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诗词十三首
晚清忠臣李鸿章临终前的一首诗,境界开阔,字字血泪,看看吧

晚清忠臣李鸿章临终前的一首诗,境界开阔,字字血泪,看看
吧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忠心耿耿的名臣,他直接领导了洋务运动,一手创建了北洋水师,早期是曾国藩的幕僚。
是今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称呼李鸿章为“李中堂”。
李鸿章更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之一。
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
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对他的评价一直很有争议。
李鸿章临终前,曾经写下一首这样的诗,读来字字血泪,不忍淬读。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做等闲看。
这首诗是李鸿章临终前写下的《临终诗》,纵观李鸿章一生,这首诗是他临终前真是写照,诗中充满了悲伤的情绪,表达了其关注时局,忧国忧民的情怀。
梁启超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
斯人已矣,青山依旧,可悲可叹。
临终诗十首

临终诗十首导入语: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临终诗有哪些?回到家后,我收集了十首。
下面我一起来看一下吧!临终诗【清】李鸿章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临终诗【唐】崔玄亮暂荣暂悴石敲火,即空即色眼生花。
许时为客今归去,大历元年是我家。
临终诗【唐】薛准旧国深恩不易酬,又离继母出他州。
谁知天怒无因息,积愧终身乞速休。
【宋】滕茂实齑盐老书生,谬列王都官。
索米了无补,从事敢辞难。
殊邻复盟好,仗节来榆关。
城守久不下,川涂望漫漫。
俭辈果不惜,一往何当还。
牧羊困苏武,假道拘张骞。
流离念窘束,坐阅四序迁。
同来悉言归,我独留塞垣。
形影自相吊,国破家亦残。
呼天竟不闻,痛甚伤肺肝。
相逢老兄弟,悼叹安得欢。
金人自南归,得志鞍马间。
波澜卷大厦,一木难求安。
世事宁有此,聊发我所存。
爵禄非所慕,金珠敢怀贪。
就不违我心,渠不汗我颜。
昔燕破齐王,群臣望风奔。
王蠋犹守节,燕人有甘言。
经首自绝脰,感槩今昔闻。
未尝食齐禄,徒以世为民。
况我禄数世,一死何足论。
远或死江海,近或死朝昏。
敛我不须衣,裹尸以黄幡。
题作宋臣墓,篆字当深刊。
我室尚少艾,儿女皆童顽。
四海无置锥,飘流倍悲酸。
谁当给衣食,使不厄饥寒。
岁时一酹我,犹足慰我魂。
我魂亦悠悠,异乡寄沉冤。
他时风雨夜,草木号空山。
临终诗【明】唐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明】张灵一枚蝉蜕榻当中,命也难辞付大空。
垂死尚思玄墓麓,满山寒雪一林松。
临终诗【汉】孔融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临终诗【宋】王道坚无心曾出岫,倦翮早知还。
为报长安使,休寻海上山。
临终诗【宋】王楙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临归不用求缠裹,趁著帆风便上船。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10篇)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10篇)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1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六军饥怨竞嗷鸿,圣主临轩尚梦熊。
独有夷吾霸江左,群思萧相运关中。
海陵积粟沙量白,少府供钱铁铸红。
征市榷酤无尽藏,弦高卜式有遗风。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2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
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灵风下水征帆疾,落日中原汗马骄。
孤客不堪回首望,苍茫一片劫灰烧。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3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九天阊阖叫能开,大地波澜挽得回。
沟壑余生千里转,沙场战骨几人埋。
风高劲草犹披拂,岁晚乔松待护培。
怀旧苍茫尝独立,眼中多少出群材。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4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柳营归骑指山庄,静夜添香待漏长。
回首沧浪亭畔路,绿苔秋草黯斜阳。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5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况瘁椿庭隔九泉,沈沈寒日坠虞渊。
锦囊未敢忘三矢,荩箧何曾名一钱。
江表伶俜悲弟妹,墓门荒寂剩园田。
海枯石烂心难死,遗恨空将泪雨填。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6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元气鸿濛二百秋,潢池养寇孰贻忧。
擎天才力云中翼,浮世功名水上沤。
巢幕但闻嬉燕雀,农田那得劝鸤鸠。
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7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生自湘西葬邗北,昙花一霎总因缘。
魂归楚水应无路,夜夜春山叫杜鹃。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8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才过洛水流觞会,又近田家上冢辰。
百五春宵金鸭睡,大千世界玉龙鳞。
梨花雨落欺余艳,柳絮风来糁细尘。
万绿丛中一蓑白,桐庐江畔老垂纶。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9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山气濛濛带雨昏,江潮滚滚挟雷奔。
估樯簇笋滩头聚,野市编茅劫后存。
愁似云痕浓不减,寒凭酒力醉难温。
却怜渔艇全家住,一叶凌波笑语喧。
李鸿章的诗歌精选篇10朝代:清朝|作者:李鸿章日盼灵台振旅归,羽书十道疾如飞。
楼船夜月江涛咽,铸骑秋风塞草肥。
列郡纵横纷窟穴,数番徵调厌旌旂。
玉关徒有刀环约,虮虱年年满战衣。
李鸿章《入都》赏析-觅封侯

李鸿章《入都》赏析-觅封侯入都《入都》李鸿章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卢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入都赏析与21岁时泛舟游于西湖的龚自珍所表达出的些许失落不同,21岁的李鸿章意气风发,这当然与个性有关,与更深层的社会背景有关。
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时年二十有一的李鸿章先是入选优贡,接着,奉父亲之命从安徽老家来到京城,来准备第二年在北京顺天府举行的乡试。
在赴京途中,李鸿章写下《入都》诗十首,表达自己之志。
《入都》诗有十首,其中以第一首成就最高。
全诗开篇,就直接写出自己的风发意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
’吴作钩者甚众。
”于是,后人用“吴钩”象征锋利的兵器。
后来在文人的作品中“吴钩”被象征成奋勇杀敌,励志报国的精神符号。
如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句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李鸿章在此化用“男儿何不带吴钩”句,一改李贺的反问为直接抒发“丈夫只手把吴钩”!是男子汉,就应该手持吴钩,这样才有高于“百尺楼”的意气。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中,刘备用“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这样的话来教训“求田问舍”的许汜。
李鸿章在此用“百尺楼”也有表达自己不为田舍,只为苍生之意。
有这样直接的感情迸发,一个原因是自古以来人们都有的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另一个方面,还是作者自己的超级自信。
戚继光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的是他高尚的追求;龚自珍说“屠狗功名”,不是他平生之意,表达的是对当时谄媚之风的决绝;而李鸿章直言“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则是一个年轻人对漫漫人生路的美好希冀。
“一万年来谁著史”,不正是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继承吗?能够名垂青史,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梦想?“三千里外”虽是约数词,用来形容距离之远。
李鸿章

再见!
李鸿章
姓名: 李鸿章 别名: 李中堂、章桐、号少荃、 仪叟 国籍: 清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 区)磨店 出生日期: 1823年2月15日(癸 未年) 逝世日期: 1901年11月7日 职业: 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 代表作品: 《李文忠公全集》 主要事迹: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参与洋务运动 历史贡献: 积极倡建近代海军、 建立北洋水师 身后哀荣: 赠太傅、晋一等肃毅 侯、谥文忠
李鸿章书法
海秋三劳李 外风百劳鸿 尘宝年车章 氛剑来马有 犹孤伤未一 未臣国离首 息泪步鞍临 ,,,,终 诸落八临诗 君日千事: 莫旌里方 作旗外知 等大吊一 闲将民死 看坛残难 。。。。
与 李 鸿 章 有 关
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 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 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 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 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 敏捷的手腕。 梁启超《李鸿章传》对其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 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 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 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 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 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 顾维钧是半个。)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李鸿章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李鸿章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李鸿章,《入都》丧权辱国。
公元1958 年,合肥郊区的一个墓园里,狂热的人群将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墓挖开,从黑漆棺木中拉出一具裹着黄马褂的完好尸骨。
一番批斗和辱骂之后,意犹未尽的人们干脆开来一辆拖拉机,将尸骨拖在后面开始游街。
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在震天的口号声中,尸骨渐渐崩散碎裂,化为残渣,和扬起的灰尘混杂拥抱,不分彼此。
尘归尘,土归土。
权倾天下二十年,一手力挽狂澜的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就以这种方式和自己的故乡永远融合在一起。
一百三十五年前,李鸿章出生于安徽合肥市肥东县的一个官宦家庭。
他的家族并不是那种豪门望族,只是以诗书传家的地方士绅,有还可以的土地和财富,勉强属于合肥的上流社会。
李鸿章小时候和家族兄弟们一起受到严格的传统儒家教育,天资聪颖的李鸿章也不负众人所望,学问突飞猛进,十七岁就考中了秀才。
李鸿章十多岁时,他的父亲李文安赴京城赶考,中了进士,留在京城当了个小官。
单纯从自身地位来说,他父亲人微言轻,对李鸿章的未来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不过,他父亲在赶考时认识了一位同学——湖南籍举子,著名的儒学家曾国藩。
在清末官场上,这种同科考中的关系被称为“同年”,就像如今的大学同学一样,属于四大铁关系之一。
在李鸿章二十一岁时,父亲让他也进京,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
名师高徒的搭配,要是放在唐宋时期,那必然又会成就一个文坛佳话。
但很不幸,这一对师徒所面临的,是一个极为混乱的末世。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上一个一统天下的元朝,不到百年的时间就被此起彼伏的义军战翻,赶出关外去了。
再往前追溯,那些由游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最后要么全盘汉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欢乐一家人;要么坚守着自己的独立性,最后耗干力气,被赶往北方或者西方。
运气好的,能去西域或中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运气不好的,就默默地消失在草原上,成为历史的谜团。
李鸿章诗十首

李鸿章诗十首入都【其一】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其二】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其三】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其四】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其六】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其七】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其八】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其十】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创作背景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21岁,其年入选优贡,奉父亲李文安之命,自老家安徽入京,以应翌年顺天乡试。
李鸿章入京时作《入都》诗十首。
作品鉴赏第一首钩,兵器之形似剑而曲者。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冠“吴”以称。
古人咏疆场勋业,每言此物。
李公为一介书生,而有疆场建功之想者,盖鸦片战争之割地赔款,为国之辱,胸有郁结也。
「李鸿章」诗词全集、诗集(13首全)

「李鸿章」诗词全集、诗集(13首全)1、《赴试途中有感》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
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即此...2、《赴试途中有感》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
多谢...3、《赴试途中有感》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4、《赴试途中有感》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
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
壮怀...5、《赴试途中有感》桑于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
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
直到...6、《赴试途中有感》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
碧鸡...7、《赴试途中有感》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
自愧...8、《赴试途中有感》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
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览镜...9、《赴试途中有感》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倘无...10、《赴试途中有感》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11、《游鹿洞归途感赋》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巅。
孤筇螟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
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
低徊...12、《舟夜苦雨》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
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
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
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
13、《临终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诗词十三首
1、舟夜苦雨(五律)
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
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
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
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
2、赴试途中有感(七律)
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
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3、临终诗(七绝)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4、赴试途中有感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
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5、赴试途中有感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
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
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7、赴试途中有感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
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
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8、赴试途中有感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9、赴试途中有感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
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10、赴试途中有感
桑于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
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
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
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12、赴试途中有感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13、游鹿洞归途感赋
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巅。
孤筇螟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
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
低徊朱陆论心地,思使薪穷火不传。
注:这是李鸿章早年进京赶考时所做的十首诗,诗写得慷慨激昂,我还推荐大家看看李鸿章晚年写的——《筹议海防折》。
真的,我觉得如果李鸿章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卖国贼的话,他写不出那样的东西。
从那个折子里你可以看到:李鸿章对科技、教育、经济、军事都有怎样的思考和研究!
他有罪,那是历史造成的。
他必须忠于大清,忠于他自幼所受的传统教育。
客观的说,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但是在他那个时代,他做了很多超越自己时代的事情。
正是他和曾左等人的努力,让清朝的灭亡时间大大推迟了,在他那个时代,那就是他的价值,虽然这种价值坑害了中国。
轮船招商局大家知道吧,这个李鸿章盛宣怀办的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垄断了中国的内河和外海航运,把欧美航运公司全部赶出了中国,这个事情很有代表性。
现在咱们的招商银行,你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恰恰是轮船招商局的下属的企业啊,而且是在香港第一个挂牌的内地企业。
李鸿章的遗产,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