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

合集下载

人类进化的历程

人类进化的历程

人类进化的历程人类进化的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到现代人类,整个进化过程经历了亿万年的时间,途中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外貌、智力、生殖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人类成为地球上至今为止最具有智慧的生物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阶段一:单细胞生物的起源生物起源的时间被追溯到了约38亿年前。

当时,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在随后的数百万年中,由于环境和物理因素的变化,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化出了各种形态,如原核生物、古细菌等,这些都是现代生命的起源。

阶段二: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转变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的出现大约在20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据信,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物理环境的突变,在这样的环境下多细胞形态更加适应生存。

多细胞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方式,这也是他们在进化中最具优势的地方。

阶段三:类人猿的出现类人猿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

最早的类人猿,如撒哈拉猿人和赤猴人,出现在6000万年前。

类人猿的出现是由于生物在环境和膳食等方面的变化,而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

阶段四:早期人类早期人类是指现代人类之前的人类,如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

他们出现在数百万年前,并且在现代人类之前存在了数万年的时间。

早期人类的进化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外貌上,如骨骼、面容和头盖骨等。

阶段五:现代人类现代人类是指我们现在所处的人类种族。

尽管人类进化的历程已经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但现代人类的压轴戏并不是那么长久的。

现代人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万年前左右。

虽然现代人类的出现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他们的进化变化是最为显著的。

现代人类的智力、思考和创造力方面远远超越其他物种,这也为人类在进化历程中的最后阶段奠定了基础。

总结: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一种模式,即随着生物环境的变迁,生物会逐渐演化出更加适应生存的形态,而且这种形态变化是环环相扣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习题(解析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人类的祖先是()A.猩猩B.长臂猿C.类人猿D.森林古猿2.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B.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C.语直是人与古猿的唯一的本质的区别D.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3.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B.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C.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D.产生了语言4.最能证明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比“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高等的特征是()A.能制造简单工具B.运动方式不同C.身高体重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5.直立行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要是()A.便于用后肢行走B.扩大活动范围C.便于从高处获取食物D.使前肢解放,用于使用工具6.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类人猿的祖先是森林古猿C.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7.引起一部分森林古猿从树栖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原因是()A.发现了火B.能够利用工具C.下肢骨变得粗壮D.环境发生改变8.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哪项与古人类利用火没有直接关系?()A.改善了身体的营养B.有利于脑的发育C.前肢解放出来D.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9.下列各项中属于事实的是()A.人类起源于非洲B.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移过来的C.目前为止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有世界上最多的早期人类化石D.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10.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起源于古猿B.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是区别人类祖先与猿类的重要标志D.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11.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A.语言能力的逐渐加强B.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脑容量的逐渐增加D.能直立行走12.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之一?()A.下肢增长B.脊椎由弓形变成“S”形C.骨盆变短增宽D.直立行走13.下列不属于“东非人”的特征是()B.直立姿态接近现代人C.上下肢明显分工D.能制造各种石器14.下列不是人类直立行走的特征是()A.后肢增长B.骨盆变短变宽C.产生语言D.脊柱呈S形15.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是上帝创造的B.人是女娲创造的C.人是自然产生的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中不含有氧气,原始生命最可能诞生于原始海洋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7.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为了扩大领地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D.为了躲避敌害18.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D.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19.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起源于()A.森林古猿B.黑猩猩D.猴子20.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黑猩猩C.森林古猿D.猕猴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答案】1. D2. C3. B4. A5. D6. D7. D8. D9. C10. B11. B 12. D 13. A 14. C15. D16. C 17. B 18. A 19. A20. C【解析】1.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远古太古上古的划分

远古太古上古的划分

远古太古上古的划分
人类文明的历程可以分为远古、太古和上古三个时期。

这三个时
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它们的发展轨迹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个时期。

远古时期,是指距今约5000万到2500万年前的一个时期。

这个
时期的地球上仍然是一个荒芜的世界,庞大的史前动物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人类的祖先则尚未出现。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恶劣,寒冷干燥的气候以及冰河时期的频繁来袭造成了很多生物的死亡,同
时也为新的生物进化提供了机会。

太古时期,是指距今约2500万到5800万年前的一个时期。

这个
时期是人类祖先开始出现的时期,从单细胞生物到古猴,再到直立人
族群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祖先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

同时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开始逐渐变化,开始出现暖湿气候和大规模的植被覆盖,为各种生物的繁衍提供了条件。

上古时期,是指距今约5800万年以前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一个
时期。

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开始形成的时期,人类开始掌握了火的利用,工具的制造以及语言的表达,同时也开始种植农作物和畜牧动物,人类传统的社会和文化也开始形成并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地球
的气候逐渐变温和湿润,各种植被迅猛生长,随之而来的是动物和人
类的繁荣,也为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总而言之,这三个时期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个时期都为后续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远古时期距今太久远,已无从考证,但是太古和上古时期的许多文化和科技成果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回顾历史,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并为未来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同步训练题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同步训练题

【练基础】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猴子变来的B.血细胞都有细胞核C.胃属于组织结构层次D.属于哺乳动物【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类起源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古猿;血小板和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胃是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构成。

2.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观点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林奈C.赫胥黎D.裴文中【解析】选C。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观点。

3.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古猿)D.黑猩猩【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

古生物学研究证实,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的最早祖先;长臂猿和黑猩猩都是现代类人猿;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

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相似的是( )A.面部表情B.身体结构C.社会化生活D.行走方式【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

类人猿的行走方式是四肢爬行,而人类是直立行走。

5.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①身体重心下移②骨盆变长变窄③下肢骨增长④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D。

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等。

因此,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

【拓展归纳】露西少女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多纳尔德·约翰森等研究人员,来到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在那里的哈达地区,发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类化石。

解读:根据骨骼的形态分析,化石的主人是一位年仅20岁的女性,约翰森给她起了个名字——“露西”,并详细分析了她的身体结构特点。

人类阶梯进化理论

人类阶梯进化理论

人类阶梯进化理论在此首先沉痛哀悼首都遇难同胞,天灾人祸,摧人性命。

纵观人类历史,发现人身之渺小,生命之脆弱。

人类会像恐龙一样灭亡吗?世界既让我等生却又让我们死,太残忍,太无情,经历诸多苦难的人们是不应该一直为大自然这样左右,生命的背后应该还有更让人振奋的规律,人类应有更光明的进化历程:1.人类进化的第一阶段:就是我们现在的阶段,有生老病死,科技不够发达,处处受大自然约束,不得不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多少英雄,多少遗憾!2.人类进化的第二阶段:称为机器优化阶段,人类叫机器优化人,人类每一个器官都可以置换,克隆,优化,不会衰竭。

人类是器官的组成体,抗自然能力强,科技较为发达,此时记忆可以移植,人类可以复制几套记忆信息作为备有,当然即使血液流干,身体被毁,只要记忆在,还可以再生,此阶段人类几已达到不死状态!3.人类进化的第三阶段:称为巨能阶段,人类叫巨能人。

人的每一个细胞可以储存巨大的能量,有一套完整的记忆,生命信息的储存,人类是细胞的集团,换句话说,一个人即使灰飞烟灭,只要还剩一个细胞,它可以凭借它巨大的能量,依据储存的信息,瞬间可以重生!此阶段的人类可以真正不死,氧气,水,阳光都将不是人类生存的因素,凭借巨大的能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4.人类进化的第四阶段:称为能量人阶段,人类此时叫能量人,这时细胞已不需要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能量集团,此能力相当巨大,可操纵日月星系,幻化万千色彩,时间空间已不是绝对距离,巨大的能量场,能让自己瞬间到达时间和空间的任意一点。

此时,把人称作神也不为过。

5.人类进化的第五阶段:即人类进化的最高境界,叫做意识人,其实此时才明白,宇宙原来本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不是自然的因素,只是低端人类感受自然的方式,世界并不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只是意识人幻化出来的,人世界只是意识人的一个游戏,物质并不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人就是上帝,他创造了世界,也可以瞬间让梦境结束!原来,原来是这样,当意识人将要结束这个梦时,就是我们的2012!2012真的是末日吗?希望它会是另一个飞跃。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5.2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在形态结构上的演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B.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之一C.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和狒狒D.古猿进化到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下列对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具有语言能力的是能人B.最早学会人工用火的是直立人C.已发现的最早会制造工具的是南方古猿D.智人是唯一现存的人种3.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间接证据C.建立自然选择学说的是达尔文D.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有直接关系4.在人的进化中,最显著的变化是()A.奔跑快速B.群居生活C.后肢粗壮D.脑容量增加5.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说法正确的是()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能否制造工具B.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C.人类进化阶段中最先会用火的是直立人D.露西化石表明该阶段的古人能使用语言文字交流6.2021年9月27日大河网讯,9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平顶山鲁山仙人洞遗址等3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仙人洞遗址发现了目前河南已知年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类头骨化石——距今3.2万年,填补了中原地区人类演化的空白。

下列关于“人”的由来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现代人类还不能直立行走,其最直接的证据是古人类的化石B.人类进化过程经历了“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等阶段C.人的生命起点是胎儿出生时,即婴儿的出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D.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经不同的阶段逐渐发育为成熟个体7.在东非大裂谷,与猿进化成人直接相关的环境变化是()A.生存空间由小变大B.食物种类由较少变得较多C.热带丛林变成稀树草原D.由雨水充沛变得干旱少雨8.下列各项中,类人猿不具有的是()A.脑容量约为400毫升B.前肢长于后肢C.可以使用自然工具D.能改善生存环境9.科学家在以色列发现了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将人类首次走出非洲的时间推前至少5.5万年。

科普探索人类的进化历程

科普探索人类的进化历程

科普探索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具有智慧的生物,我们的进化历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从早期人类的起源、人类的第一次大迁徙、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及现代人类的特征等多个方面,探索人类的进化历程。

1. 早期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60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那时候的人类祖先是直立行走的类人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早期人类通过进化逐渐分化成不同的物种,如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

2. 人类的第一次大迁徙大约20万年前,人类开始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从非洲向其他地区扩散。

这次迁徙的原因可能是寻找食物资源、逃避竞争或气候变迁等。

随着迁徙的进行,人类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了多样化的人种。

3. 农业革命的影响大约1.2万年前,人类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农业革命。

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向农耕生活,通过种植和畜牧来获取食物。

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人类的进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开始聚居于定居点,形成了更复杂的社会组织,提高了食物供应的可靠性,同时也使得人类的人口增长得以加速。

4. 工业革命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即工业革命。

这一时期以机械化、工厂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迅猛推进为特征。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还对人类的进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

此外,工业化也带来了城市化现象,人类开始大量聚居于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

5. 现代人类的特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征。

首先,我们具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可以思考和交流抽象的概念,进行高级的工具制造和使用。

其次,我们有着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社会联系。

此外,现代人类还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创造力,能够应对不同环境和挑战。

总结起来,人类的进化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起源、迁徙、革命和特征形成等多个阶段。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猿人时期:大约在500万年前,最早的猿人出现在非洲地区,猿人是指具有类人猿特征的人类祖先。

2. 早期人类时期:约在200万年前,人类祖先开始从四肢行走转向直立行走,大脑也开始逐渐发展。

3. 中期人类时期:约在30万年前,智人出现,这是最早的现代人类。

智人的大脑开始快速发展,语言和工具的使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晚期人类时期:约在2万年前,人类进化进入了晚期阶段。

此时,人类已经开始繁荣发展,进化速度放缓,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却加速了。

5. 现代人类时期:大约在4万年前,智人开始从非洲向全球扩散,同时也发展出了农业和畜牧业等新的生产方式。

此时,人类已经具备现代人类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进化的历程
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00万年-100万年前的非洲,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身高为130-140CM。

能人:大约出现在距今200万年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身高为140-150CM。

直立人:出现在距今180万年-20万年前,会用火和更先进的工具,身高为150-160CM。

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身高为150-180CM。

一下为具体发展有兴趣可以看看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1924年,地点是在南非金利伯以北,那是一个幼年古猿的头骨。

后来,在南非马卡潘山洞、唐恩等地和东非奥莫、奥杜威等地也有发现。

这些化石主要是头骨、下额骨、髋骨、牙齿、四肢骨等。

粗壮型体平均在40公斤以上,脑量大于500毫升,身材较高。

纤细型身材高约1.20到1.30米左右。

南方古猿是一个属名,它包括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阿法种(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非洲种(距今约300万年~20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种(距今约280万~220万年前)、鲍氏种(距今约220万年~140万年前)、粗壮种(距今约180~150万年前)等。

原先人们认为南方古猿阿法种是最早的,后来,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了一批化石,年代为距今440万年前,这批化石被定名为“南方古猿始祖种”,这是现今所知最早的人类直接祖先。

从化石材料看,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却与人类相近。

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但还不能制造工具。

能人
能人于1960年发现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的奥杜威河谷。

头骨壁薄,尾嵴不明显,平均脑量为637ml。

颊骨比非洲古猿窄,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身高1.2-1.3m,还能制造石器。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

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25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

1960年,就在玛丽·利基(Mary Leakey, 1913-1996)于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发现著名的“东非人”(即南方古猿鲍氏种)一年之后,她的大儿子乔纳森·利基(Jonathon Leakey, 理查德·利基的哥哥)在奥杜韦峡谷发现了另一种类型人类的头骨骨片,还发现有与之相关的下颌骨、手骨以及其他的一些锁骨、手骨和足骨。

这块头骨片相对较薄,表明这个个体比已知所有的南方古猿都要体格轻巧。

其他的骨骼也证明这样的推测,尤其是颊齿较小。

然而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新类型表现出他们的脑子要比南方古猿大出50%。

又经过几年的发掘和研究,乔纳森和理查德的父亲、玛丽的丈夫路易斯·利基(Louis Seymour Bazett Leakey, 1903-1972)下结论说,虽然南方古猿是人类祖先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新发现的化石却代表了最终将产生出现代人的那一支早期人类类型。

因此,路易斯·利基把这个新类型命名为能人,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

“能人”这一名称是达特向路易斯建议的,意思是“手巧的人”,因为推测发现于这个时代的工具就是他们制造的。

与能人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石器。

这些石器包括可以割破兽皮的石片,带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锤,这些都属于屠宰工具。

因此,可以说能够制造工具和脑的扩大是人属的重要特征。

路易斯的结论立刻在同行中激起了一片喧嚣的反对声。

当时人类学界普遍赞成的是英国人类学家阿瑟·基思爵士提出的人属的标准定义,其中将人属的脑量定为等于或超过750毫升;然而,奥杜韦发现的这些新类型的脑量仅仅为650毫升,还没有跨过当时所认为的人与猿之间脑量的界河。

可是,新类型的头骨确实是更象人而不是猿。

怎样面对这一矛盾呢?路易斯坚信自己的观点,并因此提出人和猿脑量的界河应该调整为600毫升。

这种处理方法无疑大大地提高了就此问题而进行的激烈争论的热度。

然而,随着新发现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能人作为最早的人属成员的观点最终被接受了;而且,后来证明650毫升脑量的这个头骨只是一个孩子的,成年能人的平均脑量已接近800毫升。

人属的出现是人类家族诞生以后所发生的第一次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发生在人类家族内部的第一次进化上的飞跃。

从最早的人属成员能人开始,人类才开始了以脑量飞速增加为最基本特征、并伴随有其它诸多方面进化的真正“人式”的发展历程。

正是在人属的范畴内,人类才由能人进化出直立人,然后经过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最终形成我们今天这样的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掌握高超的技术的现代人类。

直立人
Homo erectus
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骨壁厚,仍带有猿类特徵,如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吻部前伸。

北京人、蓝田人、郧县人等都属于直立人。

它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蓝田人的脑量为780毫升。

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见人类起源和进化)。

智人
科研人员发现,部分智人的头骨上有刀痕,智人儿童的头骨还有着格外明显的光泽,像是经常被触摸,并可能曾用作装饰品或器皿。

科学家提出,这意味着当时的智人可能以某种仪式保存了儿童的骨骼以留作纪念。

这可能是人类对死亡产生某种认识和感情反应的最早例证,而其他动物都不会具有这样的复杂行为。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智人在躯干与四肢骨骼上的特征是:充分适应于直立姿态,走路时两足交替跨步。

至于出现时间,还有一种说法:早期智人可能在35万年前出现于东南欧,20~25万年前出现在西欧,13万年前出现于东非。

以后,在欧洲其他地方,地中海沿岸,中国以及远东地区都有智人出现的踪迹。

约2万年前智人渡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