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一中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小学选址论证报告

湖南省中小学建设指南(2018年)

第六章 工程验收...................................................................................................................................... 48 6.1 一般规定..................................................................................................................................... 48 6.2 建筑工程..................................................................................................................................... 48 6.3 装配式建筑................................................................................................................................. 49 6.4 给水排水专业............................................................................................................................. 51 6.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2 6.6 电气专业..................................................................................................................................... 53 6.7 室内装饰装修............................................................................................................................. 54 6.8 园林景观..................................................................................................................................... 56 6.9 绿色建筑..................................................................................................................................... 58
永兴一中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永兴一中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一、项目建设背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
永兴一中南校区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达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
项目建设分析规划发展目标永兴一中南校区将打破传统办学理念,结合创新思维,建设社区式教学高中,打造永兴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管理最优、质量最好的全寄宿式高级中学。
立足永兴并向周边地区招生,吸引外地学生或在外求学(多为长沙名校)的学生回家就读。
同时,完善永兴县碧塘新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带动新城发展。
规划建设目标拟计划将永兴一中南校区建设成规模为132个高中班、6600学生,拥有完善的管理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功能明确的综合型学校,配套科技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学术交流中心等先进的办学设备和设施,以及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等生活、运动设施。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是保障民众受教育的权利,是促进教育全面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教育促进法》等法规的具体措施,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加快永兴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永兴一中南校区将以“社区式教学高中”的先进办学理念和丰厚的教学资源,立足于永兴本土,打造一所高质量、高标准、现代化的普通高级中学,能极大的开拓永兴育界视野,培养高素质、明事理的一流人才,能加快永兴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步伐。
廊坊一中新址

发表于2014-01-06 16:33:2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日前,廊坊城乡规划在线网站公布了“廊坊一中迁建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不过这个公示已经完成,目前公示的图片已经看不到了,不过好在我已经截图了。
这个字有点小是不是,没关系,我把必要的地方放大一下,其他的都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位置:“廊坊安次工业园内,东芝规划永兴路南延,南至大堤,北至王园子村”。
这个位置大家是不是很不清楚呢?没关系,我在GOOGLE的地图地上给大家标记了一下,大家看下大概的位置。
下图是具体的规划图,高中部,每个年级一栋楼,另外还有四栋宿舍楼,看来是要改全寄宿制的节奏啊。
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一段话,不知道真假,大家也看看“市第一中学迁建后现址改建为河北省廊坊市艺术高中(市二中高中部);市第二中学现址改为初级中学。
”这个挺有意思的,看看吧,不知道是真是假。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用地和建筑规划管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确保城市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域内的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
温江、双流、龙泉驿、青白江、郫县、新都、金堂、新津、蒲江、邛崃、大邑、都江堰、崇州、彭州等区(市、县)的相应地区应遵照本规定,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
第1.0.3条《中心城城市形态分区控制规划》根据中心城不同区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划定不同的城市形态分区,在城市形态分区内制定、实施城市规划和进行建设应当符合所在城市形态分区的规划控制要求。
第1.0.4条为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价值,在中央商务区、人民南路(锦江至火车南站段)两侧地块、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地铁站点周边以及规划确定的城市重要节点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强调以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为规划管理的核心和原则。
第1.0.5条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应当按照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已批准的保护专项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1.0.6条为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在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将结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规划控制指标。
第1.0.7条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加强对建筑色彩的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第1.0.8条鼓励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本规定的指导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地块规划要求按照审批后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2.1 建设用地性质及兼容第2.1.1条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中,对用地性质的确定应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无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
第2.1.2条建设用地的划分、使用应遵循兼容性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根据表2.1.2的规定确定其兼容范围。
2014年通过结项的平顶山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览表

盛洪涛 新城区翠林蓝湾小学 新城区湖光小学 李春玲 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叶广辉 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王晓朋 平顶山市七中 平顶山市四十三中 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李冰 舞钢市一高
黄淑霞 谢延会 张晓东 李福良 王小丽 刘迎辉
刘素丽 舞钢市枣林二中 李彦平 舞钢市教研室
曹恒周 郭彩虹 刘俊艳 张新永 张万奇 陈春岭 赵耀沛 舞钢市尚店镇中心校 张耀重 李怀珠 吕风彩 陈彦超 邵丽云 张丽娜 舞钢市枣林镇中心校
吴万宝 陈晓旁 平向阳 周亚贞 杨长青 王娜娜 谢迎春 张艳涛 陆彩芳 刘永兴 钱青晓 牛忠孝 代延钦 杨书克 李秋会 姚利英 赵俊伟 马腊飒 邢晓光 李俊玲 刘春英 魏晓旭 姜胜福 郑国录 邵学峰 王亚辉 丁建宏 唐晓丽
孙丰兆 梁怀阳 马卡卡 许冠军 郭建文 荆便 李爱辉 李曙光 周永昌 马俊丽 王雪倩 薛召 段晓峰 贺慧娜 李青枝 李岗 张军锋 卢利平 王继红 谢兴华 徐耀杰 张扬 刘星桥 王昕 张璟 郭洁
2014年通过结项的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览表
结项编号 课题名称 主持人 金清华 庞光霞 金小玲 樊书玲 王小丽 刘媛芳 卞英梅 谭振民 张素真 李二阳 高献国 程亚兵 刘跃彩 刘跃鹤 刘磊 李文果 成 员 张丽纳 张芬芬 许卫平 郭会芳 袁耀培 宋留洋 王会芝 张红英 王丹丹 董春豪 张晓红 杜旭红 王聪 周东 李新亚 杨彩霞 刘青枝 王卉燕 翟慧月 张刚 石俊霞 闫琴 任小刚 王朋娜 姜校举 吕许映 庞化克 穆小培 孙相逢 主持人所在单位 舞钢市第一小学 舞钢市第一初级中学 李彦平 舞钢市教育局电教馆 舞钢市实验初中 叶县田庄乡中心校 孙昆阳 叶县洪庄杨乡中心校 陈艳华 叶县昆阳镇中心校 郭志阁 叶县夏李中学 叶县龚店中学 崔洪澎 周莹莹 杨东旭 吴成辉 郝向新 杨淑娅 潘应杰 孙向超 赵晓 胡淑娇 杨胜涛 姚瑰丽 陈英豪 叶县高中 鲁山县土门中心校 鲁山县九中 李俊杰 宝丰县杨庄镇第一初中 李艳玫 宝丰县石桥镇初级中学 马萝 宝丰闹店镇初级中学 郏县长桥镇一中 郏县渣园乡金庙学校 郭若芳 丁润珂 李月环 李春青 余乃军 宋庆雷 杜丽红 王永娟 李艳华 李红果 郑婉 郏县安良一中 马冠英 新华区教研室 新华区继红小学 卫东区矿工路小学 湛河区李堂小学 2014-JKJX-001 《弟子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形成的研究 2014-JKJX-002 构建初中英语有效教学、高效学习的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 2014-JKJX-003 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2014-JKJX-004 打造中学数学教学和谐高效课堂研究 2014-JKJX-005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 2014-JKJX-006 农村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2014-JKJX-00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与利用研究 2014-JKJX-008 家校合作促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2014-JKJX-009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2014-JKJX-010 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2014-JKJX-011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4-JKJX-012 减轻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 2014-JKJX-013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研究 2014-JKJX-014 困扰农村教师成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4-JKJX-015 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4-JKJX-016 提高农村中小学硬笔楷书水平的实践研究 2014-JKJX-017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4-JKJX-018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2014-JKJX-019 低年级美术学科造型•表现与语言表达方式整合研究 2014-JKJX-020 提高小学生书法能力的实验研究 2014-JKJX-021 对小学生开展珍视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4-JKJX-022 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及矫正措施研究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陵府〔2024〕147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陵府〔2024〕14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试验区管理局:《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已经十五届县委常委会第71次(扩大)会议和十六届县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年4月3日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为做好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7号)、《海南自由贸易港征收征用条例》以及《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执行我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陵府办函〔2020〕87号)、《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陵水黎族自治县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陵府办规〔2023〕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一)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应本着“依法实施、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的原则,顾全大局,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二)根据《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陵水县空间总体规划,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补偿工作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黎安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征收,县有关职能部门按各自职能配合开展工作。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5月目录前言 (4)1总则 (5)2术语 (6)3基本原则 (8)4监管体系 (9)4.1 组织建设 (9)4.2 制度建设 (10)4.2.1 建设项目审查制度 (10)4.2.2 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 (10)4.2.3 统计审计制度 (12)4.2.4 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 (14)4.2.5 需求管理制度 (15)4.2.6 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 (15)4.2.7 环境管理制度 (16)5节约型校园建设技术要点 (17)5.1 建设阶段 (17)5.1.1 校园规划 (17)5.1.2 设计 (20)5.1.3 施工与工程监理及验收 (26)5.2 运行维护阶段 (28)5.2.1 设备系统节能(节水) (28)5.2.2 行为节能(节水) (30)5.3 各类建筑节约专项措施 (31)5.3.1 教学建筑 (31)5.3.2 办公建筑 (32)5.3.3 科研实验楼 (32)5.3.4 学生宿舍 (32)5.3.5 学生食堂 (33)5.3.6 学生浴室 (33)5.3.7 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 (34)6宣传教育 (34)6.1 课程与讲座 (34)6.1.1 课程 (34)6.1.2 讲座 (34)6.2 科研与实践 (34)6.2.1 科研 (34)6.2.2 实践 (35)6.3 宣传与普及 (35)6.3.1 媒体宣传 (35)6.3.2 普及活动 (35)7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考核评价办法 (36)7.1 评价打分标准及各式 (36)7.2 评价办法说明 (38)前言为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节约社会风尚,落实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兴一中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项目建设背景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永兴一中南校区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达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
二、项目建设分析
(一)规划发展目标
永兴一中南校区将打破传统办学理念,结合创新思维,建设社区式教学高中,打造永兴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管理最优、质量最好的全寄宿式高级中学。
立足永兴并向周边地区招生,吸引外地学生或在外求学(多为长沙名校)的学生回家就读。
同时,完善永兴县碧塘新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带动新城发展。
(二)规划建设目标
拟计划将永兴一中南校区建设成规模为132个高中班、6600学生,拥有完善的管理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功能明确的综合型学校,配套科技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学术交流中心等先进的办学设备和设施,以及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等生活、运动设施。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是保障民众受教育的权利,是促进教育全面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教育促进法》等法规的具体措施,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加快永兴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
永兴一中南校区将以“社区式教学高中”的先进办学理念和丰厚的教学资源,立足于永兴本土,打造一所高质量、高标准、现代化的普通高级中学,能极大的开拓永兴育界视野,培养高素质、明事理的一流人才,能加快永兴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步伐。
(三)有利于碧塘新城片区的发展,缓解旧城区学位紧缺的现象,创造良好招商和投资环境
目前,永兴碧塘新城片区尚无普通高中,新城建设刚刚起步,通过教育资源带动片区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此外,老城区学校受用地限制,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位供给需求,也难以提供充足的场地以适应新兴的办学教育模式,加快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是必然要求。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规模和档次,而且能够满足新增学龄人口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对优化教育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新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利于吸引周边的优秀生源,满足部分家长学子对名校渴望的需求永兴一中南校区立足于打造永兴最好的普通高中,郴州一流高中,湖南著名高中,将面向整个郴州市及周边地区市招生,服务范围辐射广,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求学,满足部分家长及学子渴望就读名校的需求。
四、现状概述
(一)区位及交通
项目位于永兴县总体规划城区范围内碧塘新城龙王岭新区,永兴旧城区位于
项目用地东北方向约6公里,目前仅有省道S212线从用地南侧经过。
总体规划中西侧规划有牌楼大街,北侧有龙王岭路,永安路横穿用地中部,省道212调整为永兴大道线进行了部分弯道线型改直,向南偏移了大约150米左右,不再临近项目用地。
根据实际情况,省道212线的弯道改直设想将不再实施,仅在现有线型上对省道进行拓宽处理,因此项目用地周边未来交通情况为:南临永兴大道(S212线),西临牌楼大街,北靠龙王岭路。
(二)用地现状
任务书提供用地红线规模约600亩,其中400亩用于一中南校区建设,另外200亩纳入本片区约4个平方公里的文教新城概念规划中统一考虑。
通过用地各因素优劣比对,本次设计决定在600亩地中划出西南部分的400亩规整用地作为本次南校区的修规设计范围,靠东北方向的200亩作为用地储备。
现状用地由林地、果园、村庄建设用地三大部分组成。
村庄建设用地位于用地东部,散落村民住宅20余栋,2-3层为主,另有养殖场两处。
中部主要为果园,种植了大量的冰糖橙果树。
西部为次生林地,不少林地也已被砍伐,村民计划种植冰糖橙和葡萄。
用地为龙王岭山体向阳坡,坡向约为南偏东25°,用地坡度大多在10°左右,高程范围约在120-170米之间,比较适宜工程建设。
项目用地北靠龙王岭郊野公园,南望保留的成片基本农田,现状用地内林地果园茂盛,生态环境十分优良。
校园建成后,周边也拥有非常突出的优质生态环境景观。
(三)用地规划条件评价
1、有利条件
(1)现状省道212线通达用地南侧,能够满足近期施工和使用的交通通达需求,远期道路拓宽及规划道路修建完善后,交通通达性更高。
(2)项目用地北靠龙王岭郊野公园,南望田园风光,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突出,有利于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3)项目用地为山体向阳坡,且坡度处于适宜于建设的范围之内,有利于利用地形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形象,有利于组织教学楼、宿舍楼之间的日照需求。
(4)项目用地内的产权关系明确,虽有拆迁,但无争议。
(5)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近年来对教育行业的重视和对教育建设的投入巨大,政策优势是该项目建设的最大支持与资金保障。
2、不利条件
(1)目前用地离人口集中居住区尚有一定交通距离。
(2)位于城市新区,周边建设刚刚起步,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3)学校的建设,对现有的生态资源或多或少有些破坏。
五、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6、《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7、《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8、《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
9、《永兴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10、其它相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指导思想
1、构建和谐校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前瞻规划。
2、构建绿色校园,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生态规划。
3、构建人文校园,人性设计,多元融合,理性规划。
(三)规划原则
1、坚持“集约利用”原则。
明确校区功能划分,合理分配用地,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及配套设施等,做到功能齐全、设计超前。
3、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
在规划设计中,结合校园区位和现状地形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功能划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4、坚持“绿色生态”原则。
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将“园景引入校园”、“建筑融于园景”,体现“花园式学校”的鲜明特色。
5、坚持“整体布局、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原则。
校园科学分区,合理布局,逐步实施。
各功能分区之间相互协调,保持相对整体感。
六、学校规模
(一)办学规模
规划办学规模班级数:高中132个班,6600学生(50学生/班)。
(二)用地规模
规划用地面积265593.26平方米,约400亩。
(三)生均用地规模
按《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次规划的生均用地规模为40.2平方米/生,国家标准为25-30平方米/生,生均用地规模满足规范要求。
(四)办学标准
根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1、教学及辅助用房
高级中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其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2、办公用房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公用房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及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等管理用房。
3、生活服务用房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生活服务用房,应根据办学的实际需要设置教职工单身宿舍、教职工与学生食堂、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教职工与学生厕所等用房;可设置学生宿舍、锅炉房、浴室、自行车库等用房。
(五)建筑面积
1、招标文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