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一、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评价标准1.临床治愈:膝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及上下楼梯无不适感。
2.显效:静息无膝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
3.有效:膝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便,关节活动稍受限。
4.无效:膝痛、肿胀及活动时疼痛无明显改善。
三、评价方法(1)采用国际膝骨关节炎WOMAc量表进行关节指数评分判定法。
①VAS:该方法采用一条10cm长的直线或尺,两端标明0和10的字样,让患者在直线或尺上标出自己疼痛或功能受限程度的相应位置(如下图)目测模拟尺度(VAS)②WOMAC骨关节炎指数注:采用VAS评价每一个问卷问题,总指数积分用24个组成项目的积分总数来表示,WOMAC指数越高表示OA越严重,根据总积分,按下列标准评估OA的轻重程度:轻度<80,中度80-120,重度>120.(2)关节压痛:0=无压痛,重压或做最大被动活动时无疼痛。
1=轻度压痛,以关节边缘或触及韧带时重压,病人称有压痛,被动活动不受限。
2=中度压痛,重压病人称有压痛,且皱眉头表示不适,被动活动轻度受限。
3=重度压痛,重压病人称有压痛,且退缩逃脱,被动活动严重受限。
注:“0、1、2、3”代表积分,下同(3)关节肿胀0=无肿胀1=膝部皮肤纹理尚存在,浮髌试验可疑阳性。
2=膝部皮肤纹理消失,浮髌试验阳性。
3=膝部肿胀明显,浮髌试验明显可见。
(4)关节活动度0=正常,伸直可达0°,活动自如,屈伸范围可达150°。
骨性关节炎

如所有保守治疗均无效,必须考虑外科治疗,如椎板切除术,切骨术,全关节置换术等。在脊柱,膝,第一掌指骨关节炎,不同的支持器可使其减少负重,但必须继以特殊训练。其他辅助治疗有经皮神经刺激和局部摩擦(如用辣椒素)。而用于保护软骨或软骨移植的实验性治疗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醋氯芬酸肠溶胶囊参考价:0.00
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炎(primary generalized osteoarthritis)常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有多数关节累及,常影响指关节和第一掌指关节,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阶段,有时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急性症状缓解后,关节功能保持。
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大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多见于老年男性,骨赘大量增生,有时融合一起,临床症状不若X线表现严重,病人诉述轻度疼痛和关节强硬感,但能保持较好活动。 X线诊断有三项标准:连续四个椎体前侧部位钙化或骨化;无严重的椎间盘病变;椎体边缘硬化;有时可见脊柱外钙化,尤其是鹰嘴突及跟骨部位可见大的骨刺。
骨关节炎应该如何治疗?
骨关节炎大多发病缓慢,关节软骨退形性变为主,大多经过积极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极小数形成功能障碍。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最主要的治疗是休息,特别强调受累关节充分休息。一旦关节炎症状消除,应尽快恢复受累关节锻炼。
由于骨关节炎与肥胖、脱钙、维生素A和D缺乏有关,因此,在饮食起居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2)进高钙食品,必要时补充钙剂。(3)超体重者宜控制饮食,减轻体重,以利于减轻关节负重。(4)蛋白质的摄入要有限度。(5)要增加多种维生素摄入,如维生素A、B、B1、B12、C和D等。
(三)脊柱脊柱有两套关节装置,即椎间盘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在颈椎2~7尚有钩椎关节(Lushka关节)。原发性者多由于中年后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脱水、致椎间隙狭窄,骨质磨损有骨赘增生,大多无临床表现,如有症状亦轻重不一,多数为慢性病程,但有时因损伤、举重、突然活动脊柱等外因而导致急性发作。在颈椎,钩椎关节边缘的骨赘可使颈神经根穿离椎间孔时受挤压而出现反复发作的颈局部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动欠灵等。椎体后缘的骨赘可突向椎管而挤压脊髓,引起下肢继而上肢麻木、无力,甚而有四肢瘫痪。椎动脉受压时可出现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胸椎的退行性变较少发生。在腰椎,腰 4~5,腰5~骶1是最易发生椎间盘突出之处,主要症状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常于扭伤、抬重物、弯腰用力后发生,体检局部压痛,直腿高举试验阳性,可有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和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临床上,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相关标准,我们可以将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症状。
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常在活动后感到关节疼痛,尤其是在早晨或长时间静止后。
关节肿胀和僵硬也是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变形和畸形,甚至出现关节卡塞的情况。
二、体征。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以发现患者受累关节的肿胀、畸形和压痛。
此外,关节的活动度也会受到限制,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
X线和MRI检查也可以显示出关节软骨的变化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特征。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骨性关节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检查可以显示出关节间隙的狭窄、骨质增生和关节边缘的骨赘等特征。
而MRI检查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和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外,血液生化检查也可以为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例如,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升高往往提示了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总之,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特点,做出准确的诊断。
同时,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不仅仅是为了确定疾病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的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病因病机
《素问· 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 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 评热病论》中曰: “风雨寒热,不得虚 ,不能独伤人” 。 可见,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寒、湿、热邪是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 ,而诸虚内存,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在原因 。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五 关节发育不良及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 半脱位,肢端肥大症,佝偻病后遗膝内翻或膝外 翻等,致使关节内应力环境改变,容易发生骨性 关节炎。
六 关节过度使用:本病的发生与长期职业性及 运动性应力过度有关。如足球运动员、矿工等更 容易罹患本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之,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非单一因素所致, 系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的预防措施主 要是二级预防,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只有进 一步理解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才能使我们更 好地对疾病作出诊断,并有可能真正做到对本病 的一级预防。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改善症状的药物:镇痛剂如对已酰氨基酚(扑热 息痛)有镇痛作用,但抗炎作用弱。非甾体抗炎 药(NSAIDs),如布洛芬、尼美舒利、扶他林霜等 有抗炎止痛的特点,用药后可减轻关节疼痛,改 善关节活动度。 软骨保护剂:可缓解症状,维持和恢复关节功能 。如硫酸氨基葡萄糖 等,市面上有依索佳、维骨 力等。此类药物起效慢,需长期服用。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辩证论治
湿热痹阻型 症状:关节红肿热痛,特别是四肢小关节,口 渴不欲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湿热壅滞,气血闭阻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白虎桂枝汤合宣痹汤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一、诊断标准(1)多见于中老年。
(2)多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踝、脊往等。
(3)受累关节隐痛,活动或劳累后加重,休息能减轻,进而持续疼痛,伴关节僵硬,活动后见好转,或有关节积液,后期关节肿胀增大,活动受限,有畸形,但无强直。
(4)X线证实为退行性关节炎。
二、骨性关节炎放射学病情分级标准(Kellgren和Lawrence法分为5级)1)0级为正常。
2)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3)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
4)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
5)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
三、膝、手、髓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A.临床a.前月大多数日子有膝痛。
b.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c.晨僵<30min。
d.年龄大于或等于38岁。
e.膝检查示骨性肥大。
骨性关节炎存在如a,b, c, d,或a, b,e或a, d, e存在。
B.临床及放射学a..前个月大多数日子有膝痛。
b. 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
b.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
d.年龄大于或等于}a岁。
e.甲晨僵<30minof.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骨性关节炎存在如a,b或a,b,c.或a,d,e,f存在。
(2)手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a.前月大多数日子有手痛、发酸、发僵。
b.10个指定手关节中2个以上硬性组织肥大。
c.掌指关节肿胀小于2个。
d.远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在1个以上。
e.10个指定关节中有1个或1个以上畸形。
注:10个指定关节含双侧第2,3指远端指间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和第1腕掌关节。
骨性关节炎存在如a,b,c,d或a,b,c,e存在,这是最低要求。
(3)髋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A.临床a.前月大多数日子有髋痛。
b.髋内旋小于15°c.髋外旋小于15°d.血沉小于45mm/he.髋晨僵小于60minf.血沉未作、髋屈曲小于115°g.年龄大于50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下面将介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希望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
患者常常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的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变形、畸形和杵状指等特征性体征。
其次,影像学检查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出关节间隙的狭窄、骨质增生、关节面硬化和囊肿形成等特征性改变。
此外,CT、MRI和骨扫描等检查也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最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折、滑膜炎等疾病都可能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和相关检查加以鉴别。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对于疑似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及时进行综合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和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要求规范标准

概述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中医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Kellgren and Lawrence放射学诊断标准)(1)0级:正常。
(2)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似有骨赘,(3)Ⅱ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明显骨赘,(4)Ⅲ级:关节间隙明确变窄、中量骨赘,(5)Ⅳ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大量骨赘、硬化和畸形。
疾病分期(1)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 线表现:0、I级(2)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Ⅱ、Ⅲ级(3)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Ⅳ级。
辨证论治早期:(1)风寒湿痹①行痹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曲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防风汤加减。
酸痛以膝踝等为主者,可加独活、牛膝、防己等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肾气不足者可加杜仲、桑寄生、续断等温补肾气。
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可加芍药、知母等。
中成药:可选用具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功效的中成药,追风透骨丸、风湿骨痛液、蠲痹口服液等。
②痛痹症状:以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则减,遇寒加重为特征。
局部肤色不变,苔薄白,脉紧。
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诊断标准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骨质增生,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骨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下面将介绍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临床症状。
1.关节疼痛,骨关节炎的最主要症状之一,常为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2.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常伴有关节积液。
3.关节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活动时发出摩擦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体征。
1.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可有温度升高。
2.关节畸形,关节周围骨性肿胀,关节变形,如骨赘形成等。
3.关节压痛,关节受压时疼痛明显。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关节边缘硬化,关节囊肿胀等。
2. CT/MRI检查,对关节软骨、韧带和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有更清晰的显示。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
2. 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五、诊断标准。
根据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做出骨关节炎的诊断。
一般来说,病史中有进行性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X线检查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改变,结合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基本确诊。
六、诊断注意事项。
1. 骨关节炎的诊断需排除其他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2. 对于早期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可能不够明显,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仔细判断。
七、结语。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在诊断骨关节炎时,应该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关节疾病,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希望本文所述的骨关节炎诊断标准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个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慢性炎症;是一种无菌性、慢性、进行性侵犯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疾病。
国内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患有OA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其中大部分为膝OA,55岁以上人群X线有膝OA表现者约60%,65岁以上老年人OA的发病率可达85%,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人都有至少一个关节有OA变化。
在美国总人口中的15%患关节炎,其中43%为OA,达1600万;每年因OA而退休的人数占退休总人数的5%以上,与因心脏病退休的人数相仿。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9亿骨性关节炎患者,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掌握诊断标准是进行治疗和康复的前提。
1.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
(1)前个月大多数日子膝痛;
(2)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3)晨僵小于30分钟;
(4)年龄≥38岁;
(5)膝检查示骨性肥大。
膝骨关节炎存在:具备(1),(2),(3),(4),或(1),(2),(5)或(1),(4),(5)项。
临床及放射学:
(1)前个月大多数日子膝痛;
(2)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
(3)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关节炎;
(4)年龄≥40岁;
(5)晨僵<30分钟;
(6)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膝骨性关节炎存在:具备(1),(2)或(1),(3),(5),(6)或(1),(4),(5),(6)项。
2.手骨关节诊断标准
(1)前月大多数日子手痛、发酸、发僵;
(2)10个指定手关节中2个以上硬性组织肥大;
(3)掌指关节肿胀<2个;
(4)远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在1个以上;
(5)10个指定关节中有1个或1个以上畸形。
注:10个指定关节含双侧第2、3指远端指间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和第1腕掌关节。
骨
关节炎存在:具备(1),(2),(3),(4)或(1),(2),(3),(5)项。
3.髋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
(1)前月大多数日子髋痛;
(2)髋内旋<15°;
(3)髋内旋>15°;
(4)血沉<45mm/h;
(5)髋晨僵<60min;
(6)血沉未作,髋屈曲<115°;
(7)年龄>50岁;
髋骨性关节炎存在:具备(1),(2),(4)或(1),(2),(5)或(1),(3),(6),(7)项。
临床及放射学:
(1)前日大多数日子髋痛;
(2)血沉<20mm/h;
(3)X光片股骨或/和髋臼有骨赘;
(4)X光片显示髋关节间隙狭窄。
髋骨性关节炎存在:具备(1),(2),(3)或(1),(2),(4)或(1),(3),(4)项。
地奥学术部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