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合集下载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前列腺炎是很难彻底治愈的,得了前列腺炎要有心里准备,并积极治疗。

急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最好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先用抗生素治疗7-14天,再用中药巩固治疗,前列腺炎的治疗要系统按疗程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治疗期间多喝水,不要久坐久骑,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吸烟喝酒,有规律的性生活。

药物治疗同时,可采取物理疗法温水坐浴:将40度左右的水(手放入不感到烫),倒入盆内,约半盆即可,每次坐10~30分钟,水温降低时再添加适量的热水,使水保持有效的温度,每天1~2次,10天为一疗程。

有利于炎性分泌物的排出吸收。

一、湿热(湿热下注,以炎症为主)型【证见】肛检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前列腺液中脓细胞++以上,前列腺液培养多有细菌生长,尿道口滴白量多,尿频、尿急、尿痛,口苦而干,大便于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导湿。

【方药】1.主方萆薢分清饮(八正散、四妙散、或龙胆泻肝丸)【来源】《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川萆薢6克石菖蒲黄柏(炒褐色) 各15克茯苓白术各3克莲子心2.1克丹参车前子各4.5克【功用】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

【主治】赤白浊属湿热者。

诸淋。

附:杨氏萆薢分清饮【组成】川萆薢、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各等分。

【功效】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

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方解】本方证为肾气不足,下焦虚寒,湿浊下注,肾失固摄所致。

由于肾虚失封藏,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清浊不分,则小便混浊,白如米泔,或稠如膏糊。

治宜温肾利湿化浊。

方中萆薢为君善于利湿,分清化浊,是治白浊之要药。

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为臣药。

乌药温肾祛寒,暖膀胱以助气化;石菖蒲芳香化浊,分利小便,共为佐药。

食盐少许为使,取其咸入肾经,直达病所之意。

诸药合用,则共奏温暖下元,分清化浊之功。

【方歌】: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乌药益智俱,或益茯苓盐煎服,通心固肾浊精驱。

中药辩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中药辩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注 : 两组 数据 比较 ,从 治疗 结 果上 看 治疗 组 明显优 于对照 组 ,经 统 计 学处
Hale Waihona Puke 理差异有显著性 ( .5 P <O0 ),有统计学意 义。
养 阴润肺为 主,诸 药相伍 ,清 热化 痰 ,宣肺 止咳 ,使支原体肺 炎有 效得 到控制 ,提高了疗效 ,缩短病程 ,使疾病早 日 康复 。 参 考 文献
慢性 前列腺炎是一 种发病率 非常高严重影 响成年男子 身心健康 的 常见疾病 ,也是 目前 中医男科临 床的疑难病之 一。接近5 %的男子在 、 0 其 一生 中的某 个时刻将会遭 遇到前列腺炎症状 的影响 。由于其病 因、
20 年3 至2 1年8 ,12 门诊男性 患者 ,最小年龄2 岁 , 04 月 00 月 9例 9 最大 年龄6 岁 ,平 均年龄4 岁 ,病程 最短 1个月 ,最 长6 。全部采 5 8 1 年 用 中药辩证分型治疗 。
呈持 续性 中等度 发 热或 高热 ,剧烈顽 固性 咳 嗽 ,,酷似 百 E咳及 喉 l 炎临床表现 ,咳出少量黏 稠痰 ,甚至带血 丝 ,并且持 续时间较长 ,伴
有厌食 ,胸骨 下疼痛 ,咽痛 ,年长 儿缺 乏明 显的胸 部体 征 ,但 婴幼 患病后 肺部体 征明显 ,可 闻及明显 干湿哕音 ,x线检查表 现 ,发 现单 侧肺 的改变 ,占8%以上 ,并且胸 片阴影显著 ,病情进一 部发展 可以 0
中药辩证治疗慢性前 列腺炎
郭 金 山
( 大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吉林 大安 1 10 ) 3 3 2
【 摘要 】 目的 观察 中药 辩证 治疗慢 性 前列腺 炎 的疗 效。方 法 结论 中药治疗 慢性 前列 腺 炎效 果明显 ,前 景 乐观 。 【 关键 词l 慢性 前 列腺 炎 ;中药 治疗 中 图分类 号 :R 9 3 67 .3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2 08 - 2 6 1 89 2 1 )1- 2 5 0 5 根据 前列 腺 的肿 、 、 为主 要 辩证依 据 , 行 辩证 分型 治疗慢 性 前列腺 炎 。 痛 胀 进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案例1于某,男,40岁,教师,初诊日期:2011年7月6日,因“尿频、尿急2年余,加重10天”就诊。

患者曾自行口服“三金片”、“普乐安片”,症状无明显改善,遂到我科就诊。

现症见:尿频、尿急,夜尿3~5次,尿不尽感,尿线变细,伴腰酸痛,尿道口滴白,不欲饮水,纳眠可,大便调,尿色黄,舌暗红苔白滑,脉弦紧。

既往史:有饮酒史已戒1年。

EPSRt:白细胞2+,卵磷脂小体3+。

诊断: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证属湿瘀互结型。

治法宜利湿解毒通瘀,应用经验方CP1号方为基础方根据兼夹证加味:茯苓30g、泽泻10g、石韦15g、灯芯草6g、蒲公英30g、红藤20g、虎杖15g、川牛膝20g、橘核20g、菟丝子20g、冬葵子20g、炒川楝子15g、竹叶10g、益智仁20g、金樱子30g、炒白术20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

7月14日二诊:患者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较前改善,夜尿2-3次,腰痛有所减轻,尿道口滴白消失,纳眠可,舌淡红苔白,脉弦缓。

中药续前方减川楝子以防日久耗气伤阴,减益智仁、金樱子以防酸涩碍邪外出,14剂,水煎内服。

服药2月后,于9月4日复诊,症见尿频、尿急、尿线细明显改善,夜尿1~2次。

EPSRt:白细胞1+,卵磷脂小体4+。

继服上药巩固。

案例2刘某,男,42岁,经理,初诊日期:2011年9月15日,因“下腹部、耻骨会**疼痛8年,加重3个月”就诊。

患者八年前出现下腹部、耻骨会**疼痛,始终未经系统诊治;10个月前曾口服“前列通瘀胶囊”无明显效果,后就诊于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经过口服西药(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3个月前上症加重伴排尿时尿道刺痛、阴囊潮湿,遂到我科就诊。

现症见:下腹部、耻骨会**疼痛,排尿时尿道刺痛,腰酸痛,神疲乏力,性生活次数减少,勃起硬度差,无法完成性生活,纳眠可,大便调,舌质偏黯苔微腻,脉涩。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年,现稳定,有吸烟饮酒史。

中医医案分享:前列腺炎,尿频,排尿不畅,尿后刺痛

中医医案分享:前列腺炎,尿频,排尿不畅,尿后刺痛

中医医案分享:前列腺炎,尿频,排尿不畅,尿后刺痛
导读:慢性前列腺患者经中医辩证是因痰瘀交阻造成的,主要缓解途径为:祛瘀化痰,通络散结。

此患者患前列腺炎八年余,在多家医院治,治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反复。

近日因症状加重而来就诊。

症状:尿频,排尿不畅,尿后感到下部刺痛,两年前出现功能减退,发射是有疼痛感,偶尔小蝌蚪中会出现血丝,大便干时解便后,有白色黏液自尿道口流出,稍坐时间长一点就会阴部胀痛,两股内侧麻胀,腰痛。

综合辩证为:痰瘀交阻。

缓解途径为:祛瘀化痰,通络散结。

药用:桂枝、茯苓、丹皮、赤芍、土茯苓、草薢、白芷、马鞭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冬葵子、荔枝核。

并嘱咐患者戒烟酒,清淡温热饮食,多休息。

一周后患者反应:尿频、尿后刺痛症状缓解,精神也稍好转,其余无变化,改服基本方,服法和医嘱同前。

处方: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土茯苓、白芷、浙贝母、王不留行、延胡索、川棟子、荔枝核、夏枯草。

一个疗程后患者自述腰痛明显好转,可以顺利地解完小便,肛门指检发现前列腺体仍然肥大,质稍硬。

原药稍作加减继服两个疗程后:患者反应身体已无任何不适,要求复查,肛门指检发现前列腺体稍大,质软,前列腺液镜检正常。

嘱咐用金匮肾气丸,以资巩固。

小结: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淋浊的范畴,用传统的清热利湿通淋方法虽然能很快把尿频、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解除,但肿大的腺体并不会因尿道刺激症状的解除而恢复正常,这也是症状容易出现反反复复的原因。

因此身体出现不适,不可盲目服药,如需用药还需专业医生辩证论治。

#真相来了##健康真相馆##生活百科#。

:王付慢性前列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

:王付慢性前列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

:王付慢性前列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慢性前列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2-12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11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男性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一)湿热阻滞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口苦口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会阴部胀痛,或阴囊睾丸困胀疼痛,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利湿,温阳化湿;可选用五苓散与八正散合方。

(二)热毒灼损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口渴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高热,寒战,会阴部疼痛,或阴囊睾丸热痛,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解毒,通利经脉;可选用五味消毒饮与四妙勇安汤合方。

(三)肝郁湿热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红,苔黄腻厚,脉弦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胸胁胀闷,或会阴部困痛,或阴囊睾丸胀痛,或大腿内侧胀痛,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或尿后滴白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可选用四逆散、金铃子散与猪苓汤合方。

(四)肝郁瘀阻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疼痛。

2.辨证要点因情绪异常加重,痛如针刺,舌质黯红瘀紫,苔薄黄,脉沉弦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胸胁胀闷,或会阴部困痛,或阴囊睾丸胀痛,或大腿内侧胀痛,或夜间痛甚,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或尿后滴白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与失笑散合方。

五)阴津亏虚,湿热蕴结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口干咽燥,肢体困重,舌红少苔,苔黄腻厚,脉细滑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腰酸膝软,或失眠多梦,或潮热,或盗汗,或会阴部困痛,或阴囊睾丸潮湿胀痛,或大腿内侧胀痛,或尿后滴白等。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精室(前列腺炎)<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属淋症,慢性前列腺炎以尿道口凉白色分泌物,轻度尿频或尿道灼痛,少腹,会阴,搞完,胀痛不适,腰骶部疼痛为主的主要症状,属于精浊,白浊,膏淋等范畴,中老年人肾气渐虚,下元不固,复因湿热浊邪蕴结下焦,气血瘀堵不畅而发病。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病因病机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湿热下注,在前列腺疾病初起,急性期较为突出,外界气候,比如夏天湿热也会影响人体内部的环境,产生各种疾病,出现血尿。

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

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

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威灵仙/于郑州(本图书馆⽅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徐福松辨证论治前列腺炎:徐福松,南京中医药⼤学教授、博⼠⽣导师,江苏省中医院男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中医男科学会副理事长,前列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和硕⼠点评议专家,国家⾃然科学基⾦会评审专家。

擅治男⼦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

慢性前列腺炎为中医男科多发病,约占男科门诊40%,在中医学中属于“精浊”范畴。

徐福松教授临证40余载,经验丰富,认为其病机不外乎湿、热、瘀、郁、虚。

久病⼈肾⽽致虚,虚实夹杂,标本兼病。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祛邪补虚,标本同治。

⾃拟诸多有效之验⽅,疗效显著。

1、湿热肾虚型该型为典型的虚实夹杂证,湿热属实,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尿道灼热刺痛,会阴及少腹胀痛,⼤便⼲结,努责时尿道⼝滴⽩量多,⼝中⼲黏,往往久病致虚,表现为腰酸膝痛,失眠多梦,四肢⽆⼒,⼿⾜⼼热,性功能减退,⾆红苔薄⽩腻,脉细数弦。

徐⽒辨证重点抓住虚实两⽅⾯,消补兼施,通涩并⽤,补肾导湿。

⾃拟萆菟汤加减(该⽅由萆解分清饮和菟丝⼦丸加减⽽成)。

程钟龄云:“补肾,菟丝⼦丸主治;导湿,萆解分清饮主之。

”药⽤萆解、菟丝⼦、泽泻、续断、茯苓、车前⼦(包)、沙苑⼦各10g,⽯菖蒲(包)、⽣⽢草各3g等。

⽅中萆解、菟丝⼦除湿⽽不伤阴,补肾⽽⼜不腻湿;车前⼦、茯苓、泽泻渗利导湿,分清祛浊;续断、沙苑⼦益肾填精,滋阴和阳;⽯菖蒲豁痰开窍;⽢草调和诸药。

若性功能障碍加枸杞⼦10g;会阴下坠明显加补中益⽓⼝服液;睾丸胀痛明显加川楝⼦、枸橘各10g;⼝⼲欲饮加天花粉10g。

2、湿热偏重型该型以实证为主,湿热偏重,⼀般病程较短,年龄较轻,多有睾丸炎、龟头炎、包⽪过长为诱因,⼩便黄⽽少,浑浊⽽有沉淀,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明显,少腹会阴部胀痛,⼤便⼲结,努责尿道滴⽩量多,⼝⼲⽽苦,苔黄厚腻,脉弦⽽数。

『经方集』慢性前列腺炎经方案例

『经方集』慢性前列腺炎经方案例

『经方集』慢性前列腺炎经方案例
许某,男,53岁,许昌人,有多年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近因少腹拘急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少腹拘急,每周遗精2~3次,发热(体温正常),怕冷,汗出,腰酸,夜间尿多至少3次,手足不温,倦怠乏力,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略弱;辨为太阳中风证与肾虚不固证,治当解肌燮汗,温阳固肾,给予桂枝汤与天雄散合方加味,生川乌10g,白术24g,桂枝18g,龙骨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2枚,乌药12g,益智仁12g,牡蛎24g,炙甘草6g。

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汗出减少,怕冷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仍有腰酸,倦怠乏力好转,加山茱萸15g,以前方6剂;四诊:腰酸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每周遗精1次,夜间尿多止,以前方6剂。

之后,以前方治疗40余剂,诸证解除,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发热、汗出辨为太阳中风,再根据遗精、夜间尿多辨为肾虚不固,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又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辨为寒,以此辨为太阳中风与肾虚不固证;方以天雄散益肾温固止遗,以桂枝汤解肌燮汗,调和营卫,加乌药、益智仁温肾固涩止遗,牡蛎潜藏收敛,又加山茱萸酸敛温肾止遗。

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治疗;临床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其病程长,日久不愈,并发症多.给广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至今尚无有效根治方法。

我们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系在我院就诊的病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其中30-40岁者35例,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20年,其中1-10年者40例。

2诊断标准
1、症状:尿频、残尿感、会阴及肛门周围疼痛不适。

2、前列腺触诊:表面不平或不对称,可触及不规则的炎性硬结、压痛、质地失去了正常的均匀的弹性;
3、前列腺液检查:wbc﹥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前列腺ph值﹥6.8,前列腺液取不到时可以取精液检查。

wbc﹥5个/hp。

即可诊断。

本组5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同时除外急性前列腺炎。

3治疗方法
本组50例均采用中药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基本方:熟地20ɡ、知母15ɡ、肉桂10ɡ、当归12ɡ、白芍30ɡ、黄芪30ɡ、萆解25ɡ、蜈蚣2条、牛膝30ɡ、石菖蒲8ɡ、蒲公英30ɡ、甘草6ɡ。

辩证加减:1、湿热证:加车前子12ɡ、扁蓄15ɡ、矍麦15ɡ、
滑石30ɡ、木通10ɡ;2、肾虚证:加枸杞15ɡ、山药30ɡ、乌药10ɡ、益智仁10ɡ、莬丝子15ɡ、仙灵脾30ɡ;3、血瘀症:加三棱10ɡ、莪术15ɡ、荔枝核30ɡ、穿山甲10ɡ、王不留行10ɡ、元胡10ɡ;4、中虚证:加党参30ɡ、白术15ɡ、茯苓15ɡ、陈皮10ɡ、灸升麻6ɡ。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共约600ml分三次口服,30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歇休息2-3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4疗程标准
4.1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间隔一周以上)正常,肛门指诊压痛消失。

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减少1/2以上,肛门指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

3、无效:症状、体征及前列腺液检查无明显变化。

5治疗结果
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本组50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12例(占24%),有效35例(占70%),无效3例(占6%)。

总有效率94%,对35例有效病人随访1年,30例无复发,5例复发中全部有饮酒行为,3例有不洁性交史,经用上述方法继续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

6典型病例
赵xx,男,35岁,自述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2年,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多次:wbc(-),卵磷脂小体(+~++)。

一月前出现早泄,于2010年4月14日就诊,肛门指诊:前列腺体积稍增大,质地偏硬,有多个小结节,按摩后前列腺液少.
伴头晕,乏力,腰骶及会阴部隐痛不适,舌质暗红有瘀点,苔少,脉细涩.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为血瘀证.方以: 熟地20ɡ、知母15ɡ、肉桂10ɡ、当归12ɡ、白芍30ɡ、黄芪30ɡ、萆解25ɡ、蜈蚣2条、牛膝30ɡ、石菖蒲8ɡ、蒲公英30ɡ、三棱10ɡ、莪术15ɡ、荔枝核30ɡ、穿山甲10ɡ、王不留行10ɡ、元胡10ɡ、甘草6ɡ。

服药4剂后症状缓解,继续服药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7讨论
本病属中医“精浊”、“淋病”等范畴,求治于中医的患者,往往是在西医多方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转而求治于中医,其证候大多虚实寒热错杂,本病发病部位主要责之于肝肾二脏,肝主气血之疏畅,主筋、前阴为宗筋汇聚之所,肝脉绕阴器。

肾藏精,主发育生殖,开窍于前后二阴,笔者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之病理关键,总属本虚标实。

其病机则是下焦湿热蕴结不去,日久则瘀阻脉络,损伤肾气,肾气受损则气化不利,气不化水则更加助湿生热,气不行血更使脉络阻滞而为瘀,如此循环往复则使病程缠绵难愈。

其中肾元虚弱为病之本,湿浊痰瘀为病之标,病程缠绵难愈的根本在于肾虚气化障碍,故在治疗上应标本兼治,消补兼施,调补肝肾与清热化湿,通精化瘀相辅相成,发挥中医复方、大方的特长,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方中熟地益肾固精,知母滋肾水而充阴,辅以肉桂助阳,阴得阳化,则膀胱气化有力,小便通畅,黄芪、甘草益气培本,以上诸药治其虚。

萆解为分清降浊之要药,蒲公英清热利湿,解毒散结,当归、三棱、莪术、荔枝核、穿山甲、王不留行、元胡活血化瘀,
行气通络,蜈蚣味辛微温,主入肝经,“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为疏经活络,畅达筋脉之品,白芍养血柔肝,牛膝引诸药直达阴部,配伍熟地更能补肝肾,强腰膝。

因病灶在阴晦之处,非用香窜之品不能透达病所,故用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利九窍,逐痰消积”。

诸药合用,共奏通经化瘀,活血通络,畅达肝肾经脉之功,且方中诸药消补并行,祛邪力强又于正气无损,可谓切中病机,方证合拍,配合辩证加减最终使湿热去,肾关固,瘀血消而诸症可愈,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酌服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