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多岁的老中医

合集下载

4位平均年龄85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

4位平均年龄85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

4 位平均年龄85 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国医大师都是寿星,平均年龄85岁,被称之为“国宝”。

那么,他们有哪些长寿的秘诀呢?许多国医大师强调: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平和的心。

人,每做一件善事,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

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会使人的内脏经络变得通畅。

通畅则长寿。

吴咸中:无德损寿【人物小传】吴咸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届国医大师。

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也是国际著名的普外科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导师。

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优雅。

【养生忠告】养生在于心态。

在我的记忆中,家中最常用的对联有两幅,一幅是:“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另一幅是:“向阳门第春先到,积善人家庆有余”。

父母亲教育我们最多的,就是做人要知足、能忍、积善。

所以,多年来不管荣誉多大,我都能始终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把荣誉归功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从不敢据为己有。

我常对自己说:在病人面前,我是个医生,医乃仁术,应施惠而莫图报;在学生面前,我是个教师,育人为本,应身教重于言教。

我还经常给同事们讲:人活在世上无非是吃一碗饭、睡一张床,关键是要保持平和心态,多想别人的好处,少记他人的不是,努力为老百姓多做些事情。

面对物欲横流,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精神享受,一定要有节制,过分了都会有损健康。

有学者研究称,腐败分子平均寿命远低于正常人,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德损寿,少欲添寿”吧!要保持平和心态。

希望大家加强身心修养,做到宠辱不惊,处之淡然,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生活习惯是影响长寿的重要因素。

现在的人大多吃得过多,压力太大,加之吸烟饮酒,长期熬夜,对身体损害很大。

日常应注意,45-50岁不要得癌症,50-60岁要避免心血管病,到了70、80岁身体应该是比较平稳的阶段。

当下兴起了一股养生热,但是养生一定不能搞成运动,一哄而起。

而要像《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遵循自然规律。

九旬名老中医的不老秘籍

九旬名老中医的不老秘籍

九旬名老中医的不老秘籍作者:陈彤云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8年第06期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

陈老30多岁时便自己带着3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6岁,双亲又都早早离世,陈老就靠着坚定的意志与灵巧的手度过这些困难的日子,陈老想着,“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便什么都过去了。

”自此之后,陈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更是经常助人为乐,从不怨天尤人,活得高兴又知足,这便是陈老所说的养心——宽厚待人,不要计较、不要小心眼儿、不总是想着占人便宜,学会吃亏、宽容别人、少发脾气,这便是比任何汤药都管用的养生方法。

除了养心,陈老告诉我们,为了保持皮肤的干净,从年轻时自己便从不化浓妆,每天都会认真地洗两次脸,一定要把脸洗干净,先用洗面奶洗一遍,再用清水洗两三遍,再擦上保湿的水,最后擦上陈老自己研制的洋参靓肤霜,还要给皮肤按摩,按摩方向要从下往上。

一、洋参靓肤方用中医理论来解释的话,斑、色泽暗淡或者其他的皮肤老化现象实际上和人体气血的运行息息相关,气血不能上泽于面,面部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洋参靓肤方不仅是陈老自己的经验方,更是她使用了几十年的养颜护肤的好方法。

● 洋参靓肤方【药材】西洋参、益母草、三七、茯苓、芦荟【方义】西洋参有益气养阴,补而不燥,淡色祛斑的功效。

益母草、三七可活血化瘀,提亮肌肤色泽。

茯苓、芦荟可祛湿解毒,润泽肌肤。

【作用】美白淡斑、泽面靓肤,还对很多皮肤疾病有辅助功效。

【适用症状】● 自制养肤面膜【药材】西洋参粉0.5勺、益母草粉1勺、三七粉1勺、茯苓粉1勺、芦荟粉1勺【做法】将西洋参粉、益母草粉、三七粉、茯苓粉、芦荟粉用蛋清调和,如果觉得太干可以加点儿水,然后敷在脸上,每次敷10~15分钟。

【注意】1.制作面膜的基质,比如牛奶、蜂蜜、蛋清等,一定要小心过敏,另外也可以使用软膜粉。

2.做面膜时皮肤不要有破损,皮肤敏感的人慎用。

二、调肝化瘀汤陈老认为“无瘀不成斑”,所以色斑、面色暗黄等问题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关系密切,所以要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94岁老中医养生方法

94岁老中医养生方法

94岁老中医养生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逐渐出现问题。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位94岁的老中医的养生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中医强调饮食的重要性。

他认为,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他建议老年人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老中医还建议老年人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老中医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老中医建议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老中医还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他认为,老年人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老中医建议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心理调节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写日记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老中医还强调睡眠的重要性。

他认为,老年人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老中医建议老年人可以在晚上10点左右就寝,保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老中医的养生方法强调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和睡眠的重要性。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老年人,也适用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我们应该
学习老中医的养生方法,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古代90岁老中医的养生经

古代90岁老中医的养生经

古代90岁老中医的养生经医家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的创始人,从25岁开始,他痴迷于研究《黄帝内经·素问》,其著作也多与《素问》有关。

针对宋金时期热性病的盛行,他擅用寒凉药治疗热性疾病,在养生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刘完素的高明医术,有“一针救假死孕妇,并产下婴儿”的传说。

由于屡屡妙手回春,“神医刘完素”大名远播,为人称道。

金章宗曾3次征召授官职,他都坚辞不受,皇帝感其心诚,赐号“高尚先生”。

刘完素活到了约90岁高龄,他极其重视养生,在养生上有独到见解,认为养生分为四个阶段,他的养生思想主要表达在“三观”上。

摄生观:养、治、保、延第一阶段:少年宜养刘完素认为,养生应从少年和壮年,身体健康时入手。

对于少年,刘完素认为此时期特点是“血气未成,不胜寒暑,和之伤也。

父母爱之,食饮过伤”。

点评: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无论脏腑还是形气都处于娇嫩状态,此时期饮食上不应让孩子吃得太过营养与油腻,“假设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清淡均衡的饮食更有利孩子茁壮成长。

由于外界环境及社会的开展变化,现在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

应放手让孩子学会适应,接触大自然,从而增强身体素质。

第二阶段:中年宜治刘完素认为,中年时期人体发育成熟,是最兴旺的时期,此时期特点是“和气如夏,精神鼎盛”。

点评: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劳累过度,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疲惫不堪。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此时,需要调养心神,力戒各种不良情绪刺激,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劳逸适度、饮食有节。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些石斛麦冬茶来养阴清火,调节体内阴阳气血,保证脏腑功能正常运转。

第三阶段:老年宜保刘完素认为,50岁到70岁为老年阶段,本时期的特点是“和气如秋,精耗血衰,血气凝泣……形体衰弱,思虑亦多”。

点评:当今社会,老年人身体机能日益减退,身心都会出现诸多不适。

《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氣始衰”,应养肝护肝,可以多食用些药食同源的薏苡仁、枸杞子、桑葚等。

我的爷爷是老中医作文

我的爷爷是老中医作文

我的爷爷是老中医作文我的爷爷是一位83岁高龄的著名老中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

他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了很多人,病人和家属都称爷爷是医仙。

爷爷非常疼爱、关心自己的子孙。

爷爷有五个儿女、五个孙子。

这五个儿女就像爷爷的五个手指缺一不可,爷爷对他们真是疼爱有佳,对孙子们更是关怀备至。

在五个孙子中爷爷最疼爱的是我,因为我是最小的一个。

平时我很少回爷爷家,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我和爷爷奶奶彼此都很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每次回到家里爷爷都亲切地问我,最近学习怎么样?经常教育我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爷爷叫我从小努力学习,有所作为,做一个平学兼优的好孩子。

爷爷还经常教导我怎样做人:要心中有他人,尊重长辈,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每当这时,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心中暗暗想:“爷爷,您是我最崇敬的人,您是我学习的动力,指引我前进,希望爷爷您永远和我在一起。

”但往往事与愿违,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就在1个月前我的爷爷不幸遭遇了车祸,处于昏迷状态。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我们全家人带来了万分痛苦,我多次爬在爷爷身上呼喊着:“爷爷、爷爷您醒醒吧,你睁开眼看看我,看看全家人吧!”爷爷您现在昏迷给家人带来无限伤悲,给奶奶带来巨大的打击,您愿意让我们每天在痛苦中渡过吗?愿意让全家人在这伤心吗?爷爷我求求您快醒来吧!您是全家的希望,全家人的力量和支撑。

爷爷您给我们大家的爱汇成了河,有着些爱才是个和谐、温暖、完整的家呀!爷爷,亲爱的爷爷,请您快快醒来吧!您的亲人祈盼着这一刻得到来,我为您祈祷,为您祝福。

但是就在前几天爷爷带着我的祈祷、我的祝福,永远离开了我。

爷爷您放心的走吧,我不会忘记您的谆谆教诲,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我一定好好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考入中国医科大学中医系将我们世代的中医传承下去。

〖独家养生〗90多岁却有40岁的健康!

〖独家养生〗90多岁却有40岁的健康!
醋泡生姜的制作方法
(1)先把生姜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鲜姜,鲜姜有非常好的药用功效,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
(2)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随后把米醋倒入瓶里。注意,瓶子一定要洗干净,瓶子里面不能有油,以免生姜变质;米醋一定要没过姜片,不能让姜片露出来。
(3)随后把姜片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储存。一周以后就可以每天吃2~4片鲜姜,有非常好的调血脂、辅助治疗关节炎的作用。
黄酒能够增加血液循环,降低关节僵硬度。一般我每晚喝一杯,自己“勾兑”一下,每杯酒加1/3的热水,这样既温了酒,也降低了酒精浓度。
4、喝茶养生,坚持锻炼
除了茶。
路老还坚持体育锻炼,每天走300步,再练八段锦。以外动四极,内养脏气,保持充沛的精力。
【独家养生】
90多岁却有40岁的健康!秘诀公开!
路志正,1920年出生,行医70余年,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教授。
有媒体报道,“国医大师”路志正虽然年过九旬,但却有“40岁的心脏,血管弹性跟四五十岁的健康男性一样”。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张,但从体检报告上来看,路老身体各个脏器的健康水平,都相当于中年人的水平。
“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经验简单易行,也非常适合中老年朋友们,大家不妨试试。
用法和用量等注意事项
用量:吃姜一次吃两三片就够了,不要多吃,吃太多则会导致胃热。
时间:一天之内以早上7~9点为好;一年之内以夏天为好。晚上不要吃姜,秋季也不宜吃姜。
注意:中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姜,但是痰黄、干咳或无痰的,就不要吃。
2、熊掌虽好不敌粗粮
人都愿意吃好的,但是再好的东西,不能都吃,也不能多吃。
这让我们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养生方法能让路老的身体保养得这么好呢?

养生的智慧 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养生的智慧 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养生的智慧: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txt序第一章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人生活在社会中,但首先也是生活在自然中的。

"人法天地而生",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中医养生的基础。

在治疗和养生中,她并不是想刻意地去消灭致病因子,而是力图从调整人的身体入手,以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3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8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 17第二章人的养生要符合是空运转的规律--顺四时人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养生一定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只有顺应了自然界的规律,顺应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做到因势利导、天人合一,最终才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25人如落叶树,遵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3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3起居生活和情志调节要随四季变化而变38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节气42"老理儿"是最有益处的理45一天也是一个小四季49第三章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节饮食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的元气,这先天的元气要靠后天的饮食不断来维持。

我们的饮食传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这是我们祖先经过千百年总结出来的。

牛羊是吃草的,生命力非常强,而虎豹之类的肉食动物繁衍起来却没有那么顺利。

所以,要养生还是要回到我们本来的道路上,相信我们的祖先。

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的生存之本57筷子和刀叉的区别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59膏粱厚味会导致糖尿病等富贵病62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64五谷的生命力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66五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69口味反映了我们身体的需要72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74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76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79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适当调节饮食81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84别让饮食侵蚀了你的健康87第四章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一位90多岁的老中医告诉我一个养生秘诀,就是"勤动脑体不动心"。

一代名医干祖望

一代名医干祖望

一代名医干祖望作者:石铮来源:《祝您健康》2005年第07期日前,一位耳聋小男孩在父母陪同下专程从安徽赶到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找名老中医干祖望先生和他的传人干千医师看病。

原来,这孩子属于“几房养一个”的“数代单传”,自小突然耳聋,寻医看遍了京沪等地各大医院。

各地名医诊断后都无能为力,但都给出了一线希望:将孩子带到南京请干祖望老先生看看,如干老说治不好,你们就不用白费精力到处乱求医了。

于是,他们多次来江苏省中医院找干老,可医院回说,干老年事已高,不再看病。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代名医有传人,干老的女儿干千医师女承父业,医术高超,目前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悬壶。

因此,就风风火火的赶来了。

像这类被国内各地同行“推委”前来做“最后诊断和治疗”的耳鼻喉科病人已数不胜数。

这其中,有突发性耳聋者,有声音嘶哑难于发音者,有顽固性咽炎、喉炎者,也有长期鼻炎影响睡眠者,还有鼻子闻不到味道者……总之,都是些其他医院一时难于治疗的难症、顽症。

今年94岁高龄的干祖望老先生是我国中医耳鼻喉科创始人。

他曾被数位国家卫生部领导誉为“国宝”,被江苏省中医学界称为当代“江苏名医第一人”。

他有着一大堆头衔:中华中医学会终身理事、中华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名誉主任、江苏省档案局名人档案库被收藏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客座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干老为何有如此高深的“功夫”,老先生说得好:“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寒梅扑鼻香。

”干祖望4岁起开始读私塾,因天赋聪明,深得老师赏识。

13岁时,他已熟读四书五经、楚辞、乐记与六朝骈文。

儿时熟读古籍经典,为干老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使他日后学医时能轻车熟路地研习中医典籍,使得万卷医籍烂熟胸中,下笔医案如有神助,同时使他以儒医的形象在医学界独树一帜。

谈起“学医之艰难”,干老提起了“三指抓坛功”。

旧时,中医常用擒拿术对急性喉阻塞病人施救,如果医生手劲不足,操作时就缺乏“底气”,疗效会大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个90多岁的老中医,一辈子实用的一个方剂。

可以祛湿,健脾,补气血。

绿豆30克,薏米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

先用黄芪30克煮水大火煮10分钟,文火煮20分钟,滤除水,再放第二次水,文火煮10分钟,滤出水,把两次的水倒入米中在砂锅中熬粥,大火煮10分钟,文火煮30分钟。

每天早晚一次喝粥,这个粥是大补元气的。

这里面的绿豆和莲子是去除心火,肺火的。

薏米仁,大枣可以健脾利湿;扁豆,薏米仁,大枣,枸杞子,可以补充肾气和肺气。

用黄芪水熬粥,这里的黄芪是补气中的中药之最。

长期服用,身体会有一个改变。

这个粥同时补充了您身体的心肾不交。

试试食疗吧。

绿豆30克,薏米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

先用黄芪30克煮水大火煮10分钟,文火煮20分钟,滤除水,再放第二次水,文火煮10分钟,滤出水,把两次的水倒入米中在砂锅中熬粥,大火煮10分钟,文火煮30分钟。

每天早晚一次喝粥,这个粥是大补元气的。

这里面的绿豆和莲子是去除心火,肺火的。

薏米仁,大枣可以健脾利湿;扁豆,薏米仁,大枣,枸杞子,可以补充肾气和肺气。

用黄芪水熬粥,这里的黄芪是补气中的中药之最。

长期服用,身体会有一个改变。

这个粥同时补充了您身体的心肾不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