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导尿管在男性患者膀胱灌注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男性导尿管使用方法

男性导尿管使用方法

男性导尿管使用方法
1. 洗手:在使用导尿管之前,一定要仔细洗手,以避免任何感染的风险。

2. 准备所需的物品:导尿管、消毒液、注射器或塑料注射器、润滑剂、无菌手套。

确保所有物品都是无菌的。

3. 准备患者:让患者舒适地躺下,将下体清洗干净,并使用适当的床单/毛巾来保护床单。

4. 准备导尿管:打开包装密封的导尿管,检查是否损坏或有任何异物。

5. 涂抹润滑剂:使用注射器或塑料注射器将润滑剂倒入导尿管的开口处,确保润滑剂充分覆盖导尿管的末端。

6. 渐进地插入导尿管:将导尿管的末端插入尿道口,尽量避免使导尿管接触到任何非消毒的表面。

慢慢地、轻轻地推进导尿管,直到尿道通畅。

7. 确定导尿管是否正确放置:当导尿管插入尿道并移至膀胱时,尿液应开始流出。

此时可以用注射器或塑料注射器注入一些生理盐水来检验导尿管是否达到膀胱。

8. 固定导尿管:一旦确认导尿管正确放置,使用适当的方式固定导尿管,如银
夹、胶带或专用导尿管固定器。

9. 注意观察:观察导尿管是否存在漏尿、堵塞或其他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导尿管,确保它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并没有滑出。

10. 保持导尿管清洁:定期清洁导尿管,遵循医生的建议和适当的操作方法。

请注意,使用导尿管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操作,最好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护士进行指导和帮助。

尿管护理新进展

尿管护理新进展

尿管护理新进展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手术后以及危重病人的尿量观察等。

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我国护理学者对留置导尿的操作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综述如下。

1 导尿管选择硅胶管与传统橡胶管相比,有感染发生率低、对尿道黏膜刺激性小等优点。

气囊导尿管(硅胶) 因具有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插入后与尿道内口贴合紧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张莉等将国产硅胶导尿管改良,结合涂抹一种能缓释抗生素的润滑胶,经临床应用,有良好的防治感染的效果。

老年人尿道口括约肌较为松弛,收缩力差,尤其是卒中病人,存在神经调节障碍,宜选择粗一些的导尿管,一般为20号~22号,以防漏尿。

2 插管方法根据病情需用较粗的导尿管时,可先选用较小的导尿管,扩张尿道后注入0.5mL丁卡因,然后再插入大号导尿管。

当插管遇到阻力时先停止插管,吸无菌液状石蜡10mL~15mL从尿管引流端注入尿道,以润滑尿道,然后将导尿管徐徐插入。

注入时不宜过多或过快,避免尿道括约肌受到挤压引起疼痛。

因地塞米松能减轻组织水肿利于导尿管置入,在常规插管失败后,可用地塞米松5mg沿导尿管缓慢注入,1min~2min 后继续插管。

3 插管深度成年女性尿道长度为3cm~5cm ,导尿时需将导尿管插入尿道4cm~6cm,见尿后再插入1cm;成年男性尿道长17cm~20cm,有2个弯曲、3个狭窄部位,导尿时需插入尿道20cm~22cm,见尿后再插入2cm。

人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尿道长度也会发生改变,孕妇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及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底组织疏松,充血水肿,尿道相对延长。

经研究,为该类病人导尿时,导尿管插入8cm~10cm时重插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

气囊导尿管的结构与普通导尿管不同,其顶端到气囊的距离为5cm~6cm,要将气囊全部送入膀胱,见尿后将导尿管再插入6cm以上,这样气囊才不会损伤尿道黏膜,成年女性插管深度为10cm~12cm,成年男性为26cm~28cm。

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男性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观察

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男性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观察

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男性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观察作者:王晓庭沈瑞林邵欢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第36期[摘要]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男性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23例男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均接受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问卷表评分(ICSI/ICPI)、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及尿动力学检查变化。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加,ICSI、ICPI、VAS、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透明质酸钠;生物反馈;男性;治疗[中图分类号] R69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6-0067-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esical sodium hyaluronat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on the treatment of male interstitial cystitis(IC). Methods 23 male patients with IC in Jiax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from Jan 2011 to Apr 2015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ll the 23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intravesical sodium hyaluronat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 micturition frequency, maximal mieturition, O'Leary-Sant symptom index and problem index(ICSI/ICPI),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pain scor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 score, urodynamic change were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micturition frequency, ICSI, ICPI scores, VAS scores and SAS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aximal mieturition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the urodynamic examination indexes improved obvious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Key words] Interstitial cystitis; Sodium hyaluronate; Biofeedback; Male; Therapy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症,以膀胱区或耻骨上疼痛、尿急、尿频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男性较少见[1]。

导尿术中常见问题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导尿术中常见问题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导尿术中常见问题的临床观察与处理永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李永玉导尿术是临床操作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导尿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对于非专科医生来讲,能否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处理导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现将临床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临床表现和解决方法归纳如下。

1、导尿管的选择现用于临床的导尿管主要有3类:(1)橡胶导尿管;(2)乳胶导尿管:有双腔、三腔气囊导尿管、四腔两囊导尿管;(3)硅胶导尿管:有双腔、三腔气囊导尿管、四腔两囊导尿管。

橡胶导尿管主要用于留置导尿和药物灌注,因与机体相容性差,已趋于淘汰,目前临床很少使用,使用最多的是乳胶导尿管,但硅胶导尿管与机体相容性更好。

无论哪一种导尿管都分为F8~F24号,很多人认为导尿管越细越好插入,事实并非如此:(1)导尿管越细就越软,就越容易受阻;(2)内径越小,就更容易被堵塞造成导尿不畅;(3)导尿管越难以插入时常借助导丝,内径越细导丝就越难以插入;(4)导尿管外径细就会存在导尿管外壁和尿道内壁之间形成空间,造成尿外溢,给细菌以繁殖的空间。

国内成年男性用F18~F20号,成年女性用F20~F24号为宜。

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较松弛,导尿时应选择型号较大、管径较粗的导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不宜堵塞.2、导尿管插入受阻一般的患者都容易插入,比较困难的主要有以下情况: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尿道异物、结石、假道存在、尿道断裂、尿道闭锁、包皮粘连、水肿、外阴萎缩等。

(1)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最为常见,再插入受阻时,保持原位置不动,先向尿管内注入无菌石蜡油3-5ML,再注入利多卡因2-3ML,待局部麻醉后再行插入.若再受阻就借用导丝将尿管送入。

(2)尿道狭窄的患者局麻后才能插入者,可先行尿道扩张,再插入导尿管。

用F20号以上的导尿管,不但可以导尿,还可以支撑尿道,减少瘢痕挛缩和尿道狭窄的发生率。

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

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

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护理。

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84例患者行经膀胱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

结果:84例通过7-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治愈76例,好转5例,无明显效果3例。

结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并术后用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护理【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23-01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多发于女性,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检出率逐年增加,有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84例,通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后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效果良好。

现将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4例,男性10例,女性74例,年龄35-64岁。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以尿痛、尿频、尿急并伴有下腹坠胀感。

行膀胱镜检查84例中均发现膀胱黏膜有病变,伴有滤泡样组织生长。

84例腺性膀胱炎行病理活检后,单纯性膀胱炎患者56例,腺性膀胱炎伴鳞状上皮化生患者28例。

1.2 治疗方法:常规行外科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在硬膜外麻醉后取截石位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

术后治疗:患者行电切术后,常规行膀胱冲洗1-3天,术后14天后行膀胱灌注。

一般每周一次,连续行膀胱灌注6-8周。

然后每月灌注一次,持续四个月,主要用药:羟基喜树碱20毫克,生理盐水40毫升。

2 灌注方法2.1 评估患者:膀胱灌注前应全面评估患者,对膀胱电灼术后黏膜恢复情况,对患者的自觉症状,尿常规检查,尿液的颜色、性质、量进行评估,检查患者有无外阴畸形或异常开口,以免灌注部位错误。

发现异常要与患者沟通行告知义务,避免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出现误插尿管的现象。

男病人导尿的注意事项

男病人导尿的注意事项

男病人导尿的注意事项男病人导尿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疗操作,它能够帮助患者排尿,减轻膀胱压力,预防尿液滞留等问题。

然而,由于操作的特殊性,导尿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男病人导尿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导尿操作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掌握了相关技巧的医院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导尿操作。

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有资质的医生,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其次,导尿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导尿前应先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同时,准备好所需要的导尿包、导尿管、消毒液等物品。

导尿操作前还需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导尿时还需注意导尿管的选择和使用。

导尿管一般分为硅胶导尿管和橡胶导尿管两种。

硅胶导尿管具有柔软、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长期导尿;橡胶导尿管适用于短期导尿。

导尿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导尿管的导入角度应适当,避免弯曲,以免影响尿液的流出。

在导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导尿管的通畅。

导尿管一旦堵塞将导致尿液无法排出,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在导尿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尿液排出情况,如果发现有阻塞现象,应该及时更换导尿管,或者通过灌注生理盐水来疏通。

同时,导尿过程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

导尿的操作虽然是由医护人员进行的,但是由于涉及到患者的生殖器官,所以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

洗手、戴手套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导尿后也需要做好护理工作。

导尿后要及时清洗患者的生殖器官,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每次排尿后,应将导尿袋妥善固定,避免拉扯导尿管。

导尿期间还应注意患者的排尿情况和尿液的颜色、气味等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最后,患者导尿后还需要及时注射预防感染的药物。

导尿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因此,在导尿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情况给患者注射红霉素或其他预防感染的药物,避免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男病人导尿是一项需要注意细节和卫生的操作。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膀胱灌注是一种将药物或液体直接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的治疗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1. 段时间准备工作在进行膀胱灌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清洁好双手,穿戴好手套,将药物或液体准备好,确保导尿管处于无菌状态,准备好注射器和消毒液等辅助工具。

2. 导尿管准备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当尺寸的导尿管。

对于成年男性,一般选择18号或20号导尿管;成年女性选择16号或18号导尿管;儿童则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的尺寸。

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无弯曲或裂纹,并清洁消毒好。

3. 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位置,常见的有仰卧位、半斜位或膝胸位等。

解开患者的衣物,露出膀胱区域,用消毒液清洁膀胱周围的皮肤。

4. 导尿管插入先用适当的解剖方式找到尿道口,用纱球点拭尿道口周围的分泌物。

然后使用无菌润滑剂涂抹导尿管的尖端,将导尿管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再轻轻插入一些,以确保导尿管的位置在膀胱内。

5. 灌注前的准备确认导尿管已经确切插入膀胱内,固定导尿管,用无菌纱布固定导尿管及导管与皮肤连接处,避免其移位。

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入注射器,连接注射器和导尿管,打开注射器阀门,让液体进入膀胱。

6. 膀胱灌注缓慢地注射药物或液体,以避免膀胱过度扩张或液体过程反流进入尿道。

注射过程中需照顾患者的感受,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疼痛或不适的情况。

根据医嘱或治疗需要,注射药物或液体的量和速度有所不同。

7.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膀胱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 注意导尿管的位置,确保其稳定正常,避免误伤尿道或膀胱。

- 注射液体的速度要缓慢,避免膀胱过度扩张,引起不适或并发症。

-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停止灌注,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8. 灌注结束在完成所需的药物或液体的注射后,将导尿管轻轻拔出,让患者适当休息,并提供相关的护理。

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

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

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
膀胱灌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的方法。

下面将介
绍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膀胱灌注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器材包括灌注器、导尿管、消毒液、手套等。

药物包括抗生素、消炎药等。

2.消毒
在进行膀胱灌注前,需要对导尿管进行消毒。

可以选择使用酒精、碘
酒等消毒液进行消毒。

消毒时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导尿
将消毒好的导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直到尿液流出为止。

注意不要过
度插入,避免损伤尿道。

4.灌注
将灌注器中的药物注入导尿管中,让药物进入膀胱。

注入药物时要注意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注入药物后,将灌注器中的药物全部注入导尿管中。

5.保持
将导尿管中的药物保持在膀胱内一定时间,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保持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6.排尿
保持时间结束后,将导尿管从尿道中取出,让患者排尿。

排尿时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7.清洗
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就是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

在进行膀胱灌注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操作规范,避免感染和损伤。

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胶导尿管在男性患者膀胱灌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1-11-09T14:44:21.5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陈丽华周正莲[导读] 早期第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周复查膀胱镜或B超,必要时CT
陈丽华周正莲(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云南昆明 650031)
【中图分类号】R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183-02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患者行膀胱灌注时如何提高导尿管插入的成功率。

方法通过近两年来对128人2688例次男性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采用硅胶导尿管插入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回顾以往采用橡皮导尿管插入膀胱灌注化疗为对照。

比较两种不同材质的导尿管插管的成功率及患者的自我感受等。

结果采用硅胶导尿管插管的成功率达99%以上,明显高于以往对照组,并且患者不适感觉轻微。

结论硅胶导尿管因材质好、光滑等优点容易插入,患者痛苦小,可提高导尿管插入的成功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硅胶导尿管男性膀胱灌注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其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

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预防术后浅表肿瘤复发的主要手段,有效率在47-96%之间[1]。

膀胱灌注操作简单、疗效好。

然而男性患者由于尿道长、弯曲的生理特点,放置尿管时较女性患者困难,若操作不当,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中断化疗,还可能导致尿道损伤、出血甚至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为此我们废除传统的橡胶导尿管而改用硅胶导尿管为男性膀胱灌注化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2岁~72岁,平均年龄为47岁。

膀胱肿瘤电切、电灼术121例,膀胱部分切除7例,伴有不同程度下尿路梗阻27例。

通过临床128人2688例次膀胱灌注化疗观察,针对男性患者尿道生理特点,选用光滑、对尿道刺激性小、8-12F 硅胶导尿管插入膀胱,成功率达99%以上,无一例尿道出血、尿道狭窄病例。

患者反映良好,全组患者均能按医嘱完成疗程,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灌注方法
1.2.1 灌注前的准备
1.2.1.1 心理疏导(1)让患者了解膀胱肿瘤具有多发性、易复发性的特点,需要长期反复治疗。

灌注的目的是预防肿瘤复发,希望积极配合治疗。

(2)着重强调使用硅胶导尿管的优点,必要时使用无痛导尿术(丁卡因胶浆局麻),消除其恐惧心理。

(3)灌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门诊即可进行,希望能坚持完成。

1.2.1.2 灌注前2小时嘱患者少饮水,避免尿液对化疗药物的稀释或尿液增多病人憋不住。

1.2.1.3 评估患者灌注前应充分了解患者手术方式、时间、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膀胱刺激症状,评估患者能否进行灌注。

1.2.1.4 用物准备选择8F-12F硅胶导尿管、导尿物品、灌注药物及稀释液,了解药物的性能,根据不同药物正确选择稀释液。

1.2.2 操作方法
1.2.2.1 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常规消毒,选择合适的硅胶导尿管,充分润滑(或使用丁卡因胶浆),按常规置入尿管(放尿管时应将患者的阴茎提向腹壁,使尿道变直,利于导尿管插入),确定尿管在膀胱内,放尽残余尿液,注入已稀释的化疗药物30-40毫升,在药液快注完时,将尿管末端提高,再次用10ml盐水或注射用水冲净尿管内残留的药液,止血钳夹住尿管缓慢拔除,再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外口。

总液量以40-50毫升为宜。

1.2.2.2 灌注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等,防止药物反应或虚脱。

当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灌注,通知医生处理。

1.2.2.3 灌注后嘱患者保留药液2小时(使用吡柔比星者保留时间以30min为宜,较少发生明显膀胱刺激症状。

如果超过1个小时甚至2个小时,则膀胱炎的发生率会比较明显[2]),每隔15分钟改变一次体位,包括平卧位、俯卧位、左侧位、右侧位等让药液充分接触膀胱,以保证药物吸收[3],有条件者应为病人提供床位。

1.3 注意事项(1)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动作轻柔,最好有助手协助完成。

可与病人交谈,有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减轻疼痛。

(2)正确选择稀释液。

如羟基喜素碱、卡介苗、丝裂霉素,用0.9%生理盐水稀释;比蹂比星用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液稀释,因生理盐水溶解度较小,容易出现沉淀,应避免未完全溶解的药物颗粒对膀胱粘膜的直接刺激。

(3)确定尿管已达膀胱后,才能将药物全部注入,防止遗漏。

因化疗药物对会阴部皮肤和阴茎有较强的刺激性,要加强保护[4]。

(4)化疗药物对膀胱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嘱患者保留时间一到,立即排尽尿液,并大量喝水,加快尿液形成,促进药液排出。

防止药液性膀胱炎、膀胱挛缩、尿道炎等。

膀胱灌注后出现尿频、尿急是由于药物刺激所致,如果每次灌注后症状都很明显,建议更换灌注药物。

1.4 健康指导(1)遵医嘱按时来院灌注并完成疗程。

(2)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

化疗药物均为毒性较高的药物,灌注后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尿路刺激症状、血尿等,患者应自行观察体温及排尿情况如:尿液的颜色、排尿次数、尿量等有无异常,每2周复查1次尿常规。

另外化疗药物有骨髓抑制,灌注期间每2周复查1次血常规、血生化。

(3)定期复查。

早期第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周复查膀胱镜或B超,必要时CT。

以后复查时间根据下一个疗程而定。

2 结论
膀胱灌注是泌尿外科常规的一项护理操作,而整个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不仅取决于操作者熟练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还必须得到患者很好的配合,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能够正确掌握有关灌注的知识,积极配合。

值得提出的是导尿管的选择极为重要,建议选择8-12F号硅胶导尿管。

太粗,在放置时易损伤尿道粘膜,引起出血或疼痛,患者产生恐惧感,影响下次治疗。

太细,质地软,容易打折或盘曲于前列腺窝处不易放置。

总之硅胶导尿管的使用,可提高尿管插入的几率,减少尿道损伤、尿道出血,保证灌注治疗的连续性,避免了以往传统橡胶导尿管所致的弊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介平.泌尿外科,1989:1087-1088.
[2]刘玲.《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0年第14卷第6期.
[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0,484-485.
[4]付为英,侯鹏军.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加高频透热治疗膀胱癌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0):9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