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中的历史

合集下载

歌曲 中的历史

歌曲 中的历史
歌曲中的 历史
复习课
郸城实验中学
张华

岁月如歌、时代如歌、历史如歌。 一、抗日烽火——救亡之歌


什么原因导致歌曲中的”我”离开家乡到处流 浪?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
1、<<大刀进行曲>>为中华儿女吹起了抗日的 号角,请问抗战以来,我们取得的首次大捷是什 么?国民党战场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是什么? 2、请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意义. 3、<<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 的时候”指什么时候?””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 们心的长城”这里的”长城”指什么? 4、请问和平年代唱这些老歌有何意义?



四、改革开放——时代旋律的新乐章 请问我国顺利收复香港和澳门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走进新时代》里“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的 “旗帜”指什么? 为了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蒋家王朝——唱响胜利的歌 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 战、乘胜追击四个阶段。 请问重庆谈判签定了什么协议? 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解放战争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是什么?

新中国——向着世界歌唱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 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 多年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 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 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 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 取解放的斗争。

常识备考:歌曲中的长征故事

常识备考:歌曲中的长征故事

【常识备考】歌曲中的长征故事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于都县集结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

两年间,红军历经曲折,征服雪山,穿越草地,粉碎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远征,也是人类历史的壮举!“长征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现在我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着“长征精神”,包括创作了许多歌颂长征的歌曲。

今年正值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让我们一起从歌曲中了解长征的故事。

十送红军《十送红军》是在江西民歌及陕西镇巴歌谣的基础上编创的一首歌曲,问世于1961年,由朱正本编曲,张士燮编词。

这首歌曲表达了井冈山的人民群众送别红军时那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心情。

十送红军群星 - 民乐红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错误决策,致使红军屡战失利。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

10月17日,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河北岸集结,从此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十送红军》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

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长征组歌》是1976年2月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音乐片。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

《突破封锁线》——强渡湘江突破封锁线群星 - 长征组歌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中的历史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C、农业合作社的完成D、人民公社的建立
【答案】A
17.“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创作于1943年的《解放区的天》伴随着全国解放而广为传唱。下列关于这首歌曲说法正确的是
ﻩ①它鼓舞了边区人民,迎来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②它反映了边区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期盼
ﻩ③它创作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歌曲中的历史
———————————————————————————————— 作者:
———————————————————————————————— 日期:

歌曲中的历史
江油市太白中学 于水生
1.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东北松花江上,选项中的四次日本侵华事变,只有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东北。
10.“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是歌曲《青花瓷》里的歌词。请问歌曲里面唱颂的物品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A.汉朝ﻩB.唐朝ﻩﻩC.宋朝ﻩD.元朝
【答案】C
7.歌曲《雅拉玛》中唱道:“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满江红》:不一样的爱国热情及其表达

《满江红》:不一样的爱国热情及其表达

《满江红》:不一样的爱国热忱及其表达导语:《满江红》是中国传统的爱国颂歌,用深沉激昂的旋律和慷慨激昂的歌词表达着人们对祖国的深深喜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本文将探讨《满江红》这首歌曲以及其中所体现的不一样的爱国热忱及其表达方式。

引言:《满江红》作为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具有深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人民多年来对祖国的深情表达,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国家保持着强烈的认同感和信仰。

一、《满江红》的历史背景《满江红》这首歌曲最早出此刻明朝末年,那个时期正值明朝和满清的严峻僵持。

一位叫做杨继洲的农夫抱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写下了这首歌曲。

歌曲以江洲(今武汉)为背景,通过歌颂忠诚英勇、保家卫国的农夫抗敌英勇的事迹,表达了对祖国的坚定热忱之情。

二、不一样的爱国热忱《满江红》所体现的爱国热忱与其他爱国歌曲不同之处在于它蕴含着饱满的激情和深沉的情感。

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是发自心里的,而且与大布局相联系,体现了农夫阶层对国家的责任与经受。

1. 爱国之情与英勇壮志《满江红》歌中召唤的是志士仁人的鲜血、烈火与浩气,表明了作为中国人的热忱和激情。

歌词中充盈了对敌人的恶劣行径的憎恶以及对祖国的挚爱,鼓舞人心,让人肃然起敬。

2. 团结与力气《满江红》饱含了中国人民对团结的信仰,同时也显示了团结带给祖国无尽的力气。

歌曲中描述的团结的力气使得敌人感到胆寒,更加坚定了我们对祖国的自信和荣誉感。

三、《满江红》的表达方式《满江红》这首歌曲不仅通过歌词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同时也通过旋律和表演方式呈现了奇特的表达方式。

1. 深沉激昂的旋律《满江红》的旋律雄浑激越,呈现了中国人民的豪情与壮志。

旋律的起伏有力地表现了人们心里的情感,激发了听众对祖国的热忱和对国家茂盛昌盛的向往。

2.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满江红》这首歌曲不仅以音乐的形式传达了爱国情愫,而且通过演唱、演唱会、音乐会等形式,将热忱祖国的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样的多样表达方式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力气,并激发每个人心中对国家的爱与经受。

七子之歌中的历史

七子之歌中的历史

《七子之歌》中的历史《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作品将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忘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做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这首歌又成为迎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七子之歌的历史背景《七子之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四分五裂的时期。

19世纪末,中国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国土不保。

1883年和1894年,中国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七子之歌》写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先生旅居美国。

他时时关注着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涌上心头。

特别是当他读到帝国主义列强又一次将魔爪伸向中国领土——将中国的七块“肥肉”(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和旅顺、大连)掠夺而去时,心中更是义愤填膺。

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七子之歌》这首痛彻心肺的诗篇。

七子之歌的文学价值《七子之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在于诗人把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与现代象征手法融为一体,将中国传统的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技巧结合起来,构成了优美而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画卷,具有特别的艺术魅力。

其次,《七子之歌》在结构上非常独特。

全诗用一个大的序曲和七个各不相同的独唱曲构成,用“母亲”和“乳儿”来称呼这七处“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地方,意在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号召大家把被掠夺的七处“失地”从帝国主义列强铁蹄下解放出来。

其中,《澳门》一章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澳门比作一个弃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方列强对待中国的粗暴行径。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调查成果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调查成果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调查成果调查成果历史是一条长河, 20世纪是长河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是一幅画卷,20世纪是画卷中最为妙笔生辉的一角;历史是一本书籍,20世纪是书籍中最为精彩绝伦的一页。

历史也是一首歌曲,而20世纪是歌曲中最为震撼人心的旋律。

20世纪的历史歌曲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历程,融入了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血液,它激荡着人们的深情,激励着民族的斗志。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历史就是在歌声中不断前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天当我们的耳边再次响起那些封尘已久的歌声,那滚滚的硝烟便会在脑海弥漫。

载着对历史的回忆,驾着不同年代传唱的歌声,触摸那渐去渐远的历史,重温那激情四溢的岁月,感受那久已忘怀的时代。

下面,看看我所收集到的音乐形象最为鲜明、传唱最为广泛、艺术魅力历久弥新的杰作,通过音乐这一小小的侧面,回顾中华民族那段伟大的历史吧。

1.反映红军时期的歌曲《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背景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革命的前途在哪里?路的方向在哪里?所以,战士想念毛泽东,因为在之前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一直是取得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根据地的老百姓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之情从《十送红军》的歌词和旋律中流露出来。

《十送红军》这首歌以江西民歌曲调为主,融入了百姓对红军的热爱、关切、依恋,感人之深,每次用心去听,都能够感觉百姓牵挂的眼泪。

每次静静去聆听的时候都有哽咽的感觉。

《过雪山草地》红军长征离开根据地,越过千山万水,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从歌曲中可以看出红军的乐观主义、团结、同甘共苦、不怕艰苦、有理想、有坚定信念的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么多的精神,红军战士们战胜了一切困难,迎来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到吴起镇》这首歌可以让人感受那份喜悦。

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到1936年到达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关于近代史的歌曲背景和内容100字

关于近代史的歌曲背景和内容100字

关于近代史的歌曲背景和内容100字第一篇特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是同一些歌曲联系在一起。

每读到那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歌词,仿佛又置身于忘怀的时代;每听到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仿佛又触摸到历史的躯体。

的确,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也凝聚着历史,法国大革命时期高歌《马赛曲》,苏联卫国战争中流行《喀秋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传唱《游击队之歌》历史与歌曲往往相互交融、互相印证。

这里,我们回顾中国近现代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歌曲,共同体验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感受历史发展的朝起潮落。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一时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三元里歌》、《太平军来》、《中法战争歌》、《辛亥革命歌》、《义和团歌》、《打洋鬼子》、《说唱义和团》、《矿工苦》、《苦百姓》等是这一时期社会的流行歌曲。

如《辛亥革命歌》:汉军起义立志把仇报,里应外合都有我同胞。

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驱除鞑虏,还我中华!铁血男儿壮志冲九霄!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吴楚英豪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第一功!《辛亥革命歌》等歌曲体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外国侵略者,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逐渐把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抗资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不断探索救国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始终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第二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1937年,随者日本侵华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也变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近现代歌曲中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歌曲中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歌曲中的历史安徽/李修贵特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在一些歌曲得到反映。

每读到那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歌词,仿佛又置身于那忘怀的时代;每听到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仿佛又触摸到历史的躯体。

这里,让我们回顾中国近现代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歌曲,以共同体验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感受历史发展的潮起潮落。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与统治。

《三元里歌》《太平军来》《中法战争歌》《辛亥革命歌》《义和团歌》《打洋鬼子》《说唱义和团》《矿工苦》《苦百姓》等是这一时期社会上的流行歌曲。

如《辛亥革命歌》:汉军起义立志把仇报,里应外合都有我同胞。

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驱除鞑虏,还我中华!铁血男儿壮志冲九霄!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吴楚英豪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第一功!《辛亥革命歌》等歌曲体现了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的一种激昂的精神。

这些歌曲反映的是外国侵略者、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逐渐把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不断探索救国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始终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历史。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社会的矛盾集中在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统治集团身上,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这一时期,《国民革命歌》《劳工歌》《工农兵联合起来》《农友歌》等,是家喻户晓而且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歌曲。

如《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歌》等歌曲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的产物,曾唱遍大江南北,表明当时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信心十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活动课教案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活动设想:1、此活动是历史教研组“我身边的历史”系列活动的延伸之一,也是历史与音乐学科整合的一次尝试。

2、充分挖掘并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以活动课的方式了解歌曲中的历史,以此纪念并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3、通过绿色课堂的延伸,培植并渗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不同时期的历史歌曲,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历史知识与音乐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整合知识、技能的能力及历史想像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视听、演唱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去体验真、善、美,在同学们心中产生昨天与今天沟通的共鸣,陶冶情操,形成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内容与步骤:(入场音乐背景:《我们走在大路上》,曲目循环播放)1、导入:活动课开始前调查:在座的学生老师,平时喜欢听歌或喜欢唱歌的请举手。

师:我们今天活动课的主题是《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根据你已有的音乐和历史知识,你认为歌曲与历史有什么关系吗?生:交流师:历史谱写了歌曲,歌曲中凝聚着历史。

下面,让我们伴着歌声走进历史,在一幕幕雄浑壮观的历史画卷中感受历史。

生:首先学唱国民革命时期的一首歌曲。

按《两只老虎》调学唱《国民革命歌》,字幕:《国民革命歌》(学生电子琴伴奏)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师:《两只老虎》实际上是一首欧洲儿歌,法国(雅克兄弟)、英国(约翰兄弟)等国叫的名称不同。

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经过重新填词后,《国民革命歌》诞生了,北伐战士就是高唱这首歌走上战场的。

(北伐的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2、师:下面所唱的歌曲是我们所熟悉的,听完后回答:歌曲名叫什么?从歌词中可看出是哪一时期的作品?生:一班学生在前台组好队形,合唱《共产儿童团歌》。

播放VCD《共产儿童团歌》同时屏幕显示背景资料:《共产儿童团歌》歌曲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井冈山根据地的艰苦奋斗时期,儿童团员人小志气大的斗争精神风貌。

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

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共产党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

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歌曲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3、欣赏这一时期的另一首歌曲:播放《八月桂花遍地开》两段,同时显示文字: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用当地的民歌《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

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有的地区还成立了工农政府。

这首革命民歌反映了这个时期热火朝天的革命斗争,洋溢着饱满的革命热情。

4、(播放《松花江上》歌曲片断)师:歌曲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学生说出这首歌曲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所表达的心情。

(表达了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

)5、(屏幕显示下列文字)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国土不断沦丧。

尤其是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订,出现了“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局面。

华北如此之大,已经放不下学生的一张平静的课桌了!此时,年青的爱国学生发出了“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民族的兴亡”的呐喊,北平学生发起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着名的《毕业歌》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表达了觉醒的爱国青年学生走出课堂、奔赴抗日救亡战场,甘为民族解放牺牲的精神。

(播放VCD《毕业歌》,学生跟着哼唱)6、师: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再度联手,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发出了《保卫黄河》的怒吼,全面抗战开始。

(播放VCD《保卫黄河》,二班起立合唱,其他同学跟唱)师:唱到这首歌曲,不能不提到这首歌的曲作者冼星海。

(屏幕展示冼星海的图片及下列文字资料:生读)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冼星海自幼酷爱音乐。

1926年进北大音乐传习所专修音乐理论和小提琴;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3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音乐院的高级作曲班。

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国后,便投入了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数百首豪壮的战歌。

1938年,他应聘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后经过六天六夜的苦战,创作了气魄宏大的中华民族英雄史诗《黄河大合唱》,当这部名作首次公演于延安礼堂后,周总理曾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民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以它那雄伟的气魄、奔放的旋律、革命的激情发出了被压迫民族的怒吼!唱出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和气质,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而闻名中外。

1945年,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做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志哀”的题词。

7、师:这一时期还有一经典曲目,就是后来被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歌曲的创作产生及确立为国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坎坷历史。

(屏幕显示文字、人物图片: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

田汉词,聂耳曲。

《风云儿女》是30年代的一部进步影片,为了号召有志青年起来抗战,叙述了知识分子勇敢走向战场的感人故事。

随着这部影片的公开放映,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中国大地,激发着当时及以后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

这支战歌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着名的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就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他们把这首歌叫《起来》。

1945年8月,二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美国着名音乐指挥伏尔希思向美国国务院提议,在胜利之日电台播放各国的凯旋之歌,代表中国的,就是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词作者田汉受到迫害,此歌的歌词一度被废止,当时曾在全国征集新国歌,但没有合适者。

1978年,以原曲调重新集体填词并定为正式国歌,却未能流传开。

直至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原有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为正式国歌。

师:我们在这里再次唱响我们熟悉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全体起立。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8、(屏幕显示文字:)抗日战争时期着名的歌曲《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师:这一时期创作的歌曲较多,我们再选择其中的一首欣赏。

(播放VCD《大刀进行曲》,学生跟唱)师:假如你处于国难当头的抗日时期,不论你是一名学生,还是工人、农民、商人、资本家或是地主,作为一个中国人,加之听了以上歌曲,你会怎么做?这些抗日的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生:选择一特定的角色交流。

9、师:这些抗日歌曲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歌曲确实起了战斗号角的作用,催人奋进。

我们中国民众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我们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由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加之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反复进行大扫荡,使我们在抗日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没有吃,没有穿;没有枪,没有炮。

我们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是怎样渡过困难时期的?生:答师:在抗日的同时,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使《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播放《南泥湾》,学生哼唱。

画面+字幕:此歌亦称《延安作风万岁》。

描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受到经济封锁,八路军三五九旅迎着困难在南泥湾开垦荒地搞生产,终于取得胜利的情景。

歌曲颂扬了八路军战士艰苦创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师:南泥湾精神也是中国人民抗日精神的一个集中体现。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840年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也证实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真理。

我们在此高唱这首歌曲,以此纪念并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学生举牌:我们爱和平)生:全体起立,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播放VCD《团结就是力量》)11、(播放VCD《解放区的天》片断)师:经过4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新中国的到来。

(播放《开国大典》影视片断)12、学生起立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播放VCD,同时字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火星词曲),1943年创作。

此歌一诞生便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迅速地传唱开来,而且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歌声很快就普及到了全国各地。

这首歌歌词朴实无华,通俗易记.曲调明快流畅,铿锵有力,演唱起来更是令人情绪激昂而精神振奋,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起到过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重要作用,至今仍然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跟着共产党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师:反映新中国建立后的歌曲有许多,有歌唱党、歌唱毛主席、歌唱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哼唱《社会主义好》),有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的通俗的歌曲等等。

我们在这里选择了代表三个层面的经典歌曲来欣赏。

(字幕:欣赏·感受连续播放两首歌曲)①《咱们工人有力量》(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方面的画面)(此歌产生于解放战争时期)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背景:阅兵式场面、国防方面+歌曲背景简介)此歌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是由我国杰出的作曲家、着名的国际主义战士郑律成谱曲。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隆重的开国大典上,这支名曲回响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后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③《让我们荡起双桨》(一生弹电子琴一生唱)13、师:90年代末期至今,我们威海有一位作曲家活跃在中国的歌坛上,他的好多歌家喻户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