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前列腺炎及其研究新进展

前列腺炎及其研究新进展

前列腺炎及其研究新进展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指的是前列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根据炎症的形式,前列腺炎可以分为急性前列腺炎(AP)和慢性前列腺炎(CP),其中慢性前列腺炎又可分为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NP)和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BP)。

目前,前列腺炎的确切病因还不完全清楚,而且该疾病的治疗相对困难。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为前列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前列腺炎与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关。

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可能会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炎的重要途径。

一些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减少前列腺炎的发生风险。

其次,研究人员发现前列腺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细菌感染是导致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原因,而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则与其他微生物感染和炎症有关。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来治疗前列腺炎。

一些研究表明,针对特定微生物感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此外,前列腺炎的治疗还可以结合物理疗法。

例如,尿道和直肠按摩可以改善前列腺液的排入,减少炎症反应。

另外,应用热疗和冷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心理因素与前列腺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会导致前列腺炎的症状加重。

因此,心理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最后,前列腺炎的研究还涉及到基因和遗传因素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特定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前列腺炎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通过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和变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前列腺炎的病因机制,并开发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但治疗困难的疾病。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前列腺炎的病因机制和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然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理解前列腺炎,并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综合疗法的研究进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综合疗法的研究进展
6 6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0 1 3 年第 3 4 卷第8 期
慢 性 非 细 菌性 前 列腺 炎 综合 疗 法 的研 究 进 展
徐 泽 杰 ,郑 文华 ,李锡 主
( 广 西 玉林 市 中医医院 ,广西 玉林 5 3 7 0 O O )
关键词 : 慢 性 非 细 菌性 前 列腺 炎 ; 综合疗法 ; 综 述
( 7 ): 1 0 2 1  ̄1 0 2 7 .
[ 1 4 ] Wa n g Y, J J L u , L He , e t a 1 . T r i p t o l i d e ( T P L ) i n h i b i t s g l o b a l t r a n —
g e na s e g e n e i s i n v ol v e d i n t r i p t o l i d e -i n d u c e d a p o p t o s i s i n p a n c r e —
痛, 可以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 。胡仕祥[ 3 ] 应用加 味桂枝 茯苓 丸 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 列腺 炎疗效 满意 ; 曹方 洪等[ 4 ] 治疗 以补
肾为 主, 选用 六味地 黄丸方加 紫河车 为君药加减 , 补 肾益气 ,
清热利湿 , 治疗慢性非 细菌性前列腺 炎临床效果 明显 , 对 比表
文章编号 : 1 0 0 7 -2 3 4 9 ( 2 0 1 3 ) 0 8 -0 0 6 6 -0 3 慢性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 C N P ) 表 现为 以前列腺 区、 会 阴、
发现 , 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前列腺体增 重 , 减少炎 性细胞浸润 和
波等_ 8 观察前 列消瘀 汤治疗慢性 非细菌性前列 腺炎 的临床疗 效, 发现 与用坦 索罗 辛治疗 对 照组 比较 , 总 有效率 治疗 组 为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与治疗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与治疗进展
维普资讯
齐 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尔 医学 院 学 报 2 0 0 7年 第 2 8卷 第 l 期 1
慢 性 前 列 腺 炎 的病 因 与治 疗 进 展
贾建 博 杨 文婷 用 日益受 到重 视 。早在 2 O世 纪 8 O年 代 国外 学 者 建 立 大量 的动 物 模 型显 示 C NP是 一 种 自身 免疫 性 疾 病 并证 实 了 同 源性 前 列 腺抗 原 可引 起小 鼠 C P 的 N 表 现 , 出人类 C 提 NP很 可能 也是 由某 种 机制 引 发 的 自身 免疫 反应造 成 的 。随着 病 理解 剖 与分 子 生物 学 慢 性前 列腺 炎 (h o i p ott i, P 多 发 生 c rnc rsais C ) t 于青 壮 年 , 泌 尿 外 科 常见 疾 病 , 病 率 为 4 ~ 是 发 2 。 目前对 其 发病 机制 仍 未 完 全 明 了 , 5 治疗 也 不
生 理作 用 而 加 重前 列 腺 组 织 的瘀 血 、 肿 等 组织 病 水
征 这两种 病 占 C P病 例 中 的绝 大 多 数 。但 其 病 因 尚不 明确 , 床表 现 复杂 多样 l 。关 于 其 发 病 机 制 临 _ 2 ]
复合物 , 过 A C作 用 造 成前 列 腺 组 织 的病 理 改 通 DC 变 , 重 了前 列 腺组 织 的进 一 步 损 伤 。前 列 腺 炎 患 加
者前列 腺液 中常常 可 以出现 某些 细胞 因子水 平 的 变 化 , 如 白 细胞 介 素 1 (L一 1 ) 肿 瘤 坏 死 因子 a 例 8I 8、 ( NF ) I 一6 I T a 、L 、L一8 I 、L一1 0等 , 其表 达 与症 状 且 及 治 疗反 应 均 有 一定 的相 关 性 , 表 明免 疫 反 应参 也 与了 C NP的发病 机 制 , 为 免 疫 治疗 C 并 P奠 定 了 基

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第一届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组织会议
International Prostatitis Collaborative Network (IPCN)
(1998年11月5-6日,华盛顿)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重要健康问题 在前列腺炎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应该

1956-1967 质疑时代
发现无菌性前列腺炎 (1950s)质疑前列腺液白细胞和细菌培养意义

1968-1995 停滞时代
研究相对停滞
历史回顾
• 1996年-今 前列腺炎研究重新活跃
NIH慢性前列腺炎研讨会(1995)
前列腺炎的NIH定义和分类(1995) 北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组织(1997) NIH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组织(1998)
1-14 15-29 30-43
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组织成员 对各种治疗选择的倾向性评分
排序 1 2 3 3 4 5 6 7 8 9 10 10 11 抗菌药 受体阻滞剂 反复前列腺按摩 抗炎药 镇痛治疗(抗抑郁药、止痛药) 生物反馈 植物药 还原酶抑制剂 肌肉松弛药(如安定) 器械治疗(TUMT/TUNA/激光) 体疗 心理治疗 针灸 治疗选择 平均得分 4.4 3.7 3.3 3.3 3.1 2.7 2.5 2.5 2.4 2.2 2.1 2.1 2.0
NIH-CPSI得分计算

疼痛或不适症状: 项目1+2+3+4=


排尿症状:项目5+6=
生活质量影响:项目7+8+9= 症状严重程度(疼痛+排尿症状):1+2+3+4+5+6=

国际最新前列腺炎指南

国际最新前列腺炎指南

UDS异常 (尿道闭合压升高等)
排尿异常
脊髓
疼痛
大脑皮层
盆底痉挛
P
尿液返流
CPS-神经-肌肉环路的建立
⑦前列腺分泌功能的失调
正常男性前列腺液的PH值一般在6 .4~6 .7之间 ,也有可能是酸性或碱性,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碱性。 PH值呈碱性大大影响了前列腺内的抗生素浓度。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功能失调的主要表现:a: 升高的因素和成份:PH 升高,LDH-5(乳酸脱氢酶同功酶Ⅴ) 和LDH-1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Ⅰ )的比例升高(正常比值小于2),免疫球蛋白升高 ,b:降低因素和成份;比重,PAF, 阳离子,酶。 潜在的抗菌因子( PAF)能杀伤引发泌尿系感染的致病菌。 RAF 活性受到抑制或缺乏。
表-1 前列腺炎各型临床特征
UTI,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RE,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 E.P.S,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
(译自Campbell’s Urology, the 7th edition, 稍作修改 )
早在1893年Belfield就提出,前列腺炎是由于会阴部反复损伤,如骑马、生活放纵、性生活过度、手淫、暴饮暴食等所致。 以后发现与淋病、格兰氏阴性和阳性菌感染有关。 50年代注意到了非细菌性原因。
90年代证实了还有自身免疫因素,前列腺内导管反流、尿液及其代谢产物的化学因素等原因。 盆底和会阴复合性神经肌肉疾病是引起前列腺痛的病因。
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确切病因尚待确定,很可能不是一个因素引起,许多病因尚未能被证实。
①造成前列腺长期充血的原因:
频繁性交、手淫、性兴奋 饮酒、食用刺激性食物 长距离骑车、骑马、久坐 前列腺按摩过重或过频

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困扰。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持续改进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慢性前列腺炎的最新诊断及治疗进展。

一、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的结果。

常见的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体征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触痛。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前列腺液检查、尿常规检查、前列腺抗原检测等。

近年来,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提出了一些新的进展。

首先是前列腺分泌物中一些炎性因子的测定。

前列腺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的水平可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一项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的升高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传统的超声检查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显示细小病灶。

而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并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变部位和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

但是,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疗效也不尽相同。

近年来,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

首先是药物治疗方面。

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上存在一些局限性,易出现耐药性和复发问题。

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非抗生素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α受体阻滞剂可帮助消除前列腺周围肌肉的痉挛,改善尿流,减轻症状。

另外,非甾体抗炎药、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

其次是物理疗法的发展。

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按摩等,可以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病原微 生物 常 阴性 , 即使长 期 应 用抗 生 素 疗 效依 旧 甚微 或 无 效 , 认 为 其 中 相 当 一 部 分 属 于 C P 现 A/
C P  ̄ 。 P S 排 出的
[=_ 嗍 [_】

由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B ) A P少见 , 占5 仅 % 1% , 易 于 诊 断 和 治疗 , 本 文不 拟 赘 述 。而 0 且 故
M a sS m y4管定 位检 测法 是 前 列 腺炎 分 型最 精 er .t e e a
确的方 法。大 体步骤如下 : ①清洗尿道 口后 , 收集 l i 首段尿置第 1 0I 】 1 管为 V ]代表尿道标本 ; B, ②再 排尿 20m, 0 l取其 中 l 置第 2 0 个试管为 V 2代 B, 表 膀胱标 本 ; 作前 列 腺按 摩 , ② 将前 列 腺 液 ( P ) E s 置
前 列腺按 摩 的 注意 事项 : 近 1 月 内未 用 过 ① 个 抗生 素 ; 近 2天 内未 射精 ; 膀 胱充 盈 而 不扩 张 ; ② ③ ④如 有尿道 炎 , 先 给予不易进 入 前列 腺的呋 喃坦 应
维普资讯
表 1 Da h和 NH前 列腺炎临床分型的 比较 ro I
图1
[=_
按摩后首 先排 出的 1 Ⅱ 屎 0L L ( 前列腺和 后尿道
M a s Sa y er — t e me 4蕾定位检测法
病因、 治疗等方面研究 已成 为泌尿科 和性病临床探 索的热点之一 , 现将相关资料综述如下。

若 V 1 V 2培养有 菌, P 及 V 3无菌, B 及 B ES B 可 排除前列腺炎 。若 V 1 V 2 B 和 B 仅有少量菌, E S 而 P 有大量菌,  ̄ 3 或 B 的细菌数是 V 1 l 倍 以上 , B的 0 则 是CP B 的特征 ; FX中的 白细胞 ≥l 个/ P且有 若 . i 3 O H,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3 郭乃刚 , 1】 施毕 , 成兴波 , .2 等 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与胰 岛素抵抗 及 胰岛 B细胞功能关 系探讨叨.实用中医 内科杂 志 , 0 ,8 2 4 l 0
()4 5 5:0 .
型与胰 岛素抵 抗关系 的研究 叨.中国中西 医结合 急救杂 志 ,
2 0 ,()2 12 3 0 185:8 - 8 .
【 】 袁肇凯 , 献平 , 2 7 黄 简亚平 , .高脂血 症痰瘀 证候与胰 岛素抵 等 抗 的关 系叨.中国医药学报 ,03l() 6_7 . 20 ,8 : 84 1 84 [ 】 邓银泉 , 2 8 范小芬 , .非酒精性脂肪 肝胰岛素抵抗与中 医证型 等
的关 系叨 浙江 中医杂志 ,0 13 ( :9 2 0 ,6 ) 5 9 3 【 】 施 军平 , 2 9 王新光 , 国强 , .脂 肪肝辨证 分型与胰 岛素抵抗 娄 等
合现代 医学对于慢性前列腺炎认 识的基础上 , 强调 局部 瘀 还

物造模研究 的结果 表明 ,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有
其独特 的优势 和疗效 , 在缓解症 状 、 消除炎症方 面取得了 良
好 的效果 。 笔者兹就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
展作 如下综述 。
+ — 一 — 一 — 一 一 + + +
1 病理机制方面的研 究
中 医认 为慢 性前 列腺 炎为湿热 蕴结下焦 , 瘀浊阻滞 , 耗 伤肾精等所致 。 对其发病原 因, 多认为与思虑过度 , 大 精气耗 损, 肾气亏虚 , 精室不能 内藏 , 精离其位 ; 因湿热 下注 , 或 邪恋
精室 , 气滞壅阻或 因房劳过频 , 忍精不泄 , 流注 , 败精 以及湿 热不清 , 相火不济而致精道血瘀阻滞【 l 热为本病之标 , 1 。湿 肾 虚为本病之本 , 气滞血瘀为本病进一步发展的病理反I 现 代 1 5 。 医家对慢性前列腺炎 的治疗 多从湿热 、 气滞 血瘀论 治 , 结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前列腺骨构图
慢性前列腺炎归属于“精浊”范畴。一般认为 本病病位在下焦,在脏与肝肾关系密切,由于各 种原因导致湿热之邪蕴于精室,经络阻塞,气血 瘀滞,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虚为本,湿热蕴结, 气血淤滞为标。临床所见常常是虚实夹杂之证, 病之初期多以实证为主,病久则以虚证多见。 •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位隐蔽,病情进展缓慢, 初期症状不一定很显著,常常延误治疗,因而耽 误病情,影响疗效,加之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往 往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 工作,甚至导致夫妻感情危机。慢性前列腺炎的 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现对国内有关治疗慢 性前列腺炎的进展做一概述。
• •
5慢性前列腺炎难治的原因 国内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研究较多,各种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 多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前列腺特殊的解剖形态及患者前列腺囊包周 围瘢痕纤维化的屏障作用、血-前列腺屏障作用,使水溶性、酸性、低离 解常数以及与蛋白结合多的抗生素不易进入前列腺上皮,使多数 抗生素 在前列腺组织内达不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其次是前列腺复杂的菌群和耐 药性。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证实,细菌和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感染与前列 腺炎密切相关,在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细菌和解脲支原体都有较 高的检出率。王为服等分析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 抗生素滥用,耐药菌株增殖,外来菌侵袭,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病原 体再次感染及前列腺液淤积,可能是导致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 王和等对14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微生物分离与药敏试验,证实前列 腺内有多种微生物感染,绝大部分为条件致病菌或非病原耐药菌或多重 耐药性微生物,其中细菌占80%,革兰阳性菌占92%,革兰阴性菌占 7.8%,真菌占4.1%,支原体占14.8%,衣原体占0.8%,是机体抵抗力下 降或抗生素药物滥用导致前列腺微生物生态紊乱而发生的前列腺症状, 是导致前列腺炎难治的关键因素。此外患者存在长期精神压力,疲劳过 度、饮酒过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之,慢性前列腺炎难治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不能片面强调某一因素,对具体患者应视不同的情况加以分析, 而采用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
• 4.2.4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丰富的经验。 一般以辨病治疗与辩证治疗为基础,但偏重辩证施治。慢性 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没有固定的症候群。陈亦人 教授认为湿热是标,肾虚是本,瘀血是进入慢性过程的进一 步的病理反应,中虚是湿热伤脾的必然结果,或系脾虚所致, 或系肾虚及脾之故。故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5个证型诊治。 (1)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为主,方选程氏萆薢分清饮加 减。(2)瘀血型。治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王不留行汤。 (3)中虚型。治宜补中益气为主,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肾虚型。治宜补肾涩精,方选菟丝子丸加减。(5)混 合型。治疗以菟丝子丸为主,加入上述相应证型的方药,并 配合中药坐浴药物,苦参20g、龙胆草20g、黄芩20g、黄柏 20g、制乳香20g、制没药20g。中成药:前列回春胶囊、前 列通瘀胶囊、百仁奇胶囊、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 肾气丸等。
• 4.2其他治疗 • 4.2.1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按摩可将腺体内积留的炎性分泌 物排出体外,减轻前列腺淤血,每周1次,连续6次。 • 4.2.2前列安栓:主要成分是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为主的异 啉类生物碱,它具有阻断炎性介质形成,减少组织间炎性 细胞浸润以及α受体阻滞作用,使炎症消退,减轻尿道阻 力从而缓解前列腺炎症状。每日1次,每次1粒,每晚睡前 塞入直肠内,30日为一疗程。贾金铭等采用前列安栓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410例,随机分组单盲对照。结果:治疗组 总有效率86.8%,对照组66%。前列安栓对改善临床症状 疗效肯定。 • 4.2.3热水坐浴:热水坐浴可减轻腺体淤血,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引流,促进炎症吸收。每日1次。
• 3.3体外射频热疗:高频透热治疗是近年兴起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 新方法。体外高频热疗波长较微波的频率低,波长较长,穿透能 力强,能均匀地穿透人体直达于电场中央的前列腺及盆底组织, 高频热的作用可增强血循环,加强组织代谢,降低结缔组织张力, 增强免疫力,这对于缓解盆底肌肉及尿道括约肌痉挛,清除致敏 物质,改善症状均有好处。前列腺组织在高频热的作用下,血管 扩张,血流加快,代谢废物、渗出物、致痛和诱发炎症的化学物 质及毒素排出加速,新陈代谢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结 果减少局部刺激,利于炎症消退,促进前列腺组织愈合。有资料 显示,热疗还能破坏α受体,减少尿流阻力,减轻尿液反流,从 病因上起到治疗作用。 • 张滨等应用体外高频热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对照组常规 口服抗生素,疗程2个月。高频热疗组治愈率达16.7%,好转率 73.3%,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王爱民等应用体外高频热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60例,分为治疗 组100例热疗加口服依诺沙星,对照组60例单纯口服依诺沙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分别是68.8% 和40%。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总有效率分别是 55.9%和40%。不良反应:个别肥胖病例可出现上腹部脂肪硬结, Ⅰ-浅Ⅱ度灼伤,不需特殊处理,7-10天可自愈。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 克 龙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 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犯前列腺或其他原因导致 前列腺的慢性炎性病变。慢性前列腺炎可由急性 前列腺炎治疗不彻底迁延所致,也可以是一发病 即为慢性者。慢性前列腺炎既有细菌性前列腺炎, 也有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高, 据有关资料统计,约占泌尿男科门诊病人的60% 以上。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症状有:会阴、小腹 等部位胀痛、尿频、尿急、尿道不适、尿道滴血 等,具有病程冗长,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 难愈等特点。病情反复不愈时可出现阳萎、早泄、 不育、神经衰弱等并发症。
•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①对检出细菌及病原体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 选择敏感药物的同时应考虑抗生素的药动力学。 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疗4-12周可停止治疗,部分改 善的要继续用一段时间。②未检测出细菌及病原 体的慢性前列腺炎,应采用理疗、中医中药、消 炎、解痉、补充锌剂、辅以维生素等综合治疗, 因属非感染性炎症,抗生素最多使用4-6周即可停 药,不必长时间使用。③精神症状较严重者配合 心理治疗。④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及不正常的性 生活。
• 4其他药物与治疗 • 4.1其他药物:舍尼通:具有抗感染、消肿作用,并能舒张膀胱逼 尿肌的收缩和松弛尿道平滑肌,对会阴痛、腰骶痛、阴囊痛及尿 频、尿急有缓解作用。每日2次,每次1片,持续使用2个月。李宁 枕等采用口服舍尼通,以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方法,对115例慢性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等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总有效率为 82.1%,无不良反应,可改善疼痛不适症状、排尿症状,改善生活 质量,减少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哌唑嗪:2-4mg,每日1-2次。 高特灵:为长效α1受体阻滞滞,每日2mg,每晚睡前服。邓阴云 等应用高特灵与安定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组125例,口服 高特灵和安定。对照组125例,口服安慰剂。治疗4周,结果治疗 组治愈60例,好转49例,无效16例,安慰组好转26例,无效99例。 哌唑嗪与高特灵能导致急性体位性低血压和阳痿,临床上使用时 应注意。泌尿灵:能直接松驰平滑肌,对缓解盆底肌肉及尿道外 括约肌痉挛,解除功能性梗阻,改善尿流动力学有效。每次75mg, 每日3次,14日为一疗程。消炎痛:能清除活性氧成分,减轻炎症, 缓解疼痛,每次25mg,每日3次,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 前列腺解析图
•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
• 3.1直肠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法: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在病变 的前列腺内能有较高的浓度,进而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卢存 国等应用直肠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6例, 于直肠内直流电导入利福平和锌;对照组102例,口服氟哌酸 胶囊;治疗愈分别是47.3%和24.5%。 • 3.2微波治疗:微波热疗能使前列腺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 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促使前列腺水肿 和炎症吸收。张利民应用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其中随 访37例,主观好转率为84%,前列腺液常规好转率为72%,前 列腺液细菌培养阴转率67%。钦元根报到直肠微波加中药前列 腺汤内服治疗89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达84.19%。林芝等用射 频仪配合环丙沙星治疗3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7.2%。体内射 频热疗仪存在着损伤尿道黏膜引起尿血,素
• 复方新诺明(TMP-SMX)被认为是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 效果较佳的药物之一,常用剂量为双倍量口服,每日2次,持续服416周,治愈率可达30-40%。喹诺酮类具有脂溶性高,分子量小,且 与蛋白结合率低,离解度高,能渗透前列腺组织的特点,对各类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很适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其 他如阿奇霉素、美满霉素都具有高水平的组织穿透力,半衰期较长, 且对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均有较高的活性,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 治疗。林瑞奋等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试 验组36例,口服司帕沙星,每日2次,每次0.5g。结果试验组与对照 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7.8%和51.89%。张斌等应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 星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4例,并设对照组32例,应用氧氟沙星联合 复方磺胺异噁唑。治疗4周后试验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9%和 62%,病菌清除率分别为81%和67%。认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 合应用具有较佳疗效,且服药方便,不良反应少。
• 2前列腺包膜内注射 前列腺包膜内注射
• 临床上常采用会阴注入法、直肠注入法、耻骨上穿刺法,其中经 会阴注入法最为常用。前列腺包膜内注射在前列腺组织内达到有 效的药物治疗浓度,所选用的抗生素依据药敏试验而选定,无需 考虑抗生素的药物动力学。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副作用为 血尿、穿刺时疼痛、前列腺组织坏死、排尿困难、前列腺脓肿, 这些副作用在临床中较少发生。孟凡强等用头孢三嗪加地塞米松 和利多卡因经会阴前列腺包膜内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2例,治 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85.7%。肖龙明应用两组药物经会阴注 射治疗,其中A组63例,用透明质酸酶加地塞米松10mg加敏感抗 生素加1%普鲁卡因5ml。B组58例,用敏感抗生素加1%普鲁卡因 5ml。两组均每周注射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两组不应用其 他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A组与B组治愈率分别为31.8%和 24.1%,总有效率分别是88.9%和60.3%。此法是治疗难治性慢性 前列腺炎方法之一,在其他治疗方法失败后可考虑使用,主要副 作用为血尿、血精,暂停房事后3-5天内自行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