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试题50题

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

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 四大名著 1.《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善弄权术。 2.“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吟的(《葬花吟》)。 3.“一个是阆lánɡ苑yuàn仙葩pā,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名著)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是指(是林黛玉) 4.《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 5.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6.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7.“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其性格特征是(慷慨大方,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8.“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说的英雄是(武松),其性格特征是(武艺高强,崇尚忠义。) 9.“智取生辰纲”的领导者是(吴用),性格特征是(足智多谋)。

10.《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英雄排座次,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11.《水浒传》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12.《水浒传》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杀富济贫的豪举。 13.《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将,天罡星共(三十六人),地煞星共(七十二人) 14.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杨慎,字升庵) 15.《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忠))、(华容道义释曹操(义))、(温酒斩华雄(勇))、(水淹七军(谋))、(败走麦城(傲))。 16.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人在曹营心怀故主刘备)) 1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100题(学生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100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 B.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 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D.“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2.假如小明和小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十分要好,可以说亲如兄弟。长大后小明发达了,小强十分贫穷,但两人友谊并未因此改变,那么两人之间的友谊不可以称为()A.车笠交 B.莫逆之交 C.金兰之交 D.竹马之交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编年体通史,被称为“正史”,康熙年间编定。 B.《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C.《资治通鉴》,南宋司马光撰,全书共二百五十四卷,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纪传体史书。 D.《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南宋李防独自编辑,因成书时代天下太平,故名。 4.下列哪个选项是欧阳修的谥号() A.欧阳永叔 B.少陵野老 C.醉翁 D.欧阳文忠公 5.以下诗文集不是以作者字、号命名的是() A.《文山先生全集》 B.《稼轩长短句》 C.《王子安集》 D.《范文正公集》 6.我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指的是() A.兄弟父母之间亲情深厚 B.指两姓联姻 C.朋友之间关系交好 D.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 7.“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分别管的是() A.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 B.审议权、执行权、审议权 C.执行权、审议权、决策权 D.执行权、决策权、审议权 8.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那么农历十月被称为() A.建子月 B.建酉月 C.建亥月 D.建丑月 9.下列节气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芒种②惊蛰③小满④谷雨

2020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2020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1.我国古代文学名作《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A.屈原,陶渊明 B.陶渊明,陶渊明 C.杜甫,李白 D.陆游,苏轼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 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C.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 3.下列诗句描述的情景,发生在冬季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三国志》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 )。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孟子》 【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答案: C 解析:无《儒林外史》,应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答案: C 解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选项A描述的情景是秋天,B 描述的情景是初夏;D描述的情景是秋天。 4.答案: B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中,《三国志》属于史书,它是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都属于章回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故正确答案为B。

高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200题

高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200题!你能答对几道?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 A ) A、月亮 B、姻缘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C )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C )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 )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 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B )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 )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 A )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B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 B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 C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 D )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 C ) A、乌 B、巫 C、肖 D、萧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 A ) A、男角 B、女角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 A )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 B ) A、50元 B、100元 C、200元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 ) A、戊 B、戍 C、戌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 A )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B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庄子》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B )

古代文化常识大赛试题

高三年级古代文化常识大赛 1、下列词语不表示谦称的是:( ) A、某 B、执事 C、不佞 D、朕 2、“永乐大典”是 ( ) A、乐曲名称 B、祭祀名称 C、官职名称 D、类书名称 3、“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5、“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6、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7、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 B 、面积 C、体积 D、重量 8、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9、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A、文章书画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10、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11、“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2、《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A、名 B 、字 C、号 13、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14、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期颐 B、耄耋 C、百年 15、“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16、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17、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18、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 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1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2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无论男女,都在二十岁时取字,字和名在意义上有联系。 B.名、字与号: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C. 谥,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陶渊明被私谥“靖节征士”。 D.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以为……”,就是“我认为”的意思。 B. 鄙,见识肤浅,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才疏学浅”。 C. 卑,出身低下,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如“卑职知罪” D.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实际上就是承认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孤家(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B.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词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将、小吏、哀家、足下等。 C.古代读书人自谦小生、晚生、晚学、晚辈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D.古代读书人常称自己为不才、不佞、不肖,也表示自谦,说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B.“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古代女子对别人说话时,往往自称妾、臣妾、贱妾、奴婢、拙荆等。 D.中国人含蓄内敛,出家之人亦不例外。老和尚自称“老衲”,尼姑自称“贫尼”,道士自称“贫道”。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民或官吏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殿下等。 B.麾下,这是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的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C.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唐朝以后,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D.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皇太后。一般人称自己的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朝廷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元世祖等。 B.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 C.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皇帝在位活着时不可以改元。 D.“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导读: 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B.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有“仞”“钧”“樽”等。 C.山东省别称“齐”“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 D.古人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重阳。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盛装名酒的专用木容器”。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2.下面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至和元年”中“至和”是宋神宗的年号。 B.古代男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C.“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 D.月望总在农历每月初十前后,因此,常称农历初十为"望日"。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A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C《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D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B.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向为南,再次向

为西向,北向是侍坐。 C.《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 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4.下列关于戏剧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和其他造型成分等艺术手段,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的综合性艺术。 B、《窦娥冤》是一出元杂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 C.元曲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艺术宝库的明珠,包括杂剧和正剧两部分。 D.京剧已经同国画、中医一起,并称我国的三大国粹。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正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又称为悲喜剧。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谷是指:稷、麦、黍、麻、豆。

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克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长兴岛高级中学魏曼丽 2016.01.20 1、下面不是以职业来称呼其名的是() A、庖丁 B、师襄C孙膑D弈秋 2、“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A、五十岁 B、七十岁C 八九十岁D百岁 3、不同的朋友关系,称谓就有不同,其中“竹马之交”指() A、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B、患难时结交的朋友 C、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D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4、下面不是指百姓的称谓有() A、布衣 B、朱门 C、氓D黔首 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称为“家兄、家姐”, 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该怎么称呼()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C、息弟、息妹D 高弟、高妹 6.《论语?为政》孔子说“而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20 B 、30 C 、40 D 、50 7.()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A大将军B军机大臣C上大夫D参知政事 8.()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A丞相B学士C尚书D上卿 9.以下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A告老B乞骸骨C左除D致仕 10.哪一个表示官职提升() A起B擢C补D夺 11.哪一个不表示“兼任”() A兼B摄C署D辟 1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拜”

什么意思?() A授予官职B升职C降职D平职调动 1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14.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15.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兀”,哪场考试不是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殿试D朝试 16.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 何时?:() A隋朝B宋朝C唐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教师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 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字号) B. 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编年体) C. 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 D. “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2. 假如小明和小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十分要好,可以说亲如兄弟。长大后小明发达了,小强十 分贫穷,但两人友谊并未因此改变,那么两人之间的友谊不可以称为(D) A车笠交(不分贵贱贫富)B ?莫逆之交(非常要好、情投意合) C.金兰之交(同心合意、生死与共)D ?竹马之交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编年体(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正史”,康熙年间编定。 B.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 ,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C. 《资治通鉴》,南宋司马光撰,全书共二百五十四卷,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纪传体(编年体)史书。 D.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南宋李昉独自编辑(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因成书时代天下太平,故名。 4. 下列哪个选项是欧阳修的谥号(D) A. 欧阳永叔B ?少陵野老C ?醉翁D ?欧阳文忠公 5. 以下诗文集不是以作者字、号命名的是(D) A. 《文山(文天祥的道号)先生全集》 B .《稼轩长短句》 C .《王子安(王勃的字)集》 D. 《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谥号)集》 6. 我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指的是(B) A. 兄弟父母之间亲情深厚 B .指两姓联姻 C.朋友之间关系交好 D .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 7. “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分别管的是(A) A. 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 B .审议权、执行权、审议权 C.执行权、审议权、决策权 D .执行权、决策权、审议权 8.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那么农历十月被称为 (C) A. 建子月B .建酉月C .建亥月D .建丑月【农历十一月为建子月】 9. 下列节气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芒种②惊蛰③小满④谷雨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 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0. 下列作品属于《礼记》中的是(A)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1. 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 (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 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4.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5. “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 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6. 7.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7.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8.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9.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10. 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11.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12. 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13.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 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 14. 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 15. 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 中时。( ×) (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16. 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17. 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18. 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 19. 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 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20. “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 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 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21. 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22. “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 23. “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4. “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

2017年古代文化常识 测练及 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第一组)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无论男女,都在二十岁时取字,字和名在意义上有联系。 B.名、字与号: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C. 谥,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陶渊明被私谥“靖节征士”。 D.斋名,指用书斋号或室号来称呼。我国历代名流 脊轩”即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答案: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以为……”,就是“我认为”的意思。 B. 鄙,见识肤浅,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才疏学浅”。 C. 卑,出身低下,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如“卑职知罪” D.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实际上就是承认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答案:D.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孤家(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B.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词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将、小吏、哀家、足下等。 C.古代读书人自谦小生、晚生、晚学、晚辈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D.古代读书人常称自己为不才、不佞、不肖,也表示自谦,说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答案:B.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臣、老臣、下官、末官、小吏等。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足下,则是尊敬对方时使用。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汇编附习题答 案解析 【导语】高考语文,增考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变为必考。今天为大家推荐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及练习题带答案解析,一起了解吧。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 及答案(共200题) 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C看到一篇好书法D看一场好戏 2、“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D) A朋友B孩子C病人D学生 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C) A比赛B选取伴侣 C 通报消息D娱乐健身 4、“鼎”的最初用途是:(C ) 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求雨器具 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 《史记》B《论语》C《庄子》D《老子》 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 A 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D24点 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 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 A十面埋伏 B 高山流水C四面楚歌D《秦王破阵乐》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

1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A咫 B 尺C一样长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C ) A、周B、元C、商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A、永济B、桑落C、汾阳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B )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收集了从______初年到_______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_______篇.按音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伐檀》和《硕鼠》是选自《》.《诗经》的_______有"赋""比""兴"三种,其中《硕鼠》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 2.《诗经》的形式主要是____言诗.广泛而深刻的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3."楚辞"的主要作者是__________. 4.《》是屈原的代表作. 5.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________和________. 6.汉大赋兴盛的标志性作品是枚乘的《》. 7.汉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性作家是________. 8.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它开创了传记文学之先河. 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作者_______. 10.最长的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它和《木兰诗》合称"___________". 11.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 12.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三曹"和"七子"成就很高,其中"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3.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了_______诗一体,大大提高了五言诗的艺术水平. 14.齐梁时期,出现了刘勰的《》和钟嵘的《》等专著,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高峰. 15.唐代的诗最繁荣,宋代的词最兴盛,所以文学史上有"______"和"______"之称. 16.被称为"李杜"的是________,_________."小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诗人中最杰出的人是______ 和________. 1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_________的诗句. 18.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_________.他的长诗代表作是《》和《》. 19.宋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和________,"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0.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文体改革运动,倡导者是_______和_______.实际上"古文" 是新体_______. 21."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元杂剧最有名的作家是__________.代表作是《》,《》等.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3.《》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24.明清四大古典小说是《》,《》《》,《》. 25.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26.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是________的《》. 27.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成熟的是吴敬梓的《》和曹雪芹的《》.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含答案+详解)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含答案+详解) 班级姓名号数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语文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00分,每道题2分) 1、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 B、门下省、吏部 C、中书省、刑部 D、尚书省、工部 答案:A 解析: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①、三省职责: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②、六部职责: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土地、户口、财政、国库等。 礼部:负责科举、祭祀、典礼、学校等。 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事务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会审。 工部:负责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2、“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200题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200题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月亮 B、姻缘 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 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 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 拱手礼时应该: (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 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 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三十六计

01 瞒天过海02 围魏救赵03 借刀杀人04 以逸待劳05 趁火打劫06 声东击西07 无中生有08 暗渡陈仓09 隔岸观火10 笑里藏刀11 李代桃僵12 顺手牵羊13 打草惊蛇14 借尸还魂15 调虎离山16 欲擒故纵17 抛砖引玉18 擒贼擒王19 釜底抽薪20 混水摸鱼21 金蝉脱壳22 关门捉贼23 远交近攻24 假道伐虢25 偷梁换柱26 指桑骂槐27 假痴不癫28 上屋抽梯29 树上开花30 反客为主31 美人计32 空城计33 反间计34 苦肉计35 连环计36 走为 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100题)基础题库A

绝密★启用前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基础题库A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 A.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采用的是序数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 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C.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表出任官职。 D.晦朔,月亮的盈缺。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和“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侯”均指侯爵。 B.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C.古代在人的称谓上,有尊称,如君、公、仆、足下、陛下等;有谦称,如寡人;有贱称,如“竖子”。D.旧时兄弟按伯、仲、叔、季排列。“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就是幺叔或幺爸。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 B.六合指古代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相适合。C.人定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21时到23时。 D.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衿,古式的衣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古代君王、尊亲为显示威严,规定说话和、行文时避免直呼或直写其名,应代以它字。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写作时改“民”为“人”,如《阿房宫赋》中的“剽掠其人”。 B.《滕王阁序》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C.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不同。丧服分五等,叫做五服。五服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D.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当然,古代官员的考核使用不一定都需要经过这种形式。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B.陶渊明,东晋诗人,是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归园田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登高》《望岳》《泊秦淮》都是他的作品。 D.《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汉代文人五言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B.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尊者为尊居上位,卑者为卑处下位。具体在宴会上,“东向坐”是最尊贵的位置。 C.祖道是为古代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D.陛下是古代对帝王的敬称。陛,是宫殿,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转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六军,是古代天子所统领的军队的统称,在唐代指禁军,是皇帝的侍卫军队,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六军不发无奈何”的“六军”都是指皇帝的禁军。 B.行宫,古代帝王出行时临时居住的地方,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伯仲,本义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后以“伯仲”形容人才能相当,不相上下。 D.骚体,也称楚辞体,因战国时代楚国屈原的作品《楚辞》而得名,是指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体裁。 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入。乘,四匹马拉的车。 B.禊事: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的一种禊祭活动。 C.跬: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 D.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鲤对”指接受师长教诲。 9.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D.“彭殇”,“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传》中有“通五经,贯六艺”,“六艺”指的是赋、比、兴、风、雅、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