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售后租回是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售后租回是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售后租回是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售后租回,是企业盘活资⾦的⼀种⼿段。

企业把正在使⽤的固定资产卖出去收回价款,以解决急需的资⾦。

然后⼜将固定资产租回来继续使⽤,实际上在此过程中固定资产并没有离开原企业。

这类似于把资产作“抵押”或“典当”。

当然,这样做是要付出⼀定代价的,即给出租⽅⽀付租⾦、利息和⼿续费等,同时也给出租⽅所拥有的资⾦提供了增值的机会。

所以,售后租回交易是⼀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

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销售价格和⽀付的租⾦是相互关联的,在实际⼯作中是通过⼀揽⼦谈判的⽅式,⼀并计算出来的。

所以,资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是⼀笔业务。

基于此,出售资产的损益应按期进⾏摊销,⽽不应确认为出售当期的损益。

如果将售后租回损益⼀次确认为出售当期损益,可能会产⽣操纵各期利润的现象。

如果售后租回交易属于融资租赁,这种交易实质上转移了出租⼈所保留的与该项资产的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所以,是出租⼈提供资⾦给承租⼈并以该项资产作为担保。

基于此,售价与资产账⾯价值之间的差额,在会计上均未实现,其实质是,售价⾼于资产账⾯价值实际上是在出售时⾼估了资产价值,售价低于资产账⾯价值实际上是在出售时低估了资产价值。

所以,承租⼈应将售价与资产账⾯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递延,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分摊,作为折旧费⽤的调整。

售后租回交易属于融资租赁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出售资产时,按其账⾯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按其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

对已收到出售资产的价款,借记“银⾏存款”科⽬,并转销固定资产清理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按借贷双⽅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科⽬。

各期根据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分期摊销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时,借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科⽬,贷记“制造费⽤”或“管理费⽤”、“营业费⽤”科⽬。

若是分期摊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失,则借记“制造费⽤”或“管理费⽤”、“营业费⽤”科⽬,贷记“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科⽬。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风险保证金的账务处理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风险保证金的账务处理

融资租赁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而售后回租则是指企业在融资租赁期满后将资产售出并立即租回。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账务处理和风险保证金的问题。

本文将就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风险保证金的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1.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的基本流程融资租赁售后回租是指企业在融资租赁期满后将资产售出并立即租回。

具体流程如下:企业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按合同规定支付首次租金和风险保证金;在融资租赁期满后,企业将资产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并与其签订回租合同;企业按照回租合同支付租金,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将资产购回。

2. 风险保证金的账务处理风险保证金是指企业为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各项义务履行所提供的担保。

在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风险保证金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企业应当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风险保证金,并在合同期满后及时返还;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将收到的风险保证金进行专门账户核算,并及时报告企业;在合同期满后,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将返还的风险保证金进行确认,并在账务上进行相应的处理。

3. 风险保证金的管理在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风险保证金的管理至关重要。

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保证金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流程、使用范围、保管要求等方面的规定,确保风险保证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保管。

4. 风险保证金的风险控制在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风险保证金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资金挪用、账目不清等。

应当建立风险保证金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风险保证金的监管和审查,防范各类风险发生。

5. 结语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的风险保证金是整个交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账务处理和管理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控制,才能确保风险保证金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管理。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中,风险保证金的处理不仅涉及到企业和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账务关系,还涉及到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为了避免风险保证金所涉及的账务处理出现错误或违规行为,相关部门需要对风险保证金的账务处理进行严格监管,并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流程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流程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流程(一)和出租人(承租人)签订协议,将自有固定资产(须是使用过的)出售给购买人(出租人),分两种情况:1 、出售价高于资产帐面净值(溢价出售):( 1 )承租人将拟出售的自有固定资产转为清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 科目。

( 2 )和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借记“银行存款” 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科目。

2 、出售价低于资产帐面净值(折价出售):(1 )承租人将拟出售的自有固定资产转为清理,借记“ 固定资产清理” 、“ 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 )和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借记“ 银行存款” 科目,“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

(二)承租人和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资产租回,承租人按资产帐面净值和应付租赁款的现值(折现率顺序依次为:内含利率、合同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较低者作为资产入帐价值,借记“ 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科目,按应付未付租息等,借记“ 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按融资租赁合同附表中应付租金总额,贷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

(三)在租赁合同签订时,承租人一般应向出租人支付租赁标的物 20—30% 作为租赁保证金,借记“ 其他应收款” 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

保证金用于支付最后一期或几期租金,借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贷记“ 其他应收款” 科目。

(四)在租赁期内,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借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

将租金中所含租息部分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 财务费用” 科目,贷记“ 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

(五)承租人计提折旧,分两种情况:1 、合同约定期末将租赁标的物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按正常使用年限计提折旧,借记“ 制造费用”(工业企业,通过它进入生产成本)、“ 营业费用”(服务性企业)、“ 管理费用” 等科目,贷记“ 累计折旧” (折旧基金)科目。

新租赁准则固定资产售后回租账务处理

新租赁准则固定资产售后回租账务处理

新租赁准则固定资产售后回租账务处理售后回租是一种特殊的租赁业务,涉及到租赁公司、承租人和供货方三方当事人。

在新租赁准则下,售后回租业务的财税处理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本文将介绍售后回租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一、售后回租业务的定义售后回租业务是指租赁公司向承租人提供资金,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然后将固定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并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公司再将固定资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

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有权按照约定价格购买固定资产,从而完成售后回租的交易。

二、售后回租业务的账务处理根据新租赁准则,售后回租业务的账务处理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租赁公司提供资金购买固定资产,将固定资产记为“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将借款记为“长期借款”科目。

2. 租赁公司将固定资产出售给承租人,将收到的款项记为“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将固定资产的成本记为“出售固定资产”科目。

3. 租赁公司与承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租赁合同记为“融资租赁合同”科目,同时将承租人支付的租金记为“租赁收入”科目。

4. 在租赁期内,租赁公司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将折旧费用记为“折旧费用”科目。

5. 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有权按照约定价格购买固定资产,租赁公司将收到的款项记为“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将出售固定资产的成本记为“出售固定资产”科目。

三、售后回租业务的税务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售后回租业务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税务处理:1. 租赁公司购买固定资产时,需要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2. 租赁公司出售固定资产时,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3. 承租人支付租金时,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4. 租赁期满后,承租人购买固定资产时,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售后回租业务是一种特殊的租赁业务,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财税处理。

售后回租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售后回租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售后回租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售后回租和融资租赁,听起来像是会计界的一对“亲戚”,但其实它们之间有些微妙的差别。

首先啊,售后回租说白了,就是你先把自己的资产卖掉,然后又从卖家那儿租回来。

这种操作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猫腻”,但实际上它是为了让企业暂时“变现”资产,同时又能继续使用这些资产。

这种方式,就像是把家里的电视卖了,卖给朋友,然后再租回来,照样看电视。

这其实就是一种财务上的“智慧”操作,企业可以用这笔钱去做其他的投资,资金的灵活性更强了。

不过,这种做法其实挺考验会计的技术水平,如何在账面上划分出“卖”和“租”的边界,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会计活儿,得心应手,才能“操作无误”。

再说说融资租赁嘛,这就有点儿像是咱们平常去银行贷款买车,银行看中你有能力还款,于是愿意把车“借”给你。

虽然你拿到了车,可车的“名义”还是银行的,直到你把款项还清了,车才真正属于你。

这种融资租赁,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通过租赁公司租到设备,设备的所有权最终可能会转移给企业。

可是这里面有个窍门,设备的实际所有权往往是“挂在空中”的,租赁期满之前,设备的所有权还是租赁公司那边。

你知道的,商家总是想着如何让自己不“亏本”,所以这笔交易的背后其实是种资金和资产的“双重游戏”。

如果按会计的标准来看的话,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上,企业得把这个租赁设备的“使用权”当做资产来处理,毕竟,企业有了使用权,某种程度上也能享受这设备带来的利益。

但是,别看这两个概念看上去差不多,操作起来可得小心。

售后回租不一定会把设备的所有权转移给企业,而融资租赁在租赁期间,设备的所有权依旧在租赁公司那里。

这样的话,售后回租的操作,它就能让企业依旧保有这些资产的使用权,没让这些资产完全“消失”,而融资租赁则是把设备的“所有权”变成了租赁公司那边。

唉,听起来有点复杂,对吧?其实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于资产的“名义”归属,售后回租是你还是“拥有”资产,而融资租赁里,虽然你可以使用这些资产,但真正的主人却是别人。

小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你听说过“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吗?嘿,别一听这词就觉得晦涩难懂,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事,保证你听了之后不但能明白,还能在和朋友的聚会里侃侃而谈,给别人“哦,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融资租赁这个概念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融资,避免直接购置资产的压力。

你说是不是挺聪明?就像你想买辆车,资金不够,干脆找个公司租车,租完了,等你有钱了再买,灵活又方便。

不过啊,融资租赁可不单单是租车那么简单,特别是售后回租这一块儿,它就有点意思了。

售后回租呢,就是说,你把自己的资产(比如设备、房子、机器等等)卖给租赁公司,卖了之后呢,你继续使用这些资产——对,你没听错,资产还是你在用,只不过从卖给租赁公司那一刻起,它就不是你的了,成了租赁公司的东西了。

你可能想问,卖了东西以后还能用?这不是自打脸吗?别急,这个“卖”是有玄机的。

租赁公司就像一个大管家,拿到了这些资产后,租赁公司会再把它租给你,你继续用这些东西。

是啊,你卖掉了资产,但你依然拥有对它的控制权。

咱们从会计角度来看,这个售后回租的处理方法就很有意思了。

按理说,你卖了资产,应该把它的账面价值从公司资产里减去,毕竟你已经不再拥有它了,对吧?可是,问题来了,既然你还是在继续使用这些资产,那你怎么去处理这部分的账务呢?是不是有点像“卖了的东西又不想放手”的纠结情绪?说白了,卖了资产但仍然控制着,账面上得继续有记录。

这样一来,你在财务上就要做一些特殊的处理了。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售后回租的会计处理有个“拆分”动作。

什么叫拆分呢?就是你得把出售的部分和租赁的部分分开来看。

你卖出去的那部分资产的“卖价”得收入,至于你租回来的部分,得按照租赁合同的内容,按照租赁的方式进行核算。

这个时候,售后回租中的资产就得按照租赁的形式来处理,换句话说,虽然你卖了资产,账面上看似是“清空了”资产,但你租回来的部分,得用“租赁资产”来代替原先的那部分资产。

售后回租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售后回租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售后回租出租人的会计处理一、什么是售后回租?售后回租是一种公司财务架构,指的是一个企业销售其资产(通常是不动产或设备)给另一个公司,然后与该公司签订长期租赁协议,以获得资金流入并继续使用这些资产。

这种安排允许企业将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摊销,同时保留使用权。

二、售后回租的会计影响售后回租安排具有重要的会计影响,包括资产和负债的转移、租赁会计的应用以及履行租赁协议的会计处理。

1. 资产和负债的转移在售后回租安排中,出售资产的出租人需要将该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移除。

同时,出租人将收到的款项作为现金流入进行记录,增加现金和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 租赁会计的应用出租人需要将该资产转为租赁资产,按照租赁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租赁准则的规定,出租人需要决定该租赁是否为金融租赁或经营租赁,并根据租赁合同的条款确定租赁期限和租赁收入。

对于金融租赁,出租人将资产的成本转为租赁资产,并按照资产的折旧、利息和利润来确认收入。

对于经营租赁,出租人将资产继续计入资产负债表,并按照租赁期限的线性分配方式来确认租赁收入。

3. 履行租赁协议的会计处理出租人在售后回租安排中需要继续完成租赁协议的要求,包括向承租人提供租赁服务和资产的维护。

对于金融租赁,出租人需要按照租赁合同中规定的方式提供服务,并记录相应的成本和收入。

对于经营租赁,出租人需要继续按照租赁合同的要求提供服务和维护,并根据租赁合同的条款确认相应的租赁收入。

三、售后回租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步骤下面是售后回租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步骤,以示例的形式展示:1.根据售后回租协议,出租人将出售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

在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资产账户减少,而现金账户增加。

2.将出售所得的现金流入记录为现金账户的增加。

这将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3.将出售的资产在会计记录中转变为租赁资产。

根据租赁准则的要求,对于金融租赁和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4.对于金融租赁,出租人需要按照资产原来的成本来确认租赁资产的价值,并根据租赁协议的条款确定折旧、利息和利润。

融资性售后回租账务处理

融资性售后回租账务处理

融资性售后回租账务处理融资性售后回租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以下是其账务处理方法:一、出售资产时1. 企业将资产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时,应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售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同时终止确认该资产。

1. 例如,企业将一项固定资产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固定资产原价为1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万元,售价为80万元。

2. 首先,结转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固定资产清理 60 万元,累计折旧 40 万元;贷:固定资产 100 万元。

3. 然后,确认递延收益:借:银行存款 80 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60 万元,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回租损益(融资租赁)20 万元。

二、回租资产时2. 企业将资产回租,应将回租资产作为融资租赁资产进行核算,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同时确认长期应付款。

1. 假设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75万元,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80万元。

2.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5 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三、租赁期间的账务处理3.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1. 企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确认为当期财务费用。

2. 例如,假设未确认融资费用为10万元,分5年摊销,实际利率为10%。

3. 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 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实际利率 =(75 + 10)×10% = 8.5 万元。

4. 借:财务费用 8.5 万元;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8.5 万元。

4. 计提折旧1.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按照企业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

2. 假设该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

则每年折旧额为7.5万元(75 万元÷10 年)。

3.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7.5 万元;贷:累计折旧 7.5 万元。

5. 支付租金1. 企业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支付租金时,减少长期应付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流程(一)与出租人(承租人)签订协议,将自有固定资产(须是使用过的)出售给购买人(出租人),分两种情况:1 、出售价高于资产帐面净值(溢价出售):( 1 )承租人将拟出售的自有固定资产转为清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 科目。

( 2 )与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借记“银行存款” 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科目。

2 、出售价低于资产帐面净值(折价出售):(1 )承租人将拟出售的自有固定资产转为清理,借记“ 固定资产清理” 、“ 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 )与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借记“ 银行存款” 科目,“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

(二)承租人和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资产租回,承租人按资产帐面净值与应付租赁款的现值(折现率顺序依次为:内含利率、合同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较低者作为资产入帐价值,借记“ 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科目,按应付未付租息等,借记“ 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按融资租赁合同附表中应付租金总额,贷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

(三)在租赁合同签订时,承租人一般应向出租人支付租赁标的物 20—30% 作为租赁保证金,借记“ 其他应收款” 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

保证金用于支付最后一期或几期租金,借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贷记“ 其他应收款” 科目。

(四)在租赁期内,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借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

将租金中所含租息部分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 财务费用” 科目,贷记“ 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

(五)承租人计提折旧,分两种情况:1 、合同约定期末将租赁标的物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按正常使用年限计提折旧,借记“ 制造费用”(工业企业,通过它进入生产成本)、“ 营业费用”(服务性企业)、“ 管理费用” 等科目,贷记“ 累计折旧” (折旧基金)科目。

2 、合同签订时不能合理确定期末将租赁标的物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按租期与正常使用年限较短计提折旧(一般按租期计提折旧),借记“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等科目,贷记“ 累计折旧” 科目。

(六)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的摊销,分两种情况:1 、出售价高于资产帐面净值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摊销,按折旧进度分摊。

借记“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科目,贷记“ 制造费用” 等科目。

2 、出售价低于资产帐面净值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摊销,按折旧进度分摊。

借记“ 制造费用” 等科目,贷记“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科目。

(七)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取得租赁标的物所有权,分两种情况:1 、承租人按正常使用年限折旧,资产帐面净值与资产实际价值应大体一致,承租人不需要调帐,以名义货价取得所有权,借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将名义货价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 财务费用” 科目,贷记“ 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同时将“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转为“ 自有固定资产” 明细科目。

2 、承租人按租期折旧,资产帐面净值(几乎为 0 )与资产实际价值相差悬殊,承租人以清产核资的名义可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以评估值入帐。

( 1 )以名义货价取得所有权,借记“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将名义货价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 财务费用” 科目,贷记“ 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

( 2 )以清产核资的评估值入帐,借记“ 固定资产” 科目,贷记“ 资本公积” 科目实例(一)溢价出售型售后租回例 1 :承租人拟于一艘船作为标的物向出租人申请售后租回业务,设定船的原始购置成本为 8000 万,船的正常折旧年限为 20 年,已使用 7 年,帐面净值为 5200 万,双方约定于 7500 万做售后租回,租期为 3 年,租赁年利率为 7% ,本金每年回收 2500 万,期满所有权转移,手续费 100 元。

1 、承租人将拟出售的自有固定资产转为清理,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5200 万累计折旧 2800 万贷:固定资产 8000 万2 、与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7500 万贷:固定资产清理 5200 万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2300 万3 、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按资产帐面净值与应付租赁款的现值(折现率一般为合同利率)较低入帐,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200 万未确认融资费用 3350.01 万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8550.01 万4 、 A 、第一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3025 万贷:银行存款 3025 万B 、第二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850 万贷:银行存款 2850 万C 、第三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675 万贷:银行存款 2675 万5 、在租期内,未确认融资费用(含名义货价)采用直线法分摊,确认为当年费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 1116.67 万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116.67 万6 、按正常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13 年),每年 400 万计入当年成本、费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400 万贷:累计折旧 400 万7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按折旧进度分摊,每年 177 万( 13 年),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177 万贷: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177 万8 、租赁期满,资产帐面净值与资产实际价值应大体一致,承租人不需要调帐,以名义货价取得所有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0.01 万贷:银行存款 0.01 万9 、同时将“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转为“ 自有固定资产” 明细科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设备 5200 万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200 万分析意见:在溢价出售、在租赁合同签订时明确所有权转移、在折旧按正常使用年限计提的条件下:1 、当租赁合同签订时,承租人资产负债中资产方增加 10850.01 万(银行存款增加 7500 万、固定资产净值不变、未确认融资费用增加 3350.01 万);负债方增加 10850.01 万(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增加 2300 万、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增加 8550.01 万)。

2 、承租人在3 年租期内进入财务费用 3350 万,通过折旧、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进入制造费用、进而入成本( 400—177 )×3=669 万。

3 、当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为 5200 万、已提折旧为 531 万、帐面净值为 4669 万(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尚有 1770 万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方)未冲减,尚须在剩余 10 年冲减折旧费用。

例 2 :承租人拟于一艘船作为标的物向出租人申请售后租回业务,设定船的原始购置成本为 8000 万,船的正常折旧年限为 20 年,已使用 7 年,帐面净值为 5200 万,双方约定于 7500 万做售后租回,租期为 3 年,租赁年利率为 7% ,本金每年回收 2500 万,(合同签订日不确期满所有权转移,折旧按租期计提,在所有权补充协议中明确期满以 100 元转移产权) .1 、承租人将拟出售的自有固定资产转为清理,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5200 万累计折旧 2800 万贷:固定资产 8000 万2 、与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7500 万贷:固定资产清理 5200 万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2300 万3 、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按资产帐面净值与应付租赁款的现值(折现率一般为合同利率)较低入帐,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200 万未确认融资费用 3350 万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8550 万4 、 A 、第一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3025 万贷:银行存款 3025 万B 、第二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850 万贷:银行存款 2850 万C 、第三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675 万贷:银行存款 2675 万(二)折价出售型售后租回例 1 :承租人拟于一艘船作为标的物向出租人申请售后租回业务,设定船的原始购置成本为 8000 万,船的正常折旧年限为 20 年,已使用 7 年,帐面净值为 5200 万,双方约定于 3600 万做售后租回,租期为 3 年,租赁年利率为 7% ,本金每年回收 1200 万,期满所有权转移,手续费 100 元。

1 、承租人将拟出售的自有固定资产转为清理,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5200 万累计折旧 2800 万贷:固定资产 8000 万2 、与出租人签订资产买卖合同,将资产出售给出租人,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3600 万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1600 万贷:固定资产清理 5200 万3 、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按资产帐面净值与应付租赁款的现值(折现率一般为合同利率)较低入帐(在折扣较大时,一般按应付租赁款的现值入帐),PV= ( 1200+252 ) / ( 1+7% ) + ( 1200+168 ) / ( 1+7% ) + ( 1200+84 ) / ( 1+7% ) =3600 万,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600 万未确认融资费用 504.01 万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4104.01 万4 、 A 、第一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452 万贷:银行存款 1452 万B 、第二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368 万贷:银行存款 1368 万C 、第三年支付租赁本息时,收到出租人开具的等额租赁发票,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284 万贷:银行存款 1284 万5 、在租期内,未确认融资费用(含名义货价)采用直线法分摊,确认为当年费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 168.003 万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68.003 万6 、按正常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13 年),每年 276.93 万计入当年成本、费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276.93 万贷:累计折旧 276.93 万7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按折旧进度分摊,每年 123.08 万( 13 年),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123.08 万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123.08 万8 、租赁期满,资产帐面净值与资产实际价值应大体一致,承租人不需要调帐,以名义货价取得所有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0.01 万贷:银行存款 0.01 万9 、同时将“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转为“ 自有固定资产” 明细科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设备 3600 万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600 万分析意见:在折价出售、在租赁合同签订时明确所有权转移、在折旧按正常使用年限计提的条件下:1 、租赁合同签订时,承租人资产负债中资产方增加 2504.01 万(银行存款增加 3600 万、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1600 、未确认融资费用增加 504.01 万);负债方增加 2504.01 万(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减少 1600 万、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增加 4104.01 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