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期末考试真题-2018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
A.刘雨生 B.王金生
C.梁生宝 D.李月辉
2.王蒙12岁起就“奉为圭臬”的苏联小说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日瓦哥医生》
C.《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D.《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3.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 )。
A.茅盾 B.巴金
C.田汉 D.老舍
4.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 )。
A.郭小川 B.贺敬之
C.流沙河 D.蔡其矫
5.《伏羲伏羲》和<狗日的粮食》的作者( )等。
A.李锐 B.刘醒龙
C.刘恒 D.刘震云
6.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 )。
A.《叔叔的故事》 B.《长恨歌》
C.《乌托邦诗篇》 D. <启蒙时代》
7.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
A.《突围表演' B.《山上的小屋》
C《思想汇报》 D.《黄泥街》
8.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有《文化苦旅》、《白鹿原》、《尘埃落定》、<马桥词典》、《日光流年》等,其中,《文化苦旅》的作者是( )。
A.余秋雨 B.陈忠实。
《中国当代文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一”,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
2.----------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
3“一--------》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
4.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5.“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沙家浜》“____ 》、《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6.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 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
7.《》中的“运动根予”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8.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为代表的系列作品。
9. 1985年,-------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10.方方的《风景》和 ----------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
11.一-------一于1979年发表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12.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影响下,在小说创作申出觋一批以“文化化”为特征的系列作品,主要有一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
13.在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中r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莫言的《红高梁》、--------的《白鹿原》等。
14.“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的<花园街五号》等。
15.在关于“ ----------”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参考答案(全)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参考答案(全)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1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期未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分析题(1 00 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 1000 字。在答题时应做 到 2 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 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泯》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2. 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 .余华小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其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830
试卷代号 :1289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8 年 1 月 一、分析题(l OO 分)
831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 1000 字。在答题时应 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 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抄家泯》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试卷代号 :1289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半开卷)
2018 年 1 月
|题号|一|总分|
|分数 I I I
说明:本试卷总分长
为 60 分钟(一个小时)。
2. 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 ,余华小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其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南开大学 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2018.1) 大学语文考试形式:当堂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4、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传名著是《史记》。
5、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 )A.《诗经》B.《楚辞》C.《离骚》D.《乐府诗集》2.《诗经••卫风••氓》中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体现比兴手法的有( D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3.《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C )A.《周南》B.《卫风》C.《秦风》D.《郑风》4.《天狗》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作品,这个作品选自( A )A.《女神》B.《神曲》C.《燃烧的天空》D.《再别康桥》5.《兰亭集序》对生死的看法是( C )A.一死生B.齐彭殇C.死生亦大矣D.淡漠生死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风格特色有( ABC )A.质朴真率B.平淡自然C.自然之趣D.绚丽语言2. 下列作品属于“临川四梦”的有( AB )A.《紫钗记》B.《牡丹亭》C.《蝴蝶梦》D.《红楼梦》3. 柳永词对词体开拓的贡献有( ABC )A.大力提倡慢词,改变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B.变雅为俗,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市民化的生活情调;C.创造性的运用了白描和铺叙的手法;D.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4.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代表形式是( AC )A.志怪小说B.章回小说C.志人小说D.话本小说5. 下面哪项符合《兰亭集序》一文表达方式的特色( AB )A.前半部分叙集会之事时,便描述了一幅纯净、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
B.后半部分将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大自然之中,由有限之情及无限之宇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8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8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不包括()。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2.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缅怀革命历史的作品不包括()。
A.《芙蓉镇》B.《古船》C.《白鹿原》D.《红岩》3.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
A.《今天》B.《星星》C.《诗刊》D.《明天》4.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和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剧是()。
A.《恋爱的犀牛》B.《茶馆》C.《天下第一楼》D.《车站》5.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表现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的作品是()oA.《浮躁》B.《废都》C.《秦腔》D.《商州》6.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创作的()oA.柯云路B.汪曾祺C.郑义D.刘绍棠7.《玫瑰门》的主人公是()oA.竹西B.司猗纹C.苏眉D.庄老太8.文学笔记《虚伪的作品》的作者是()。
A.余华B.马原C.格非D.残雪9.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于1967年开始创作,没有明确时代背景和真实历史人物,有着极强政治隐喻性的是()。
A.《碧血剑》B.《笑傲江湖》C.《神雕侠侣》D .《射雕英雄传》10.被华人文学史家夏志清称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的台湾作家是()。
A.李昂B.张大春C.陈映真D.白先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1.《铁木前传》中,作者塑造的最为鲜活的女性形象是小满儿,一个爱打扮、爱漂亮、不安分、不上进的个人主义者。
12.延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一批针破革命队伍里某些不正之风的文学作品,如丁玲的《在医院中》和王实味的《野百合花》。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 )等。
A.陈先晋 B.李月辉
C.盛佑亭 D.龚子元
2.“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 )。
A.<皖南事变》 B.《红旗谱》
C.《林海雪原》 D.《三家巷》
3.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的实验话剧是( )。
A.<现代折子戏》 B.《车站》
C.《绝对信号》 D.《野人》
4.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 )。
A.郭小川 B.贺敬之
C.流沙河 D.蔡其矫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 )。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6.因具有朦胧的女性视野而受到批判的《百合花》的作者是( )。
A.杨沫 B.茹志鹃
C.宗璞 D.韦君宜
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
A.《十八岁出门远行》 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C.<四月三日事件》 D.《-九八六年》
8.散文集《游牧长城》的作者是以诗歌创作步人文坛的( )。
A.周涛‘ B.余秋雨
C.于坚 D.贾平凹。
《中国当代文学(专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2.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赵树理主要受以——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
3.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历史小说,最初取名为《—------ 》,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
4.“九叶诗派”虽然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却得名于—------—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合集《九叶集》。
5.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编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
6.老舍在当代文学史上继《-------------- 》后创作的第二部话剧是《龙须沟》。
7.—-------—的《李自成》第一卷以潼关南原大战和起义军在商洛东山再起为主要情节。
8.-----------的《花园街五号》被看作是“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之一。
9.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八年,共发表“随想”l50篇。
10.杨绛在20世纪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11.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中篇小说热”,正值“伤痕文学”兴起之后,与“—---—文学”形成了一种共生现象。
12.--------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了菱花和两个女儿存妮、荒妹生活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悲剧故事。
13.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4.-------- 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给我们留下了小英子、小和尚等鲜活的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0
试卷代号 :1289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8 年 1 月 一、分析题 (100 分)
l
一、分析题 (100 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 1000 字。在答题时应做 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 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说明"样板戏"与"京剧价值的看法。
2. 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 ,余华小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其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评分标准]
A.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0-30 分) B.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20-30 分) c.文字欠流畅或不优美。(扣 10-20 分) D.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2 分,最多扣分不超过 10 分)
试卷代号 :1289
座位号E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半开卷)
E四
2018 年 1 月
说明:本试卷总分为 100 分,占考核总成绩的 70% ,其余 30% 为平时作业得分。考试时长 为 60 分钟{一个小时)。
|得分|评卷人|
831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 1000 字。在答题时应 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 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洪》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