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种群的特征

合集下载

4.1种群的特征

4.1种群的特征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叫种群。
种群的概念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BD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C.一个村庄的全部儿童 D.泰州市的所有人
1.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 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呢? 2.如果你是泰州市计划生育部门的分管领导,你 会关注种群的哪些方面?
中国人口(2008年)
1、总人口:13.3亿
印度人口(2008年)
1、总人口 11.4亿
2、人口密度 138人/ Km2
2、人口密度 333人/ Km2
3、出生率:12.14‰ 4、死亡率:7.06‰ 5、人口增长率:0.508%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3、出生率: 22.22‰ 4、 死亡率: 6.4‰ 5、人口增长率: 1.578%
印度人口

♀ ♂
美国人口
日本人口

增长型
比较出生率 和死亡率
稳定型
衰退型 时间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预测种群密 度变化趋势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奶牛等
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的
种群密度调查。
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蒲公英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 样方多大适宜?
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可根 据调查对象进行调整 取样的原则是什么? 随机取样

4.1 种群的特征

4.1 种群的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随__机__取__样__,不能掺入 任何主观因素。
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五__点__取_样__法__、___ ___等__距_取__样__法____等。
3.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平_均__值___作为该种 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用样方法可以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吗?
有多少只? 解: 39
15
N
34
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N=88只
种群密度=88/2=44只/hm2
被捕过一次的田鼠,再次捕捉的难度增大,因此计算的种群密
度偏大还是偏小?
N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39 34 15
思考:标志重捕法在标记时 要注意些什么?
△△△△△★★★ △△△★★★△★△△★★★★△△★ ★ ★★ ★★△ △△△ △ ★★★△△△

原创4:4.1 种群的特征

原创4:4.1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 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 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 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 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1. 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_A__C__H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2. 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 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 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C )
N=(4+6+8+8+9)/5=7只/hm2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 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 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 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情况三
种群甲:200头;100km2;幼年个体60%,
老年个体10%。雌:雄=65:35
种群乙:200头;100km2;幼年个体60%,
老年个体10%。雌:雄=35:65
预测:一年后两种群的大小还一样吗?
五、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 所占的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 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 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 动物。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4.1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4.1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

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人教新课标)第1节种群的特征【思维导图】【微试题】1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微思考】请从种群的数量特征上分析,某高二(7)班的全体同学是否能算作是一个种群?提示:不能。

因为班级不是一个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

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方法规律】种群特征在生产中的应用(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3 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名师提醒】(1)性别比例不是1∶1的种群并不一定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如蜜蜂和蚂蚁等种群。

4.1种群的特征(刘强)编号:16010

4.1种群的特征(刘强)编号:16010

4.1种群的特征编写:刘强审核:刘强使用时间:2012.4 编号:16010【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重点难点】种群的特征;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学习过程】一、种群的概念(课本P59)种群的概念:生活在的生物的个体。

【针对性练习】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 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树2.种群是指一定环境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3.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_______ __(2)__________(3)____ ________(4)____________(5)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概念: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是种群的特征。

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意义:反映了种群在的数量。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对于难以逐个计数的种群,可采取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取样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样方数量、面积适当。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即只要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均正确,如右图(涂黑处为所计数个体,现取右、下两边):数据处理:对于计数的不真实值要进行取舍,然后再把各组数据相加,求平均值。

如下表:其中第1组数据和第8组数据不真实,与其他组差别太大,应舍去,剩下的几组求平值。

(2)标志重捕法成立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4.1 种群的特征

4.1 种群的特征

C 衰退型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 群密度下降。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1)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2)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
①样方法 ✓植物或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 ②标志重捕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黑光灯诱捕法: 趋光性的昆虫
问题探讨1 10 m
10 m
怎样估算这块草 地中蒲公英的数 量?
①样方法
•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植物,也可用于昆虫卵的数 量调查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植株上的 蚜虫、跳蝻等。
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 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4)性别比例的研究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小结
出生率 直接决定 种群数量 直接决定 迁入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
迁出率
预测变化趋势
间接影响数量变动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②标志重捕法 • 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过分醒目易被捕食。 ③标志符号持续存留时间不短于研究时间。 ④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 亡,也没有较多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 基本步骤:a.确定调查对象 b.确定样方并取样(随机取样)

4.1种群的特征

4.1种群的特征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⑴增长型: 特点是幼年个体 大量成长为成年 产生后代,老年 个体死亡的少, 出生的比死亡的 多,种群的个体 数越来越多。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
⑵稳定型:特 点是各年龄期的个 体数比例适中。在 一定时期内出生的 新个体数接近衰老 死亡的个体数。种 群中个体数目保持 相对稳定。
计算方法:
根据原则: 总数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 样中标记比例相等 即N∶M=n∶m
N(某种群个体总数) =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率。
死亡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象海豹群体
奶牛群体
c、雌少雄多型:
特点是雄性个 体明显多于雌性 个体。这种类型 较为罕见。如家 白蚁等营社会性 生活的动物。
白蚁
性别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 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农业上应用
性引诱剂(信息 素)诱杀某害虫 雄性个体
破坏性别比例
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常用于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 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 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
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
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算一算: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一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 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 只。请估算这个种群的密度。 N:39=30:15 N=78

4-1 种群的特征

4-1 种群的特征
8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使用范围: 使用范围: 植物种群密度 多用于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 多用于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 虫、跳蝻的密度、某些土壤小动物的密度。 跳蝻的密度、某些土壤小动物的密度。
(2)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10
N:M=n:m
N: 种群个体数 M: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 n: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 n: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 m: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 m: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
11
年龄组成 思考与讨论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A
B
CHale Waihona Puke 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 种群属于衰退型 种群属于衰退型, 图中 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退型,B 种群属于增长型 种群属于稳定型。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 种群属于稳定型。 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9
• 现有某小组调查一个面积为1hm2的草场中 的灰苍鼠的危害情况。他们在草场中共均 匀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 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 生;7天后,在相同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 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6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为14只。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 群密度最接近 (B ) • A.23只/hm2 B.160只/hm2 C.92只/hm2 D. 80只/hm2
12
• 例1. 右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 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 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B) • A.a>b B.a<b • C.a=b D.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2)样方法 (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
(1)确定调查对象 (2)选取样方 (1m2) 注意事项:随机取样 (3)计数 (4)计算样方平均值估算种群密度
五点取样法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等距取样法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节聚焦
1、怎样估算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 ①一定自然区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包括老、中、幼)
问:全班同学能否构成一个种群?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 4.北京八一湖的野鸭。 • 5.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 6.世界上的全部鸟。
种群特有 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1. 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2. 公式:
种群的个体数量(N) 种群密度=
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适用于调查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m2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4.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4.1 种群的特征(共30张PPT)
★★★△△★★△△★△△ △★★★★△△★△★△★★★△△ ★ △△★★★★△★△★△★
如果你是北京计划生育部门的分管领导,你会 关注该种群的哪些方面?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个体特征 年龄 出生 死亡 性别
种群特征
年龄组成
出生率 种群内个
死亡率
体特征的 统计值
性别比例
……
种群密度 种群的空间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