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ppt
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

新中国的烙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不同时期的歌曲分析韩晗 2011010254 水利系歌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评判一首歌曲的价值,不仅要从歌曲本身的旋律、填词以及演绎它的唱功和声音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它的情感。
每一首歌曲都是有自己的情感的,情感是一首歌曲的灵魂,而情感的来源往往决定于那个特定的时代,所以说歌曲是时代的歌曲,它总是及时而忠实的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民族的悲欢和人民的心声。
因而,一首首产生于不同时期的歌曲,往往会激活人们沉积的记忆,使得被时光的江河冲刷得淡漠了的历史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
从这个角度说,对不同时代所产生的歌曲进行分析与论述,不仅能引发一代又一代人对往事的回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折射出人们内心不同的声音。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至今六十余载的时光中,一代代歌曲作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作精神,将时代的节奏与人民群众的心声,倾注于动听的歌声之中,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歌声中成长,也使得新中国历史进程的每一个脚步,都始终有歌声相伴随。
这些被时代打上深深烙印的歌曲是不可忘却的,更是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铭记在心的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厚重的史册是从1949年10月1日正式翻开的,一直到1966年6月初的“文化大革命”席卷而来,经历了十七年的时光,就其所经历的社会历史变革而言,主要由三个阶段。
成立之初的三年里,百废待兴,恢复国民经济为重中之重,期间又经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与镇压反革命运动;从1954至1957年是第二个阶段,斗争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再从1958年到1966年5月,是这一时期的第三阶段,严重自然灾害的袭扰使经济极为困难。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十七年的歌曲艺术不可避免的经历了一个在“左”思想干扰下的阴晴无常的曲折历程。
在前五六年里,歌曲作者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化成对新中国、新生活烈火般燃烧的情感,所创作出来的歌曲的共同点是格调明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着朝气,给人以美的感染和力的激发,这是一些歌颂新时代、新生活的歌曲作品;比如《勘探队之歌》《歌唱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走月亮》ppt课件

编曲特色
配器丰富
这首曲子的编曲中运用了多种乐器, 包括钢琴、吉他、贝斯和人声等,使 得音乐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和声运用巧妙
编曲风格独特
这首曲子的编曲风格独特,既不拘泥 于传统,也不过于前卫,能够让听者 耳目一新。
编曲中巧妙地运用了和声,使得《走月亮》的演唱技巧
发声技巧
05
《走月亮》的影响与评 价
对华语乐坛的影响
推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 《走月亮》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为华语流行音乐注 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华语乐坛的创新发展。
拓展了音乐受众群体
《走月亮》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元素,吸引了不同年龄段和审 美需求的听众,拓展了音乐市场的受众群体。
提高了对本土音乐的关注度
《走月亮》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对本土音乐的关注和热爱,促使更多 人关注和参与到本土音乐的创作与传播中。
专家评价
1 2
音乐界的高度认可
《走月亮》获得了众多音乐专家和评论家的好评 ,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具有高度 的艺术价值。
音乐奖项的肯定
《走月亮》在各大音乐奖项中屡获殊荣,充分证 明了其在音乐领域的影响力和专业认可度。
录音室版本
录音室版本是《走月亮》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专业 的录音设备和制作团队,可以对歌曲进行高质量的录制和 制作。
录音室版本需要考虑音乐的质量、音效和后期制作等因素 ,以确保歌曲的音质和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录音室版本 也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受众喜好,以更好地满足听众的口 味。
在线传播与媒体报道
作曲家在个人情感方面的一些经历,也对其创作《走月亮》产生了影响
,作品融入了其对于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感悟。
社会背景
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PPT课件

历史线索。 “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史
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抗 日宣传的歌咏活动。 影响深远。 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 国统区的音乐文化。 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
独唱歌曲
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 的主要部类
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黄自
萧友梅
萧友梅简介:
(1884—1940)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
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孝》一文获得
博士学位。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
。《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他的代表
作品特点:
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
《叫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也是微云》
黄自
黄自简介: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字今吾。黄自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在中国音乐发 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专业音乐教 育及音乐创作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他母 亲在黄自幼年时的经常教他唱山歌、背唐诗宋 词。 代表作品: 《旗正飘飘》、《抗敌歌》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
新音乐勃兴,传统音乐地位下降。 从历史看,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次
转折。 这一转折的原因?
传统音乐
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 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各种 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 术水平的提高;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 乐的新发展;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 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朝着艺术化, 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 吸收新文化成分;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 ,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不少 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士化。
2024版歌曲《小白船》ppt课件

03
传递正能量
整首歌曲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传递了正能量,使人们在欣赏的 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03
音乐风格与演唱技巧
《小白船》音乐风格特点
旋律优美抒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节奏明快,富有律动感,易于传唱。
曲调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颤音、滑音等,增强 了歌曲的表现力。
演唱技巧要点指导
04
歌曲影响与传播途径
《小白船》在国内外影响力
在中国
《小白船》作为一首经典童谣,在国 内广为传唱,深受儿童喜爱。同时, 该歌曲也被众多歌手翻唱,成为华语 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国外
《小白船》的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受 到了许多国外听众的喜爱。该歌曲曾被 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国际舞台上演出, 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总结反思:本次课堂学习收获
学生总结本次课堂学习的收获, 包括演唱技巧、音乐鉴赏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 充,肯定学生的进步,提出改进
建议。
学生通过总结反思,认识到自己 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明确
了方向。
THANKS
不同音乐风格的改编
摇滚、爵士、电子等风格尝试,为经典歌曲注入新的活力。
歌词创新与重新诠释
针对不同主题和需求,对歌词进行改编和重新诠释。
舞台表演形式创新
结合现代舞美、灯光、音响等技术手段,打造震撼人心的舞台表 演。
音乐教育领域推广价值
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整合 《小白船》作为优质音乐资源,在音 乐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就概述
作者的作品不仅在音乐界赢得了广泛赞誉,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的歌曲旋 律优美、歌词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小白船》更是成为了他 的代表作之一,广为传唱。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ppt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歌词中的英雄,你能不能举出一些事例来?
第四乐章:改革开放——时 代旋律的新乐章
春天的故事
背景介绍: 叶旭全,蒋开儒作词,王佑贵作曲,创作于1994年。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党中央恢复了邓小 平的职务,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78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确定了改革 开放的策略,1979,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把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划为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大力引进 外资和先进技术,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使经济特区 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这首曲子就是描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长城内外、大 江南北所爆发出的生机,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同时的宏伟气魄!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如春风 般唤醒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歌唱祖》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反映20世纪20年代井冈山根据地艰 苦奋斗时期,儿童团员人小志气大的 斗争精神风貌。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中国,国土不断沦丧。歌曲表现了觉醒 的爱国青年走出课堂,奔赴抗日救亡战 场,甘为民族解放牺牲的精神。
这是一首解放战争时期的河北民歌,歌 唱翻身农民喜气洋洋,颂扬党的恩情。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历史在谱写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你还记得幼年时学唱的歌谣吗?你知 道长辈们为之动情的歌曲吗?让我们 和着岁月乐曲的主旋律,去学唱昔时 感人肺腑的歌曲
20世纪初广为流传的学堂歌。学堂歌把近 代西方歌曲曲调与中国民间风格融为一体,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新风尚。
在新中国60周年诞辰大庆的游行中,与《东方红》、《春天的故 事》、《走进新时代》一起,分别成为伴随展示中国共产党四代 主要领导人巨幅画像的背景歌曲唱响《江山》这首歌,就是要克 服各种脱离群众的弊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问政于 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
穿越海拔 数千米的世界屋脊。
歌曲创作于青藏铁路开工之际的2001年,2006年7月1日, 全线通车。从格尔木到拉萨行程千余公里,穿越海拔数千 米的世界屋脊。 。是新世纪中央开发大西部战略的标志性 工程,举世瞩目,震惊寰宇。10万建设大军为世界上最高 最长的高原铁路拼搏奋斗,那每一块路碑下埋葬着一条年 轻的生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首歌的歌词原来知识志愿军一个连 队的誓词,谱上曲后,立刻传遍抗美 援朝前线,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新中国刚成立,带来一个火红的年代。天 真烂漫,幸福无比的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 首歌曲迅速传边神州大地,飞向海外。所有炎 黄子孙,只要一听到那熟悉的旋律,黄山、黄 河、长江、长城的形象就跃然眼前
2024版616每天一张PPT《国际歌[1]
![2024版616每天一张PPT《国际歌[1]](https://img.taocdn.com/s3/m/8753fb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8.png)
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3
《国际歌》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励 着未来社会不断推动进步与发展,追求更加美好 的生活。
2024/1/27
18
05
歌曲的传承与发展
2024/1/27
19
《国际歌》在不同时期的传承与演变
2024/1/27
巴黎公社时期
01
《国际歌》首次亮相,成为巴黎公社革命的精神象征,鼓舞着
激发社会正能量
《国际歌》所传递的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有助于激发社会的 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024/1/27
17
《国际歌》对未来社会的启示和展望
1 2
追求全人类解放 《国际歌》所倡导的全人类解放的理想,启示着 未来社会应致力于消除阶级差别、实现人人自由 平等的目标。
坚持斗争与团结 《国际歌》强调了斗争与团结的重要性,未来社 会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应坚持斗争、团结一致, 共同应对。
2024/1/27
9
《国际歌》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国际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战 歌,它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自
由解放而斗争。
2024/1/27
歌曲中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 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号召无产 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
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国际歌》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激励着无数 革命者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
无产阶级为自由、平等而斗争。
苏联时期
02
在苏联,《国际歌》被广为传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和
苏联国歌。
中国革命时期
03
在中国,《国际歌》被翻译成中文并广泛传播,成为中国革命
的重要歌曲之一,激励着中国人民为解放事业而奋斗。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探究

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探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个动荡而璀璨的时期,而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节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北洋政府时期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这些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正是在这个特殊背景下,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音乐分析和演唱探究的角度来探究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价值。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1.风格多样性: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吸纳了中外音乐的特点,形成了多样性的风格。
例如,受到西方音乐影响的上海派艺术歌曲,重视曲调旋律的流畅性和美丽性,歌词内容丰富多样;而北京派艺术歌曲则更加传统,强调曲调的节奏和音色,歌词内容常以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为重。
2.冲破传统: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限制。
以前的中国歌曲多以乐府民歌和曲艺等形式为主,而在这个时期,艺术歌曲开始加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元素,如西方和爵士乐的影响等。
3.歌词与音乐的结合:中国艺术歌曲在这个时期不仅在音乐表现上独具特色,歌词的创作也变得更加重要。
当时的歌词内容涉及到了社会变革、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思想和价值观。
二、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艺术1.演唱技巧的提升:随着中国音乐环境的变化,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的演唱艺术也有所提升。
艺术家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技巧的精通,使演唱更加准确、感情更加丰富。
2.情绪表达的丰富:艺术家通过悦耳、深情的演唱方式,将歌曲中的情感充分呈现出来。
无论是激昂奔放的歌曲,仍是抒情柔和的曲调,都能通过艺术家的演绎引起听众共鸣。
3.声音特色的塑造: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奇特的声音特色,在演唱时能够把握好自己的音色和咬字,为歌曲增添了奇特的魅力。
三、二十世纪二三十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价值1.文化价值: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在音乐和歌词中融入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变迁,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歌: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毕业歌》背景介绍: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4年。影片
《桃花劫》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 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前欢聚一堂时 唱的,号召青年学生“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担负起天下的 兴亡”。这首歌唱出了当时青年学生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因此在青 年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许多有志青年就是唱着这支歌奔赴抗 日救亡战场,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全曲 分为四段:第一段的音乐是号召性的,像声声警钟;第二段是宣誓 性的,展现了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第三段聂耳运用革命浪漫主 义的手法,以高昂的音调、果敢的节奏,突出了“要掀起民族自救 的巨浪”的气势;最后一段也是号召性的,但变成更为急切、更为 热情的呼吁。
第二乐章:埋葬蒋家王朝— —唱响胜利的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听!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风在呼啸军号响,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听!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革命歌声多嘹亮!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向前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歌词中的鸭绿江是哪两国的边界线? 中朝两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抗美援朝战争 该事件的结果怎样?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英雄赞歌
《大刀进行曲》
——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
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
敌人! 把他们消灭,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你认为这首歌创作以什么历史事件为背景?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第一乐章:抗日歌曲──吹起 抗日救亡的号角
背景介绍: 《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 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 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九一八”事变后, 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1 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 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 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 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 ”
歌词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 ”、“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 人物分别是谁?
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背景介绍: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 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由于武 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 “大刀队”。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 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1937 年7月7 日 , 卢沟桥事变爆发 , 全国抗战开始, 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在 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 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 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 进行曲》由此诞生。
《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议一议 今天我们歌唱抗日歌曲有什么意义?
从无畏惧,
向前!
绝不屈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英勇战斗,
向最后的胜利,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向全国的解放!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
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
《走进新时代》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已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啊!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歌词中的英雄,你能不能举出一些事例来?
第四乐章:改革开放——时 代旋律的新乐章
春天的故事
背景介绍: 叶旭全,蒋开儒作词,王佑贵作曲,创作于1994年。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党中央恢复了邓小 平的职务,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78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确定了改革 开放的策略,1979,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把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划为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大力引进 外资和先进技术,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使经济特区 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这首曲子就是描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长城内外、大 江南北所爆发出的生机,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同时的宏伟气魄!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如春风 般唤醒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
背景介绍: 麻扶摇词,周巍峙曲。作于1950年。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悍然指
挥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他们越过“三八 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同时,美帝国主义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 峡,防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内政。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 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这首歌开赴朝 鲜。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
这首歌诞生于什么事件之后?
背景介绍: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 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 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田汉在被捕前, 将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后由夏衍交给聂耳, 聂耳很快将歌曲谱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名发 表在《中华日报》上。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 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后来,美国著名黑 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更使这首战歌载 誉全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这首歌定为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
背景介绍: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 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 黄河的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 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 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 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 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 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 合唱》。
(3)“我的家……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 大豆高梁。”
(4)这首歌作于1937年7月,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七七事变 后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 念。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 去!” (5)该曲以我们的母亲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 不屈的战斗意志。整个作品自始至终充满着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 和雄伟浑厚的气魄。它后来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经常演奏的曲目之 一。它的歌词是“风在吼,马在啸……”
歌词中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请至少说出一例他的历史功绩。
背景介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主席亲手在 天安门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王莘作为 观礼代表,目睹了当时的壮丽场面。在回天 津的列车上,王莘(延安鲁艺冼星海的学生) 心潮澎湃,开国大典的盛况不断浮现在眼前, 于是《歌唱祖国》的词和曲几乎同时从心中 涌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 响亮……” 1951 年 9 月 15 日 , 《 人 民 日 报 》 刊 登 了 《歌唱祖国》的曲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 即邀请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录音,除广播外, 还添制成唱片向全国人民推荐,从那以后, 《歌唱祖国》这首歌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