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十六个民族的复兴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三个代表为基本思路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全五十六个民族一同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古代的辉煌,而是一方面要“回复”到那时曾经有过的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辉煌地位,另一方面要“回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即“回复”出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做,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使最广大的人民在奔小康的过程中,在生活由温饱到殷实到富裕的过程中,其根本利益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只有这样去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要想实现以上的种种,就要保证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
6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对美好未来的新期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局面。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1953年,党正式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并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与此同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
1956年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正确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对于激发中华儿女的责任感、使命感,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相对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繁荣昌盛而言的。
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创造了高度繁荣昌盛的文明。
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康乾盛世”,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经济发达、科技领先、文化繁荣,走在了同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的是中华民族要通过和平发展,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从这个角度讲,世界上只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的国家或民族才谈得上文明的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相对于中华民族近代文明衰落与民族危亡而言的。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与扩张,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走向衰落。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黎明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黄昏,西方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与中国自然经济机制的延续,西方产业革命的高歌猛进与中国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停滞不前……种种差距使中华民族的发展落在了后面。
落后就要挨打,文明衰落必然导致民族危亡。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主权遭践踏,领土被分割,跌到了文明发展的谷底。
1921年中国**成立,领导中华民族踏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相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性而言的。
虽然文明的复兴是相对于古代文明的繁荣昌盛而言的,但古代文明繁荣昌盛的国家或民族必须保持自己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性,从未发生过文明的断裂,才谈得上文明的复兴。
在繁荣昌盛的世界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发展绵延了5000年,其间虽然也经历过战乱、分裂与改朝换代,但始终保持着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性,从未出现过文明史或文化史的断裂。
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能谈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实现现代化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中华名族伟大复兴梦

中华名族伟大复兴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中国广大人民心中的共同追求和目标。
自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屈辱和挫折,国家繁荣与稳定被严重破坏。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在这个梦想中,中华民族要走上强大、繁荣和富饶的道路。
这是对历史上的屈辱和悲惨经历的回应,也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的理想而共同努力的目标。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国人民需要做到四点。
首先,中华民族需要实现经济繁荣。
经济繁荣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
中国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产业实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代产业,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
只有经济繁荣,中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华民族需要实现科技强国梦。
科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人才,打造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
只有成为科技强国,中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中华民族需要实现文化繁荣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
中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艺术、文学、电影、音乐等领域的创作和交流活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只有拥有丰富繁荣的文化,中国才能为世界贡献更多富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最后,中华民族需要实现国防强军梦。
国防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中国要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军事实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国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建设伟大复兴的中国,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每个人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竭尽全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自由幸福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和进取的动力。
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立足“五位一体”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3、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制度保障。
4、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只有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坚定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顺利推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坚强核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张和理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张和理由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旨在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张和理由。
一、主张1.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加强科技研发,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化,加速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让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经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外开放,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国际环境。
3.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能脱离人民的福祉。
要在发展中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共同富裕。
要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推动文化繁荣: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二、理由1.历史责任: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在近代历史中,中国饱受外来侵略和压迫,经历了许多屈辱和痛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对历史责任的回应,也是对祖先的敬仰和继承。
2.国家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繁荣的需要。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维护国家的繁荣和安全。
3.时代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

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导言】中国梦是新时代下全体中华儿女之共同梦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包含了广泛的内涵,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与追求。
本文将结合历史与现实,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与内涵,并分享个人对这一梦想的理解。
【正文】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延续与反思伟大复兴,是对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辉煌成就与屈辱遭遇的深深反思。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家发展与国家利益被外国列强侵略与割让,中华民族陷入了长期的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激烈斗争的历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与总结,更是对国家独立、民族团结与人民幸福的追求。
1. 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传世经典如《诗经》、《论语》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也代表着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2. 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发展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富物质与物质文明,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合作伙伴。
3. 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我们实践发展中积累的重要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产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
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国家发展与人民利益的注重社会公平与公正,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的挑战与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历程,需要我们在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复杂条件下,全面考虑并解决各类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面临着六个方面的具体挑战。
1.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包括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挑战。
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

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自2012年11月推出中国梦后,全国各地纷纷作出响应,相继推出了行业梦与各地的地方梦,掀起了梦想热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繁荣富强、国家繁荣昌盛的伟大目标。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屈辱和挫折,中华民族陷入了危机之中。
然而,自20世纪以来,中国领导层倡导着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为中华民族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伟大复兴的意义不仅仅是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卓越贡献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伟大复兴使得中华民族能够重新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每个个体都应当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行动起来。
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事业,还是从事经济发展、社会改革,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是光明的。
中国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崛起,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发展正对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力,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崭新风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坚定信心,在追求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只有每个人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国家和社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内容安排。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的具体描述: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突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内容组织方式,按照大纲的顺序,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整篇文章的逻辑思路清晰明确,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激发读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注和思考,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一些弯路、遭受一些挫折。 但是历史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请同学们看 53 页图片和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978 年我党召开了什麽
重要会议?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978 年召开 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上材料、同学们想一想短短几年、新中国为什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 貌、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有一首歌叫《社会主义好》。 提问人们为什麽会如此会发自肺腑的歌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制 度究竟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新课】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 1、翻天覆地的巨变板书 建国以来的事实证明近代中国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这个亿万人民的百 年梦想、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得以实现。 1、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板书首先是,废除了西方列 强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1182 个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的胜利 1971 年 10 月 24 日, 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是联合国五大常任 理事国之一 1997 年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提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麽?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以上事实证明中国人 民确实站起来了!正是社会主义使我们能够把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使国 家获得了独立。 2 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板书例如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宪法。
3 社会主义中国,业几乎等于零。
人们形象的称当时中国的工业是王麻子,商业是林家铺子,交通运输 是骆驼祥子。
到 1993 年我国的工农业产量同 1949 年相比钢产量为 8868 万吨、比 1949 年增长 96 倍、居世界第四。
四个巨变——独立、统一、民主、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 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个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巩固新课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胜利召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什麽中的历史意义?课后作 业练习目标练习
例如深圳十年巨变 1989 年工业总产值比 1979 年增长了 192 倍,国民 收入增长了 44 倍,出口总额是 230 倍。
提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麽?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说明了只有中国共 产党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族 的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归纳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新中国发生的巨变事实;明确一个结论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性转折 意义。
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历史性的转折板书请同学门阅读 52~53 页教材、归纳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经历了几个阶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探索的十年 1956~1966 年板书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过进入了社会 主义建设阶段。 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然一再出现左的错误、但从总体上看、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顶住各种压力、 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 1956 年同 1965 年相比农业上三年自然灾害、还苏联的债务总产 值为 610 亿元 1956 年和 590 亿元 1965 年。 工业总产值 1956 年为 642 亿元,1965 年为 1402 亿元。 2 灾难的十年 1966~1976 年板书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国民收入损失约 5000 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国家政权被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践踏、大批干部被残酷迫害。 教育事业严重摧残、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的 差距进一步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人民群众的良好道德风尚也受到破坏。 然而,党和人民终于战胜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 年之久的文革。 提问着说明了什麽?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说明社会主义事业并不是一 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制度、它的建设与发展是 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会犯一些错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 1949 年刚建国时、由 于连年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贫穷、落后几乎成了当时中国的代名词。 建国初期、我国一两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 制造。 然而到了 1957 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短短几年、我国经 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例如】1957 年与 1952 年相比、粮食产量 195 亿吨;棉花 164 万吨; 钢 535 万吨;煤 13 亿吨;电 1934 亿度;原油 146 万吨。 比 1952 年增加分别为百分之 19。 百分之 26。 百分之 296。 百分之 96。 百分指 166。 百分之 235。 1953 年 12 月鞍山钢铁公司成立。 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投产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第一 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座机床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提问通过以
全国有 15 亿人民参加宪法的讨论仅上海就有四分之一的人参加了讨 论、提出了 16 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同学们可以参看教材插图提问以上材料和插图说明了什麽?学生回 答、教师归纳社会主义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当家做 了主人。
它永远结束了几千年来剥削阶级的统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 民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利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使 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煤为 114 亿吨、同比增长 184 倍、为世界第一。 发电量为 8200 亿度、同比增长 137 倍、世界第四。 粮食为 45000 万吨、同比增长 32 倍、世界第一。 总之、新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 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提问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说明了什麽?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开 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都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