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合集下载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练习第一篇《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后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 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相陈珪举孝廉举:推荐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宥:宽容C.太祖苦头风苦:痛苦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强:勉强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B.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C.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D.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文言文阅读题)《三国志_华佗传》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三国志_华佗传》阅读答案

华佗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9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 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 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每发, 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尉黄琬辟辟:征召B.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收:收买C.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恒:经常D.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节度:(服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文言文《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①。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③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差:同“瘥”病愈。

②头风:头痛病。

③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2.下列对文中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B.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C.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D.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华佗不爱做官。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华佗传》原文及译文《华佗传》是记载了华佗一生经历的一本图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华佗传》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

”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乾,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

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

”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於内,当啼泣而绝。

”果如佗言。

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

”佗曰:“君有急病见於面,莫多饮酒。

”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

临死,当吐舌数寸。

”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有翻译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有翻译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有翻译——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

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晋文公重耳的阅读附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

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

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

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

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

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

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

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

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

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留齐凡五岁。

重耳爱齐女,毋去心。

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

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

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

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

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

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

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

”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

华佗文言文阅答案

华佗文言文阅答案

华佗文言文阅答案【篇一:课外阅读(医古文)】>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捕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

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人报赵王。

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

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华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华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华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华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①,面赤不食。

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②,食腥物所为也。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

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注:①[烦懑]:烦躁郁闷②[内疽]:腹内一种肿胀坚硬的毒疮。

(节选自《华佗传》)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

(2分)
A.斯须尽服之。

之:
B.遇良医乃可济救。

乃:
23.请你根据对文意的理解,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 )
A.华佗看了陈登的面相和为他切脉后,就判定他胃中有虫数升,并告诉他生虫的'原因。

B.华佗给陈登服药很有讲究,先服一升,过一会儿再服一升,效果很好,说明华佗很懂药理。

C.陈登服药后,吐出三升左右的红头虫子,虫子半身就是他平常吃下去的生鱼片。

D.陈登病好后,华佗预言三年后又会复发,遇良医才可得救。

后来果如华佗所言,说明华佗真是神医。

参考答案:
22.A代“药汤”评分标准:2分。

每题1分
23.C评分标准:2分“。

最新疫情相关文言文阅读汇编(含全套答案及译文)

最新疫情相关文言文阅读汇编(含全套答案及译文)

第一篇《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后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相陈珪举孝廉举:推荐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宥:宽容C.太祖苦头风苦:痛苦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强:勉强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B.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C.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D.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

太祖①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膈,随手而差③。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④,考验首服⑤。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⑥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注释:①太祖:曹操的庙号。

②头风:脑神经痛。

③差:音chài,同“瘥”,病愈。

④传付许狱:解押送给许昌的监狱。

⑤考验首服:考问认罪。

⑥考竟:判决。

这里指处死。

7.与“索火烧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悍吏之来吾乡
C.怅恨久之D.蔽林间窥之
8.曹操杀死华佗最根本的原因是(2分)
A.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B.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C.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D.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①佗久远家思归远:②数乞期不反数:
③出一卷书与狱吏与:④此可以活人活:
10.翻译下列句子。

(3分)
(1) 天下当无此鼠辈耶?(1分)
译:
(2)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2分)
译:
参考答案:
7.D 8.D
9.①远:远离②数:屡次,多次③与:给④活:使活,救活
10.(1) (1分) 天下会没有这种鼠辈吗?用反问句式即可。

(2) (2分)狱吏畏惧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要来火把书烧了。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东汉沛国谯县人。

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

华佗用针扎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本是读书人,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

”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

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郡县遣送他回来。

华佗倚仗才干,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起程。

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去查看说:如果的妻子真的有病,赏小豆四十斛,放宽期限,如果华佗弄虚作假,就立即逮捕押送他回来。

因此华佗被递解交给许昌的监狱,考问服罪。

荀彧请求说:“华佗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应该宽容、赦免他。

”曹操说:“不用担心,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于是判决处死。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书交给狱吏,说:“这本书可以救活人。

”狱吏畏惧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要来火把书烧了。

华佗死后,曹操头痛病没好。

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病。

小人有意拖延我的病,是想用此抬高他自己的地位。

然而我不杀这个人,也终究不会为我断绝头痛的病根。

”等到后来曹操的爱子仓舒病危,曹操叹息道:“我很后悔杀死华佗,让这个孩子活活死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