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

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
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

附件10

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本项目拟在广东省四会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开展鼻咽癌筛查以及早诊早治工作。筛查对象为30-59岁当地居民。采用头颈部检查及EB病毒抗体(VCA/IgA)检测作为初筛手段,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血清学检查及鼻咽镜检查,以组织病理检查为确诊依据。对发现的早期癌及癌患者开展相应治疗。

具体筛查人数:每个项目点初筛人数不少于10000人,诊断性检查人数不少于700人。

工作指标要求:筛查任务完成率≥100%;顺应性≥70%;早诊率≥50%;治疗率≥80%;诊断及治疗时效达标率≥95%。

——————————————————————————————

说明:

任务完成率=实际筛查人数/筛查任务数;

顺应性=目标人群中实际筛查人数/当年目标人群数;

早诊率=(原位癌+I期癌+II期癌)/(原位癌+癌);

治疗率=实际治疗例数/应治疗例数;

诊断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活检至病理报告≤1个月

者)/应达标数。

治疗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病理报告至治疗≤1个月

者)/应达标数。

一、人群的选择

(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和对照人群,以便对方案进行评价。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筛查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并建立数据库,随之开展项目覆盖的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在全死因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鼻咽癌发病率较高的乡或村作为筛查人群,完成全人口注册登记。开展鼻咽癌健康知识宣传,提高鼻咽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高危人群的参与率。筛查人群中符合项目标准的对象参加筛查的顺应性不低于70%,早期治疗率不低于应治疗人数的80%。

重点筛查对象为高发区30-59岁当地居民(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根据以往现场研究,30-59岁的人群约占总人口的1/3,按照参加率为70%计算,如每年每地筛查人数不少于5000人,3年筛查组覆盖的总人口应不少于65000人。

(三)对照人群的选择。

对照人群和筛查人群在地理上要有一定的缓冲区,以避

免对照人群中的某些人参加早诊早治项目而造成的偏倚。对照地区也相应开展以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为主的全死因监测,以便最终评价早诊早治的绩效。此外选取小样本对照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监测,用以质控筛查人群与对照人群的可比性。

对照人群的各种情况(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等)应尽可能与目标人群一致。对照人群应该与筛查人群同时开展基线调查。对照人群的基线调查可按村分层随机抽样开展。样本的大小根据各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但原则上不少于600人,每个年龄组(5岁一个年龄组)不少于100人。

二、筛查流程图

三、筛查程序 (一)知情同意。

所有参加筛查的群众都必须参加知情同意程序。该程序包括两部分:首先召集参加筛查的群众,集中宣讲筛查的目的、意义以及参加筛查的获益和可能的危险,宣读知情同意

书,回答群众的问题。然后由专人向参加筛查的群众说明筛查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回答不明白的问题。最后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问卷调查。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群众接受基线信息调查。基线信息调查包括健康知识调查以及医院诊治情况调查两部分,统一由事先完成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所有正式调查进行之前,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预调查,以便熟悉调查项目,了解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及时向癌症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专家组反映。基线信息调查是评价项目绩效的基准,十分重要。

健康知识调查主要包括癌症的综合知识和鼻咽癌的防治知识两部分。癌症防治知识基线调查应该在早诊早治工作正式开展前完成,以便准确了解开展早诊早治前当地群众的健康知识情况。

临床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族史以及简单的健康体检。

医院诊治情况调查主要收集当地医院鼻咽癌收治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期病人的比例、治疗方法等。

以上基本信息基线调查表中的每一个项目,严格按照编码说明进行调查和填写。每天完成的调查表,要求随机抽取10%进行复查,复查后各项目的符合率不得低于90%。资料要

求两遍录入,然后以原始调查表为标准,校对两遍录入的数据后,整理成最终数据库。数据库上报时要求同时上报字段及编码说明文件。

(三)临床检查。

1.疾病史询问

鼻咽癌筛查时首先要询问筛查对象的病史和家族史,此方法最为简便,也极为有效。筛查对象主诉的一些症状能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临床医生加强警惕性。

2.颈部淋巴结触诊

每个筛查对象都应进行此项检查。检查时应注意顺序,以免遗漏。一般可按如下顺序进行:①颈深上组淋巴结,即颈内静脉链前方(二腹肌后腹深面)或后方(乳突尖前下方和胸锁乳突肌的深面)的淋巴结,以及颈深中、下组淋巴结;

②颈后三角区的副神经淋巴结链;③锁骨上区的颈横动脉淋巴结链;④颌下、颏下、耳前、枕后等浅组淋巴结。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最常出现在颈深上组淋巴结的前组(二腹肌后腹深面)或后组(在乳突尖下方和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一部分首先出现在颈后三角区的副神经淋巴结。检查到这些部位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深上组淋巴结时,应高度怀疑鼻咽癌。

3.血清EB病毒多种抗体检测

EB病毒相关的不同抗体反映了EB病毒急性、慢性、持

续感染、恢复期或既往感染等状态。检测这些相应抗体,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些多种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的意义已在自然人群、鼻咽癌高危人群、癌前病变、早期癌变的检出中得到验证。

血清EB病毒VCA/IgA检测、血清EB病毒EA/IgA检测、血清EB病毒EA/IgG检测均采用免疫酶法。

检测结果的判断标准如下。阴性细胞:细胞不着色,或呈浅棕色的背景颜色;阳性细胞:为棕色的细胞,在胞膜周围着色深。

4.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

间接鼻咽镜检查工具和操作较简单,可以直接窥视鼻咽腔,对诊断鼻咽癌和发现早期粘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受检者正坐,头稍前倾、张口、用鼻呼吸,检查者左手持压舌板,压下舌前2/3,扩大咽弓舌根距离,右手持加温而不烫的鼻咽镜,镜面向上,送入软腭背面与咽壁之间,尽量避免触及舌根、咽弓、咽壁,以免引起咽反射影响检查。旋转镜面可观察到鼻咽各壁的结构,应按顺序依次检查鼻咽顶(特别是前顶区)、两侧壁(尤其注意检查咽隐窝),并进行双侧对比,观察鼻咽腔双侧是否对称,鼻咽腔是否狭窄。检查中应特别注意鼻咽粘膜有无增厚、粗糙、充血、出血、溃疡、浸润、新生物等。凡孤立性结节或不对称粘膜下

隆起,特别是在侧壁或在腺样体基础上发生者,更应注意。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受检者可在鼻咽间接镜下窥视到鼻咽各壁的正常结构或异常改变,若咽反射敏感者,可用1%-2%的卡因喷咽1-3次做粘膜表面麻醉后再检查。

(2)鼻咽纤维镜

由于鼻咽纤维镜镜身柔软,操作方便,有放大视野的作用,并可在直视下直接咬取可疑组织进行活检。因此,这一检查方法已应用于鼻咽癌的筛查。

方法:先用2%麻黄素对双侧鼻腔喷雾以收缩鼻甲及收缩微小血管,然后用1%-2%的卡因对双侧鼻腔喷雾及吸入鼻咽作表面麻醉,各2-3次后,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术者左手持鼻咽纤维镜操纵部,右手持纤维镜插入部的上方,从一侧鼻腔经下鼻道插入纤维镜至鼻咽部,通过调节弯曲部的角度,以观察鼻咽腔的全腔状况、结构、对称性,粘膜色泽,有无新生物及新生物部位、大小、形态等。在进镜及退镜过程中,仔细观察双侧鼻腔有无可疑病灶。

5.鼻咽活体组织检查

鼻咽间接镜或鼻咽纤维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有可疑病灶或肿瘤,均需要作鼻咽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病理诊断。

四、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

(一)鼻咽癌的癌前病变。

鼻咽癌的癌前病变是指上皮的中度或重度异型性改变,

轻度异型性改变不能认为是癌前病变。

(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鼻咽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可分为分化好、中等分化和分化差三级。

(三)非角化性癌。

鼻咽非角化性癌可分为分化型、未分化型和混合型三亚型。无论是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或鼻咽未分化癌,均可导致数量不等的淋巴类细胞浸润。癌细胞核内可检测到EBERs。这种类型的肿瘤称为淋巴上皮性癌。

1.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有些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的癌细胞几乎完全呈梭形,这时可称为“梭形细胞非角化性癌”。

2.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或鼻咽型未分化癌

经典的鼻咽未分化癌,在我国曾被称为“大圆形细胞癌”。

3.混合型非角化性癌

(四)鼻咽腺癌。

1.普通型腺癌

腺癌也可以分为分化好、中等分化和分化差三级。有时可见灶性鳞状化生灶,可称为“伴有灶性鳞状化生的腺癌”。如果癌细胞双相分化十分明显,腺性与鳞化同时并存,则应称为“腺鳞癌”。“乳头状腺癌”是鼻咽腺癌的一种较为多见

的亚型,有些鼻咽粘液腺癌,其组织形态学与结直肠腺癌类似,可称为“肠型腺癌”。

2.涎腺型腺癌

其中最常见的是腺样囊性癌,其次是粘液表皮样瘤。

(五)原位癌。

五、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根治方法,按照分层综合治疗原则,多数早期病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即可,少数放射敏感性差的肿瘤和晚期病例可加辅助化疗或增敏剂等,以提高疗效。对于部分早期患者,如肿瘤局限于腔内、后鼻孔轻度受侵的患者,也可外照射+后装治疗,以减少外照射的损伤。

(一)常规鼻咽外照射。

采用60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6-8MV高能X线;颈淋巴结照射采用60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6-8MV高能X线,以及6-12Mev的电子线或180-210KV深部X线。采用直线加速器6-8MV高能X线,总剂量66-70Gy,33-35次,6-7周。照射的常规分割法为每周5天,1次/天,组织剂量(DT)1.8-2Gy/次,连续照射。

(二)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腔内近距离治疗采用高剂量率192铱(192Ir),其有效剂量分布仅限于1cm内的肿瘤,治疗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只能治疗比较小而且表浅的肿瘤,作为外照射的补充治

疗手段。临床上常与外照射配合用于早期病例、放疗后鼻咽部残留以及鼻咽复发病例的治疗。剂量与分割方法:鼻咽病灶外照射60Gy后,加后装治疗10-25Gy。每次3-5Gy,每周2-3次。

(三)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有条件的鼻咽癌患者可选择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常规放疗后鼻咽病灶残留较大,不适合做后装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做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六、队列随访

(一)队列的随访包括目标人群的随访和对照人群的监测两部分。随访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两个人群的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报告,减少漏报和错报,特别是对照人群的漏报和错报。肿瘤发病及死亡的分类和编码应使用ICD-10;诊断依据中组织学诊断的比例不低于70%;死亡医学证明的比例不高于2%。

(二)各点除计算鼻咽癌粗发病率、死亡率外,还应计算中国调整率和世界调整率,结果写入年度报告中。中调率统一使用中国1982年人口构成数据,世调率统一使用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人口年龄构成。

七、质量控制

(一)流行病学部分。

1.调查表中的每一个项目,严格按照编码说明进行调查

和填写。填写内容统一使用正楷汉字填写,避免使用草写、简写代替。

2.正式调查进行之前,培训调查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预调查。

3.每天完成的调查表,主要检查基本信息是否完整,补充不应有的空项、漏项,初步检查有无明显的填写错误或逻辑错误。每天完成的调查表,要求随机抽取2%进行复查,复查后各项目的符合率不得低于90%。

4.数据要求两遍录入,然后以原始调查表为标准,校对两遍录入的资料,整理成最终数据库。

(二)临床部分。

1.医生取活检时,如遇到鼻咽出血者应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少量出血可用1%麻黄素止血,如持续出血或出血较多者可行鼻咽填塞。

2.检查使用的器械消毒方法参见《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等规范。

附件5-1

鼻咽癌筛查知情同意书

姓名______________ ID:|__|__|__|__|__|

鼻咽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南方省份发病率较高。早期发现的鼻咽癌病人经早期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筛查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您的一般情况和病史,并进行头颈部检查,采集末梢血(手指或耳垂)0.3毫升,检测EB病毒抗体。如果EB病毒抗体阳性,则要进一步进行鼻咽镜检查。有可疑病变则取鼻咽组织送病理确诊。

二、参加筛查的风险

筛查的常规检测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只有当取鼻咽组织活检时,可能会引起少量出血,活检组织非常小(数毫米),且采用粘膜麻醉,只有轻微的疼痛。

三、参加筛查的益处

早期诊断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一般超过80%,而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20%左右。而且早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费用远低于晚期患者,对筛查发现的病人,我们将优先安排进行相应的治疗。

四、筛查资料的保密性

所有个人资料将是保密的,由医院和项目负责人保存。您的姓名不会出现在任何公开发表的媒介中,也不会泄密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五、自愿原则

您的参加系自愿性质,并且在任何时间都有退出的权力。

六、筛查联系人

在参加筛查的过程中,如果您对有关筛查情况或您的权利有所疑问时,可以与_____________医院___________医生联系,电话:

七、自我申明

我已充分理解了这份知情同意书,我同意参加这次筛查。。

八、签名

参加者签字:_____日期:_________

医务人员签名:______日期:_________

附件5-2

“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

----癌症防治知识调查表

第一部分(癌症综合知识)

调查对象顺序号:|___|___|___|___|___| 调查对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调 查 时 间:______年 月 日

第二部分(鼻咽癌防治知识)

调查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

附件5-3

“鼻咽癌早诊早治基地项目”----临床检查表

调查对象ID:|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 |__| 年龄|__|__|职业|__|__|文化|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日期: |__|__|__|__|-|__|__|-|__|__|

是否进行直接活检: 1=是0=否 |__|

附件5-4“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医院鼻咽癌诊治情况基线调查表

注:1病理诊断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大标本和阴道镜活检组织

18

附件5-5

中国和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表年龄组(岁)世界标准人口构成* 中国1982年人口构成0- 2.40 2.07

1- 9.60 7.36

5- 10.00 11.03

10- 9.00 13.13

15- 9.00 12.49

20- 8.00 7.41

25- 8.00 9.22

30- 6.00 7.27

35- 6.00 5.40

40- 6.00 4.82

45- 6.00 4.72

50- 5.00 4.07

55- 4.00 3.38

60- 4.00 2.73

65- 3.00 2.12

70- 2.00 1.43

75- 1.00 0.86

80- 0.50 0.37

85- 0.50 0.12

合计100.00 100.00 *系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公布的世界人口年龄构成

鼻咽癌图谱

图]鼻咽癌的成因和症状 鼻咽 鼻咽的位置在头部中央鼻后的部位,必须用特殊的仪器检验。附近的组织包括鼻子、鼻窦、通往中耳的咽鼓管(Eustachian tube)以及几条控制眼部和面部感觉和动作的神经。鼻咽与颈脖两边的淋巴腺有紧密的连接。 鼻咽癌的成因 鼻咽癌主要受下列三个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 遗传因素、受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最为重要,来自中国南方的人得鼻咽癌的比例很高。鼻咽癌病人的兄弟姐妹及近亲患鼻咽癌的机率也大得多。许多研究已证实EB 病毒感染是鼻咽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得鼻咽癌的病人因EB 病毒,反而对一些其它的病毒有免疫作用。不是每个人都会受到EB 病毒的影响,只有那些有遗传基因的人,发展成鼻咽癌的可能性才高。鼻咽癌的形成需要「引发」和「促成」因素。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才发挥作用。个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鼻咽癌的发展有重要的关连。 鼻咽癌的症状 鼻咽癌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容易被患者及医生所忽略。这些症状包括流鼻血、流鼻水、鼻塞或耳咽管闭塞使听觉受阻。至于出血的现象很少在早期出现,稍后的症状则包括影像重迭、面部疼痛及头痛。由于鼻咽有一个强劲的淋巴引流管通向颈部,所以鼻咽癌扩散的第一个症状可能是淋巴结肿大。病人在此阶段立即求医,可有治愈的机会。倘若癌细胞变得太大,或者扩散至肺部、肝脏及骨骼,治愈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对于那些有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的人来说,鼻咽癌早期的症状由于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甚至看医生数月后,直至鼻咽癌已转移,在颈部出现淋巴结肿大时,才了解是患了癌症。约有一半的病人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求医。如果你有这些早期的症状,找一个专业医生检查你的鼻咽非常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2号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 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和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考核是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评价和认定,分为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以下简称出师考核)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以下简称确有专长考核)。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人员医

师资格考核考试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传统医学”是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 第二章出师考核 第六条出师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师承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 第八条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 (二)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 (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 (五)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第九条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 师承关系合同应当经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跟师学习时间自公证之日起计算。 第十条指导老师同时带教师承人员不得超过两名。 第十一条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形式、内容,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出师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重点是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术经验、技术专长继承情况;方式包括综合笔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第十三条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人员,填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当天,在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悬挂多年的“卫生部”牌子被悄然摘下,取而代之的新牌子上写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与此同时,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32年前从卫生部独立出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再次和卫生部合并,挂起了新牌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卫生部的职责、人口计生委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按照改革方案设定,今后,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将统筹规划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拟订计划生育政策,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等。改革后,我国将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继续实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任命李斌(女)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干部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讲话,强调要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决定,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扎实做好卫生和计生机构改革各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出席会议。 刘延东强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后,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提升人口素质服务、为计划生育群众服务,牢牢把握机构改革方向和基本要求,深刻理解改革目标、改革核心和改革重点,抓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机构的组建和职能转变,确保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的有序衔接。要统筹落实好各项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和深化医改,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继续抓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卫生应急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发表李斌主任的署名文章——《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在文中,李斌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和支持!她说,“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中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任命我担这副担子,我深感责任重大。

鼻咽癌常用的中成药物

鼻咽癌常用的中成药物 鼻咽清毒颗粒 药物组成:野菊花、苍耳子、重楼、蛇泡筋、两面针、夏枯草、龙胆草、党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热毒蕴结鼻咽肿痛,以及鼻咽部慢性炎症、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 犀黄丸 药物组成:牛黄、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麝香、黄米饭。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对于火毒困结的鼻咽癌患者较为适宜。 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用于鼻咽癌后期热盛伤阴,阴虚火旺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潮热盗汗,口干等。 注意事项:脾虚泄泻者慎用。 六军丸 药物组成:蜈蚣、虫蜕、全虫、姜虫、穿山甲、夜明砂。 功能主治:疏通经络,破瘀消肿。现多用于鼻咽癌并颈部,颔下淋巴结转移见肿物坚硬如石,疼痛未溃者。 注意事项:忌大荤煎炒。 1、合理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配合放疗常可取得更好的效果。资料显示,合理心理干预对保证本病患者放疗期间充足睡眠,增进食欲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干预能改善鼻咽癌患者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吴燕萍利用音乐配合放射治疗32例鼻咽癌,结果显示,经音乐治疗的患者SCL-90的9个因子均低于治疗前。 2、多多鼓励支持患者 3、主动关心患者 最后,我们必须知道,鼻咽癌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有些患者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激行为,我们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主动关心体贴他们,做好防范措施。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尽量减少食用咸鱼及腌制品,如果如家住疾病高发地区,或者直系亲属有鼻咽癌病史时,应每年定期体检鼻咽部,体检时可以抽血查EB病毒。 2、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而不是讳疾忌医。早期就诊不但可以增加治愈率也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3、筛查或诊断鼻咽癌应到耳鼻咽喉专科就诊,而不是内外科,因为非专科医生同样有可能漏诊。 4、确诊鼻咽癌后不应害怕,更不应放弃治疗,对于病者来说,有一颗顽强的心比任何治疗都有效。 猜你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31-2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9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6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第三条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 (一)《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二)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 (三)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第四条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实行分级管理。 卫生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一)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总投资在50亿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 (二)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其他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五条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下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有关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六条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一)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二)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竣工验收;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除进行前项规定的卫生审核和竣工验收外,还应当进行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 第七条对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实行专家审查制度。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分别建立国家和省级专家库,专家库按职业卫生、辐射防护、卫生工程、检测检验等专业分类,并指定机构负责管理。 专家库专家应当熟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建设项目评价相关的专业背景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专家参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审查,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并对审查意见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9号) 《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已于2004年12月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财政部同意,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吴仪 二00五年一月五日 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卫生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包括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明确卫生监督的任务和职责、健全卫生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完善卫生监督工作的保障措施。 第四条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通过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行政执法,不断提高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应当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政事分开、综合执法、依法行政的要求,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解决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和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基础上,加大投入,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体系。 第七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规划与指导,负责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的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 第八条卫生监督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省、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内设卫生监督机构并下设卫生监督执行机构(以下统称卫生监督机构),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可在乡镇派驻卫生监督人员。 第九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 第十条卫生监督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二)具备卫生监督相关的专业和法律知识; (三)经过卫生监督岗位培训,并考试合格; (四)新录用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第十一条卫生监督人员资格考试的具体规定由卫生部制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监督任务聘任相应的专业人员,不断优化卫生监督队伍的专业结构。 第十二条国家对卫生监督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 第十三条国家和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设置专门人员监督下级卫生监督工作,其主要任务是: 1、大案要案的督察督办; 2、各种专项整治、执法检查的督察督导; 3、监督检查卫生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4、检查下级卫生监督机构和人员的执法行为。 第十四条卫生监督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统一着装。 第十五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条件,承担卫生监督的现场检测、执法取证等工作。 第十六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建立执法责任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和效率。

标准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采购:消防维保 标号:MMHG-XZ2017022 招 标 文 件

开标一览表 项目名称马鞍山市中医院消防维保 项目编号MMHG-XZ2017022 投标人名称 交货期:合同签订日起,个工作日内前往市中医院消防维保 (南院)进行维保。 备注

安徽省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 市中医院消防维保 一、采购要求: (一)消防设施数量:详见附件3。 (二)维保要求: 1、室内风消防栓系统的维护保养 1.1维修保养工作内容 1.1.1检查消防栓箱配置是否完整齐全,包括检查每个消防栓口的静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栓口橡胶是否老化、龟裂,检查破玻按钮是否破碎。 1.1.2检查测试消火栓启泵系统,试验启泵按钮,警铃是否鸣响、消防水泵是否启动、消防中心是否有报警信息及消防水泵状态显示。 1.1.3检查各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完好不渗漏。 1.1.4检查保养消火栓系统的水泵接合器,确保完整、不渗漏。 1.1.5定期试验消防栓,检查其喷水充实水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1.6定期检查安全泄压阀是否灵敏、可靠。 1.1.7检查消火栓管网的减压阀及其过滤器是否正常,定期清洗过滤器。 1.1.8定期检查阀门是否开关灵活、有效,阀门关闭不严或不能灵活使用的应及时修理,对阀门的接触面发现有缺陷的,需进行修复,无法修复的予以更换。定期对阀门转动部位和螺栓加黄油润滑。 1.1.9检查止回阀启闭是否灵活、有效。 1.1.10定期对消火栓系统管网进行全面检查,对腐蚀严重的管道予与更换,对油漆脱落的管道及时除锈刷防锈漆和标志漆。 1.2维修保养工作标准 1.2.1消防栓箱内配置齐全,各项配件完好,消防栓口静压符合设计要求。 1.2.2试验消火栓启泵按钮,消火栓水泵启动,各项联动设施动作,消防中心有报警信号和消防水泵状态显示。 1.2.3各阀门处于正常的开或关状态,且有明显标志,阀体完好、不漏水。 1.2.4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外观完好,配置齐全,无变形、无渗漏、无缺损。 1.2.5消火栓喷射时,其充实水柱达到设计要求。

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鼻咽癌现在已经发展成很常见的肿瘤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对于早期症状不够重视,都是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的,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给整个家庭都蒙上一层阴影,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鼻咽癌治愈率的关键。那么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CT在鼻咽癌的诊断中还是很重要的,鼻咽癌一般可以用CT查出来,但如果在拍片过程中出现病灶被遮挡的话,很可能在CT片上读不出来。患者还要检查以下项目:第一要查鼻咽镜:鼻咽部肿瘤一般都能够发现,若出现可疑情况还可以顺便取病理(病理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第二可以查一下血中的EB病毒抗体(大多数鼻咽癌和EB病毒感染有关),如果阳性的话要提高警惕;第三必要时可做强化核磁共振扫描(核磁与CT在影像学方面各有所长,在鼻咽癌的诊断与分期方面似乎核磁更有优势)。如果以上都无异常那么基本可以排除鼻咽癌,当然如果有鼻咽部肿瘤一般也能够及时发现了。 专家袁希福介绍,除了以上检查能帮助患者及时确诊鼻咽癌,生活中自己也可以多了解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自己的及时发现。以下几方面就是鼻咽癌早期的症状。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

鼻咽癌与头颈解剖

二、头颈部正常应用解剖 头颈部结构复杂,肌肉多、筋膜发达、间隙多,多种肿瘤常会累及颈部淋巴结,因此掌握头颈部正常解剖尤为重要。 (一)鼻咽和咽旁间隙 鼻咽腔位于口咽腔的上方,其前壁是后鼻孔;下界是软腭的上缘;顶壁位 于蝶骨体、枕骨斜坡的下方和第一、二颈椎的椎体前缘;双侧咽侧壁的外侧为 咽旁间隙,侧、后壁交界处较宽形成侧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侧隐窝的 前方稍圆隆突出的是咽鼓管圆枕[见图1-3],咽鼓管圆枕与咽侧壁之间的凹陷 为咽鼓管开口。鼻咽腔为上缩肌所包绕,其表面表衬着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细胞。 在鼻咽上部两侧均有对称的咽筋膜。包括位于鼻咽粘膜下的咽颅底筋膜,居内侧;和居外侧的颊咽筋膜。咽颅底筋膜在颅底外面的走行是以枕骨基底部 的咽结节为起点,经颞骨岩部抵颈内动脉前方,然后呈锐角转向内侧,越过咽 鼓管及其附着的肌肉,经岩蝶裂抵达颅底翼内、外板之间的舟状窝,并同时向 上与破裂孔相连。颊咽筋膜的走行是从咽上缩肌上缘向上延伸,其内层至咽鼓 管软骨部,外层越过腭帆张肌的表面至颅底舟状窝与咽颅底筋膜汇合。 咽旁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见图4]。前界为颊咽肌缝,外侧 为覆盖翼内肌、腮腺的深面及下颌骨的颈筋膜浅层为界,为一圆锥形间隙,锥 底向上至颅底,尖端向下至舌骨。咽旁间隙以茎突和茎突咽肌、茎突舌肌为界 又可分为茎突前间隙和茎突后间隙。茎突前间隙较小,内有颈外动脉和静脉丛 通过,内侧与扁桃体窝相邻,外侧与翼内肌紧密相贴。茎突后间隙内有颈动脉 鞘及第IX、X、XI、XII颅神经和交感神经干通过。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包绕颈部 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 神经。 咽后间隙是一潜在间隙,位于鼻咽颅底筋膜与椎前肌肉之间。 (二)鼻和鼻窦 鼻腔前至鼻内孔,后经鼻后孔与鼻咽腔相通。鼻腔顶壁由鼻骨、额骨、筛骨、蝶骨组成,由筛板与前颅窝相隔。鼻腔内侧壁是鼻中隔。鼻腔外侧壁有3-4个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附件4 2018年计划生育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 一、抽查对象 本次抽查对象为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包括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和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抽查内容 为全面了解计划生育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国家随机监督抽查数据的有效性,同时为进一步方便基层操作,减轻基层人员负担,2018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采用与全国卫生计生监督调查制度全面对接的方式,将国家卫生计生监督信息系统中计划生育日常监督内容纳入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切实做到和计划生育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 (一)机构及人员资质情况。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执业资质和人员执业资格情况;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执业资质和人员执业资格情况;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服务的机构执业资质情况;开展人类精子库的机构执业资质情况。 (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机构是否按照批准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项目执业;人员是否按照批准的服务项目执业;机构是否符合

开展技术服务设置标准;开展终止中期以上妊娠手术是否进行查验登记;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否查验身份证、结婚证;开展相关技术服务是否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出具医学证明文件和诊断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病历、记录、档案等医疗文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设置禁止“两非”的警示标志;是否依法发布母婴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广告;无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况。 (三)制度建立情况。是否建立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的管理制度情况;是否建立终止中期以上妊娠查验登记制度情况;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转诊、追踪观察制度情况;是否建立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报告制度情况;是否建立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情况;是否具有保证技术服务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其他管理制度情况。 三、工作要求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和各级各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从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出发,充分重视国家随机监督抽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此次国家随机监督抽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各地要根据计划生育监督职责,摸清辖区内监管对象的底数,完善监管对象信息,建立监管档案,并及时上报。 (三)各地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开展国家随机

鼻咽癌的分期

鼻咽癌的分期(国际抗癌联盟UICC 2003版) 肿瘤分期的目的是通过检查明确肿瘤的范围,提供预后的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肿瘤分期可分为基于临床检查为基础的临床分期(Clinical Staging)和根据手术标本的组织和病理学检查为基础的病理分期(Pathologic Staging)两种。由于手术并不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鼻咽癌的分期以临床分期为主。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鼻咽癌分期标准是2003年修改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法。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检查至少要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头颈部MRI和/或CT、胸部X线检查。另外还可以考虑腹腔B超和/或全身同位素骨骼扫描和内镜检查。 2003版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TNM分期法: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肿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 T2a 无咽旁间隙侵犯 T2b 有咽旁间隙侵犯 T3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旁窦 T4 肿瘤侵犯颅内、脑神经、下咽、颞下窝、眼眶、咀嚼肌 淋巴结转移(N)分期 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N0 无颈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直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3 颈淋巴结转移:a,直径>6cm;b,锁骨上窝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 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TNM分期 I期 T1N0M0 IIa期 T2aN0M0 IIb期 T1N1M0,T2aN1M0,T2bN0-1M0 III期 T1N2M0,T2a-2bN2M0,T3N0-2M0 IVa期 T4N0-2M0 IVb期 T1-4N3M0 IVc期 T1-4N0-3M1

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等,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呢? 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患者的病情发展、体质、是否及时发现治疗等决定的,可能需要几年,也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关键是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 由于鼻咽癌的解剖位置复杂,手术切除难度高,而且鼻咽癌又对放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鼻咽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放疗不仅能够杀伤癌细胞,还会对放射区域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放疗过程中需要辅助中医治疗。这样要比单一的放疗效果好,中医治疗能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放疗的敏感度,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中医治疗鼻咽癌也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积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功效。中医治疗不仅能够辅助放疗,而且还能够单独作用于鼻咽癌患者,尤其是哪些无法承受手术、放化疗的晚期患者,通过对癌细胞的杀伤和机体的修复,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早日实现康复或带瘤生存。 临床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应用广泛,是袁希福教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应用中药治疗,从患者整体着手,抓住病机要害,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瘤体未见明显缩小,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期限却有西医难以企及的结果。 王长锁,鼻咽癌,男,56岁,河北省保定市 1998年底在石家庄市某医院确诊为鼻咽癌,化疗四个疗程后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口腔严重溃疡不能进食,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经同乡癌症康复患者介绍于1999年11月12日找到袁希福,来诊时症状:鼻腔出血、头晕、头痛、耳鸣、消瘦、乏力。按袁希福的“三联平衡疗法”进行治疗,服了102付中药后,初诊时不良症状消失。2000年3月CT检查发现鼻咽部肿块消失,专家深为震撼。 该疗法明显克服了传统中药见效慢的缺点,又区别于西医放疗、化疗费用高、毒副作用大的弊病。具有疗程短、显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已使众多的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被誉为“癌症的克星”。实现了由传统抗癌向现代抗癌的革命性转变,在抗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除了积极的治疗外,患者也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合理的搭配饮食,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更快的恢复健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第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5号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2-2017) 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7年第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2-2017)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铜的测定 GB5009.14-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 GB5009.9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钾、钠的测定 GB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 GB5009.138-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镍的测定 GB5009.18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铝的测定 GB5009.24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镁的测定

GB5009.24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锰的测定特此公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7年4月6日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GB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2-2010

GB/T23870-2009 GB/T18932.12-2002 NY/T1100-2006 SN/T2211-2008 2017-04-06 2017-10-06 2 GB5009.13-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13-2003 GB5413.21-2010 GB/T23375-2009 GB/T9695.22-2009 GB/T14609-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2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2号令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十一条的规定和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第三条考核是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评价和认定,分为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以下简称出师考核)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以下简称确有专长考核)。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传统医学”是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 第二章出师考核 第六条出师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师承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 第八条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 (二)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 (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 (五)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第九条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 师承关系合同应当经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跟师学习时间自公证之日起计算。 第十条指导老师同时带教师承人员不得超过两名。 第十一条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形式、内容,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条例最新版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条例最新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和规范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府信息的权益,提高工作透明度,推进政务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廉洁型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府信息,是指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研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厅,为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执行机构。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职责是: (一)研究制订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 (二)组织协调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各项工作,督促检查及考核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统一受理和分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对各相关责任司局(单

位)的办理和答复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统一审核、编号和送达。 (四)组织编制委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和年度报告。 (五)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局(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订本司局(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流程,对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各司局(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司局(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司局(单位)政府信息的审核、公开工作。各司局(单位)应当指派一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同志担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具体工作,并报委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五条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合法、真实、便民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开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公开的信息准确一致。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八条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列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向社会

鼻咽癌诊疗常规

鼻咽癌诊疗常规 一临床概述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好发于中南五省,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也逐见增高。鼻咽癌约 90% 以上是低分化鳞癌。因其病理特点为分化差的癌故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就诊时约 80% 左右病人伴有颈淋巴结肿大。 二诊断依据及要求 鼻咽癌的诊断需要收集以下方面的材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等。 1.病史采集:病史采集主要包括首发症状 / 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发展过程,诊疗经过,主要阴性体征等 2. 临床症状血涕、鼻堵,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痛、面麻及复视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晚期时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声哑、张口困难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症。 3. 临床检查鼻咽部检查为重点,要求掌握后鼻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方法,明确大体肿瘤的形状,侵犯范围等,检查鼻腔后鼻孔、口咽、眼、耳、喉及 12 对颅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反应,颈和锁骨上区淋巴结的改变。常规全身体格检查是必需的 4. 影像检查 CT 或 MRI 扫描检查对鼻咽部肿瘤及邻近结构受侵或颅底骨破坏、颈淋巴结转移等的显示直观,要求所有患者有二者之一。对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最好行鼻咽颅底 MRI 检查。胸片和腹部 B- 超为必须检查。晚期患者还需要骨扫描检查

5. 血清学检查 EB 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者,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 EA/IGA 的阳性反应,更有其特异性。 6. 病理检查经鼻腔或口腔钳取鼻咽部肿瘤组织作病理检验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临床难以获得鼻咽部病理标本时,可考虑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7.其他辅助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学和抗体指标。垂体 / 甲状腺功能检查。 三诊断和分期 根据诊断依据要求,获得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资料后,按照 92 福州分期标准和 UICC 2002 第 6 版分期标准,同时分期。 四治疗原则 早期鼻咽癌 (I/II期):根治性放射治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III/IV M0)患者:同步放化疗(临床科研) M1患者,以化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五放射治疗 疗前处理主要包括口腔处理,合并症处理 放射治疗目的 根治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放射治疗 靶区确定 鼻咽癌的靶区通常包括鼻咽,颅底,咽旁间隙,高危及低危淋巴引流区,并根据危险程度给与不同剂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84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 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卫提函[2014]250号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522号(医疗体育360号)提案答复的函 袁伟霞等5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调整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切实保障“失独”父母合法权益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务院法制办,现答复如下: 如你们在提案中指出的,独生子女家庭为落实计划生育国策作出了贡献,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家庭在养老照料、亲情慰藉等方面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妥善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精神慰藉等问题。各级政府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从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认真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一、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

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2011年建立了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并自2012年起,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35元、110元。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国卫家庭发[2013]41号),决定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同时要求做好养老保障工作,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开展社会关怀活动。《通知》印发后,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贯彻措施。目前全国2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特别扶助标准都高于国家标准。15个省(区、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对符合条件的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按照规定给予参保缴费补贴。17个省(区、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将符合低收入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帮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4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计生协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社会关怀的通知》。提出从生活、养老、健康、精神、生育等5个方面开展关怀活动,特别强调从建立联系制度、进行心理疏导、开展亲情牵手、组织联谊活动等方面,对特殊困难家庭给予精神慰藉。

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

附件10 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本项目拟在广东省四会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开展鼻咽癌筛查以及早诊早治工作。筛查对象为30-59岁当地居民。采用头颈部检查及EB病毒抗体(VCA/IgA)检测作为初筛手段,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血清学检查及鼻咽镜检查,以组织病理检查为确诊依据。对发现的早期癌及癌患者开展相应治疗。 具体筛查人数:每个项目点初筛人数不少于10000人,诊断性检查人数不少于700人。 工作指标要求:筛查任务完成率≥100%;顺应性≥70%;早诊率≥50%;治疗率≥80%;诊断及治疗时效达标率≥95%。 —————————————————————————————— 说明: 任务完成率=实际筛查人数/筛查任务数; 顺应性=目标人群中实际筛查人数/当年目标人群数; 早诊率=(原位癌+I期癌+II期癌)/(原位癌+癌); 治疗率=实际治疗例数/应治疗例数; 诊断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活检至病理报告≤1个月 者)/应达标数。 治疗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病理报告至治疗≤1个月 者)/应达标数。

一、人群的选择 (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和对照人群,以便对方案进行评价。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筛查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并建立数据库,随之开展项目覆盖的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在全死因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鼻咽癌发病率较高的乡或村作为筛查人群,完成全人口注册登记。开展鼻咽癌健康知识宣传,提高鼻咽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高危人群的参与率。筛查人群中符合项目标准的对象参加筛查的顺应性不低于70%,早期治疗率不低于应治疗人数的80%。 重点筛查对象为高发区30-59岁当地居民(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根据以往现场研究,30-59岁的人群约占总人口的1/3,按照参加率为70%计算,如每年每地筛查人数不少于5000人,3年筛查组覆盖的总人口应不少于65000人。 (三)对照人群的选择。 对照人群和筛查人群在地理上要有一定的缓冲区,以避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方法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方法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鼻咽癌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来决定的,鼻咽癌一旦得了以后生长比较迅速,因为鼻咽癌常常都是低分化或者分化差的癌,这类肿瘤第一生长快,第二细胞的恶性程度高,而对射线比较敏感。 目前对于鼻咽癌的治疗手段首选是放射治疗,早期的鼻咽癌单纯放射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随着一些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于中晚期的鼻咽癌,用适形调强的放疗,这是放射治疗一个新的技术,还有做同步放化疗,在放疗的同时应用化疗使放射的敏感性提高,这样使得一些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也得到有效的根治。鼻咽癌治疗之后的五年生存率在十年前大概是在56%左右,现在经过新的技术的引进还有一些新的药物的使用,鼻咽癌的疗效五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 哪些鼻咽癌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鼻咽癌经过放疗可以使患者长期生存,早期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它跟全身任何肿瘤一样有局部复发的可能。临床上叫鼻咽癌放疗失败后再处理,在以前没有更好的手术技巧和手术手段选择的情况下,都是采用继续做放疗,一程放疗之后肿瘤复发再继续做二程、三程的放化疗。射线累计对于人体的影响是不可修复的,所以放射的治疗剂量也是有限的,而且超剂量的放疗,放射对人引起的损害甚至可以致人死亡。 我们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外科进行过一些干预,放疗失败以后或者放疗以后复发的病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经过选择做了一部分外科手术发现治疗效果很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抗生素的应用、先进医疗器械的采用、手术方法的改进,这样我们扩大了手术适应症的范围,经过选择以后有相当一批放疗以后复发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达到根治的效果。 鼻咽部属于人的面部中间,手术会不会留下疤痕?鼻咽癌手术会不会对人的容貌产生大的影响? 通过目前手术方式的改进,鼻咽癌治疗有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早期的病变可以采取比较小的手术,甚至可以只在口腔里面做。这样的话,病人手术以后对他没有任何影响。还有一些鼻咽内窥镜的应用,使得比较早期比较局限的鼻咽癌不用开刀只在内窥镜里面切掉或者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