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比赛题目
书法考试题目大全

操之(皆羲之子,并工草隶。
)谢道蕴(凝之妻也,有才华,善书。
李云:中下品。
雍容和雅,芬馥可玩。
)郗愔(方回。
庾云:中上品。
张云:章草妙品,草、隶能品。
李云:上下品。
梁武云:意趣甚熟而取妙特难,故萧散风气,一无雅素。
王云:章草亚于右军。
)郗超(景兴,又字嘉宾。
庾云:中下品。
王云:草亚二王,紧媚过其父,骨力不及也。
李云:中上品。
)桓玄(敬道。
庾云:中上品。
李云:中中品。
如惊蛇入草,銛锋出匣。
王云:玄自比右军,议者未之许,可比孔琳之。
)杜预(元凯。
庾云:中中品。
张云:章草能品。
李云:中下品。
)李式(景则。
庾云:中上品。
张云:隶、草能品。
李云:上下品。
纵迈过羊欣,可比庾翼。
)张翼(君祖。
庾云:中下品。
李云:中上品。
王云: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翼写题后答右军,右军当时不别,久乃方觉,云小子几欲乱真。
)羊欣(敬元。
庾云:早随子敬,妙得其体。
中上品。
张云:隶、行草妙品。
李云:上下品。
梁武云:如婢作夫人,虽知过位,举止羞涩,终不似真。
王云:受诀于子敬,书见重于一时,行草犹善,正乃不称。
)薄绍之(敬和。
庾云:下上品。
张云:隶、行草俱妙品。
梁武云:如游龙在霄,缱绻可爱。
)孔琳之(彦琳。
庾云:中上品。
张云:隶、行草俱妙。
唐评:放纵快健,笔势流利,二王以后,难与比肩。
但功亏少,故当劣于羊欣。
王云:天然纵逸,极有笔力规矩,但工夫少自在。
)张超(子并。
庾云:子并崔家州里,颇相仿效,可谓冰寒于水。
中上品。
张云:章草能品。
梁评:如高丽人抗浪,乃不有意气而姿媚自足精神。
李云:中下品。
如郢中少年,乍入京辇,纵有才辩,盖亦可知。
)殷钧(庾云:颇耽著爱好,终得肩随。
中上品。
)谢灵运(庾云:下上品。
张云:隶、草妙品。
李云:中下品。
王云:昔子敬上表,多于中书杂事中,皆自书窃易真本,相与不疑。
永嘉初,方就索还。
上谢太傅殊礼表,亦是其例。
)谢综(王云:书法紧洁,羊欣惮之。
书法有力,恨少媚好。
)陶弘景(通明,隐君。
庾云:中下品。
李云:中中品。
得书之筋髓,如丽景霜空,鹰隼初击。
书法等级考试试题含答案一至九级

书法等级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___ 、____ 、_____ 、是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16页)2.依据笔毫的材料来分,毛笔可分为 ____ 笔、____ 笔和____ 笔。
(16页)3.依据笔锋长度,毛笔可分为 _____ 笔、____ 笔和____ 笔。
(17页)4.墨的种类分为固体墨(墨锭)和液体墨(墨汁)两类,其中固体墨有 ____ 墨、____ 墨、 ____ 墨和 ____ 墨。
(17页)5.宣纸依据制作的材料可分为 ____ 、_____ 、______ 三类,依据渗化水的程度可分为_____ 、 _____ 、_____ 三类。
(18-19页)6.书法作品的幅式中,直式包括 ____ 、_____ 、 _____ 等形式,横式包括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等形式。
(35-36页)7.殷商时期的文字通称大篆,主要有 _____ 和 _____ 两种。
(86页)8. _____ 、_____ 、《虢季子白盘》、《大盂鼎》曾被前人成为“四大国宝”。
(87页)9. _____ 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这种书体以刻石的形状得名。
(89页)10.简牍是有纸以前的墨书真迹,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墨迹则被称为_____ ,为当时的上层阶级所使用。
(91页)11.汉碑中,有方圆并用、曲直共存的作品,如_____ 、 _____ 等,有取方笔曲势的,如_____ ,取方笔直势的,如 _____ 等(92页)12. _____ 被后人奉为“楷书之祖”。
(94页)13. _____ 被后人誉为“书圣”。
(98页)14.王献之(344-386),官至中书令,人称 _____ 。
其书与父齐名,并称 _____ 。
(100页)15.王珣 _____ 、王羲之 _____ 、王献之 _____ ,在清乾隆时被共列为“三希”的珍贵作品。
四年级书法比赛题目清正廉洁绿色学校主题

清正廉洁,绿色学校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它不仅传递知识,还塑造了我们的品格。
清正廉洁和绿色学校是培养我们良好成长环境的重要主题。
清正廉洁意味着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道德品质,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对自己,对他人保持诚实、正直和廉洁。
绿色学校则是指我们建立环保意识,保护和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校园成为一个爱地球的地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清正廉洁和绿色学校的主题,以及如何用书法表达这些价值观。
首先,清正廉洁是我们应该培养的道德品质。
清正廉洁的学校不仅在教育方面有高标准,在日常行为上也要求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它要求我们秉持正义,不撒谎、不偷窃、不欺负他人。
一个清正廉洁的学校鼓励学生做事有始有终,诚实守信。
在书法比赛中,我们可以通过书写《诚实守信》等字样,表达出我们应该守信的道德观念。
我们可以用端庄的字体书写这些字,使它们显得庄重而有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和金色来书写这些字,以增加它们的视觉效果。
接着,绿色学校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我们应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绿色学校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关注废弃物的处理,推广循环使用和回收。
它还鼓励学生种植植物、节约用水和保护动物。
在书法比赛中,我们可以书写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词语,如“保护地球”、“节约能源”和“绿色校园”。
我们可以选择草体字来书写这些词,以体现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此外,使用绿色和蓝色等温和的颜色也能更好地展现绿色学校的主题。
除了书写字体和颜色的选择,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排版和布局来表达清正廉洁和绿色学校的主题。
例如,我们可以将清正廉洁的角度放在文章的上方,而将绿色学校的角度放在下方。
这种排版可以强调两个主题的平衡和重要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好看的装饰线条来装饰我们的作品,使其更加优雅、独特。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用书法表达出清正廉洁和绿色学校的主题。
书法不仅能够传达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还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平。
书法国展面试考题集锦

书法国展面试考题集锦
书法国展面试考题集锦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名词解释:例如,摩崖、藏头护尾、内擫外拓、意断笔连等书法专业术语的解释。
论述题:例如,唐太宗在书法史上的贡献和重要作用,宋代书法在书法史的成就和影响等。
现场创作:根据不同的组别,考生可能需要现场创作篆隶、楷书或行草等不同书体的作品。
具体的创作要求和主题可能会在考题中明确给出。
这些题目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书法技艺、理论知识以及对书法史和代表性书家的了解。
大学书法鉴赏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书法鉴赏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答案:A2. “天下第一行书”是指哪件作品?A. 《兰亭序》B. 《祭侄文稿》C. 《黄州寒食帖》D. 《快雪时晴帖》答案:A3. 草书的特点是:A. 笔画简练,结构严谨B. 笔画繁复,结构松散C. 笔画连贯,形态自由D. 笔画独立,形态规整答案:C4.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苏轼的书法作品?A. 《赤壁赋》B. 《醉翁亭记》C. 《寒食帖》D. 《祭侄文稿》答案:D5. 书法中的“飞白”是指什么?A. 墨色浓淡相间的笔法B. 笔势如飞的书写风格C. 故意留下空白的布局技巧D. 墨迹飞溅的效果答案:A6. “颜筋柳骨”中的“柳骨”是指哪位书法家的书法风格?A. 颜真卿B. 柳公权C. 欧阳询D. 褚遂良答案:B7. 以下哪位书法家不属于“宋四家”?A. 苏轼B. 黄庭坚C. 米芾D. 王羲之答案:D8. “永字八法”是哪位书法家提出的?A. 王羲之B. 王献之C. 张旭D. 智永答案:D9. 书法中的“悬针”是指什么?A. 一种特殊的笔法B. 一种书写工具C. 一种书法作品的装裱方式D. 一种书法作品的展示方式答案:A10. 下列哪件作品是米芾的代表作?A. 《蜀素帖》B. 《中秋帖》C. 《自叙帖》D. 《多宝塔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书法中的“____”是指在书写时笔尖不离开纸面,连续完成多个笔画的技巧。
答案:一笔书12. “____”是书法中的一种布局技巧,指在书写时故意留下一定的空白,以增强作品的美感。
答案:留白13.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是《____》,这件作品以其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的风格著称。
答案:祭侄文稿14. 在书法中,“____”是指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笔触的层次和力度。
答案:墨色15. “____”是书法中的一种笔法,指在书写时笔尖轻轻掠过纸面,留下细长而有弹性的线条。
中国传统书画知识竞赛题库

中国传统书画知识竞赛题库1:书法的起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
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2: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3: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一)各种书法体简介:1:甲骨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
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
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
2: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书法比赛标题六个字

书法比赛标题六个字
1、笔走乾坤恢弘气,董染中华四时春。
2.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3、沉醉里海,书泻人生。
4、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粹魅力。
5、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书法艺术。
6、传承中华文明,品鉴文字魅力。
7.读诗千首,挥笔万字。
8、端端正正练硬笔书法。
堂堂正正做中国公民
9.丰富业余生活,继承传统文化。
10、翰量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11.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12.弘扬书法魅力,阐释书法精神。
13、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14、练- -笔好字,传一代文明。
15. 练中国书法,承传统文化。
16.让书法保持审美领域的尊严。
17、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18、实用是硬道理,美观是真财富。
19.书法有路勤为径,里海无涯苦作舟。
20.书书法作品,传传统文化。
21.提高精神内涵,陶冶高尚品质。
22.文宗秦汉,楷法晋唐。
23、蓑之笔下千秋韵,兰亭地上万种情。
24、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
25、写漂亮字,做优人.。
高一硬笔书法比赛方案

高一硬笔书法比赛方案一、比赛目的本次高一硬笔书法比赛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比赛,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书法才华,并借此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切磋书法技艺。
二、比赛时间与地点1.时间:XX年XX月XX日(周六)下午X点到X点。
2.地点:学校XX楼XX会议室。
三、比赛内容本次比赛的主题为“传统经典”。
学生可以选择下列题目之一进行创作:1.《道德经》片段:可以自行选择其中的一段,进行书写创作。
2.《论语》名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选择一句进行书写创作。
3.《红楼梦》描写句:如“草长莺飞二月天”、“黄梅时节家家雨”等,选择一句进行书写创作。
四、比赛安排1.报名:参赛学生需提前填写报名表,并于XX年XX月XX日前交给班主任。
报名表请附上选题、作品尺寸等信息。
2.赛前准备:比赛前,学校将组织书法老师进行一次作品创作指导,帮助学生熟悉选题,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
3.比赛规则:–比赛形式:现场书写。
–书写工具:使用硬笔。
–作品要求:字体端正,结构合理,笔画饱满,用墨充实,布局协调。
–时间限制:每位参赛学生将有1小时完成作品创作。
4.评分方式:由专业书法老师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分,采用100分制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字体、笔画、布局、协调性等方面。
5.颁奖仪式:比赛结束后,将会在一周内举行颁奖仪式,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五、比赛奖项设置1.一等奖:3名,奖金XXX元,奖状与奖品。
2.二等奖:5名,奖金XXX元,奖状与奖品。
3.三等奖:10名,奖状与奖品。
4.优秀组织奖:颁发给负责协助组织此次比赛的老师或学生,并颁发奖状与奖品。
备注:所有奖项将根据参赛人数进行适当调整。
六、比赛守则1.参赛选手需自备硬笔和纸张等书写用具,但不得使用任何参考资料。
2.比赛期间,参赛选手需保持安静,不得交流,以免影响其他选手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踊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 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5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8.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1. 高适《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2.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5. 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16.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7.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8.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9.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0. 王安石《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21.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2.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23. 陆游《沈园二首》(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2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5.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26.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7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8.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9王磐【北正宫】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30.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1.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2.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4.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5.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36. 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37. 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38.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0.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2.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44.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5.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6.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7.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8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9.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0.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51.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52.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53.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4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5. 姜夔《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56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57.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8.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9.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6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1.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2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3.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64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65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6.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67.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8. 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69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0.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1.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7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3.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