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模拟试题(带答案)
高考模拟试卷 物理试卷+答案

内部★启用前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演练)物理本试卷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齐齐哈尔到长春的直线距离约为400km。
某旅客乘高铁从齐齐哈尔出发经哈尔滨到达长春,总里程约为525km,用时为2.5h。
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A. 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B. 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C. 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D. 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答案】B【解析】【详解】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400km /h 160km /h 2.5x v t === 故选B 。
2. 2023年8月,我国首次在空间站中实现了微小卫星的低成本入轨。
在近地圆轨道飞行的中国空间站中,航天员操作机械臂释放微小卫星。
若微小卫星进入比空间站低的圆轨道运动,则入轨后微小卫星的( )A. 角速度比空间站的大B. 加速度比空间站的小C. 速率比空间站的小D. 周期比空间站的大【答案】A【解析】【详解】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22224GMm v m r ma m m r r r Tπω==== 可得ω=2GM a r =,v =,T =由于微小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则入轨后微小卫星的角速度比空间站的大,加速度比空间站的大,速率比空间站的大,周期比空间站的小。
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7

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1.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若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5E k。
则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A.ν3B.ν2C.2νD.3ν2.如图所示,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根细线一端连接在物块上,另一端连接在小球上,将小球拉至A 点,细线刚好水平伸直,在B点固定有一根水平的光滑钉子。
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过程中,物块始终保持静止,桌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最大值为f;若将钉子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仍将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释放,则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一定会滑动B.物块有可能会滑动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值等于f 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值大于f3.如图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形的顶点A和B上,正方形的边长为L,M点为DC 边的中点,静电力常量为k,则M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8√5kq35L2B.8kq25L2C.4√5kq25L2D.8√5kq25L24.如图所示,有一倾角θ=45°的光滑斜面固定于空中的某一位置,A为斜面底端,距水平面的高度ℎ1= 0.4m,O为A点正下方地面上的点。
一物体从斜面上的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离斜面后落在地面上。
已知A、B间的高度差ℎ2=0.1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则物体在地面上的落点距O 点的距离为()A.0.1m B.0.2m C.0.4m D.√25m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为理想电表,灯泡L的电阻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向上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变暗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大D.灯泡L、电阻R2、R3消耗的总功率变大6.有关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衍射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7.如图所示,宇宙飞船组合体在离月球表面高度为2R的圆轨道上运行,当它们运行到轨道的A点时,宇宙飞船组合体被弹离,宇宙飞船2沿大椭圆轨道运行,宇宙飞船1沿小椭圆轨道运行半个周期登上月球表面的B 点,在月球表面工作一段时间后,宇宙飞船1从B 点沿原小椭圆轨道运行半个周期回到分离点A 与宇宙飞船2实现对接。
高三物理模拟试卷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学科模拟测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快递公司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
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当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C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大D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2.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 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变成为H 。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F G H αβα→ → →,另一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P Q R S ββα → → → 。
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B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C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D .Q 是E 的同位素,R 是F 的同位素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频率相同但光强不同的两束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
若实验a 中的光强大于实验b 中的光强,实验所得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 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以a 、b 表示,则下列4图中可能正确的是4.质点以坐标原点O 为中心位置在y 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 m/s 。
0.3s 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0.1s 后的波形图是图乙中的UI 0abUI 0 abUI 0 abUI 0b aA BC D5.2020年11月29日20时23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近月点A 再次刹车,从椭圆环月轨道I 变为近圆轨道II(视为圆轨道),如图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变轨的简化示意图,其中B 点是椭圆轨道的远地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轨道I 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B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轨道I 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C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轨道I 上经过A 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II 上经过A 点的加速度D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轨道II 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 上运动时的机械能6.如图中的虚线为某电场的等势面,今有两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相同的动能,沿不同的方向,从A 点飞入电场后,沿不同的径迹1和2运动,由此可以断定A .两粒子带电多少一定相同B .两粒子的电性一定不同C .粒子1的动能和电势能都是先减少后增大D .经过B 、C 两点时,两粒子的动能相等7.如图所示,在x 轴上方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
2024年福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落的时间 t 和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长度 h,根据公式
计算出重锤速度(g 为重
力加速度),再进一步验证机械能守恒
(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重锤质量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B.重锤体积一定时,用密度大的材质,有利减小误差
C.实验中摩擦不可避免,纸带越短,摩擦力做功越少,实验误差越小
例如,为了得到 b 点的速度,计算方法 I:
;计算方法 II:
。其更合理
的方法是 I (填“I”或“II”)。从纸带上的打点分布,试定性描述磁铁在铜管中的运 动情况 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
四、(本题共 3 小题,共 38 分。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解 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中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只写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C.地球的质量为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7、如图,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 v 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端上方的挡板上固定着一轻弹簧。 将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P 轻放在传送带左端,P 在接触弹簧前速度已达到 v,之后与弹簧接触 继续向右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面是描述 P
加速电压为
,其中 为电子质量、 为电子电量, 为 、 板长, 为偏转电场的周
期,不计电子的重力,不计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且所有电子都能离开偏转电场,求:
(1)电子从加速电场 飞出后的水平速度 大小?
(2) 时刻射入偏转电场的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距 、 间中线的距离 ; (3)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从中线上方离开偏转电场的电子占离开偏转电场电子总数的百分比。
2024 年福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比学问你海纳百川,比力量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念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足,综上所述,高考这场竞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当。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盼望大家喜爱!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削减mgh3B.物体的机械能削减2mgh3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D.重力做功mgh2.从合肥开往南京、上海的动车组开头运行,动车组的优点是列车的运行速度快.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动车组机车的额定功率是一般机车的27倍,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则动车组运行的速度是一般列车的()A.1倍B.2倍C.3倍D.9倍3.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A.sin2θB.cos2θC.tan2θD.cot2θ4.汽车在平直大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马上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连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和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5.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肯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头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小环的质量是1kg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前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25WD.前3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5.75J6.一块木板可绕过O点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放有一木块,木板右端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转动到虚线位置,木块相对木板不发生滑动.则在此过程中()A.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不做功B.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负功C.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不做功D.F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木板重力势能的增加7.质量为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g=10m/s2,则物体在水平地面上()A.所受合外力大小为5NB.滑行的总时间为2sC.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D.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8.A、B两物体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置于固定斜面体的两个斜面的相同高度,处于静止状态,两斜面的倾角分别是53°和37°,若不计摩擦,剪断细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相同B.两物体着地时的动能相同C.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相同D.两物体着地时所受重力的功率相同9.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并使F的大小随v的大小变化,两者关系F=kv,其中k为常数,则环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大小可能为…()A.12mv20B.0C.12mv20+m3g22k2D.12mv20-m3g22k210.木箱高为L,其底部有一个小物体Q(质点),现用力竖直向上拉木箱,使木箱由静止开头向上运动.若保持拉力的功率不变,经过时间t,木箱达到速度,这时让木箱突然停止,小物体会连续向上运动,且恰能到达木箱顶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是()A.木箱的速度B.时间t内拉力的功率C.时间t内木箱上升的高度D.木箱和小物体的质量二、试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和答案

精心整理高三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细长轻绳下端拴一个小球构成单摆,在悬挂点正下方摆长的中点处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摆向左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速释放。
对于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A,如图所示。
现将单中正确的是()A. 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B. 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C. 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D.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摆角是左侧的两倍2.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分别用轻绳悬在等高的01、02 几:“的悬线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小水平时所在的平面为零势能面),如图所示。
则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B.A、B两小球对绳的拉力相C.A球的机械能大于B球的机械能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3.如图所示,带正电的金属圆环竖直放置,某一时刻,一个电子恰好经过圆环的圆心沿轴线以速度此后电子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以圆心为平衡位置做振动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质量相等的A、B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球A而只释放B球时,B球被弹岀落于距桌边为s的水平地面上,左边的挡板,将A、B同时释放,B球的落地点距桌边为()A.SB. ‘2SC.SD.丄S2 25.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点,A球的悬线比B球球经最低点时(取悬线v0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
问当用同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AL,传动速率为左端无初速放一小木块,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精心整理丄十,L/2L2LV伽 BV C.D.V6.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 勺的正切tan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BCD开关 :U •二均闭合。
高三物理模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模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B. 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会改变C. 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D. 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自由下落B.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C.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D.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4.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大小B. 电流通过时间C. 导体电阻D. 以上都是答案:D5.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这是因为:A. 电磁波是物质波B. 电磁波是横波C. 电磁波是纵波D. 电磁波是机械波答案:A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B.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C.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D. 能量不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答案:C7.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B.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C. 导体两端接上电源D. 导体两端接上负载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对外做功C. 物体放出热量D. 物体受到外力压缩答案:A9.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动量守恒?A.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C. 物体受到的外力为零D. 物体受到的外力不为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公式为:F = _______。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合外力为10N,则其加速度为()。
A. 5m/s²B. 2.5m/s²C. 0.5m/s²D. 1m/s²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⁵ km/sB. 3×10⁸ m/sC. 3×10⁸ km/sD. 3×10⁵ m/s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机械能守恒B. 能量可以无中生有C. 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D. 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可逆性4. 在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等于电荷的电势能的变化量。
如果一个正电荷从电势为0的点移动到电势为-10V的点,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A. 10JB. -10JC. 0JD. 无法确定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对外做的功的代数和。
如果一个系统吸收了100J的热量,同时对外做了50J的功,则该系统内能的变化量为()。
A. 50JB. 100JC. 150JD. -50J6.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一根导线在磁场中以恒定速度运动,且导线两端的电势差保持不变,则该导线()。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加速运动C. 做减速运动D. 静止不动7.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两点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点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两个电荷的电量分别为Q 和q,两点电荷间的距离为r,则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为()。
A. kQq/r²B. Qq/rC. kQq²/rD. Qq²/r²8.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高三物理仿真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仿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sD. 3×10^6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定律?()A. F=maB. F=mvC. F=m/aD. F=a/m3.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
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ΔE=0B. ΔE=QC. ΔE=WD. ΔE=Q+W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其位移为s。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关系?()A. s=1/2at^2B. s=atC. s=vtD. s=at^26.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
A. E=F/qB. E=qFC. E=FqD. E=q/F7.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F=kQq/r^2B. F=kQ/r^2C. F=Qq/r^2D. F=Qq/r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其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A. F=maB. F=m/aC. F=a/mD. F=1/ma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之和。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ΔU=Q-WB. ΔU=Q+WC. ΔU=W-QD. ΔU=Q10.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024届高考全国名校模拟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24届高考全国名校模拟考试题物 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两种放射性元素A 、B 的半衰期分别为t A 、t B ,且t A t B=12 ,A 、B 衰变产物稳定.某时刻一密闭容器内元素A 、B 原子核个数(均足够多)之比n A n B=12 ,经过时间t =t B ,该容器内元素A 、B 的原子核个数之比变为( )A .12 B .21 C .14 D .412.如图所示,小球通过两根轻绳1、2悬挂于车中,其中绳2沿水平方向.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绳一直保持拉直状态.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 )A .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绳1张力变大,绳2张力变小B .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绳1张力变小,绳2张力变小C .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绳1张力不变,绳2张力变大D .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绳1张力不变,绳2张力变小3.如图所示是一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横截面,一束复色光射入玻璃砖,从圆心O 处射出的折射光线分成了a 、b 两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较大B .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C .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小D .若逐渐增加入射角,最先消失的是a 光4.工程上经常利用“重力加速度法”探测地下矿藏分布,可将其原理简化,如图所示,P 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一点,如果地下没有矿物,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ρ,P 处的重力加速度(正常值)为g ;若在P 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有某种矿物,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为12 ρ,球形区域半径为R ,球心O 到P 的距离为L ,此时P 处的重力加速度g ′相比P 处重力加速度的正常值g 会偏小,差值δ=g -g ′可称为“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关于不同情况下的“重力加速度反常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球心O 到P 的距离变为2L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2 δ B .若球形区域半径变为12 R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8 δC .若球形区域变为一个空腔,即“矿物”密度为0,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4δD .若球形区域内为重金属矿物,矿物密度变为32 ρ,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32 δ5.如图所示,将一粗细均匀且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线圈放入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线圈所在平面向里),线圈的上部分为半圆,下部分为等边三角形的两边,线圈的A 、B 两端接一电源,线圈下部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 0,则整个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A .π+4π F 0 B .2π+4π F 0 C .π+4π+2 F 0 D .π+4π-2 F 06.一根长绳沿x 轴放置,现让绳子中间的P 点作为波源,从t =0时刻开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幅A =10 cm.绳上形成的简谐波沿绳向两侧传播,波长λ=1 m .t =7.5 s 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源位于平衡位置上方y =52 cm 处.则0~7.5 s 内x =1 m 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A .45 cmB .35 cmC .(40+52 ) cmD .(40-52 ) cm 7.如图所示,小车甲、乙的质量均为m,小车甲在外力(图中未画出)作用下,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小车乙左侧固定一轻质弹簧,开始时静止在小车甲的右侧,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小车压缩弹簧过程,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小车乙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则()A.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储存的弹性势能为12m v 2B.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12m v2C.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甲的冲量大小为2m v0D.弹簧从被压缩到复原的过程,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208.如图所示,发电机输出电压峰值一定的正弦式交流电,接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导线电阻r=2 Ω,原线圈匝数n1=50,副线圈有两个绕组,匝数分别为n2=50,n3=150,负载定值电阻R=8 Ω,下列不同连接方式中,电阻R功率最大的是()A.a端接1,b端接2B.a端接3,b端接4C.2、3连接,a端接1,b端接4D.1、3连接,a端接2,b端接4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现象及关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C.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此过程系统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覆水难收(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10.玩具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已知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5B.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3∶5C.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9∶4D.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211.如图所示,空间中有八个点分别位于同一正方体的八个顶点,a点和f点固定有正点电荷,c点和h点固定有负点电荷.已知四个点电荷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方体中心处的合场强为0B.e、d两点的电势相等C.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g点,电场力做的功为0D.b、e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12.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 为圆形边界上的两点,a、O、b三点共线,ab水平.电子带电荷量为-e、质量为m,以速率v从a处射入磁场,当电子在a处的速度方向与aO夹角为30°、斜向下时,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比进入时的改变了60°.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形区域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 v 2eRB.改变入射方向,当电子经过O点时,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2πR 3vC.改变入射方向,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不变D.改变入射方向,两次入射方向不同,电子可能从同一位置射出磁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7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研究两小球的正碰.安装好实验装置,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不放小球B,让小球A从斜槽上G点由静止释放,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A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2:把小球B静止放在轨道前端边缘位置,让小球A从G点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 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中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平均位置M、P、N到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1)上述实验除需要测量线段OM 、OP 、ON 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为了防止碰撞后A 球反弹,应保证A 球的质量m 1________B 球的质量m 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若两个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 1、m 2、OM 、OP 和ON 表示)(3)若两个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测量出长度比值k =MNOP ,则k =________.(用数字表示)(4)本实验中下列可能造成误差的是________. A .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有摩擦 B .轨道末端未调节水平C .小球A 未从同一高度释放D .轨道末端到地面的高度未测量14.(7分)实验室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为了尽量准确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阻记为R g ,具体值未知.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调节电阻箱R 取不同的值,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画出的1I - R 图像如图2中Ⅰ所示;③闭合开关S 2,调节电阻箱R 取不同的值,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画出的1I - R 图像如图2中Ⅱ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2)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应从大向小逐渐调节 B .应从小向大逐渐调节C .从大向小或从小向大调节都可以(3)某次电流表指针如图4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 mA.(4)测出图2中拟合的直线Ⅰ、Ⅱ的斜率均为k =0.71 V -1,纵截距分别为b 1=15.1 A -1,b 2=8.0 A -1,可计算出干电池电动势E =________ V ,内阻r =________ Ω;电流表的内阻R g =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5.(8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细长的均匀玻璃管一端开口,管内用水银柱封闭有一段气柱.如图所示,当管口竖直向上时,气柱长度为L 1=40 cm ,当管口竖直向下时,气柱长度为L 2=60 cm ,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环境温度T 0=300 K.(1)求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的气柱长度L 0.(2)①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环境温度上升了Δt =1 ℃,求水银柱在玻璃管中移动的距离Δx ,并判断温度计的标度是否均匀.②请举出一条提高温度计灵敏度的措施(ΔxΔt 越大,装置灵敏度越高).16.(8分)如图所示,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 、B 竖直放置,极板A 、B 间电压为U ,A 极板电势高于B 极板,两极板长度均为H .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A 极板正上方h =H3 处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恰从B 极板下边缘飞出,电容器内部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不考虑边界效应,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阻力.求:(1)小球在电容器上方与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t 1∶t 2; (2)小球的初速度大小v 0及两极板间距离d .17.(14分)如图所示,a 、b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棒放置在倾角为θ=37°的两平行导轨上,导轨的顶端接有定值电阻R =0.4 Ω和开关S(初始时开关闭合),整个导轨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上.现在给金属棒a 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恒力F =0.212 N ,使其从t =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t 0=1 s 时,金属棒b 刚好开始滑动,已知两金属棒的质量均为m =0.1 kg 、电阻均为r =0.4 Ω、长度均为L =1 m ,两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78 ,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导轨间距为L =1 m ,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1)求0~t 0时间内,金属棒a 下滑的位移大小; (2)求0~t 0时间内,金属棒a 上产生的焦耳热;(3)若金属棒b 开始滑动的瞬间,立即断开开关S ,在t 1时刻,金属棒a 中的电流恰好达到最大值,已知在t 1~2t 1时间内,金属棒a 下滑的位移为s 0,求这段时间内金属棒b 的位移大小.18.(16分)如图所示,木板B 和物块A 质量均为m ,开始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位于木板最左端.物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和物块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初始时细线绷紧.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当物块运动到木板正中间时撤去拉力,最后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最右端.已知细线足够长,整个过程木板不会撞到滑轮,物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物块向右加速和减速所用时间之比t 1t 2.(2)求拉力F 的大小.(3)若已知木板长度为L ,当物块运动到木板正中间时,撤去拉力的同时细线断裂,通过计算判断最终物块能否停在木板上.若能,求物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若不能,求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1.答案:C答案解析:结合题述可知,经过时间t =t B ,元素A 经过两个半衰期,原子核个数变为n ′A =14 n A ,元素B 经过一个半衰期,原子核个数变为n ′B =12 n B ,容器内元素A 、B 的原子核个数之比变为n ′A n ′B=n A 2n B=14 ,C 正确.2.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步:沿竖直方向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设绳1、2上的张力大小分别为T 1、T 2,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质量为m ,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小球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T 1cos θ-mg =0,得T 1=mgcos θ ,两绳一直保持拉直状态,θ不变,可知T 1一直保持不变.第二步:加速度沿不同方向时,沿水平方向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有T 2 -T 1sin θ=ma ,得T 2=T 1sin θ+ma =mg tan θ+ma ,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T 2减小.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有T 1sin θ-T 2=ma ,得T 2=T 1sin θ-ma =mg tan θ-ma ,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T 2增大.综上,C 正确.3.答案:B答案解析:由折射定律有n =sin αsin β ,假设光沿折射光线的反方向从空气射入玻璃砖,由光的可逆性可知a 、b 两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角相同,b 光的入射角大,玻璃砖对b 光的折射率大,A 错误.在真空中由c =λf 可得λ=cf ,可知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B 正确.由折射知识有n =cv ,可知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大,C 错误.若临界角为C ,有sin C =1n ,可知b 光的临界角较小,若逐渐增加入射角,b 光最先达到临界角而发生全反射,最先消失的是b 光,D 错误.4.答案:B答案解析:当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为12 ρ时,在球体中补上密度也为12 ρ的等体积物质,球体中物质的密度变成正常密度ρ,此时P 处质量为m 的质点受到的重力为mg ,可看成补上的密度为12 ρ的物质对P 处质点的引力与原来引力mg ′的矢量和,即mg =mg ′+G 43πR 3ꞏ12ρm L 2 ,则δ=g -g ′=2πGR 3ρ3L 2 .若球心O 到P 的距离变为2L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4 δ,A 错误.若球形区域半径变为12 R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8 δ,B 正确.若球形区域变为一个空腔,在球体中需补上密度为ρ的物质,此时P 处质量为m 的质点受到的重力为mg ,有mg =mg ′3+G 43πR 3ρm L 2 ,δ3=g -g ′3=4πGR 3ρ3L 2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2δ,C 错误.若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变为32 ρ,矿物可看成密度为ρ和密度为12 ρ的两部分物质的叠加,此时P 处重力加速度的值比正常值大,有mg ′4=mg +G 43πR 3ꞏ12ρmL 2 ,“重力加速度反常值”为δ4=g -g ′4=-2πGR 3ρ3L 2 =-δ,D 错误.5.答案:A答案解析:由电阻定律可知,线圈上、下两部分的电阻之比为R 1R 2=πr 4r =π4 ,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I 1I 2=R 2R 1=4π ,线圈上、下两部分有效长度相等,则线圈上、下两部分所受安培力大小之比为F 1F 0=I 1I 2=4π ,线圈上、下两部分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可得整个线圈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 1+F 0=π+4π F 0,A 正确.6.答案:D答案解析:由题图可知波源P 起振方向向下,0~7.5 s 内质点P 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此过程波源P 经过的总路程s P =8A -y =(80-52 )cm ,x =1 m 处的质点Q 平衡位置到波源P 平衡位置的距离恰好为λ,波从波源P 出发经过一个周期到达Q ,以后P 、Q 步调一致,Q 比P 少了一次全振动.此过程Q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此过程Q 经过的总路程s =s P -4A =(40-52 )cm ,D 正确.7.答案:A答案解析:小车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小车甲为参考系,小车乙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冲向甲,相对甲的速度为0时,弹簧压缩到最短,小车乙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12 m v 20 ,A 正确.以地面为参考系,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小车乙的速度大小为v 0,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可知,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弹簧弹性势能增加了12 m v 20 ,小车乙动能增加了12 m v 20 ,则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为m v 20 ,可知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 20 ,对小车甲,其动能保持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弹簧弹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 20 ,B 错误.由动量定理知,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乙的冲量大小为m v 0,由于弹簧对小车甲、乙的弹力始终等大反向,可知弹簧弹力对小车甲的冲量大小也为m v 0,C 错误.以小车甲为参考系,小车乙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冲向甲,弹簧先压缩后复原,弹簧恢复原长时小车乙相对小车甲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水平向右,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为2v 0,由功能关系可知,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为2m v 20 ,D 错误.8.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步:计算出变压器及右侧部分在原线圈电路中的等效电阻如图所示,将变压器及右侧部分等效为一个电阻R ′,当a 、b 端与副线圈绕组按不同方式连接时,副线圈等效匝数设为n ′2,设原线圈两端电压、流过的电流分别为U 1、I 1,电阻R 两端的电压、流过的电流分别为U 2、I 2,则有R ′=U 1I 1 =n 1n ′2 U 2n ′2n 1I 2 =n 21 n ′22 U 2I 2 =n 21 n ′22 R .第二步:判断等效电阻取何值时功率最大设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为E ,等效电阻R ′的功率为P ′=I 21R ′=⎝⎛⎭⎫Er +R ′ 2R ′=E 2r 2R ′ +R ′+2r,可知当r 2R ′ =R ′时,等效电阻R ′的功率P ′有最大值,此时R ′=r . 第三步:判断哪种接法能满足功率最大当a 端接1,b 端接2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2=50,R ′=n 21n 22 R =8 Ω,当a 端接3,b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150,R ′=n 21 n 23 R =89 Ω,当2、3连接,a 端接1,b 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n 2=200,R ′=n 21 (n 3+n 2)2 R =12 Ω,当1、3连接,a 端接2,b 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n 2=100,R ′=n 21 (n 3-n 2)2 R =2 Ω,此时R ′=r ,等效电阻R ′的功率P ′有最大值,即电阻R 的功率最大,D 正确.9.答案:ACD答案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A 正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映了热现象中的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B 错误.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系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总动能不变,系统内能增加,C 正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是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泼出去的水相比盆中的水,分子无序性增加了,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D 正确.10.答案:BD答案解析:设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12 v m ,A 错误.设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有x 1=12 v m t 1,x 2=12 v m t 2,t 1t 2=x 1x 2=35 ,B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 2=53 t 1,则小车运动的总时间t 总=t 1+t 2=83 t 1,一半时间为t 总2 =43 t 1,设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3 t 1时小车的速度为v 1,有v 1=v m -a 2(t 总2 -t 1)=v m -13 a 2t 1,可得v 1=45 v m ,前一半时间小车的位移x 前=12 v m t 1+12 (v m +v 1)⎝⎛⎭⎫t 总2-t 1 =45 v m t 1,后一半时间小车的位移x 后=12 v 1ꞏt 总2 =815 v m t 1,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前x 后=32 ,C 错误,D 正确.11.答案:CD答案解析:第一步:根据电场叠加判断正方体中心的电场强度正方体中心处,两正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于ad 方向由a 指向d ,两负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方向也是平行于ad 方向由a 指向d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该处的合场强不为零,A 错误.第二步:根据到点电荷的距离和对称性判断电势大小关系a 和h 处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e 、d 两点的电势相等,c 和f 处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根据距离正电荷近的点电势高可判断出e 点的电势高于d 点的电势,B 错误;根据到点电荷的距离可知a 处点电荷在g 处产生的电势与f 处点电荷在d 处产生的电势相等,a 处点电荷在d 处产生的电势与f 处点电荷在g 处产生的电势相等,同理,两负点电荷在d 、g 两点产生的电势也相等,则d 、g 两点的电势相等,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 点移动到g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0,C 正确.第三步:根据对称性和选取不同点电荷叠加判断电场强度由对称性可知b 、e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判断如下: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得,a 、f 、c 处的三个点电荷在b 处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ec 由e 指向c ,大小为3 k qr 2 ,h 处负点电荷在b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平行bh 由b 指向h ,大小为k q3r 2 ,同理,a 、f 、h 处三个点电荷在e 处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bh 由b 指向h ,大小为3 k qr 2 ,c 处负电荷在e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平行ec 由e 指向c ,大小为k q3r 2 ,在bche 平面上表示如图所示,D 正确.12.答案:BC答案解析:设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圆心为C ,出射点为d ,如图甲所示,由于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比进入时的速度方向改变了60°,可知∠aCd =60°,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CO =∠dCO =30°,电子从d 点射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可知Cd ∥aO ,∠aOC =30°,△aCO 为等腰三角形,可知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 =R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r =m v eB ,代入半径可得B =m veR ,A 错误.改变电子在a 处的入射方向,当电子经过O 点时,如图乙所示,轨迹圆心在圆形边界上的D 点,出射点在e 点,可知四边形aOeD 为菱形,三角形aOD 、eOD 为等边三角形,电子从e 点射出时速度方向仍竖直向下,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 =120°360° T =2πR3v ,B 正确.改变电子在a 处的入射方向,设电子从一般位置f 射出,轨迹圆心为P ,同理可知四边形aOfP 为菱形,出射点对应轨迹半径fP ∥aO ,可知电子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仍竖直向下,即改变入射方向,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不变,C 正确.电子在a 处的速度方向与ab 夹角为30°、斜向下时射出磁场的位置为d ,入射方向再向下偏,电子会在d 、a 间离开磁场,若入射方向向上偏,电子会在d 、b 间离开磁场,电子入射方向与出射点位置是一一对应的,两次入射方向不同.电子不可能从同一位置射出磁场,D 错误.13.答案:(1)大于 (2)m 1ꞏOP =m 1ꞏOM +m 2ꞏON (3)1 (4)BC答案解析:(1)为了防止碰撞后A 球反弹,应保证A 球的质量m 1大于B 球的质量m 2.(2)由于竖直方向上两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且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故两球运动的时间相同,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水平方向有m 1v 0=m 1v 1+m 2v 2,等式两边同乘以时间t ,有m 1v 0t =m 1v 1t +m 2v 2t ,即需验证m 1ꞏOP =m 1ꞏOM +m 2ꞏON .(3)若两个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1v 0=m 1v 1+m 2v 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 m 1v 20 =12 m 1v 21 +12 m 2v 22 ,解得v 1=m 1-m 2m 1+m 2 v 0、v 2=2m 1m 1+m 2 v 0,或v 1=v 0、v 2=0(不符合题意,舍去),则比值k=MNOP=ON-OMOP=v2-v1v0=1.(4)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有摩擦,由于每次都从同一点释放,则每次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小球A每次运动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相同,不会造成实验误差,A错误.本实验要求小球离开轨道末端后做平抛运动,若轨道末端未调节成水平,小球离开轨道末端后将做斜抛运动,会造成实验误差,B正确.小球A未从同一高度释放,会导致小球A运动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不同,会造成实验误差,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需要测量轨道末端到地面的高度,D错误.14.答案:(1)如图所示 (2)A(3)50(4)1.41 1.2710.0答案解析:(1)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电流应从正接线柱流入.(2)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时,应从大向小逐渐调节,这样回路中电流从小到大变化,可以避免电流超过电流表量程,故选A.(3)毫安表最小分度值为10 mA,可估读到1 mA,则读数为50 mA.(4)开关S2断开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2R g+R,整理得1I=1E R+r+2R gE.开关S2闭合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R g+R,整理得1I=1E R+r+R gE.可得1I- R图像的斜率k=1E,得E=1k,直线Ⅰ的纵截距B1=r+2R gE,直线Ⅱ的纵截距B2=r+R gE,可解得r=2b2-B1k,R g=B1-B2k,把数据代入可得E=1.41 V,r=1.27 Ω,R g=10.0 Ω.15.答案解析:(1)设大气压强为p0,水银柱长度为h,管内横截面积为S.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当玻璃管从平放到管口竖直向上时,有p0L0S=(p0+ρgh)L1S当玻璃管从平放到管口竖直向下时,有p0L0S=(p0-ρgh) L2S可得L0=2L1L2L1+L2=48 cm(2)①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原来环境温度T0=300 K,环境温度上升了Δt由盖- 吕萨克定律有L0St0=(L0+Δx)St0+Δt可得Δx=Δtt0L0=1.6 mm由于Δx与Δt成正比,可知在大气压强一定时温度计的标度是均匀的②由以上分析得ΔxΔt=L0t0措施一:可封闭更多的气体,这样L0增大,ΔxΔt增大,可提高测量灵敏度措施二:封闭气体后,可让管口竖直向下,这样L 2>L 0,同理有Δx Δt =L 2t 0,ΔxΔt 增大,也可提高测量灵敏度16.答案解析:(1)小球进入电场前做平抛运动,进入电场后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竖直方向只受重力,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在做平抛运动时有h =12 gt 21小球从被抛出至运动到B 极板下端的全过程,有h +H =12 g (t 1+t 2)2解得t 1∶t 2=1∶1.(2)小球进入电场时速度水平分量为v x 1=v 0,竖直分量为v y 1,小球从右极板下边缘飞出,设飞出时速度水平分量为v x 2,竖直分量为v y 2,小球在电场中加速度水平分量为a x小球做平抛运动阶段,竖直方向有v y 1=gt 1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竖直方向有v y 2=v y 1+gt 2小球进入电场后沿直线运动,有v x 1v y 1 =v x 2v y 2小球进入电场后水平方向有v x 2=v x 1+a x t 2设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为E ,有qE =ma x 、U =Ed设小球平抛运动阶段水平位移为x 1,在电场中运动阶段水平位移为x 2,有x 1=v x 1t 1 x 2=12 (v x 1+v x 2)t 2 d =x 1+x 2 联立解得d =5qUH3mg ,v 0=2qU 5m17.答案解析:(1)金属棒b 刚好滑动时,有mg sin θ+BI 1L =μmg cos θ 解得I 1=0.1 A则干路上的电流I =⎝⎛⎭⎫I 1r R +I 1 =0.2 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I ⎝⎛⎭⎫r +Rrr +R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BL v 解得v =0.12 m/s对金属棒a ,由动量定理有Ft 0+mg sin θꞏt 0-μmg cos θꞏt 0-B I -Lt 0=m v -0 即Ft 0+mg sin θꞏt 0-μmg cos θꞏt 0-qBL =m v -0 又q =ΔΦr +Rrr +R=BLx r +Rr r +R 联立解得x =0.06 m(2)对金属棒a ,由动能定理有(F +mg sin θ-μmg cos θ)x -W 安=12 m v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物理部分满分:11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命题:胡湛霏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C 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图1 图2 图3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 、Ⅱ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
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I 、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B. I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I 、Ⅱ两个物体在t 1时刻相遇D. I 、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221v v + 3、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 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2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A .伸长量为k g m θtan 1 B .压缩量为k g m θtan 1 C .伸长量为θtan 1k g m D .压缩量为θtan 1k gm 4、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呢一个挡板,截面为41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
现在从球心O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 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 2,在此过 程中 ( )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D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不变5、如图4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极变速”的示意图,它由固定于主轴上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转速1n ,从动轴转速2n 、滚轮半径为r 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线的距离x 之间的关系是( ) A .r x n n 12= B .xrn n 12= 图4: C .2212rx n n = D .r x n n 12=6、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R d -1B. Rd+1 C. 2⎪⎭⎫ ⎝⎛-R d R D. 2⎪⎭⎫ ⎝⎛-d R R 7、如图5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 和物块B ,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 ,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4m .开始时,用手托住A ,使OA 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 静止不动.将A 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C .A 的机械能守恒D .A 的机械能不守恒,A 、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图5 图6 图78、a 、b 是x 轴上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沿x 轴a 、b 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6中曲线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把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沿x 轴由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 .a 、p 间和p 、b 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 点 C .电势最低的p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D .a 和b 一定是同种电荷,但是不一定是正电荷9、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平行板电容器C 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 1和R 2为定值电阻,P 为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G 为灵敏电流计,A 为理想电流表。
开关S 闭合后,C 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 表的示数变大,油滴仍然静止,G 中有方向由a 至b 的电流B .在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 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中有由b 至a 的电流C .在P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 表的示数变大,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中有由a 至b 的电流D .在P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 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中有由b 至a 的电流10、如图所示,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间的距离为L .金属圆环的直径也是L .自圆环从左边界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 穿过磁场区域。
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 的正方向,则圆环中感应电流i 随其移动距离x 的i ~x 图象最接近 ( )11、右图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0×10-2T ,线圈的边长ab=20cm 、bc=10cm ,匝数n=400,线圈总电阻r=2.0Ω,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阻R=18Ω连接,与电阻R 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线圈的转A.交流发电机产生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e=25cos50t(V)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17.8VC.从t=0时刻开始转过30º的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量为2.0×10-3CD.电阻R上的热功率为3.24W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T/3二、实验题(15分,每空1分,作图4分)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3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周期为T=0.02 s的交流电源上。
(1)计算F点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___________;(2)若测得d6=52.68 cm,d3=20.58 cm,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 m/s2(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I)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电阻丝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其读数为________ mm。
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此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cm。
(II)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
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A为电流表;S为开关。
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________;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
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_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三、计算题15、(14分)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长度为3m、质量M=10kg的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5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
现将一个质量为m=3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将第二个同样的小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以后木板每运动lm就在其最右端无初速地放上一个同样的小铁块。
(g取10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刚放第三个铁块时木板的速度。
(3)从放第三个铁块开始到木板停下的过程,木板运动的距离。
16、(18分)如图所示,直线MN下方无磁场,上方空间存在两个匀强磁场,其分界线是半径为R的半圆,两侧的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
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微粒从P点沿半径方向向左侧射出,最终打到Q点,不计微粒的重力。
求:(1)微粒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2)从P点到Q点,微粒的运动速度大小及运动时间;的两半圆之间的区域,上述微粒仍从P点沿半径方向向左侧射出,且微粒仍能到达Q点,求其速度的最大值。
选考部分3-3(15分): 17、(原创)(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温度越高,所具有的内能越大 B 、布朗运动间接反映出了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 、热量可以自发的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D 、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将其完全转化为机械功而不带来其他影响E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内能变化量可以用W Q U +=∆表示F 、气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G 、清晨叶片上的露珠呈球形或椭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H 、在毛细管中液面低于管外液面的现象不属于毛细现象 I 、人体所感受到周围空气的湿度是由绝对湿度决定的J 、同种液体的饱和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气压越大 K 、某种一定质量的饱和汽体积变大,饱和气压也一定变大 18、(9分)有一个导热性能良好的圆柱形容器,顶部由一活塞密封,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通过一根细管(体积可忽略)与外界相通,如图所示。
当温度为t ℃时,细管中水面与容器中水面相平,被封闭空气柱的高度为H ,此时水面距细管顶端出口处高度差为h 。
已知大气压强为P 0,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
(1)若用力压活塞,使它缓慢向下移动,整个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要使水从细管顶端流出,活塞移动距离Δh 至少多大?(2)若保持活塞在初位置不动,让温度缓慢升高,要使水从细管顶端流出,则温度至少要升高到多少摄氏度?参考答案1 2 3 4 5 6 BD A A D A A 7 8 9 10 11 12 ABCABCACCD13、(1) (2)2m/s2 (3)偏大14、(I )0.590 ;2.642 (II )(1)如图所示(2)③重新处于平衡状态 电流表的示数I 此时细沙的质量m 2 ④D 的底边长度 (3)21m m gIl- (4)21m m > 15、 解:(1)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 由平衡条件得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得③(2)每放一个小铁块,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增加令刚放第三块铁块时木板速度为,对木板从放第一块铁块到刚放第三块铁块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④联立代入数据得⑤(3)从放第三个铁块开始到木板停下之前,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均为从放第三个铁块开始到木板停下的过程,木板运动的距离为x ,对木板由动能定理得⑥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⑦(2)每放一个小铁块,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