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3例诊治体会(一)

合集下载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困扰患者的重要问题之一。

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患者情况分析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通常情况下会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热、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由于肠穿孔导致的肠道内容物外溢,会导致全身性感染和中毒,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评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二、护理措施1. 及时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口唇湿润度等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异常情况。

2. 维护呼吸道通畅:由于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腹胀等症状,影响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呼吸道清洁,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3. 控制感染:肠穿孔后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伤口的护理,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及时发现并处理创面感染等并发症。

4.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肠穿孔后,患者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情况,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补液和电解质平衡调节,保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

5. 疼痛管理:肠穿孔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腹痛,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6. 营养支持:由于肠穿孔后患者可能出现饮食不良或者无法进食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营养评估,及时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7. 心理支持: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来说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三、预防措施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患者出现这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诊治及58例治疗体会

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诊治及58例治疗体会
【关键词】 结肠癌; 结肠穿孔; 诊断; 手术
结肠穿孔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严重并发症,病情急,感染严 重,病死率高,临床发病并不少见。现将我院 200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共收治结肠癌急性穿孔 38 例,占同期结肠癌患者 的 1. 54% ( 38 /247) ,高于鲁智[1]报告 1% ( 4 /417)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男 21 例,女 17 例,年龄 55 ~ 73 岁,平均 63. 5 岁。升结肠癌 6 例,横结肠癌 4 例,降结肠 10 例,乙状结 肠癌 18 例。高、中分化腺癌( Ⅰ、Ⅱ级) 12 例,低分化腺癌 20 例,粘液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例。结肠动脉根部或( 和) 腹主动脉周围淋巴 结转移 18 例,肝转移 6 例。按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试行方案 ( Dukes) ,Ⅲ期 18 例( DukesC) ,Ⅳ期 11 例( Dukes D) 。 1.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均骤发急腹症,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腹 膜炎。手术前后采集病史,慢性腹痛 22 例; 消化不良 5 例; 粘 液血便 15 例无明确原因贫血、消瘦 6 例。术前体检扪及腹部 包块 4 例; 腹穿抽出脓性液 7 例; 腹部 CT 发现腹部包块 25 例 ( 其中肝转移 6 例; 立位腹平片有膈下游离气体 21 例,癌胚抗 原阳性或定量大于 5 μg / L 20 例。术前临床确诊 25 例,误诊 为急性阑尾炎 8 例和胃穿孔 5 例。急腹症病程最长 74 h,最 短 6 h,平均 16 h。 1. 3 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式 术前抗感染等处理后急诊手术。 术中探查明确后即缝合穿孔灶,及时用大量温蒸馏水冲洗腹 腔,使用多层纱布包裹、覆盖或 FT-H 胶涂癌肿表面,于癌肿 所在肠腔内注入氟尿嘧啶 25 mg / kg,用氟尿嘧啶 0. 5 g 静脉 滴注,关腹前再用温蒸馏水冲洗及氟尿嘧啶浸泡; 根治术 22 例,姑息性切除术 11 例,外置造瘘 5 例。10 例行右半结肠切 除术,一期吻合; 19 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或行乙状结肠切除术, 一期吻合加横结肠造口术; 5 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 双腔造口术; 4 例行降结肠肠单腔造口术; 术后加强抗感染、 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早期进行个体 化疗、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等肿瘤综合治疗。 1. 4 结果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及裂开 6 例,严重肺部感染 2 例,感染性休克 1 例,吻合口瘘 1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 4 例。 围手术期死亡 5 例。 1. 5 预后 出院后共随访 26 例。18 例Ⅲ期患者均行根治 术,5 例存活 48 个月健在,余平均存活 29 个月; 11 例Ⅳ期患 者行姑息切除术后分别存活 16 个月、12 个月、10 个月、9 个 月,余存活均少于 6 个月。根治术和姑息性切除,术后平均生 存期分别为 34. 5 月和 10. 2 月。 2 讨论 2. 1 临床特点和诊断 结肠肿瘤穿孔的发病率据文献报道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接受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下面就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患者病情分析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患者会出现高热、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呈现休克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术后肠穿孔可导致肠道内毒素外漏,可迅速引起中毒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二、护理措施1. 快速复苏:在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的情况下,需要立即进行快速复苏。

包括给予氧疗、静脉输液等措施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 监测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在休克情况下,患者的生命体征会出现明显异常,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3. 及时抗感染治疗: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4. 观察肠道排空情况:监测患者排便情况,观察排便的性状,如有必要可进行肛门指诊,及时发现肠道穿孔的情况。

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补液和调整电解质平衡。

6. 保持患者舒适:对于休克患者,需要保持患者的舒适,包括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舒适、采用适度的体位、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等。

7. 配合治疗: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如需实施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准备,清理手术部位,消毒等工作。

8. 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样非常重要,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注意事项1. 了解患者病史及手术情况:在进行护理工作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及手术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 配合医生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需要配合医生进行,遵循医嘱,按时进行护理和治疗。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结肠癌术后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和护理。

肠穿孔会导致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进入腹腔,引起感染和中毒性休克。

以下是对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描述。

1.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特别注意是否有发热、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感染和中毒性休克的表现。

2. 提供循环支持:中毒性休克时,患者的循环系统收缩,导致血压下降和组织灌流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立即提供血管活性药物,如血管加压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

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以评估血容量和液体平衡情况。

3. 给予适当的抗生素:肠穿孔会引起感染,因此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首先考虑感染的细菌种类和敏感性,然后给予广谱抗生素,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调整。

4. 进行休克治疗:中毒性休克时,患者的纠正休克治疗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液体复苏,以纠正低血压和循环衰竭。

通常使用晶体液体,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体,但在严重休克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胶体液体,如白蛋白。

5. 监测感染指标:定期进行血液培养,以监测病原菌的转变和感染情况的变化。

监测白细胞计数和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有效性。

6. 管理并发症:肠穿孔可能引起腹腔感染和脓肿形成。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腹部,观察是否有腹胀、压痛和腹腔积液等症状。

如果出现腹腔感染的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7. 提供营养支持:术后肠穿孔患者往往无法口服食物,需要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电解质水平,并及时调整和添加相应的营养液和电解质补充剂。

8. 温暖和舒适:中毒性休克患者往往会感到寒冷和不适。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毛毯和保暖措施,以保持患者的体温和舒适。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结肠癌术后肠穿孔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

对于这类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中毒性休克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护理人员应注意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中毒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现酸中毒、低血钙、高血钾等情况,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并及时纠正异常。

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避免出现凝血异常导致的出血。

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及时纠正异常。

针对肠穿孔的处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注意是否有腹胀、腹痛等症状。

避免患者进食,使用胃管吸出胃内液体,适当使用导管引流液体,保证肠道通畅。

护理人员还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饮食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可能存在消化道功能障碍,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调整饮食,适当给予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手术后的肠穿孔伤口疼痛和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其排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对于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在治疗的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预防措施。

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提供医疗巡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合理调整护理措施,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的诊治体会

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的诊治体会

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的诊治体会发表时间:2011-11-09T09:25:17.0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何奇[导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外科诊治策略。

何奇(四川省成都市誉美医院 610000)【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165-02【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外科诊治策略。

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肿瘤所在肠段的一期切除吻合术;3例行一期病灶切除吻合术,近端肠管外置行双管造口术;2例切除肿瘤所在肠段,近端行单腔造口术,远端行封闭术; 2例行单纯性肠造口术。

治愈8例,病死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60%)。

结论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及早诊断及其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均为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并发症肠穿孔外科诊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在临床并非少见,而这些病例中绝大多数为肿瘤晚期的年老体弱患者,一旦发生肠穿孔往往引起严重的腹膜炎,故而诊治棘手,并发症及病死率极高。

我院于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现将其诊治策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

年龄36~82岁,平均65岁。

肿瘤原发部位:位于结肠者6例,其中盲肠1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各2例;位于直肠者4例,其中1例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稍下方,位于直肠上段者3例(均于腹膜反折之上)。

穿孔部位:盲肠1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

乙状结肠2例,直肠4例(均为腹膜反折以上穿孔),于肿瘤部位发生穿孔者7例,邻近梗阻部位者2例,远离梗阻部位者1例。

就诊时主要表现:本组病例中有8例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其中3例合并感染性休克,另2例仅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

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结肠癌术后肠穿孔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容易导致中毒性休克。

本文以一例结肠癌术后肠穿孔并发中毒性休克的患者为例,探讨了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

通过分析肠穿孔后中毒性休克的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及时监测患者情况、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以及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文章强调了护理策略的重要性,指出对该类患者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肠穿孔后中毒性休克的临床护理,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临床护理、危险性、护理措施、监测、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处理、护理策略、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消化系统,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结肠癌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手术后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肠穿孔后的中毒性休克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以帮助其恢复健康。

中毒性休克是一种生命威胁性极高的疾病,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而肠穿孔则是导致中毒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在此情况下往往伴有高热、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紧急抢救和专业护理。

对于肠穿孔术后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监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的预防也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重视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分析并总结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肠穿孔后中毒性休克的危险性及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际操作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探讨患者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寻求更有效的护理策略,提高结肠癌术后肠穿孔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水平,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肠癌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

结肠癌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
广 西 中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普外科 ( 3 0 3南 宁) 5 02 刘祖军 唐乾 利 伍松 合
■ 薹 目的 探 计蛄 精瘫 惠性 穿孔 惠者 的怙庳诊 治噩 其 疔嫂 。方 涪 总蜡 1 §例 蜡朋 瘫 惠性 穿孔 惠者的 临靡 特点 、 手术 方 芄和预 后 t 折 怙靡诊 舟 断和 囤手术 卉见 亡 、 术后 生存期 的相 关 因素。 l幂 术 苜 确诊 8倒 诊 u 书 强手 术期 是 亡 5制 . 治 苯和姑 息性切 跨 木蠡平 均 生存期 旁 剐 宣 误 I 根 冲3. 4 5月和 1 . 2 2月。螬 论 早期 诊新 、 积枉手 术 、 理术 式和 综合 洁疗是 辟l 旨 诋躅手 术期病 兄率 和延 长末后 生 存期的 重要 因素 。 戋■调 蜡 脯 癌 ; 蛄 脯 穿 孔 ; 诊 断 i 手 术
d e p r p r tv l . Th v r g u v v l a t r r d c l a d a l tv r s c in id e i e a i e y o e a e a e s r ia s fe a ia n p l a i e e e to we e 4 a d 2 mo t s i r 3 .5 n 1 .2 nh , r s e tv l . n l so r y d n s s tme y o e a i n a i h l p r tv a t r n o r h n i et e t n r e p c iey Co c u i n Ea l mg o i , i l p r t ,r t a e a ie p te n a d c mp e e sv r a me tR e o o o
Col g ( 3 0 3N a n n le e 5 0 2 n i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3例诊治体会(一)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感染性休克处理方法。

方法对3例结肠癌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回顾性总结,术前积极抗休克、加强抗感染及支持对症治疗,正确的手术方式双腔造瘘,二期手术切除肿瘤。

结果均手术证实结肠癌并急性穿孔,经治疗后3例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

结论结肠癌穿孔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积极治疗措施,简捷有效手术可降低本病死亡率,术后积极治疗有望患者得到较长时间生存。

【关键词】结肠癌穿孔感染性休克
结肠癌并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是结肠癌晚期的一种合并症,积极治疗措施,简捷有效手术方式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我院从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了结肠癌并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3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

年龄52岁-70岁。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

用力排便腹痛突然加重2例,非用力排便腹痛突然加重1例。

腹胀逐渐加重1例,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2例。

术前均伴感染性休克。

体征特点:BP90-100mmHg/50-60mmHg,P100-125次/分。

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满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

X线示腹腔积气,膈下游离气体2例,腹穿:稀质粪便。

术前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结肠穿孔。

治疗方法积极抗休克治疗,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穿孔2例,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

漏出1500-2500ml,行横结肠降结肠双腔造瘘,二期切除肿瘤。

术中行腹腔冲洗,肠道灌洗,抗休克,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2结果
均手术证实结肠癌并急性穿孔,经治疗后3例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

3讨论
结肠癌并急性穿孔是结肠癌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3%-5%,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1%1-3]。

穿孔的原因主要两个(1)、肿瘤生长占据整个肠腔致肠壁局部缺血、感染坏死,引起全层肠壁溃烂4]。

(2)、由于回盲瓣原因,与肿瘤之间形成类似闭袢性肠梗阻,可造成结肠近端肠段扩张而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继而穿孔。

(3)、乙状结肠肠段的肠腔相对狭窄,如有癌肿易致肠梗阻,使肠腔内压升高导致穿孔。

本组病例均符合上特点。

结肠癌好发病灶多位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占发病者50%以上5]。

已明确诊断结肠癌而穿孔者少见。

患者往往忽视病情而使病程进展期。

多为发生穿孔后剖腹探查才发现结肠癌,本组病例均为此种情况。

追问病史本组病史发病前均有程度腹胀、排便习惯的改变或排粘液便。

因此老年人有上特点时仔细检查,必要时做肠镜尽早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