环境容量,AECC为大气环境容量,GECC为固 体垃圾环境容量。(2)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适 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总量模型和流量流速模型,方法主要 有“面积法”、 “线路法”和“卡口法”。一是总量模型适用于面状、 均质空间的景区,景点均匀分布,游客在景区内随意运动,无规 则行走。瞬时容量值:Dm=s/d,日容量值:Da=Dm×(T/t),式中:Dm 为瞬时客流容量(人);Da 为日客流容量(人);S 为景区游览面 积;d 为旅游者游览活动最佳密度 (m2/ 人);T 为每天的有效游 览时间(小时或分钟);t 为旅游者游览一次平均所需时间(小时 或分钟)。二是流量流速模型适用于游览线的游客容量测算。景

杭州西湖旅游景区调研及开发报告

杭州西湖旅游景区调研及开发报告

杭州西湖旅游景区调研及开发报告杭州西湖旅游景区调研及开发报告( 颜惠卿、毛宁、雷菲、方慧芳、陆梦悠、王莉)( A--607 )一、西湖概况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也称西子湖。

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 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二堤、三岛、五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

二、主要景点孤山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

”今山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

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寡人孤”,与“断桥不断”“情谊断”、“长桥不长”“情意长”并称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

苏堤、白堤苏堤旧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庙东,横贯湖中,堤长2797米,宽30-40米。

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据考证,疑为“束浦”之讹)、跨虹。

西湖景区规划简单评价案例全解

西湖景区规划简单评价案例全解

风景名胜区管理战略目标
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使之永 续利用,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 • • •
高层次的旅游功能 ;
高品位的游赏空间 ; 高标准的环境管理 ; 高规格的布局网络 ; 高协调的综合发展 。
总体规划阶段


四、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弊端
产权制度现状
1.我国旅游景区产权结构与所有权管理我国当前旅游景区的
所有权结构是国家所有(政府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 有三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2.政府对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与产权行使,1985年国务
院颁发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对我国国有旅游 景区管理权作出了规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管全国风景 名胜区工作,地方各级城乡建设部门主观本地区的风景名 胜区工作,即城建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西湖风景区在三大问题
• 杭州市有关部门认为,在西湖名胜保护区内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 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的珍惜性十分明显。 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 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 内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口)。单 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造成景区 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 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 滞后,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章 编 号 】1006—3862(2018)06—0055—09
,甄量堍
风 景 名 胜 区 总 体 规 划 实 施 评 估 研 究


以杭 州 西 湖风 景 名胜 区为 例
李 宁 汀 石 春 晖 ' 宋 峰 王 晓 辉。 (1.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2.
会 经 济 人 口调 控 ,下 一轮 规 划 编 制 应 着 重 关 注 交通 、业 态、居 民 点 、土 地 利 用 以 及 景 区单 位 问题 。
【关 键 词 】风 景 名 胜 区 ;总体 规 划 ;规 划 实施 评 估 ;管 理 有 效 性 评 价 ;西 湖
【中 图 分 类景 名 胜 区 已经 编 制 了大 量 的规 划 ,但 国 内的规 划 实 施 评 估 工 作 尚处 在 起 步 阶 段 。 一 方 面学术 研究 不足 ,研 究 多 介 绍 自然保 护 地 管 理 有 效
通 讯 作 者 :石 春 晖 (1991一),男 ,山东 济 宁 人 ,硕 士 ,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部 城 乡 规 划 管 理 中 心 助 理 工 程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城 乡 规 划 管 理 、风 景 名 胜 区规 划 、世 界 遗 产 。 Email:shich1991@ 163.tom
性评 价 的理 论 与 方法 。 ,对 风 景 名 胜 区规 划 评 估 的研 究 和实 践仍 然 严 重滞 后 于 现 实 需 求 ;另 一 方 面 ,实 际开 展 的 规 划 实 施 工 作 不 足 ,多 为 针 对 规 划 修 编需求 而 开展 的 临 时性 评 估 ,简 单将 评 估 作 为 规 划修 编 的依 据 ,没 有 将 实 施 评估 纳 入 到规 划 的全 过 程 管 理 机 制 中来 。 本 文 在 已 有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总体 规划 实施 评估 的 框架 ,并 结合 西 湖风 景 名 胜 区 探 索总体 规 划实 施评 估 的技术 路径 。
出 了风 景 名 胜 区总 体 规 划 实施 评 估 的框 架 。 以杭 州 西 湖 风 景 名 胜 区 为 案 例 ,从 规 划 适 应 性 、规 划 与 建 设 情 况 、风 景 资 源 保 护
状 态 、管理 与政 策 4方 面 对 总 体规 划进 行 评 估 。 评 估 结 果 显 示 ,西 湖 风 景 名胜 区 面 临 的 主 要 问 题 已 经 由 风 景 资 源 保 护 转 向 社
城 市 发 展 研 究 25卷 2018年 6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1.25 No.6 2018
1 风 景 名 胜 区 总 体 规 划 实 施 评 估 框 架 的 提 出
1.1 风 景 名 胜 区 的 性 质 特 点 、价 值 特 征 与 系统 性 风景 名胜 区是 以具 有 美 学 、科 学 价 值 的 自然 景
观 为基础 ,自然 与 文 化 融 为 一 体 ,主 要 满 足 人 对 自 然的精神 文化活动需求 的地域空 间综合体 。依 据世 界 自 然 保 护 联 盟 (IUCN)提 出 的 保 护 地 分 类 ,我 国的 风 景 名 胜 区大 致 对 应 于 国 家 公 园 (第 1I类 )类 别 。 由于 中 国人 口众 多 ,历 史 文 化 悠 久 ,自 然 与文化 的 高 度 融 合 是 中 国风 景 名 胜 区与 国 际 自 然类 保护 地 相 比最 为 突 出 的特 点 。 因此 除 公 益 性 、 公共 性 、保 护性 等 特 点 外 ,风 景 名 胜 区 也 与 城 乡 聚 落联 系密 切 ,有 许 多 风 景 区 位 于 城 市 边 缘 ,城 市 建 设 发 展也 影 响 到 了风 景 区 所 在 的外 部 环 境 。 杭 州 西湖 从 l2世 纪逐 步形 成 以来 ,就一 直和 杭州城 联 系 密切 。在 1982年列 入第 一 批 国家 级 风 景 名 胜 区 之 后 ,随着 城 市 的 快 速 发 展 ,作 为城 郊 景 观 的西 湖 也
住房 和城 乡建设 部 城 乡 规 划 管 理 中 心 ,北 京 ,100835;3.杭 州 西 湖 风 景 名 胜 区 管 理 委 员 会 ,浙 江 杭 州 , 310013)
【摘要 】在分析 国内外 已有保护地规 划实施评估框 架与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风景名胜 区性 质特 点、价 值特征 、系统构 成 ,初 步提
【文 献 标 识 码 】A
规 划 实施评 估 是 对城 乡规 划 实 施 情 况 、效 益 与 问题 的阶段 性研 究 分 析 ,可 以 为 城 乡规 划 的科 学 编 制和 动态 调整 提 供 依据 ,同 时 也是 保 障规 划 有 效 实 施 的重 要 技 术 环 节 。随 着 我 国 建 立 国家 公 园体 系 、“多 规合 一 ”等 工 作 的 推 进 ,保 护 地 的规 划 管 理 工 作也 日益 受 到 重 视 。风 景 名 胜 区作 为 我 国 的法 定 保护 地 ,承 载 着 我 国不 可 再 生 的 自然 与 文 化 资 源 ,其相 关 规划也 是 法 定 城 乡 规 划 体 系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1982年 至 今 ,国务 院 已经 公 布 9批 次 共 计 244个 国家 级 风景名 胜 区 ;各 省截 至 2015年底 也 已 经公 布省 级 风景 名 胜 区 737个 。 自从 《风 景 名 胜 区 条 例》提 出风景 区总 体 规 划届 满 前 2年应 当组 织 专 家对 规划 进行 评估 的要 求 ,国家 对 于风 景 区规 划 评 估 的要求 也 在逐 年 加 强 。如 在 《全 国风景 名 胜 区事 业 发展 “十 三五 ”规 划 》中要 求 执行 年度 报 告 制 度 , “加强 国家 级风 景名 胜 区规划 实 施 评估 ” ,实 现 规 划 一 张 蓝 图 干 到 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