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旅游地质介绍

合集下载

武汉东湖地理知识

武汉东湖地理知识

武汉东湖地理知识《嘿,咱聊聊武汉东湖那旮旯》要说武汉东湖啊,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地方!这地儿对咱武汉人来说,那就是个宝贝啊!东湖那可老大了,大到啥程度呢?你要是想靠两条腿逛遍,那估计得累个半死。

我跟你说,有时候我在湖边走着走着,都恍惚觉得自己是不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自然迷宫。

那么大的地儿,风景还特别美,有山有水有树林,就跟画里走出来似的。

每次去东湖,我都觉得自己像个探险家。

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生怕错过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岸边的垂柳就像是东湖的发丝,微风一吹,那叫一个飘逸。

湖水呢,有时候平静得像一面大镜子,照出蓝天白云;有时候又波澜壮阔,感觉下一秒就要涌起个水怪来。

嘿,这就是东湖的魅力,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东湖边还有不少好玩的地方呢!比如那个磨山,爬上去可得费点力气,但到了顶上,看着那广阔的景色,顿时觉得一切都值了。

还有各种花花鸟鸟的,那叫一个热闹。

有时候我走着走着,突然一只小鸟就从旁边飞过,吓我一跳。

我就想啊,它们是不是在嘲笑我这个“闯入者”呢。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东湖的那些小路。

有些曲曲折折的,感觉就像是在和你玩捉迷藏。

走着走着,说不定就绕到一个你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嘿,这可有意思了,就像在探险一样。

每次和朋友们去东湖,我们都能因为这些小路发现一些新的乐趣。

而且东湖可不只是好看,还特别实用呢!夏天热的时候,去湖边吹吹风,那叫一个凉快。

好多人还会在湖边划船,想象一下,你划着船在湖上漂着,看着周围的美景,多惬意啊!感觉所有的烦恼都被湖水给冲走了。

总之,武汉东湖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

它既有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又有着咱老百姓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乐趣。

下次要是有朋友来武汉,我一定得带他去东湖逛逛,让他也感受感受咱武汉这旮旯的独特魅力!。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类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类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类1.引言1.1 概述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文化遗产和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东湖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风景区的独特魅力。

自然风景资源是东湖的核心魅力之一。

湖泊与水体景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湖水域广阔,湖水清澈,景色宜人,成为众多游客欣赏和放松的好去处。

相对而言,山脉与自然景观在东湖的地位也不可忽视。

东湖周边的山脉起伏有致,山林茂密,走在山间,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这些自然风景资源为东湖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除了丰富的自然风景,东湖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古建筑与历史遗迹是其中的亮点。

在东湖周围,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如古寺庙、园林等,这些古建筑代表了东湖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也是东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客们可以参与民俗表演、体验传统手工艺等,深入了解东湖地区的传统文化。

生态保护与环境资源也是东湖旅游的重要方面。

东湖生态保护区是中国的一片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内的植物和动物物种繁多,包括珍稀濒危物种。

游客们可以通过参观保护区,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且体验绿色生态旅游。

环境教育也是东湖旅游的一部分,游客们可以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综上所述,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文化遗产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东湖这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促进东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章节划分,它旨在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发展。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东湖的自然风景资源分类2.1.1 湖泊与水体景观2.1.2 山脉与自然景观2.2 东湖的文化遗产资源分类2.2.1 古建筑与历史遗迹2.2.2 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2.3 东湖的生态保护与环境资源分类2.3.1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2.3.2 绿色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3. 结论3.1 东湖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性3.2 发展东湖生态旅游的建议文章结构的设计有助于整体逻辑的清晰性和层次感。

中国最大城中湖湖北武汉东湖解说词范文

中国最大城中湖湖北武汉东湖解说词范文

中国最大城中湖湖北武汉东湖解说词范文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游览武汉市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风景区。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东郊。

1982年11月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占地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湖面约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

沿湖依次划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大景区。

东湖原由郭郑湖、水果湖、汤菱湖、小潭湖、团湖、喻家湖菱角湖等组成,它的成因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由于长江汛期洪水泛滥,泥沙在两岸发生不等量淤积作用所形成的河流壅塞湖。

东湖原是由青山港和长江贯通的自然湖泊,水位受长江水位涨落的制约。

自青山港建造武丰闸后,东湖由天然湖泊成为人工控制的湖泊。

东湖属浅水湖,但在江汉湖群中又相对较深,东湖相应最大水深近6米,全湖平均深度为2.18米,东湖最大宽度为8.1公里,平均宽度为2.9公里,最大湖容为7250万立方米。

东湖的南部,山岗起伏,层峦叠翠,有大小山峰34座,东西走向,断断续续,呈雁行排列成三行,一般高度在70~120米之间,最高峰喻家山,高度为149.5米,最长为磨山,长约2.5公里。

东湖的东、西、北三面为平原。

平原上岗地起伏,湖泊星罗棋布、江河纵横。

由于受湖区地质地貌条件影响,东湖沿着断谷侵入陆地,形成众多的湖汊,构成湖湾交错、湖岸曲折的特点。

全湖岬湾交错,有大小岬湾120多个,岸线长111.5公里,形成时隐时现、时狭时阔、错落有致的水景,湖光山色,秀丽多姿,素有九十九湾”之称。

东湖风景区地形起伏,环境条件优越,适于多种植物生长发育。

有植物318万株,其中树木38万株。

东湖水面辽阔,港湾曲折,环境幽静,宜于鱼类和鸟类繁殖和栖息。

常见的水鸟有雁、野鸭、沙鸥、樟鸡、白鹭。

鸟类多为百灵、黄莺、蓝雀、白头翁、给雀、鸠、八哥、啄木鸟、喜鹊等三十多种。

湖中鱼类有五十多种,有鳊鱼(武昌鱼)、鲤鱼、鳜鱼、青鱼、鲫鱼、红鲤等。

东湖自形成以来,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的调查报告

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的调查报告

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该风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该风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为游客提供有关东湖风景区的全面信息。

二、背景介绍东湖风景区始建于公元公元公元公元1914年,占地面积约为8700多亩。

风景区内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如湖泊、山脉、林木和花草等。

此外,东湖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沙坝、磨山粟山等。

三、景点概述1. 东湖东湖是武汉最大的城市湖泊之一,面积超过70多个足球场。

湖中心有一座小岛,名为芦蒿山。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湖中游览,欣赏湖光山色。

2. 沙坝沙坝是东湖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最古老的景点之一。

它是一个人工栽培的小半岛,景色十分壮观。

在沙坝上,游客可以观赏到湖面上美丽的日出和日落。

3. 磨山粟山磨山粟山是东湖风景区的两座重要山峰。

磨山以其陡峭的山势和独特的形状而闻名,是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拍摄点之一。

粟山则是一个观景台,从那里游客可以俯瞰整个东湖风景区的美景。

四、文化遗产1. 东湖革命纪念博物馆东湖革命纪念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博物馆。

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通过展览和多媒体模拟,让游客了解东湖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2. 水下考古博物馆水下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内展示了从东湖的湖底中探索出的珍贵文物,如青铜器、陶瓷器等。

这些文物有助于人们了解东湖的历史和水下文化。

五、游客服务东湖风景区为游客提供多种服务,如导览服务、交通服务和休息服务等。

游客可以租赁自行车、游船或观光车,方便快捷地参观景点。

此外,风景区内还配备了多家餐厅和购物中心,方便游客体验。

六、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许多游客对东湖风景区的评价非常高。

他们认为东湖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许多游客对东湖风景区的文化遗产也表示赞赏,认为这些遗产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武汉东湖风景区可以游船湖上欣赏湖光山色

武汉东湖风景区可以游船湖上欣赏湖光山色

武汉东湖风景区可以游船湖上欣赏湖光山色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被誉为"武汉的绿心",是中国著名的湖泊风景区之一。

这里拥有广阔的湖泊和壮丽的山峦,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湖光山色。

而其中游船湖上的体验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一、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地理环境武汉东湖风景区坐落在武汉市东北部,总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此处的湖光山色非常壮丽迷人,成为武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湖泊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山势婉蜒起伏,给游客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游船湖上的体验1. 游船的选择来到武汉东湖风景区,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船穿越湖面,近距离欣赏湖光山色。

湖面上游船分为大小不同的型号,有的船只配备了导游,可以给游客讲解东湖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使游船的旅程更加有趣。

2. 游船的路线游船的路线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航线。

一般来说,游船经过东湖的中心,可以欣赏到湖面上的景点,如"阳光岛"、"莲花石"等等。

游船在湖面上缓缓行进,风景美不胜收,给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

3. 湖光山色的欣赏乘坐游船湖上,游客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绝佳景致。

湖面上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泛起层层涟漪,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份温柔。

而湖畔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构成一幅幅如画的美景。

尤其是春天和秋天,湖面上的景色更加美丽绚丽,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三、东湖风景区的其他亮点除了游船湖上的欣赏,武汉东湖风景区还有其他许多值得探索的亮点。

1. 步行园林东湖风景区内设有美丽的步行园林,游客可以徒步穿梭于花木丛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园林里有各种植物和花朵,每到不同季节,都能欣赏到不同种类的花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2. 饮食文化东湖风景区周边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游客们可以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

比如,武汉的热干面、豆皮、莲藕糕等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可以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好地了解武汉的风土人情。

湖北东湖景区景点

湖北东湖景区景点

湖北东湖景区景点1. 东湖概况湖北东湖位于中国中部的武汉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内湖泊,也是武汉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东湖占地面积约为88.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33.1平方公里。

它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2. 东湖历史东湖拥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武汉地区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水域之一。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这一区域居住和繁衍生息。

在中国历史上,东湖也曾多次被赞美为“江南第一泽”。

3. 东湖风光3.1 湿地生态作为一个大型内陆淡水泊潭生态系统,东湖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

这里有茂密的荷花、芦苇和莲藕,在夏季时会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此外,东湖还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冬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候鸟来到这里越冬。

3.2 山水画卷东湖四周被群山环抱,山水相映成趣。

湖面碧波荡漾,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而在春天和秋天时,山上的花朵和树叶会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3.3 岛屿景观东湖中有许多岛屿分布其中,如蛇山、葫芦岛、磨盘石等。

这些岛屿各具特色,有些是自然形成的小岛屿,有些则是人工修建而成。

游客可以乘船前往这些岛屿,在那里欣赏美丽的风景和探索当地文化。

4. 东湖文化4.1 诗词之乡东湖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优美动人的诗词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代文学家杨炯的《东湖晨泊》。

这些诗词作品描绘了东湖的美景和文化氛围,为东湖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4.2 古迹遗址东湖周边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黄鹤楼、古琴台、故居等。

这些古迹和遗址见证了东湖悠久的历史,也是人们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5. 东湖旅游资源5.1 水上娱乐在东湖旅游区,游客可以进行各种水上娱乐活动,如划船、摩托艇、帆船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水上运动的刺激与乐趣,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东湖简介介绍

东湖简介介绍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未来发展规划
制定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未来发展目标
提出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体现东湖地区的发展潜力。
05
社会事业进步与民生改善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介绍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东湖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丰富,包括 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为居民提供优 质的教育环境。
特点
东湖地理位置优越,四周环绕着 山峦和森林,景色优美,气候宜 人,是一个适合旅游和休闲的好 地方。
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历史沿革
东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楚国的皇家园林。随着时 间的推移,东湖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风景名胜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历程
近年来,武汉市对东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和开发,加强了对湖泊环境的保护 和治理,同时增加了旅游设施和服务,使东湖成为了一个更加受欢迎的旅游目 的地。
公共卫生
东湖地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保障 居民健康。
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成果展示
社会保险
东湖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 保险等,为居民提供全面的社会 保障。
社会救助
该地区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为 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及时有 效的救助。
社会福利
东湖地区的社会福利制度完善, 包括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等 ,为特殊群体提供关爱和帮助。
文化传承与特色景观
文化传承
东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 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的独特魅力。
特色景观
东湖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磨山风景区、听涛景区、落雁 景区等。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东湖山公园地质实习报告

东湖山公园地质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东湖山公园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

东湖山公园作为我国某大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东湖山公园的地质特征,提高我们的地质知识水平,我们一行来到了东湖山公园进行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东湖山公园的地貌特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以及公园内的矿产资源。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貌特征东湖山公园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较为起伏。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公园内主要有两种地貌类型:一是喀斯特地貌,表现为溶洞、石笋、石柱等景观;二是侵蚀地貌,表现为峭壁、峡谷等景观。

这些地貌特征的形成,与公园内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密切相关。

2. 岩石类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公园内不同地点的岩石样本,并进行了简单的岩石鉴定。

根据鉴定结果,东湖山公园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为主。

其中,沉积岩主要包括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主要包括片麻岩、片岩、大理石等;侵入岩主要包括花岗岩、闪长岩等。

这些岩石类型的存在,为东湖山公园的地貌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3. 地质构造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东湖山公园的地质构造主要有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两种类型。

断裂构造表现为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形成了峭壁、峡谷等地貌景观。

褶皱构造表现为地壳的弯曲和折叠,形成了丘陵地貌。

这些地质构造的存在,使得东湖山公园的地貌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4. 矿产资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东湖山公园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公园内主要有两种矿产资源:一种是石材资源,主要包括花岗岩、大理石等;另一种是地下水资源,主要包括地下水和矿泉水。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东湖山公园的地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地貌、鉴定岩石、分析地质构造和调查矿产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湖地质概况
湖之北, 是一宽广的冲积平原。长约15公里, 宽约 3―4公里, 顺长江流向延展。平原地势自江边向湖 倾斜, 海拔高程从25米逐渐下降至22米。弓形状自 然堤扼锁于东湖北侧, 隔开平原。堤高2―3米, 北陡 南缓。平原表层河漫滩相为砂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属河漫滩滞留相。 湖东、湖西阶地广布。东湖正好镶嵌于阶地之中。 第一级阶地海拔30―35米, 比高10―15米;第三级 阶地海拔40―45米, 比高20―25米。由于组成阶地 的棕黄色粉砂、砂质粘土易遭散流侵蚀,形成许多 浅凹地,使阶地面呈现出波状起伏。
武汉东湖
—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旅游地质介绍
东湖风景区
面积:30平方公里 面积: 平方公里 深度:最大深度4.66米;平均深度:2.48米 深度:最大深度 米 平均深度: 米 容积:1.24亿立方米 容积: 亿立方米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城区的二环与三环之间,景区面积81.66平方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城区的二环与三环之间,景区面积 平方 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 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平方公里, 公里,其中湖面面积 平方公里,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还是毛泽 东同志在解放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东湖1982年被国务院 东同志在解放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东湖 年被国务院 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次,1999年被国 万人次, 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 万人次 年被国 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 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 年成为国家首批 级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 东湖主要游览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 东湖主要游览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 磨山景区,听涛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武汉植物园, 阁,磨山景区,听涛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武汉植物园,湖北省 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等。周边的著名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等。周边的著名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些学校风景优美。 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些学校风景优美。著名的寺庙有古卓 刀泉寺。 刀泉寺。
东湖地质概况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北, 形若一斜放的等腰三角形, 面 积在水位20.5米时为27.899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2.21米, 流 域面积187平方公里。东湖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中型浅水湖 泊。 湖之南, 两列东西向残丘(以喻家山最高,151.84米), 互 相平行, 断续相连。这两列残丘皆为泥盆系石英砂岩所组成 的向斜山, 它们之间为志留系页岩所组成的背斜谷地, 表现 出构造与地形的倒置现象。南北向的老构造断裂使洪山与珞 珈山,珞珈山与南望山, 南望山与喻家山各各错开, 而使山 势略向南偏折。向斜山顶面横削构造, 是古剥夷面的残留, 发育着硅一铝残积层。在残丘山麓处,红色泥砾呈裙状分布, 背斜谷中广泛发育着棕黄色砂质粘土, 分别构成第一级阶地 (T1)和第二级阶地(T2)东湖湖汊茶叶港、冷水布、喻家 湖或插入于老构造断裂所错开的残丘间, 是一浅平盆地, 自北而南平均倾斜度tanα为0.0053, 足见东湖并 不是南为断层湖, 北为雍塞湖, 而应该是同一成因的。 5、长江流经湖北江段, 沿江两岸有不少湖泊, 靠江岸线与江平行, 且有小 河汇注人湖,这些现象反映了沿江自然堤的存在。这又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东湖既是一个雍塞湖, 成湖时代当在自然堤和黄褐色粘土形成之后, 应是 全新世初期形成的。 东湖形成之后, 经历长期变化而成为今天的面貌。总的趋势是湖盆逐渐缩 小, 淤浅。据江夏县志记载, 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年), 东湖与沙湖连 通, 由郭郑湖、余家湖、白洋湖和沙湖四个子湖所组成, 如今余家湖已淤 没, 白洋湖束窄成一小港, 各白洋河(即今之沙湖港),东沙湖也已隔开。 据地形图量算结果, 从1916年到1953年, 东湖面积已缩小6平方公里, 足 见东湖淤积之剧。如今的东湖。由于湖盆北面为砂质粘土岸易受冲刷, 南 面迫临残丘, 多为石质岸, 因而北岸淤积比南岸快。现在, 由于人为控制 了水位, 遂使傲积趋于和缓。
东湖地质成因
参考文献:菜述明,官子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东湖湖 泊地质(第四纪)研究——有关东湖成因和古云梦泽问题的讨论,海洋 与湖沼,Vol.10,No.4 有关东湖的成因, 以往研究者说法颇多, 有的认为“系由断破裂而成”; 有的指出, 江汉平原一系列湖泊系从统一的古云梦泽分隔开来;有的提 出,“南东湖是断裂湖, 而北东湖即为雍塞湖”。研究认为东湖是一个雍塞 湖, 其理由如次: 1、东湖北面有一断续相连, 长达10公里的自然堤存在(图1)。 2、自然堤南边, 湖盆底质为淤泥质粘土层, 厚4米覆盖于具铁锰结核的黄 褐色粘土层之上(图7), 这说明自然堤以南的东湖, 并非原先长江河床 的所在,东湖并非长江的残留部分, 而是先有“ 堤” , 后有湖。 3、东湖湖汉茶叶港, 冷水布, 喻家湖, 均有长条形洼地与之相连, 谷形依 稀可见, 足见今日的湖汊,就是早先的小河。湖盆四周, 湖汉发育, 切割于 阶地中, 这反映了成湖之前众多沟谷的存在。纵观地貌轮廓, 其时似以三 小河为主体, 周围沟谷为支脉, 形成一脉状水流的格局人注长江。一旦长 江泛滥, 形成自然堤, 堵截流水, 便在自然堤南洼地储水成湖。由于侵蚀 基准抬高了, 致使小河变为溺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