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森林生态学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三周的森林生态学实习。

此次实习是为了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掌握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能。

二、实习内容及方法1. 实地观测:我们前往本地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观测。

我们观察了森林的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状况,并记录了观测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和环境因素等信息。

2. 样地调查:我们在保护区内设置了若干个样地,对不同类型的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

我们测量了树木的高度、胸径和生长状况,记录了地被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采集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3. 实验设计: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森林生态有关的实验。

例如,我们进行了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土壤湿度的测量以及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等实验,以验证森林生态学理论。

三、实习成果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森林生态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习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不同植物群落形成的原因,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调查和分析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某些样地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入侵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这让我意识到了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让我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意识到了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对环境和气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森林生态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调查和分析技能。

我认识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也更加明确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森林生态学,努力探索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方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篇一: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实习目的:森林生态学是我们林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实习是使我们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环节,实习目的在于使我们有一次接触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通过实践环节促进我们对森林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通过参加教学实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加深对森林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强化森林生态学的基础课教学。

实习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实习时间:~实习内容:A.地产毛竹林林分生态学成因及其改造技术调查探讨 B.森林群落组成结构调查地产毛竹林林分生态学成因及其改造技术调查探讨:基本原理: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变化多端,既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又有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因为不同生物的存在也同时影响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本实验通过观察研究马鬃岭林场的毛竹林特性,进而分析林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造途径和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法步骤:1.选取踏查样地2.调查该样地树种基本特性3.调查样地林地生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见下表:毛竹基本特性:土壤要求既要求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砂岩等母岩发育中的肥沃酸性的黄壤分布多,生长良好地形地貌要求在造林上应选择背风光照要求其他毛竹属喜光树种,应选择肥沃,湿润,一般在一定的范围排水和透气良好的向南的山谷,山麓,内,土光照强度越大,光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壤条件照在50cm以上,酸性时间越长,毛竹的生砂质土的地方长势越好结果分析:特点:该片样地的毛竹林分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立竹小,低矮分布不均匀,大小参差不齐,且有相当一部分的林木发生病害,虫害等,毛竹出现断梢,叶片黄化等现象,且林下杂草丛生成因:1.立地条件差,马鬃岭林场的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土层浅,坡度陡的地区,这些地区岩石裸露,水土流失较严重,毛竹很难吸收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它的正常发育需求 2.利用方式不合理3.养护技术手段落后,长期以来,盲目扩大毛竹林经营面积而忽略单位面积产量和经营效益,较大部分毛竹林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中(1)土壤复垦措施缺乏,(2)施肥不合理(3)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都是长期处于粗犷状态下改造措施: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发展,目前农业所必须的信息,技术,物资,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培育毛竹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建议加强政府调控,强化政府指导和协调2.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和定向培养,我们应根据产地条件和生产经营条件确定利用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状况来确定发展方向,根据劳动力成本确定经营方式3.调整林分,科学砍竹4.改良土壤5.加强虫情监测,掌握防治主动权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调查基本原理: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而形成的生活形态表现为生活型,可以说生活型是不同种的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而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外贸特征,群落的外貌,决定于各种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而形成的生活形态,群落的组成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等,而相对频率,相对多度等也是重要的参数指标方法步骤:1.确定可选的样地,用四分法无3方取样方法 2.按一定的等高距离,设置若干平行的样线3.在每一个样线上做垂线,将样点所在的区划分为四个象限4.在每一个象限内调查林木的物件,该植株到样点的距离,胸径5.记录数据,并计算频率,相对频度,相对多度,重要值等调查结果分析树种榉树灯台三叶槭马褂木野核桃鹅耳栎枫杨朴树厚朴板栗柳杉频度 20 40 20 20相对多相对频度度 5 10 5 5 5相对显著度重要值君纤子紫玉兰华香白栎木豹皮樟天木木兰山拐枣木橿子山核桃杉木铁罗杉树种四照花华东野核桃杉木野核桃三叶槭枫杨华香灯台树栓皮栎山核桃山胡椒10相对多度频度 2060 5第二片样地相对频相对显著度度重要值结果分析:两片样地的群落分析见上表,由表可知,样地一的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较丰富,包括杉木,灯台树,三叶槭,枫杨,野核桃等树种,而样地二相对于样地一而言物种丰富度较单一,主要是杉木树种,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态,即为群落的结构,群落结构包括形态方面的结构和生态方面的结构,前者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后者指层片结构,群落镶嵌性形成的原因,只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和盐渍化程度的差异,光照的强度以及人与动物生物影响,在群落范围内,环境的微型变化也是群落形成的特有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组成的原因实习感想: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过老师的带领和指导,对马鬃岭的部分植被样地进行了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大体了解了马鬃岭当地的环境状况以及植被分布和生长情况,对当地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为林业相关学科,如森林培育等的资料收集进行了联系和补充。

森林生态的实训报告

森林生态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了解其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森林生态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和实验,加深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解,并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森林生态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 分析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某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实训基地。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内容:(1)森林类型:了解不同森林类型的分布、结构和特点,如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2)植物群落:观察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生长状况等,了解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3)动物群落:观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及活动规律,了解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4)土壤、水源和气候:调查土壤类型、水分状况、气候特点等,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2. 森林生态调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下森林生态调查:(1)样地调查:在选定样地内,调查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生长状况等;(2)样方法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动物种类、数量、分布及活动规律;(3)环境因子调查:调查土壤、水源、气候等环境因子,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1)植物光合作用实验:通过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了解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情况;(2)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了解土壤水分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森林生态模型构建: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森林生态模型,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

四、实训成果1. 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四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1:(1)巩固和加强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林学、森保、环境、生物学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生态学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方法;(3)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生态学调查一些常用的工具;(4)熟悉和掌握野外工作的一些安全操作常识,增强实习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目的2: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三.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四.实习内容以及体会:我们于20某某年6月16日开始了生态学综合实习。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在实习实习期间我感触很多,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野外实习是个很好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此次实习实习的第一个项目是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景区进行的,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认识崂山地区的植物,并了解其经济药用价值;对崂山地区的植被进行调查。

虽然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领略北九水的美丽风光,但是由于我以前去过北九水,所以这次实习也就没太注意已经看过的美丽风景。

一天的时间,我们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北九水,亲身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更加的激发了我对生态学学习热情。

爬山总是很累的,但是如果是集体爬山就会变得很有意思。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森林环境实习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了更好地了解森林生态环境现状,提高环保意识,我们一行来到了某森林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观测,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森林环境问题,为今后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森林的不同类型区域,如人工林、天然林、次生林等,并进行了实地观测和数据采集。

观测内容包括树木生长状况、植被覆盖率、动物种类和数量等。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当地林业工作人员,了解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情况。

1. 人工林观测我们首先参观了人工林,这片林地是近年来通过人工栽植树木形成的。

在这里,我们发现树木生长良好,但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

林业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为了提高植被覆盖率,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补植、间伐等。

同时,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他们在林地内引入了多种适宜的植物和动物。

2. 天然林与次生林观测在天然林和次生林区域,我们观察到树木生长状况良好,植被覆盖率较高。

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较为丰富,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和动物。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森林资源仍面临破坏的风险。

当地林业部门正在加大保护力度,严格限制砍伐和开发活动,以期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森林环境问题探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森林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乱砍滥伐:部分地区的森林资源因乱砍滥伐而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沙漠化加剧。

(2)盗伐:非法盗伐树木现象仍然严重,给森林资源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3)污染:附近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对森林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生物入侵:部分外来物种入侵森林,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森林生态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森林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标题: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一、引言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运作和影响。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我们的实习地点位于中国东部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实习时间为2023年5月1日至5月3日,共计三天。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第一天:我们首先参观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

我们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水等环境因素,初步了解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2. 第二天:我们进行了野外调查,观察了不同树种和植被的生态习性。

同时,我们也对一些昆虫、鸟类等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

3. 第三天: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通过讨论课的方式分享了我们的观察结果。

四、实习结果和讨论1. 结果:根据我们的观察和采集数据,我们发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和生态威胁,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2. 讨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森林提供了大量的生物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维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最后,森林还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面积正在减少,这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

五、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运作和影响。

我们认识到保护和管理森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森林生态问题,积极参与森林保护工作,为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生存做出贡献。

林业生态考察实习报告

林业生态考察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我国某森林保护区实习单位:某林业科学研究院实习目的: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保护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提高自身的生态学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1.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考察(1)植物群落结构:考察了该地区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分布特点。

(2)动物群落结构:考察了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了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土壤结构:考察了森林土壤的类型、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分析了土壤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2.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考察(1)生物多样性:分析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碳汇功能:考察了森林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包括碳吸收、储存和释放过程,分析了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性。

(3)水源涵养功能:考察了森林对水源涵养的作用,包括调节径流、减少泥沙流失、改善水质等。

(4)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了森林在提供生态服务方面的作用,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3. 森林保护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考察(1)森林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2)生态修复措施:考察了森林生态修复的典型工程,如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分析了生态修复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三、实习体会1. 提高生态学知识水平:通过实习,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保护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生态学知识水平。

2. 增强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亲身参与了森林调查、数据采集、样品分析等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作为森林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森林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我参加了一次森林生态学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和探索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替规律,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成果1.实习地点: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森林区域。

2.实习时间:从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共计x天。

3.实习内容:(1)初步了解森林生态学知识:通过实习前的课堂学习,为实习做好准备,掌握了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

(2)实地考察和观察:在自然保护区的指导下,我们进入了一片原始自然森林,对森林的植被和动物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调查。

我们使用工具和装备,对森林中的树木、花草、昆虫等进行采样和标本制作,以便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3)实践操作:我们学习了森林样地调查的方法和步骤,利用支柱式样地法进行了森林样地调查。

通过对森林样地内的树木进行树高、胸径等测量,了解了森林的垂直结构和树木的生长状态;同时,还利用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4)实习报告撰写:根据实习过程中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数据,结合实习前后的知识学习,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总结了所学习的森林生态学知识,并提出了对该保护区森林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三、实习体会和收获通过这次森林生态学实习,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1.实地考察是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只有通过亲身接触和实地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和感受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践操作培养了实际技能:通过实地测量和样地调查,我学会了使用森林学测量工具,熟悉了样地调查的方法和流程,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

3.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森林生境遭受的破坏和破坏后的植被恢复过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作为森林生态学专业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性质:森林生态学实习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目录
1 实习目的 (4)
2 实习概况 (4)
2.1 实习时间 (4)
2.2 实习地点 (4)
2.3 实习要求 (4)
3 实习内容 (4)
3.1 外业 (4)
3.1.1 前期工作 (4)
3.1.1.1 标牌 (4)
3.1.1.2 样方 (4)
3.1.2调查内容 (5)
3.1.3 详细步骤 (5)
3.1.3.1乔木调查 (5)
3.1.3.2 草本调查 (6)
3.1.3.3 灌木调查 (6)
3.1.3.4 藤本调查 (6)
3.1.3.5 土壤调查 (6)
3.2 内业 (6)
3.2.1 数据录入 (6)
3.2.2 标本管理 (6)
3.2.3 土样处理 (7)
4 实习总结 (7)
1 实习目的
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一级学科重要的课程之一,实习是学生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环节。

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有一次接触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通过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森林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强化森林生态学的基础课教学,增加学生对森林群落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训练并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的方法,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高年级的实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奠定基础。

2 实习概况
2.1实习时间
2020年7月11日---2020年8月22日
2.2实习地点
广西省河池市环江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实习要求
一方面巩固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让同学们更直观形象的了解森林生态学这门学科并掌握一定的技术。

3 实习内容
3.1 外业
3.1.1前期工作
3.1.1.1 标牌
ML标牌(主牌):编号由7个字母组成,前4位数字对应20*20m的样方号,后3位数字为该植株在此样方里的编号;每样方已准备001-160共160块标牌。

分枝牌号:为单独数字,1、2、3、4、……
空白标牌:即标牌为编号,可直接刻字,备应急之用。

3.1.1.2 样方
采用纤维绳将20m×20m样方划分为5m×5m网格
3.1.2 调查内容
◆每个20m×20m调查岩石裸露率、郁闭度、群落高度;
◆每木调查以5m×5m小样方为测量单元;
◆样地内胸径≥1cm树均在1.3m处用红油漆标记,测量1.3m处胸径,记录20m×20样地编号、5m×5m样方编号、物种名、胸径、树高、南北冠幅、坐标(记录人员1名);
◆每个独立的植株给一个不重复的主牌,其他分枝则挂分枝牌。

◆标本采集。

3.1.3 实习步骤
3.1.3.1 乔木调查
步骤1:油漆标记
用红油漆在树高1.3m处画一圈且油漆上缘高度为1.3m。

步骤2:订标牌
标牌定在1.4m处,即从红线上缘往上10cm;每株独立植物给一个不重复的编号(主牌)。

而且有分叉的主干挂主牌,其他按胸径从大到小挂分枝牌胸径5cm 以上的树用不锈钢钉钉标牌胸径<5cm,用铝丝缠绕固定。

步骤3:胸径测量
在油漆红线下沿用胸径尺测量,测量单位为cm,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注意:如果遇到坡地,要测坡上1.3m处,尺与树干垂直且四面贴紧,倾斜木按倾斜角度环绕胸径尺;如果干形不规整要垂直测定两方向直径取平均值;1.3m 以下分叉者视为多株,并在记录中注明;遇到缠绕的藤本,应在藤本下面绕树干测定。


步骤4:坐标测量
以5m×5m小样方西南角为测量原点,往东为x轴方向,往北为y轴方向,用钢卷尺测量,单位为m,读数至小数点后1位。

步骤5:树高、冠幅估测
树高:估测每株植株的高度,包括分枝,单位为m,读数小数点后1位。

选一定高度的树木或者标杆作为参照物(比如高2米的木棍),通过选定的标准对树木的高度进行估测。

冠幅:
目测东西(冠幅A)和南北(冠幅B)两个方向冠幅长度,单位为m,读数小数点后1位。

3.1.3.2 草本调查
以20m×20m样方为单元,从1-16号16个5m×5m随机选取1个小样方中选
择1个1m×1m样框(靠近水泥桩或者PVC管),记录所有草本种类、株丛数、高度、盖度,并记录在草本调查记录表。

3.1.3.3 灌木调查
以20m×20m样方为单元,从1-16号16个5m×5m随机选取1个小样方,在靠桩角设置1个2 m × 2 m样框,记录所有灌木种类、株丛数、高度、地径、覆盖度,并记录在灌木调查记录表。

3.1.3.4 藤本调查
以20m×20m样方为单元,记录基径(30cm高)≥2cm的藤本物种名、藤茎数量、攀援方式、测定每个藤茎离地面30cm长度处的基径(cm,两位小数)、估算每个藤茎长度(m,一位小数) (藤本调查记录表),同时在离地面30cm处挂牌(手写标牌,从1往后推)。

3.1.3.5 土壤调查
土层深度测定:
在样方10m点交汇处用土钎进行土层深度测定。

土样采集
在样方20m×20m样方中心PVC桩周围2m范围内5点采集表层(0-10cm)土样,土壤样品重量为1kg,样品袋内放1小标签,样品袋上系1小标签,样品袋写上样品编号,标签内容为:ML+ “20m×20m样方编号”+“-”+采样日期,如最西南角土壤样品编号:ML0101-201407013。

3.2 内业
3.2.1 数据录入
调查数据当天输入,如发现错误异常及时现场核查,要求双录入数据,保证录入的准确性。

每组专人负责汇总、检查,并当天提交至具体负责人具体负责人负责每天各组数据的汇总、检查及数据更新管理。

3.2.2 标本管理
整理、压制标本,写好标签,每份标本拍摄白底清晰照片,整理、命名照片,专人负责。

调查过程中,对不确定植物采集标本同时多拍照片,并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认植物。

3.2.3 土样处理
清点土样,防止标签遗漏、样品袋破损。

4 实习总结
四十天,我们爬过了两座大山,走了近20000公里,完成了277个400平米的样方,调查了五万四千多棵树。

回想这四十天的生活,我们有过欢笑,有过眼泪,有过挫折,也有过幸福。

第一天上山才知道将要陪伴我们四十天的艰难的山路是什么样子,第一次上陡峭的样方,我们才了解还有很多艰险的样方在等待着我们。

还记得我最一开始的几天,每次都要在山路上摔倒几次,让人很感动的是我的组长每次都走在我的身后,跟着我,保护着我。

再到后来,山路走的越来越熟练,但是样方却越来越难了。

记得我们组的男生看到那几个样方后就对我们几个女生说,你们不要进去了,我们去就好。

什么重活,累活男生都积极地替女生去做,重物也积极地去拿,很感动,我想这就是来这里实习收获到的战友之情吧。

作为大学生,我们可能和班上的同学平时了解的并不多,正是这四十天的相处,我们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我们不仅同甘过,我们也一起共苦。

除了和同学之间的感情以外,我们在这四十天的实习过程中也学会了不少知识。

还记得我们刚到那里,技术还不是很娴熟,树木也不认识,但是实践出真知,慢慢的,我们的技术都熟练了,树木虽不能说认识,但也有收获。

拉样方,刷油漆,钉牌子,认树种,测胸径,估树高冠幅,量坐标,记数据,测土深,采土样,这些我们统统都做过。

人就是要学着尝试各种各样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

很高兴有这么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们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感知生活,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会一些人生哲理。

这不仅仅是一次实习,也是一段别样的人生旅途。

希望以后还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多多锻炼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