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

合集下载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电子通信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本文将就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一、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外部电磁场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影响。

这种干扰通常来源于大功率电子设备、雷电放电、无线电发射、电力设备等。

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号,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2. 多径传播干扰:多径传播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条路径传播到达接收端,由于不同路径的信号传播时间和幅度不同,可能会导致信号相位失真、混叠等问题,影响接收端对信号的正确解析。

3. 天气干扰:天气条件对电子通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雨、雾、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4. 人为干扰:人为干扰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对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影响,例如无线电干扰、电器设备干扰等都属于人为干扰的范畴。

二、电子通信中的干扰控制措施1. 电磁干扰的控制(1)选择合适的设备:在设计和选用通信设备时,应选择抗干扰性能良好的设备,尽量减小外部电磁场对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

(2)屏蔽设计:对于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的设备,可以在设计上采用屏蔽措施,如增加屏蔽罩、屏蔽材料等,有效地减小外部电磁场的影响。

(3)合理布局:在实际布置通信设备时,要合理规划布局,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2. 多径传播干扰的控制(1)天线设计:有效的天线设计可以减小多径传播带来的干扰,例如选择方向性天线、增加天线高度等。

(2)信号处理:在接收端可以采用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如多径干扰消除算法、自适应均衡算法等,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3. 天气干扰的控制(1)预测和监测:及时预测恶劣天气条件对通信的影响,并进行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通信参数,减小恶劣天气对通信的影响。

(2)适当增加发射功率:在恶劣天气下,可以适当增加发射功率,以确保信号的正常传输。

单相电动机的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技术

单相电动机的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技术

单相电动机的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技术单相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农业机械等领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然而,单相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电磁干扰问题。

电磁干扰对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为了提高单相电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单相电动机电磁干扰的原因1. 电磁辐射干扰单相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包括功率频率、高次谐波和脉动磁场等。

这些电磁辐射会传播到周围的电子设备中,干扰其正常工作。

尤其是功率频率电磁辐射,其频谱分布在几百赫兹至几千赫兹之间,与许多通信、显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存在重叠,因此容易引起干扰。

2. 电源线干扰单相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脉动电流,这会导致电源线上出现电压和电流的不稳定。

这种电源线干扰可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传播到其他设备中,引起它们的故障或操作不稳定。

3. 地线干扰单相电动机的地线通常与其他设备的地线共享。

因此,当电动机产生地线干扰时,可能会通过公共地线传播到其他设备中,干扰它们的正常工作。

二、抑制单相电动机电磁干扰的技术手段为了减小或消除单相电动机的电磁干扰,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如下所述:1. 滤波器的应用安装滤波器是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措施之一。

滤波器可以将电动机产生的高频噪声滤掉,从而减小辐射干扰。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差模滤波器和共模滤波器。

差模滤波器是通过串联电感和电容的方式,将差模信号滤出,减小干扰传播。

共模滤波器则是通过并联电感和电容的方式,将共模信号滤出。

2. 软启动技术单相电动机在启动时会产生较大的起动电流,这会引起电源线电压波动,进而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采用软启动技术可以逐渐增加电机的电源电压,使电机起动时电流逐渐升高,从而减小电网的波动。

3. 接地和屏蔽在单相电动机的设计中,合理的接地和屏蔽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动机产生的电磁干扰。

通过保持电动机和其他设备之间的地线独立,并采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和结构,可以阻止干扰信号的传播。

电磁干扰与防制措施

电磁干扰与防制措施
影响。
接地
通过将电子设备的接地端子与 大地相连,以减少电磁干扰的
影响。
线路布局
合理安排电子设备的线路布局 ,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02
电磁干扰的产生机制
电磁干扰的产生途径
开关操作干扰
在电力系统中,开关操作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这种干 扰主要通过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操作产生。
01
雷电干扰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雷电放 电时,会伴随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对附 近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难以预测和模拟
高频率电磁干扰的传播特性和干扰效应往往难以 预测和模拟,给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防制带来很大 困难。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频率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失眠、头痛等不适症状。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防制对策
强化法规标准
制定更加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法规和标准,对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电磁 干扰发射限值提出更高要求。
01
通过使用导电材料或导磁材料,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
范围内,防止其向外扩散。
磁场屏蔽
02 采用高导磁材料,将磁场能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
止其向外扩散。
电场屏蔽
03
利用导电材料的高电导率,将电场能量限制在一定范
围内,防止其向外扩散。
滤波技术
01
电源滤波
在电源线中加入滤波器,将电磁 干扰信号过滤掉,减少对电源系 统的干扰。
电磁干扰与防制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电磁干扰概述 • 电磁干扰的产生机制 • 电磁干扰的防制措施 • 电磁兼容性设计 • 电磁干扰的测试与评估 • 未来电磁干扰的挑战与对策
01
电磁干扰概述
电磁干扰的定义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方法措施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方法措施

智能抗干扰技术
智能抗干扰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 学习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它能够自动识别和 消除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未来,智能抗干扰技术有望在电磁抗 干扰领域发挥更护系统
综合电磁防护系统是一种将多种电磁抗干扰 技术集成的系统,它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 手段,提高电子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未 来,综合电磁防护系统有望成为电磁抗干扰 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表面 会产生电荷分布的现象。这种电荷分布会改变导体的电 位,从而对电路造成干扰。
静电感应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蔽措施、优化布线 设计、使用滤波器等手段进行抑制。
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是指当雷电发生时,雷电产生的强大磁 场会在周围的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 取决于导体在磁场中的位置和形状。这种电动势 会对电路造成干扰。 雷电感应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蔽措施、使 用防雷器件、优化布线设计等手段进行抑制。
电磁干扰来源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自然干扰源包括雷电、大气层扰动等;人为干 扰源包括各种电器设备、无线电发射设备等。
电磁干扰的危害
01 干扰通信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通信信号失真、通信中断或数 据丢失。
02 损坏设备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气、电子设备性能下降、故 障或损坏。
03 影响安全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的产生与 电磁场的大小、频率等有关。高频率 的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辐射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 蔽措施、使用滤波器、优化布线设计 等手段进行抑制。
03
电磁抗干扰措施
屏蔽技术
01 电磁屏蔽

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备的抗干扰能力。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利 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如FFT、FIR等,对信号 进行滤波、降噪等处理。
智能控制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 络、模糊控制等,实现 对干扰的智能识别和自
适应控制。
集成电路技术:通过集 成电路设计,实现抗干 扰功能的集成,提高系 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A
B
C
软件抗干扰 设计:采用 软件滤波、 数字信号处 理等技术, 提高系统的 抗干扰能力。
电控抗干扰的效 果评估
测试方法:采用模拟干扰源,测 试系统在干扰条件下的性能
测试环境:需要模拟实际工作环 境,包括温度、湿度、电磁环境

A
B
C
D
测试指标:包括抗干扰能力、误 码率、传输速率等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 分析抗干扰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
D
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根 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抗
干扰策略
智能滤波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进行滤波,
提高抗干扰性能
智能预测技术:预测干 扰信号,提前采取措施
避免干扰
智能控制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进行控制, 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01
02
03
04
绿色抗干扰技 术:采用环保 材料和工艺, 降低对环境的 影响
射频干扰:由射频信号产生的 干扰,如手机信号、无线电信 号等
电源干扰:由电源电压波动或 噪声产生的干扰,如电源线噪 声、电源电压波动等
接地干扰:由接地不良或接地 环路产生的干扰,如接地电阻 过大、接地环路等
电控干扰的传播
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线、电路 板等物理介质传播的干扰信号。
传导干扰的来源包括电源线、 信号线、地线等。
01
02

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研究

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研究

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研究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辐射干扰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磁辐射干扰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电磁波对周围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影响。

电磁辐射干扰的程度受到电磁波频率、发射功率、距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电磁辐射干扰会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一、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1. 工作效率降低电磁辐射干扰会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辐射干扰会引起设备的误差和失真,影响设备的运行速度、传输带宽等性能指标。

例如,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电磁辐射干扰会引起模拟部分的精度降低,进而导致数字化效果降低,对最终的输出质量产生影响。

2. 可靠性降低电磁辐射干扰会导致设备的可靠性下降。

在一些高度依赖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下,单点失效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例如,在飞行器或核电站等应用场景中,电磁辐射干扰对设备稳定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 安全性降低电磁辐射干扰还会对一些高度敏感的设备产生安全性的威胁。

例如,在信号侦听、加密解密等应用场景中,电磁辐射干扰可能会泄露设备的机密信息,威胁信息的安全性。

二、抗电磁辐射干扰措施研究为了解决电磁辐射干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

常见的措施如下:1. 电磁屏蔽电磁屏蔽是指通过使用屏蔽材料或电磁屏蔽结构来削弱电磁波对设备的影响。

屏蔽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其他形式的吸波材料。

电磁屏蔽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设备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干扰。

2. 灵敏度设计灵敏度设计是指在电子设备设计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设备的灵敏度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可以增加可调节零偏值的防干扰电路、采用抗干扰处理算法等方式。

3. 技术改进技术改进是指通过加强制造工艺和施加治理措施来降低电磁辐射干扰。

例如,减少设备的工作频率、增大设备的工作距离、加大隔离间距等等。

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

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

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为了保证系统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和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干扰因素往往较多,包括电磁干扰、机械振动、温度波动等等。

因此,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干扰措施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电磁干扰是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方式,主要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有效抵御电磁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电磁屏蔽:采用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金属外壳或屏蔽罩来阻挡电磁波的传播,减少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2.策略引入:在系统的设计中,通过良好的布线规划和装置安装方式,降低电路之间的串扰,避免电磁干扰的传导。

3.使用滤波器:在输入输出端口的信号传输线上安装适当的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电磁波成分,提高系统的信噪比。

机械振动是指由于设备的震动、冲击或共振现象引起的机械振动干扰。

为了减少机械振动的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振动隔离:通过采用弹性材料、减振器等装置来减少机械振动对系统的干扰,有效地隔离振动波的传播。

2.调整装置布局:合理布置安装设备和传感器的位置,避免设备之间的机械振动相互传导,减少干扰的发生。

3.机械结构的改进: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来提高装置的抗振能力,降低机械振动的传导和反馈。

温度波动是指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干扰,对温度敏感的系统尤为重要。

为了减少温度波动对系统的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温度控制:通过采用恒温设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工作温度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减少温度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2.绝热设计:对系统进行合理的绝热设计,减少外部温度变化对系统内部温度的传导,降低干扰的发生。

3.温度补偿:对温度敏感的元件进行温度补偿,在设计中考虑和修正元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系统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和运行。

抗干扰措施方案

抗干扰措施方案

抗干扰措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也带来了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电磁干扰、无线干扰、电压干扰等多种干扰形式导致了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文主要针对各类电子设备可能遇到的干扰形式,提出一套综合的抗干扰措施方案,以期为相关行业及企业提供参考。

二、干扰形式及影响1. 电磁干扰:主要来自电磁波的辐射,包括天线、电缆等设备的辐射,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2. 无线干扰:来源于无线通信设备、无线局域网络等,会导致设备之间信号受到干扰,影响通信稳定性。

3. 电压干扰:电源波动、瞬态电压等引起的电压干扰会导致设备异常工作,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4. 其他干扰形式:包括热噪声、射频噪声等,也会对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三、抗干扰措施1. 设备接地:合理、有效的接地是抗干扰的基础。

通过将设备接地,能够有效减小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

2. 屏蔽技术:对于容易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设备,采用屏蔽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抗干扰手段。

采用屏蔽技术可以减小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3. 滤波器:在电源线路上设置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减小电压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4. 设备间距离隔离:对于临近设备之间相互干扰严重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设备间的距离,减小干扰效应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5. 信号调度:对于无线通信设备,通过合理的信号调度技术,可以有效减小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6. 设备技术升级:不断升级设备的技术水平,采用新型的抗干扰技术,是长远保证设备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四、抗干扰措施方案实施1. 了解干扰:对于设备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形式及其影响进行充分了解。

2. 选用合适设备:在采购设备时,应选择抗干扰性能较好的设备。

3. 定期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抗干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10/27
C型变压器的漏感比 E型的小
7
由电焊引起的干扰
电焊机电缆产生强磁场干扰
磁场交链
信号线
2017/10/27 8

几种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抗电磁干扰技术有时又称为电磁兼容控 制技术。 针对破坏干扰途径的目标,常用的抗干
扰技术有屏蔽、接地、滤波、隔离等技术。
2017/10/27
9
四 常见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2017/10/27 12
各种静电屏蔽
带孔屏蔽板
2017/10/27
仪器设备的屏蔽 外壳必须接地
13
各种静电屏蔽(续)
开关电源采用带孔的屏 蔽外壳,既可散热,又 可防止电磁干扰外泄
2017/10/27
14
各种静电屏蔽(续)
带调试孔的屏蔽盒
2017/10/27 15
屏蔽线
4对双绞扭屏蔽线 (屏蔽层接地)
2017/10/27 5
由电源配电 回路引入的 干扰
交流供配电线路在工业现场的分布相当于一个吸 收各种干扰的网络, 而且十分方便地以电路传导的形 式传遍各处,经检测装置的电源线进入仪器内部造成 干扰。最明显的是电压突变和交流电源波形畸变,它 使工频的高次谐波 (从低频一直延伸至高频) 经电源 线进入仪器的前级电路。例如,由调压或逆变电路中 的晶闸管引起的大功率高次谐波干扰;又如开关电源 经电源线往外泄漏出的几百千赫兹尖脉冲干扰。
2017/10/27 36
交流电源滤波器的内部电路(续)
差模电感
共模电感
2017/10/27
37
开关电源内部的电源滤波器及共模电感
2017/10/27
38
电源滤波器中的共模电感
当50Hz电流流经共模电感时,由于进线与出线 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不会产生压降, 但共模电感对共模干扰却有较大的感抗。
隔(离)、UPS
2017/10/27
31
滤波器是抑制交流差模干扰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RC滤波器和LC滤波器等几种。 1. RC滤波器:当信号源为热电偶、应变片等信 号变化缓慢的传感器时,利用小体积、低成本的无 源RC低通滤波器将对串模干扰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a)单节RC滤波器与放大器的连接 b)双节RC滤波器 c)低通滤波器图形符号 d)频率特性
2017/10/27
27
光耦的隔离、传输、电平转换作用举例
下图是NPN常开型接近开关光耦电路。请分析当 金属板靠近接近开关至额定动作距离时,发光二极管 VL2的状态。GND1与GND2接在一起会有什么不良效 果?
金 属 板
2017/10/27 28
三) 滤波技术
按滤波器频率特性分类: 高通、低通、带通、带阻
屏蔽技术:可抑制电磁干扰在空间的传播,并切断辐射
干扰的传播途径
接地技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提供参考零电位;
阻隔地环路
滤波技术:根据频率选择性地抑制干扰信号 隔离技术:阻断干扰信号传导通路,并抑制干扰信 号强度
2017/10/27
10
一)屏蔽技术
利用金属材料制 成容器,将需要防护 的电路包围在其中, 可以防止电场或磁场 耦合干扰的方法称为 屏蔽。屏蔽可分为静 电屏蔽、低频磁屏蔽 和电磁屏蔽等几种。 根据不同的对象,使 用不同的屏蔽方式。
2017/10/27 3
电吹风机干扰电视机的演示
电吹风机产 生的电磁波干扰 以两种途径到达 电视机:一是通 过共用的电源插 座,二是以空间 电磁场传输的方 式由电视机的天 线接收。应设法 切断这些干扰途 径。
2017/10/27 4
干扰途径
传导型(通过路的干扰): 供电干扰(电源干扰):来自电源本身 或由于电源异常抖动引起的干扰 强电干扰(信号通道干扰):来自信号 通道内部的各种干扰 接地干扰:由于接地不当引起的干扰 辐射型(通过场的干扰): 辐射干扰:来自空间的电磁干扰
43
2017/10/27
3、针对接地干扰的抗干扰措施
1).地线的种类
保安地线 接地起源于强电技术,它的本意是接大 地,主要着眼于安全。这种地线也称为“保 安地线” 。它的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规定 的数值。
2017/10/27
44
四种触电情况
2017/10/27
45
保安地线
电烙铁的外壳 必须良好地接大地, 以保证人身安全以 及焊接对象不致被 静电击穿。
2017/10/27 25
光耦的外形
贴片式
双列直插式
2017/10/27
26
光耦的隔离、传输作用举例
下图是用光耦传递信号并将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隔离的电 路。光耦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经两只限流电阻R1、R2跨接到三相 电源电路中。 请分析当交流接触器未吸合时和吸合后两种状态 下流过光耦中的红外发光二极管VL1的电流、光耦中的光敏三 极管V1的状态,以及Ue、Uo的电平。
2017/10/27 1
二、电磁干扰的来源
电磁干扰源分类: 自然界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
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
传导型干扰和辐射型干扰
2017/10/27
2
三、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
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因素: 干扰源 干扰途径——传导型干扰(路)、辐射型干扰(场) 对电磁干扰敏感性较高的接收电路 消除或减弱电磁干扰,可针对这三项因素采取措施: 消除或抑制干扰源 切断干扰途径 削弱接受回路对干扰的敏感性
三绞扭屏蔽线
铜芯
2017/10/27
聚氟乙烯 绝缘层
铜线编织网 (接地)
16
2.低频磁屏蔽
低频磁屏蔽是用来隔离低频(主要指 50Hz)磁场和固定磁场(也称静磁场,其幅 度、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如永久磁铁产生的 磁场)耦合干扰的有效措施。 静电屏蔽线或静电屏蔽盒对低频磁场不 起隔离作用。必须采用高导磁材料作屏蔽层, 以便让低频干扰磁力线只从磁阻很小的磁屏 蔽层上通过,使低频磁屏蔽层内部的电路免 受低频磁场耦合干扰的影响。有时还将屏蔽 线穿在接地的铁质蛇皮管或普通铁管内,同 时达到静电屏蔽和低频屏蔽的目的。
三相共模电感
2017/10/27 39
交流电源滤波器的使用效果
使用电源滤波器前观察到的干扰
使用电源滤波器 后干扰消失
2017/10/27
40
对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滤波器
直流电源往往为几个电路所共用,为了避免通 过电源内阻造成几个电路间互相干扰,应在每个电 路的直流电源上加上RC或LC退耦滤波器。下图中 的电解电容用来滤除低频噪声,电解电容旁边并联 一个0.01~0.1F的磁介电容或独石电容,用来滤除 高频噪声。
按滤波器对干扰信号的处理方式分类: 反射式、吸收(损耗式) 按滤波器构成形式: 硬件滤波器、软件滤波器
2017/10/27
29
四)接地技术:
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提供参考零电位; 阻隔地环路; 屏蔽层(线接地)。
2017/10/27
30
抗干扰措施
1.供电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对交流供电网络:稳(压)、滤(波)、
2017/10/27
46
接大地与防静电的关系
人在工频电场中工作 时,身体可能感应出几十 伏以上的电压;当人在地 板上行走时,也可能因摩 擦而带上几百伏以上的静 电。因此在焊接集成电路 时,人体必须良好地接大 地,以保证集成电路的 CMOS输入端不致被静电 击穿。人体接地的方法之 一是带上接地的防静电手 腕带。
2017/10/27
41
实行电源分组供电
将微机系统的主机电源与输入通道电源分 开;将驱动电路电源与控制系统电源分开, 以防止设备间干扰。
2017/10/27
42
2.针对强电干扰(信号通道干扰的强电干扰:可用吸 收(滤波、稳压),隔离(光隔、变压 器、扼流圈、继电器、差动运算放大器、 隔离运算放大器等) 来自空间的辐射干扰:滤波,屏蔽(信 号传输线必须屏蔽),双线平衡技术 (双绞线)。如双绞线外加屏蔽层,效 果更好。 尽早完成信号放大;尽早完成A/D转换
2017/10/27 24
光电耦合技术
光耦合器,也称光电耦合器(光电隔离器) 或光耦,它可较大地提高系统的抗共模干扰能 力。 光耦合器是一种电→光→电耦合器件,它 的输入量是电流,输出量也是电流,可是两者 之间从电气上看却是绝缘的,输入、输出回路 的绝缘电阻可高达1010、耐压超过1kV。光 耦中的发光二极管一般采用砷化镓红外发光二 极管,而光敏元件可以是光敏二极管、三极管、 达林顿管,甚至可以是光敏双向晶闸管、光敏 集成电路等。
19
3.高频磁屏蔽
高频磁屏蔽层所需的厚度与干扰频率有关。
1)f 1MHz时,用0.05mm厚的金属制成的屏蔽体可 将场强度减为原场强的1/100左右 2) f 10MHz时,用0.01mm厚的金属制成的屏蔽体可 将场强度减为原场强的1/100甚至更低 3) f 100MHz时,可在塑料壳体上镀或喷以铜层或 银层制成屏蔽体。
2017/10/27 18
3.高频磁屏蔽
镀铜电磁屏蔽盒
2017/10/27
高频磁屏蔽是采用导电良好 的金属材料做成屏蔽罩、屏蔽盒 等不同的外形,将被保护的电路 包围在其中。它屏蔽的干扰对象 是高频(40kHz以上)磁场。 干 扰源产生的高频磁场遇到导电良 好的电磁屏蔽层时,就在其外表 面感应出同频率的电涡流,从而 消耗了高频干扰源磁场的能量。 其次,电涡流也将产生一个新的 磁场,抵消了一部分干扰磁场的 能量,从而使电磁屏蔽层内部的 电路免受高频干扰磁场的影响。
若将高频屏蔽层接地,就同时具有静电屏蔽的功能, 也常成为电磁屏蔽。
2017/10/27 20
几种用导电纤维材 料编织而成的军用 电磁屏蔽器材
(参考常州雷宁电磁屏蔽设备公司资料)
军用屏蔽帐篷
屏蔽通信车
2017/10/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