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解析

合集下载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2、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 技术措施要点》中有关保护及二次回路抗干扰的规 定,提高保护抗干扰能力。
敷设与厂、站主接地网紧密 连接的等电位接地网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发电厂)等电位接地网
保护用结合滤波器 保护用结合滤波器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磁干扰信号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以传导或辐射的 方式耦合至变电站的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
干扰源
消除或抑制干扰源
切断电磁耦合途径
传播途径
电磁敏感设备
降低装置本身对电磁干扰的敏感度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1、抑制干扰源 (1)屏蔽 ◆机柜和机箱采用铁质材料或在铁壳内加装铜衬里, 抑制电场和磁场的干扰。 ◆机箱或机柜的输入端子上对地接一耐高压的小电 容,可抑制外部高频干扰。 ◆测量和微机保护或自控装置所采用的各类中间互 感器的一、二次绕组之间加设屏蔽层,防止高频干 扰信号进入。 ◆与一次设备的连接采用带有金属外皮的控制电缆, 电缆的屏蔽层两端接地,可降低感应电压。
≥ 50mm 绝缘导 线
2
就地端子 箱
就地端子 箱
2 铜导 50mm 线
2 铜导 100mm 线
控 制 室
10kV 开关室
2 铜导 100mm 线
2 用4 根以上 50 mm 铜导线与主地网一点连接
通讯机 房
主电缆 沟
保护小 室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分析

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分析

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分析随着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用电需求逐年上涨,供电网建设规模渐渐向全国地区蔓延。

变电站属于重要的供电设施,但是继电保护干扰问题却一直制约供电效率的提高。

本文将阐述变电站继电保护中的几种干扰源类型,并针对性提出抗干扰措施。

标签: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0 引言变电站本身就是具有超高强度的电磁场,其内部设备包括高电流、高电压的一次设备和低电压、低电流的二次设备。

其中一次设备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较强的电磁干扰,从而影响二次设备的稳定运行。

同时外部干扰源中如雷击事件等同样会严重破坏二次设备。

因此,必须努力探究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 干扰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干扰源类型1.1 接地故障类型当变电站内发生接地故障时,因故障引起的电流会在变压器中性点、地网、架空或地面地线以及故障位置间形成一种回流。

故障电流一般较强,其从接地故障位置经流地网时,会造成地网内部多点形成较高的电势差距,可称为50Hz工频干扰,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到高频的继电保护装置。

1.2 电感耦合类型隔离开关动作有时会使高压主线四周形成磁场,这主要是因为其造成高频电流或雷电电流经过高压主线而引起的。

其中部分磁通会对二次电缆形成包围状态,当二次设备发生回流时,就会产生对地干扰电压,若该电压再次传到其它二次设备中,就会严重干扰到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

1.3 断路器引起故障当直流回路设备中的电感线圈断开时,就会形成干扰电波,一般该电波频谱较宽,甚至有时会达到50MHz的干扰频率。

一旦使用通信设备时,如移动手机、对讲机等,就会引起较强的电磁场干扰。

1.4 雷电干扰类型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在夏季常发生雷雨天气,因而变电站频繁引起雷击事件。

这主要是因为变电站带有非常强的电荷,引来雷击的概率较高。

如果发生雷击时,恰好击中户外架空线路或地面线路,地网中就会产生非常强的电流,从而在接地位置处瞬间爆发较强的电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抗电磁干扰的措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抗电磁干扰的措施1.引言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和背景,以及电磁干扰对其正常运行的危害。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详细描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包括监控、控制、通信等子系统。

3.电磁干扰的来源和种类解释电磁干扰的来源和常见种类,包括外部电磁辐射、电力系统本身以及其他设备引起的干扰。

4.电磁环境评估进行变电站电磁环境的评估,包括电磁辐射水平的测量和分析,以及对不同频段和信号类型的干扰敏感性的研究。

5.抗电磁干扰的硬件措施描述采取的硬件措施,包括屏蔽和隔离措施、接地系统设计、选择抗干扰设备和材料等。

6.抗电磁干扰的软件措施介绍采取的软件措施,包括信号处理算法的优化、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加密、异常检测和隔离等。

7.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说明采用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异常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8.操作员培训和维护手册提供操作员培训和维护手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抗电磁干扰的技术知识培训、系统操作注意事项、故障排除指南等。

9.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制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抗电磁干扰项目的实施计划和预算,包括工作分解结构、项目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等。

10.结束语总结本文档的主要内容,重申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附件:1.变电站电磁辐射测试报告2.抗干扰设备和材料的技术参数3.操作员培训和维护手册示例4.抗电磁干扰项目实施计划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磁干扰:指电磁辐射对设备或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干扰。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3.电磁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现象。

4.屏蔽和隔离措施:采用屏蔽材料和隔离结构来减小电磁辐射对系统的影响。

5.异常检测和隔离:监测系统中的异常数据和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隔离故障。

简析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

简析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

简析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摘要:变电站发挥着变换电能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处于电厂与电能用户之间的中间环节。

当变电站运行中,就会有强大的电磁场产生,对二次设备造成严重的干扰。

继电保护装置受到电磁干扰后,就会影响到起保护功能的正常发挥。

对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干扰是指对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内部或外部因素。

从广义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干扰因素包括电磁干扰、温度干扰、湿度干扰、声波干扰和振动干扰等等,在众多干扰中,电磁干扰最为普遍,且对控制系统影响最大,而其它干扰因素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物理的方法较容易地解决。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为电力系统增加了更多的运行负荷。

因此为了提高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不断的探索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

一、概述高压变电站是一个具有高强度电磁场环境的特殊区域。

装在变电所内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以及监控系统连续受到正常运行情况下和某些特殊偶然情况下产生的强电磁场干扰。

变电所一次回路强电磁干扰和二次回路本身的电磁干扰,通过感应、传导和辐射等途径引入到元器件上。

当干扰水平超过了装置逻辑元件和逻辑回路的干扰水平时,将引起装置逻辑回路的不正常丁作,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工作不正确,另外,由于各种干扰而使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产生大量垃圾信息,严重影响了运行人员对站内设备的运行监视及操作,增加了值班人员的劳动负担。

影响了事故的分析与处理,因此,变电所的电磁干扰和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抗于扰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对变电站继电保护造成干扰的干扰源类型2.1断路器引起故障在直流控制的回路中的电感线圈断开的情况下,产生较宽频谱的干扰电波的可能性很大。

而有人使用通信设备,例如,对讲机、移动电话等,一样会产生高频电磁场干扰。

2.2电感耦合类型某些情况下,隔离开关由于动作产生雷电电流通过高压主线,在周围形成磁场。

而二次电缆会被某些磁通包围,进而在二次设备回路里形成对地的干扰电压,严重时,将传到其他二次设备端口上(例如:继电保护设备),因此导致变电站继电保护受到干扰。

5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

5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

屏蔽电缆的接地方式-电网继电保护应用P149
(1) 雷电流入地,产生暂态地电位波动,对附近敷设的控制电缆产生 干扰。如图(a)所示。
(2) (2)屏蔽层两端接地,可以将暂态感应电压抑制为原值的10%。 图示数据比较得到。
(3) 附铜排更好。
电压四根引入线未放入同一缆内误动例1
电压四根引入线未放入同一缆内误动例2
6.2.3.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允许有一点接地,接地点宜在控制室内。独立的、 与其它互感器无电联系的电压互感器也可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为保证接 地的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
6.2.3.3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线圈。必要时,可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 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应经常维护检查防止出现两点接地 的情况。
高频电缆屏蔽层两点接地2
解决方法
开关场到控制室的控制电缆屏蔽层需两端同 时接地
6.互感器的接地
GB/T14285-2019》6.2.3互感器的安全规定:
6.2.3.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必须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一般在端子箱经端子排地。 但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在一起的保护装置,如母差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 接线的保护等,则应在保护屏经端子排接地。
第五章变电所的抗干扰措施
1.电磁场的屏蔽机理 2.继电保护室及控制室的屏蔽 3.网控室及变电所构建等电位面 4.开关场到控制回路使用屏蔽电缆 5.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并辅以并联导线 6.互感器接地
1.电场屏蔽机理
A
C1
B
UA
C2
UB

C1 C1 C2
UA
电场感应示意图
C‘1
C3 UA
B C4

浅析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浅析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摘要: 本文从 变 电站 综合 自动化 系统 可 靠运行 的 重要 因数 出发 , 阐述 了变 电 电站 从
综合 自动化 系统抗 电磁 干扰 的具 体措 施 。
Absr c : Frm h i otntfco s o h sf o r t n f s b tto i tgae a tmain y tm, te mp ra e o h s e p r t n f ta t o t e mp ra a tr ft e ae peai o u sain ne r td uo to s se o h i o tnc ft e a o eai o f o
中图 分 类 号 :M6 T 3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0)6 O l~ l 10 ~ 3 12 1 1一 l6 O
0 引 言 问题 。① 一 次 系统 接 地 。一 次 系 统 接 地对 二次 回路 的 电磁 兼 容 有 重 电磁 干 扰 信 号 能 够 通 过 各种 途 径 以传 导 或 辐 射 的 方式 耦 合 至 要 影 响 。 果 接 地 合理 , 以减 少开 关场 内的 高频 瞬 变 电压值 , 别 如 可 特 变 电站 的一 次 系统 和 二 次 系统 。在 变 电 站 的 一 次 、 次 系 统 整 体 设 是减 少地网 中各点的瞬变 电位差 , 二 这样 可明显减 少对 二次 系统 的电

16・ 1
价值 工程
浅 析变 电站 抗 电磁 干扰 的措 施
Th e s e fSu t to An i lc r m a ne im nt r e e c e M a ur s o bs a i n t-ee t o g ts I e f r n e

最新5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汇总

最新5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汇总

2.继电保护室及控制室的屏蔽
继电保护室或控制室的屏蔽
装在中压开关柜上的微机保护装置
中压断路器操作时产生电磁干扰,对极为邻近操作断路器的微机 保护装置将带来严重的影响。装在中压开关柜上的微机保护装置,应 当有不小于60db的屏蔽能力。
机壳及保护屏框对电磁场的屏蔽
机壳及保护屏框均必须可靠接地,可以起到对电场、电 磁场的屏蔽作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995-2006》5.2.8检查装设保护和通信设备的室内所 有金属结构及设备外壳均应连等电位地网。
6.1.3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屏 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6.1.4沿二次电缆的沟道敷设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构建室 外的等 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 6.1.5分散布置的保护就地站、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间,应使用截面不少于 100 mm2的、紧密与厂、站主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缆)将保护就地站与 集控室的等电位接地网可靠连接。 6.1.6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内应设置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并使用 截面不少于100 mm2 的铜缆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6.1.7保护及相关二次回路和高频收发信机的电缆屏蔽层应使用截面不小于 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 6.1.8在开关场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刀闸、结合滤波器和电流、电压互 感器等设备的二次电缆应经金属管从一次设备的接线盒(箱)引至就地端 子箱,并将金属管的上端与上述设备的底座和金属外壳良好焊接,下端就 近与主接地网良好焊接。在就地端子箱处将这些二次电缆的屏蔽层使用截 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单端连接至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 6.1.9在干扰水平较高的场所,或是为取得必要的抗干扰效果,宜在敷设等 电位接地网的基础上使用金属电缆托盘(架),并将各段电缆托盘(架) 与等电位接地网紧密连接,并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分层敷设在金属电 缆托盘(架)中。

电力系统中常见干扰及变电站抗干扰措施-电力论文-水利论文

电力系统中常见干扰及变电站抗干扰措施-电力论文-水利论文

电力系统中常见干扰及变电站抗干扰措施-电力论文-水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变电站内的各类干扰,由于其频率高、幅度大等特点极大地影响微机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因此有必要针对各类干扰提出保证电力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抗干扰措施,本文基于保证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目的,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变电站抗干扰措施和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几种干扰1.1高频干扰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刀闸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高频干扰,从而对变电站二次回路带来影响。

在变电站内进行一些常规操作,如断路器合闸送电、带电操作隔离刀闸等,都会产生较大的高频干扰。

如图1所示为带电操作隔离刀闸向不带电的母线充电的情况。

如图1所示,电源侧电压为US,纯电容侧电压为UL,此时,可以将母线等效纯电容性负荷,在隔离开关逐渐合闸的过程中,触点间的电场强度会增大,并发生拉弧情况。

在实际的现场操作中,一般隔离刀闸闭合的速度较慢,所以,当电源侧的工频电压达到最大时,会出现第一次拉弧。

此后电路中的电流会经过接通的触点来对电容充电。

电容电压充满后充电回路自动断开,当系统充电到通过零电位时,US与UL之间电压逐渐变大,最后倒换极性并大于击穿电压,导致了开关的第二次击穿,并重复对电容的充电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在闪络和拉弧的过程中,会产生高频干扰,随着合闸的过程不断进行,高频干扰会逐渐降低。

带电操作隔离刀闸带来的高频干扰主要体现在拉弧的初始阶段,约为200~300次/s,这种拉弧将带来较陡的沿着母线传播的电流与电压波,最终通过母线上连接的电容设备进入地网,并通过行波的反射产生频率为50kHz~5MHz的高频振荡,并与二次回路发生耦合,形成强烈的电磁干扰。

1.2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主要是由各类电力电子元件所产生的,如手机、移动电话等,通过电磁感应在设备周围形成高频信号,通过各种半导体回路成为一个信号源,再经过整流后,可能造成装置的逻辑处理回路出现问题,比如逻辑电位偏移、逻辑混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分(%)
平均(%)
3.44
3.42
3.13
3.47
3.5
3.5
2.63
2.78
6.2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所有二次回路的电缆均应使用屏蔽电缆, 严禁使用电缆内的空线替代屏蔽层接地。二次回路电缆敷设应符 合以下要求: 6.2.1合理规划二次电缆的路径,尽可能离开高压母线、避雷器和 避雷针的接地点、并联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合电容及 电容式套管等设备,避免和减少迂回,缩短二次电缆的长度,与 运行设备无关的电缆应予拆除。 6.2.2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回路、交流和直流回路、强电和弱电回 路,以及来自开关场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引入线和电压互感器 开口三角绕组的两根引入线均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 6.2.3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母差和断路器失灵等重要保护的起 动和跳闸回路均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
6.1.4沿二次电缆的沟道敷设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构建室 外的等 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 6.1.5分散布置的保护就地站、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间,应使用截面不少于 100 mm2的、紧密与厂、站主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缆)将保护就地站与 集控室的等电位接地网可靠连接。 6.1.6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内应设置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并使用 截面不少于100 mm2 的铜缆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6.1.7保护及相关二次回路和高频收发信机的电缆屏蔽层应使用截面不小于 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 6.1.8在开关场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刀闸、结合滤波器和电流、电压互 感器等设备的二次电缆应经金属管从一次设备的接线盒(箱)引至就地端 子箱,并将金属管的上端与上述设备的底座和金属外壳良好焊接,下端就 近与主接地网良好焊接。在就地端子箱处将这些二次电缆的屏蔽层使用截 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单端连接至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 6.1.9在干扰水平较高的场所,或是为取得必要的抗干扰效果,宜在敷设等 电位接地网的基础上使用金属电缆托盘(架),并将各段电缆托盘(架) 与等电位接地网紧密连接,并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分层敷设在金属电 缆托盘(架)中。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能有一点接地
错误多点接地
正确一点接地
主控室N600小母线一点接地、开关场装设保护间隙
零线远处接地
IK
10V/1KA
IK
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36.04工作组报告指出:“在同一网格状地网系统的 变电所内,每一千安故障电流在完全位于同一地网范围内的最大期望纵向 电压为10伏。”的意见,附加对地间隙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 式中考虑短路电流可能全偏移的情况,即最大峰值电压应取为计算地网 电位升的倍。为区别地网两点间电位差的概念,常把这个电压称为纵向 电压。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的耐压值为2千伏、一分钟。 如果要在开关场互感器二次线圈中性点装附加对地保护,可考虑选 取击穿电压1500~2000V的氧化锌阀片。
高频电缆屏蔽层两点接地2
解决方法
开关场到控制室的控制电缆屏蔽层需两端同 时接地
6.互感器的接地
GB/T14285-2006》6.2.3互感器的安全规定:
6.2.3.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必须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一般在端子箱经端子排地。 但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在一起的保护装置,如母差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 接线的保护等,则应在保护屏经端子排接地。 6.2.3.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允许有一点接地,接地点宜在控制室内。独立的、 与其它互感器无电联系的电压互感器也可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为保证接 地的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 6.2.3.3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线圈。必要时,可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 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应经常维护检查防止出现两点接地 的情况。 6.2.3.4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开关场引出线中的零线和电压互感器三次的两 根开关场线出线中的N线必须分开,不得共用。
网控室及变电所构建等电位面实施图示
4.用屏蔽电缆减少电容耦合
I

CI/Ⅱ CE RE
UI
Ust
强电发出的电力线,可全部 终止在接地屏蔽层上,经高压对 二次回路电容直接流向大地.在 二次回路不产生压降。理想的 屏蔽作用是屏蔽是良导体和无 电感,既屏蔽体等电位并对芯 线无渗漏电容。对工频情况可 以近似是成立的
屏蔽电缆的接地方式-
电网继电保护应用P149
(1) 雷电流入地,产生暂态地电位波动,对附近敷设的控制电缆产生 干扰。如图(a)所示。 (2) (2)屏蔽层两端接地,可以将暂态感应电压抑制为原值的10%。 图示数据比较得到。 (3) 附铜排更好。
电压四根引入线未放入同一缆内误动例1
电压四根引入线未放入同一缆内误动例2
U
'
B

C '1 ' UA C 1 C2 C 4
电场感应示意图
金属板对电场屏蔽作用示意图
静电场屏蔽机理
电屏蔽效果应注意
磁场屏蔽机理
H0 H1
磁屏蔽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电磁场屏蔽
电磁波的衰减有三种不同机理
消除接缝并接地完成电场屏蔽
* * *
*
* * *
柜式结构屏对电磁感应屏蔽作用
6.4经长电缆跳闸回路,宜采取增加出口继电器动作功率等 措施,防止误动。 6.5制造部门应提高微机保护抗电磁骚扰水平和防护等级, 光偶开入的动作电压应控制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 70%范围以内。 6.6针对来自系统操作、故障、直流接地等异常情况,应采 取有效防误动措施,防止保护装置单一元件损坏可能引起的 不正确动作。断路器失灵起动母差保护出口跳闸、非电量保 护直接跳闸、变压器断路器失灵启动等重要回路宜采用双开 入接口,必要时,还可增加双路重动继电器分别对双开入量 进行重动。 6.7所有涉及直接跳闸的重要回路应采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 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以内的中间继电器,并要求其 动作功率不低于5W。 6.8遵守保护装置24V开入电源不出保护室的原则,以免引进 干扰。
电压四根引入线未放入同一缆内误动3
零序电流产生原因分析
5.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并 辅以并联导线
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的接地1
从耦合电容器底座引下高频同轴电缆,和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底座引下二次电压电 缆的情况极为相似。因此,凡是适用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相应抗干扰措施,都宜于 采用。例如: 1)降低底座高度,用多根导线作为一次接地线,并增加一次接地点的电网密度。 2)二次电压电缆的接地线不得借用一次接地线,
涡流磁通 线圈 涡流电流 欲外泄磁通
机壳及保护屏框的屏蔽至关重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且自动装置反事 故措施要点》6.10规定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6.2规定保护 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2.继电保护室及控制室的屏蔽
继电保护室或控制室的屏蔽
装在中压开关柜上的微机保护装置
中压断路器操作时产生电磁干扰,对极为邻近操作断路器的微机 保护装置将带来严重的影响。装在中压开关柜上的微机保护装置,应 当有不小于60db的屏蔽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6.1根据开关场和一次设备安装的实际情况,宜敷设与厂、站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 等电位接地网。具有优质材料(例如铜质材料)、接地良好的主接地网的 厂站,等电位网的敷设可以适当简化。等电位接地网应满足以下要求: 6.1.1应在主控室、保护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及保护 用结合滤波器等处,使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敷设与主接 地网紧密连接的等电位接地网。 6.1.1在主控室、保护室柜屏下层的电缆室内,按柜屏布置的方向敷设100 mm2 的专用铜排(缆),将该专用铜排(缆)首末端连接,形成保护室内的等 电位接地网。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截面不小于 50mm2的铜排(缆)与厂、站的主接地网在电缆竖井处可靠连接。 6.1.3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屏 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3)二次电缆的从底座引下时,应尽可能与一次接地线靠近。
4)二次电缆回路的接地点应离一次接地点有一定的距离,例如3-5m左右。 5)二次电缆引下底座后所装入的铁管,上端应在底座处良好焊接,下端就地与主接地网联 通。
“反措要点”8.3明确规定高频电缆应当在开关场和控制室两端同时接地。而为了进一步降 低两端间的地电位差,和尽可能降低屏蔽层两端间,因两端接地而引入的通过屏蔽电 流引起的电压降(由耦合阻抗引起的干扰电压),“反措要点”中又规定与同轴电缆 并联敷设紧邻的100mm2粗铜导线(相当于AWG4/0)。
屏蔽电缆的施工工艺
电缆屏蔽接地举例中,PE为保护接地、SE为屏蔽接地。屏蔽接地线 要尽可能的短。电缆末端无屏蔽的芯线应尽可能的短。
屏蔽电缆的抑制系数试验-
电网继电保护应用P149
在开关场500kV母线的正下方,与母线平行放置五种控制电缆。与母线平 行长度为80m,然后转90°引入控制室,后一段长90m。在控制室取一根芯作 为测量芯,接入分压器测量对地干扰电压值。试验中隔离开关共进行了七次分、 合单相空母、与三次分、合三相空母线试验 。没有屏蔽的塑料电缆最高干扰电 压为9000V(峰对峰值),暂态频率有0.2MHZ,0.5 MHZ 及1.0MHZ。 以无屏蔽的塑料电缆为基准,测量不同屏蔽电缆但屏蔽层均两端接地的屏 蔽电缆的抑制系数,即两者暂态电压值之比。 铅包铠装 单合(%) 3.4 铜丝编织 3.8 铜带绕包 3.5 铜钢铝组合 2.93
6.3重视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接地问题,并定期检查这些接地点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6.3.1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 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 关或熔断器等。己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宜 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 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 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 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应定期检查放电间 隙或氧化锌阀片,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象。 6.3.2公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二次回路只允许、且必须在相关保 护柜屏内一点接地。独立的、与其他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 二次回路没有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应在开关场一点接地。 6.3.3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柜屏内的交流供电电源(照明、打印机 和调制解调器)的中性线(零线)不应接入等电位接地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