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如何确定
公差配合尺寸的定义

公差配合尺寸的定义一、公差配合尺寸的定义公差配合尺寸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机械制造等领域里,为了让零件之间能够很好地装配到一起而存在的一种尺寸关系。
1. 公差公差就像是给一个尺寸规定了一个可变动的范围。
比如说你要做一个轴,不可能把它的直径做到绝对精确的一个数值,总会有一些误差。
这个误差的允许范围就是公差。
就像我们去买衣服,衣服的尺码也不是只有一个绝对精确的值,而是有个范围,S码可能是适合某个胸围、腰围范围的人穿,这个范围就有点像公差的概念。
公差包括上偏差和下偏差。
上偏差就是尺寸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下偏差就是尺寸允许的最小变动量。
比如说一根轴的直径设计尺寸是50mm,上偏差是 +0.1mm,下偏差是 -0.05mm,那么这根轴的实际直径在49.95mm到50.1mm之间都是合格的。
2. 配合配合就是不同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呢,就像是轴和孔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想象一下,你把一根小棍(轴)放到一个大一点的洞里(孔),小棍可以在洞里轻松转动,这就是间隙配合。
比如自行车的脚踏轴和车架上的孔之间就是间隙配合,这样脚踏才能灵活转动。
过渡配合是介于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之间的一种状态。
轴和孔的公差带相互交叠,可能有时候是有一点间隙,有时候又有点过盈。
就好像一个稍微有点紧但又不是特别紧的塞子塞到瓶子里的感觉。
过盈配合就不一样啦。
过盈配合是轴的实际尺寸比孔的实际尺寸大,要把轴硬塞进孔里。
就像火车的车轮和车轴之间就是过盈配合,这样才能保证车轮和车轴紧密连接,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不会松动。
3. 尺寸这里的尺寸就是零件的长度、直径、宽度等各种度量值。
这些尺寸是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的,并且要考虑到公差和配合的关系。
比如说一个发动机的缸体和活塞,活塞的直径尺寸和缸体的内径尺寸就要根据它们之间的配合要求来确定公差范围,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公差配合尺寸在现代工业制造中可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公差配合尺寸设计得不合理,那零件可能就装配不上,或者装配上了也不能正常工作。
孔和轴配合公差计算公式

孔和轴配合公差计算公式在机械制造领域,孔和轴的配合公差计算可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
这就好比我们搭积木,得把每一块的尺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让整个结构稳稳当当。
先来说说啥是孔和轴的配合公差。
简单来讲,就是孔和轴装配在一起时,为了保证它们能正常工作,所允许的尺寸差异范围。
比如说,一个轴要插进一个孔里,轴不能太粗,不然插不进去;也不能太细,不然就松松垮垮没作用啦。
那这配合公差咋算呢?其实有一系列的公式和方法。
这就像是解开一道复杂的数学谜题。
咱先瞅瞅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就是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偏差。
这就好比给我们的尺寸差异定了个起点。
比如说,H 偏差,它的下偏差就是 0 ,这就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基准。
然后再看标准公差等级。
这标准公差等级就像是给尺寸差异的大小划分了不同的档次。
等级越高,公差越小,尺寸精度就越高。
计算公式嘛,比如说孔的上偏差 ES = EI + IT ,轴的上偏差 es = ei+ IT 。
这里的 EI 、 ei 是下偏差, IT 是标准公差。
举个例子吧,就说我之前在工厂实习的时候,有一次要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就涉及到孔和轴的配合。
那时候,师傅给了我图纸和尺寸要求,让我计算配合公差。
我拿着尺子量啊算啊,紧张得不行,就怕算错了。
最后好不容易算出来,加工出来的零件装配起来效果还不错,那一刻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在实际操作中,还得考虑到各种因素,像零件的工作环境、使用要求等等。
比如说,如果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零件,那配合公差就得留得大一些,不然热胀冷缩可能会导致零件卡住或者松动。
而且,现在的制造技术越来越先进,对于孔和轴配合公差的计算和控制也要求越来越精准。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孔和轴配合公差的计算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多实践多总结,就能轻松应对,为制造出高质量的零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在面对孔和轴配合公差计算的时候,都能像解题高手一样,准确无误,游刃有余!。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原则

孔公差带: 20×27+3 = 543 (J6、J7、J8) 轴公差带: 20×27+4 = 544 (j5、j6、j7、j8)
基轴制有47种常用配合,13种优 先配合 。
基孔制中有59种常用配合,13种 优先配合。
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标注中,用标准号和公差等级符号表示。
二、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原则:实质上是尺寸的精度设计。
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
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实际上就是圆柱结合 的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它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中 至关重要的一环,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是否恰当, 对机械的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 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包括:
配合制的选用 公差等级的选用 配合的选用
3.非基准制配合的采用
公差等级的选用
1.依据:TD+Td≤Tf 2.选择原则: 1)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较低的公 差等级或较大的公差值。 2)满足GB推荐的公差等级组合规定。(工艺等价) 对于基本尺寸≤500mm有较高公差等级的配合,因孔比 同级轴难加工,当标准公差≤IT8时,国标推荐孔比轴 低一级相配合,使孔、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但对 >IT8级或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因孔的测量精度 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孔、轴同级配合。 3.方法: 1)计算 — 查表(下面将举例说明) 2)类比法:参照类似的机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 求的经验资料,进行比照。(常用方法)
配合制的选用
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2.基轴制的选择 (1)直接使用有一定公差等级(IT8~IT11)而
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钢材是按基准 轴的公差带制造)制作轴。若需要各种不同的配合 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实现。这种情况 主要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精心整理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1234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6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
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零线上方偏差为正;零线下方偏差为负。
公差带是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的区域宽度和位置是构成公差带的两个要素。
为了简便地说明上述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在实用中一般以公差带图表示。
公差带图是以放大图形式画出方框的,注出零线,方框宽度表示公差公差值大小,方框的左右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确定。
为区别轴和孔的公差带,一般用斜线表示孔的公差带;用加点表示轴的公差。
7、标准公差与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公差是国家标准所列的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标准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18,表示标准公差,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公差等级,其中IT01级最高,等级依次降低,IT18级最低。
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标准公差等级愈高,标准公差值愈小,尺寸的精确程度愈高。
国家标准将500mm以内的基本尺寸范围分成13段,按不同的标准公差等级列出了各段基本尺寸的标准公差值,见表82孔、轴(1(2。
公差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1、了解两个术语:1)标准公差: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数值可以根据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在标准公差数值表上查得。
(公差没有正负,不能是零)2)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共分20级,IT01—IT18高←───公差等级─────低IT01、IT0、IT1、IT2.............IT18小 ̄───标准公差值───→大2、确定公差带的两个基本要素:1)、大小要素:由标准公差确定2)、位置要素:由基本偏差确定基本偏差: 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的作用是确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由于公差带的位置不同就可得到不同的配合,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新国标就将这些确定公差带位置的基本偏差进行标准化,构成了一个基本偏差系列(共28种)孔/轴基本偏差代号A.a B.b C.c CD.cd D.d E.e EF.ef F.f FG.fg G.g H.h J.j JS.js K.k M.m N.n P.p R.r S.s T.t U.u V.v X.x Y.y Z.z ZA.za ZB.zb ZC.zc__孔的公差带代号↓例:¢20H7↑↑_公差等级代号(大小要素)│__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位置要素)3 配合:孔的尺寸减轴的尺寸的代数差1)间隙配合(X 都为正值)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小间隙︱ A.a—H.h属间隙配合2) 过盈配合:(Y都为负值)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配合公差=︱最小过盈-最大过盈︱ P.p—ZC.zc属过盈配合3) 过渡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大过盈︱ J.j K.k M.m N.n属过渡配合例题¢50+0.025 、0的孔与¢50+0.018,+0.002的轴配合,求最大间隙,最大过盈和配合公差Xmax=孔的最大-轴的最小=50.025-50.002=0.023mmYmax=孔的最小-轴的最大=50-50.018=-0.018mm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大过盈︱=︱0.023-(-0.018)︱=0.0414 最大实体状态 MMC孔或轴具有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原则

二、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计算法选择配合 若两工件结合面间的过盈或间隙量确定后,可以通 过计算并查表选定其配合。根据极限间隙(或极限过 盈)确定配合的步骤是: 1) 首先确定基准制, 2) 根据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计算配合公差, 3) 根据配合公差查表选取孔、轴的公差等级, 4) 按公式计算基本偏差值, 5) 反查表确定基本偏差代号, 6) 校核计算结果。
活塞 连杆 过渡配合 活塞销 + 0 _ m6 H7 g6 m6
+ 0 _
fD
G7
M7
h6
M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间隙配合
教材图2-16基准制选择示例(一)
fD
过渡配合
(4)与标准件配合的基准制选择 若与标准件(零件或部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 基准件、来确定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 如平键、半圆键等键联接,由于键是标准件, 键与键槽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滚动轴承外圈与箱 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 合应采用基孔制。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原则:实质上是尺寸的精度设计。
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
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实际上就是圆柱结合 的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它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中 至关重要的一环,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是否恰当, 对机械的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 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包括:
配合制的选用 公差等级的选用 配合的选用
配合制的选用
二、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配合种类的选择 本质:在确定了基准制的基础上,根据使用 中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及变化范围,选定非 基准件的基本偏差代号。有的配合同时确定基 准件与非基准件的公差等级。 方法:1.计算法 2.试验法 3.类比法
二、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公差配合,如何确定基轴制还是基孔制?

公差配合,如何确定基轴制还是基孔制?优先选用基孔制:优先选用基孔制主要是从工艺上和宏观经济效益来考虑的。
选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孔用定值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目。
在下列情况下应选用基轴制:(1)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有不同配合要求。
例如,发动机的活塞轴与连杆铜套孔和活塞孔之间的配合。
根据工作需要及装配性,活塞销与活塞采用过渡配合,而与连杆铜套孔采用间隙配合。
所示,销轴将做成阶梯状。
(2)直接使用有一定精度(IT8~IT11)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钢材是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做轴。
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各种不同的配合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实现。
这种情况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
(3)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比同级孔要困难,因此在仪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电工程中,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钢丝直接做轴,这时采用基轴制较经济。
3、与标准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基准件,来确定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
例如,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而其内圈与轴径的配合则是基轴制。
4、允许采用非基准制配合。
非基准制配合是指相配合的孔和轴,孔不是基准孔H轴也不是基准轴h的配合。
最为典型的是轴承盖与轴承座孔的配合。
在箱体孔中装配有滚动轴承和轴承盖,有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合是基轴制配合,箱体孔的公差带已由此而确定为J7,这时如果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坚持用基轴制,则配合为J/h,属于过渡配合。
但轴承盖需要经常拆卸,显然应该采用间隙配合,同时考虑到轴承盖的性能要求和加工的经济性,轴承盖配合尺寸采用9级精度,最后选择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为J7/f9。
公差等级的选用一般采用类比法,也就是参考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资料,进行比较选用。
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是指孔和轴加工难易程度应相同。
在常用尺寸段内,对间隙配合和过渡配合,孔的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级时,轴比孔应高一级,如H8/g7,H7/n6。
公差配合知识(重点整理)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9、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10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1、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11、间隙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
起重机吊钩的铰链 带榫槽的法兰盘 内燃机的排气阀和导管
滑轮与轴的配合 内燃机主轴的配合
齿轮轴套与轴的配合 钻套与衬套的配合
12、过渡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
车床尾座的顶尖套筒的配合 带轮与轴的配合
刚性联轴节的配合 蜗轮青铜轮缘与轮辐的配合
13、过盈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
连杆小头孔与衬套的配合 联轴节与轴的配合
火车车轮与钢箍的配合
14、零件图上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
15、装配图上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
16、标准件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
2、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下图:
3、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差配合的类型分为三种:间隙配合(原称:动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原称:静配合)。
2、间隙配合——轴与孔之间有明显间隙的配合,轴可以在孔中转动
3、过盈配合——轴与孔之间没有间隙,轴与孔紧密的固联在一起,轴将不能单独转动
4、过渡配合——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有有可能出现间隙,有可能出现过盈,这样的配合可以作为精密定位的配合
5、当轴需要在孔中转动的时候,都选择间隙配合,要求间隙比较大的时候选
H11/c11(如:手摇机构),要求能转动,同时又要求间隙不太大就选择H9/d9(如:空转带轮与轴的配合),若还要精密的间隙配合就选择H8/f7(如:滑动轴承的配合)
6、如果希望轴与孔固联在一起,要转动则一起转动,要承受载荷就一起承受载荷,可以选择过盈配合,小过盈量的配合可以传递比较小的力,施加较大的力就会让轴与孔发生转动,装配可以用木榔头敲击装配,配合类型H7/n6,大过盈量的配合可以专递较大的力,一般用压力机进行装配,或者用温差法进行装配,例如:火车轮的轮圈与轮毂的配合就是用温差法进行装配的过盈配合,配合类型
H7/z6
7、需要精密定位,又需要能拆卸时,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孔的配合可以选择H7/js6,或者H7/k6
什么是配合?什么是间隙、过盈、过渡配合?
答: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冲压模的固定板和凸模的配合间隙一般取过盈配合,从0~-0.02mm。
退料板如果还要起定位、导向的作用时,退料板和凸模的配合间隙一般小于凸模和凹模的配合间隙。
如果只是单纯的起到退料作用时,配合间隙可以取的大一些。
随便取,1mm,2mm都可以。
至于凸模和凹模的间隙则要根据所要冲压的材料的厚度来取,材料厚度在0.1~0.4mm之间的间隙取0.01mm;材料厚度在0.4~1.2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7%;材料厚度在1.2~2.5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9%;材料厚度在2.5~4mm之间的间隙取料厚的12%;材料厚度在4~6mm之间的间隙取15%。
以上的数值是软钢、黄铜的间隙值,如果是硬钢的话,间隙值还要比这些数值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