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对电磁干扰的要求

合集下载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作者:————————————————————————————————日期: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计算机场地定义、要求、测试方法与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场地,其他电子设备系统的场地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9361—19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50034—19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SJ/T10796—1996计算机机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技术条件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开机时power-on计算机加电状态。

3.2 停机时power-off计算机停电状态。

3.3 照明lighting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

3.4 事故照明shigu lighting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的情况下,供暂时继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用的照明。

3.5 接地grounding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防雷保护地与大地的关系。

3.6 计算机系统直流地computer system DC ground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参考地。

3.7 计算机系统的交流工作地computer system AC ground供计算机系统本身使用的交流工作地。

3.8 电力系统交流工作地power system AC ground在供电系统中,除计算机系统本身使用的交流工作地以外,供供电运行需要的交流工作地。

3.9 安全保护地safety protection earth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等,由于绝缘被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设的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 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0.5 支持区 support area
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 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 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 administrative area
2.0.11 截止波导通风窗 cut-off waveguide vent 截止波导与通风口结合为一体的装置,该装置既允许空气流通,又能够衰减
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 2.0.12 可拆卸式电磁屏蔽室 modula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
按照设计要求,由预先加工成型的屏蔽壳体模块板、结构件、屏蔽部件等, 经过施工现场装配,组建成具有可拆卸结构的电磁屏蔽室。 2.0.13 焊接式电磁屏蔽室 welde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 主体结构采用现场焊接方式建造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电磁屏蔽室。 2.0.14 冗余 Redundancy 冗余是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或全部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 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2.0.15 N-基本需求 Base requirement 系统满足基本需求,没有冗余。 2.0.16 N+X 冗余 N+X redundancy 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 X 个单元、X 个模块、X 个路径或 X 个系统。任何X 个单元、模块或路径的故障或维护不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 X=1~N) 2.0.17 容错 fault tolerant 容错系统是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 在工作。按容错系统配置的场地设备,至少能经受住一次严重的突发设备故障 或 人为操作失误事件而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2.0.18 列头柜 Array Cabinet 为成行排列的机柜提供网络布线或电源配线管理或传输服务的设备,一般位于一 列机柜的端头。 2.0.19 实时智能管理系统 real—time intelligent patch cord management system 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电子配线设备对机房布线中的接插软线进行实时管理的系统。 2.0.20 信息点(TO) 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各类电缆或光缆终接的信息插座模块。 2.0.21 集合点(CP)consolidation polut 配线设备与工作区信息点之间缆线路由中的连接点。 2.0.22 水平配线设备(HD) horizontal distributor 终接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和其他布线字系统缆线的配线设备。 2.0.23 CP 链路 cp link 配线设备与 CP 之间,包括各端的连接器件在内的永久性的链路。 2.0.24 永久链路 permanent link 信息点与配线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它不包括工作区敛线和连接配线设备的设 备 缆线、跳线;但可以包括一个 CP 链路。 2.0.25 静态条件 static state condition 主机房的空调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电子信息设备未安装,室内没有人员的情 况。 2.0.26 停机条件 stop condition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表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
名称
最小净距(m)
配 电 箱
1.00
变 电 室
2.00
电 梯 机 房
2.00
空 调 机 房
2.00
3、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它管线的间距应符 合表5.3.3-1的规定。
表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它管线的净距
线

间距
其它防管雷线引下线 保护地线
给水管
压缩空气管
A类:对计算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 完善的计算机房安全措施;
B类:对计算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 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房安全措施;
C类:对计算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 基本的计算机房安全措施;
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要求详见表1。
机房安全类别指标
C 类安全机房
B 类安全机房
A 类安全机房
安全项目
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 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
四、电源分极及积极供电要求
1、 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 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 等情况,可划分为A、B、C三级(见表 6.1.2)。
表6.1.2 供电电源质量分级
项目
A
B
C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2
二、计算机机房各项目间的距离要 求
1、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 下列规定:
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
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2、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 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的净距宜符合下表:
1、计算机房面积的确定

2024年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要求(三篇)

2024年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要求(三篇)

2024年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要求lB级:300㎏/㎡。

u空调设备、供电设备(UPS及电池等)用房的楼板荷重依设备重量而定,一般应大于或等于1000㎏/㎡或采取加固措施。

u计算机机房的净高依机房面积大小而定,一般为2.5m~3.2m。

房间举架要考虑地板下送风时和排水管坡度,地板标高为300毫米~500毫米,排水管坡度至少3度,棚上保证有0.5米的布线及维修高度,保证机房内可以布置2米机柜。

建议举架高度至少保证3.6米。

u机房面积不能小于30㎡。

u保证机房楼上漏水不危害机房设备。

u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

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防火玻璃)。

u玻璃隔断满足防火要求。

u拆出机房内的暖气、消防喷淋、原上下水设施及管路。

u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u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u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u考虑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和管路辅设长度和落差要求。

u考虑精密空调的给排水方式及管路路由。

u线路尽可能不要穿过变形缝或防火墙、防火门。

u要有独立的供电线路,若没有,要考虑电缆敷设的条件。

u线路尽可能不要穿过变形缝或防火墙、防火门。

u机房要求具备独立的接地系统。

u机房所在建筑必须通过当地气象部门的防雷检测。

u机房所在建筑必须通过当地消防部门的消防检测。

A类安全机房和非常重要的已记录媒体存放间,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必须符合GB45规定的一级耐火等级。

u机房的建设不能违背原有建筑的消防要求。

u机房必须具有通风排烟条件。

电磁场干扰u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0.15Mhz~1000Mhz时不大于126dB。

u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

2024年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要求(二)可能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人员安全。

物理安全:1. 机房位置:机房应位于建筑物的安全区域,远离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区域。

机房建设B类标准

机房建设B类标准

机房建设B类标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机房规范化工作指引》,机房B类标准如下。

1.基本要求:(1)计算机机房在建筑物内应为独立区域,且应避开水管、强电磁干扰、易燃和易暴等区域。

(2)计算机机房地面要进行处理,使地面具有平整、光洁、防潮、防尘功能。

要配备机房专用的防静电活动地板,防静电地板要良好接地。

活动地板下应设置安全保护接地网铜带或铜箔带。

活动地板提供的各种电线、线缆进出口应光滑,保证电线、线缆不被损伤。

在安装活动地板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地板支架移位、倾斜、横梁坠落。

(3)机房墙面最好采用铝塑板,吊顶采用金属板。

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其他材料,但必须是防火、防尘材料。

(4)机房内的接地应有:安全保护接地和交流工作接地两个接地体。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要求安全保护接地线缆截面积不小于10平方毫米。

(5)计算机机房内的电源布线线槽和管路与地面留有不小于5毫米的高度,尽量避免与弱电线路近距离平行敷设。

(6)机房照明要在200Lx左右,应急照明在20Lx左右。

(7)机房内要安装机柜,便于安装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机房内不允许安装微机工作台。

2.机房供配电(1)计算机机房应部署UPS供电,UPS采用单机运行,设备的运行负荷不大于其额定负荷的65%,满负荷后备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电池采用全密封电池。

(2)计算机机房内要设置配电柜(箱)。

配电柜(箱)电源线缆从大楼配电室单独引入。

配电柜(箱)内有防雷、过流过压保护功能,有UPS输入、输出分配功能,有停电应急照明功能。

采用的线缆,应符合GBJ232-82的标准,主要指标是其绝缘性不小于0.5兆欧姆。

(3)计算机机房内要设置UPS插座和市电插座,要有明显区分(一般的做法是地面是UPS插座,墙面是市电插座)。

3.机房空调、消防及防水(1)计算机机房应部署空调,空调可以采用普通的民用空调,但制冷量每平米不低于250W。

若部署机房专用空调,要设置防水围堰和地漏。

ABC级数据机房建设要求

ABC级数据机房建设要求

1.1机房系统1.1.1系统概述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确保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

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他的机器设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机房中工作人员对照明、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音的要求。

机房工程解决方案,大体由以下部分构成:机房装修、配电及UPS、防雷及接地、综合布线、精密空调、新风回风、消防报警、环境监控等。

1.1.2机房建设要求A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B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C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1.1.2.1.场地选择B类机房应避开易发生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地方应避开有害气体来源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应避开低洼、潮湿、落雷区域和地震频繁的地方应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应避开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及引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应避开重盐害地区C类机房或参照B类机房各条执行A类机房如B类机房,还应将其置于建筑物的安全区内防火要求C类机房的耐火等类应符合T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类耐火等类B类机房的耐火等类应符合GBJ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类耐火等类A类机房的耐火等类应符合GBJ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一类耐火等类B类A类其余工作间和辅助房间耐火等类耐火等类不低于T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类耐火等类1.1.2.2.内部装修机房装修材料采用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等。

吊顶B类或A类:吊顶龙骨+铝制材料,吊顶内洁净处理,内活动空间距离吊顶板300mm~1200mm。

墙面及隔墙B类:墙漆涂料(不起尘)或防火材料贴面;隔墙轻钢龙骨材料、砌砖、玻璃割断。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200X)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200X)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200X)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场地场地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计算机场地。

计算机场地的安全要求,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50222 《建筑物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J/T 10796《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计算机场地computation center field安放计算机系统的场所,包括计算机机房、供电、空调等配套设施以及系统维修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

3.2计算机机房computer room放置计算机系统主要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存储器等)的地点。

3.3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3.4非燃烧材料non-combustible指材料在受燃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只软化的材料。

3.5难燃烧材料difficult combustible指材料受到燃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的材料。

3.6耐火极限duration of fire resistance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实现火灾早期探测、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向各类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完成各项消防功能的系统。

机房电磁屏蔽措施

机房电磁屏蔽措施

机房电磁屏蔽措施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机房作为计算机运行的核心环境之一,在保障计算机设备安全运行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电磁辐射对计算机设备产生的干扰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机房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电磁辐射与机房设备干扰1. 电磁辐射概述电磁辐射是指在空间中传播的电场和磁场所产生的波动现象。

它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如手机信号、无线网络等。

但是当这些信号超出了一定范围时,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干扰。

2. 机房设备受到电磁辐射干扰在机房内部,大量的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工作,这些设备之间互相产生了大量的信号干扰。

同时,外界也会向室内传递大量信号,并且这些信号可能超出了室内设备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对设备产生了干扰。

三、机房电磁屏蔽措施为了保障机房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采取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金属屏蔽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因此,可以在机房内设置金属隔离墙、金属地板等结构来有效地阻隔外界信号对室内设备产生的干扰。

2. 地线连接机房内部所有设备都需要接地线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电磁辐射导入地下。

同时,在接地线连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和材料,以保证接地效果。

3. 屏蔽罩在机房内部设置一定数量和规格的电磁屏蔽罩,可以有效防止外界信号对设备产生干扰。

同时,在选择罩体材料时要注意其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

4. 设备间距离在机房内部布置设备时,应该合理安排设备之间的距离。

如果设备之间距离过小,容易产生互相干扰的现象。

因此,在布置设备时要注意合理安排空间。

5. 磁屏蔽在机房内部设置一定数量和规格的磁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磁场对设备产生干扰。

同时,在选择磁屏蔽材料时要注意其导磁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6. 电源滤波器在机房内部设置电源滤波器,可以有效地阻隔电源中的高频噪声。

同时,在选择滤波器时要注意其额定电流和频率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机房对电磁干扰的要求
电磁干扰引起的计算机故障和误操作形式各异,大小不同。

电磁场的干扰,使电子电路的噪声增大,使计算机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引起误操作,甚者会使计算机处于瘫痪状态,无法工作。

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内部因素,也有外界因素。

干扰的形式不同,如机房内部各设备之间的干扰,外界的设备对机房内设备的干扰,机房内设备对外界设备的干扰。

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
电子技术发展使电磁干扰时时都有存在的可能,只是形式各异,大小不同罢了。

作为计算机机房,预防电磁干扰问题更为突出。

不论是计算机机房内的各种计算机设备之间,还是机房内外设备之间,都会有大小不同的电磁干扰产生。

但是,不论是内部产生的电磁干扰,还是内部与外部之间产生的干扰,产生的原因都是某电路设计产生的信号传送到其它电路。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有下列三项:电源、传输线和感受体。

若发生电磁干扰,表示至少其中一项设计不当。

计算机机房内部产生电磁干扰,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内部存在着寄生藕合所致。

在计算机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每根导线都具有高低电平的电位,流过大小不等的电流。

因此,每根导线,每个电子元、器件周围都存在着一定大小的电磁场,同样,计算机内磁带驱动器之磁场对低位数位电路造成干扰。

经由接地回路之间电流造成之极间藕合等。

计算机机房外部环境产生的干扰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辐射、传导或传导、辐射的藕合形成。

也就是外部电磁干扰的传输路径为传导性、辐射性或者二者的藕合。

传导路径经由金属导体传送,包括集中参数零件如电容器和变压器。

传导性发射及感受度测量,以电压及电流表示,其单位为V,dBV,dBmV,或A,dBA,dbmA等;辐射性发射及感受度测量,以场强度极限值表示,如V/m,dBμm或Tasla,T,dBPT。

传导性藕合由两部件或线间欧姆接触而来,电容性藕合是由两部件及线间杂散电容而来,电感性藕合是由导体间互感而来。

机房外部环境中的任何电子设备,都可能成为干扰源。

如高压输电线、变压器、电机、雷电、广播天线,雷达天线、无线电收、发报机等等。

下面举几个例
子来说明电磁干扰是如何产生的。

一、电力传输线
电力传输线存在两种噪声:一种是从传输线路的金属和绝缘子发出的电晕噪声,另一种是被载在传输线上的电波,叉从金属线铁塔发出二次辐射噪声。

根据传输电压的大小,所产生干扰的强弱不同。

在电力传输线的铁塔与铁塔之间,可观测到很强的水平极化波,而在铁塔附近可以观测到很强的垂直极化波。

二、天线
计算机设备在广播电台、无线电台等大功率发射无线附近几百米范围内,会受到很强的电磁干扰。

三、日光灯
日光灯在使用时,一个电的崩溃暂能发生而产生RF杂信干扰,干扰从灯管(泡)本身辐射发出来,经由电源电路传导,或从供给日光灯电源的配线辐射出来。

日光灯最值得注意的辐射,是从连接至它们的电力配线研发射的RF辐射。

四、各种电气设备如缕流电机、继电器、接触器以及其它打火设备这些感应性负荷,当电流断开时产生的高压,将给电源线或信号以脉冲式干扰。

此外,计算机机房的其它设备,如吸尘器、UPS电源、空气调节器等也会成为计算机设备
的干扰源。

五、雷击产生的感应火花放电
在雷击时,感应雷在传输线上的冲击电压有时可高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其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很大,甚者导致计算机零部件损坏或使计算机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