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政焦点议论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高中作文_时事评论写作指导(1)

高中作文_时事评论写作指导(1)

• 对青年留学生机场刺母案,你有什么看法?请从 不同角度切入。
• 时事热点二: • 当日本还陷在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中时,中国却陷入 了一场莫名的疯狂抢购。 • 3月16日起,中国各地忽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盛况”, 大量超市销售一空。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北京一箱 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各地盐业公司纷纷采取措施 保障充足供应。微博上很多人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 买盐了吗”。 • 网上抢购食盐的理由基本有两个,一是吃盐防辐射,二 是核辐射污染海盐。对此,卫生部门第一时间就辟了谣, 表示吃盐不防辐射,另外中国食盐中海盐比例不超 20%。 而海盐也大多产自东南沿海,距离日本较远。 • 第二大组思考: • 对抢盐事件,你有什么看法?请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 (4)意义或后果 • 一个国家、民族需要怎样的人才?是满腹经纶却经不起 丝毫挫折的书呆子?是啃老不成而弑父弑母的逆子?
网络点评(时事二)
• (1)原因 • 民众——从众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 商家——乘机制造“盐谣”,囤积抬价谋取不正当利 益,投机取巧,诚信缺失; • 社会——政府、媒体的公信力减弱。政府的办事效率 低,没有尽早辟谣。 • (2)经验教训(如何减少类似情况发生) • 民众:通过书籍资料或上网等途径多了解相关知识, 不要随便听信谣言; • 商家:诚信经营方能一本万利; • 政府:提升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设立相关法律制度 处置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
• (3)课文《月饼消费要讲文明》关注了 ____________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生活越 月饼消费“变味” 来越好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 消费要讲文明 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__________________ 。 • (4)课文《月饼消费要讲文明》在末段指出: 现在要坚持这样做,将来生活更好了,仍然要坚 持这样做。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一个善于勤俭 节约、不懈艰苦奋斗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远大 前程的伟大的民族。

议论文写作如何关注时事热点

议论文写作如何关注时事热点

议论文写作如何关注时事热点◎模板展示“国之重器”赞2018·天津考生“国之重器”是什么?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

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想到了小个子巨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振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幕訇然中开,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走进新时代的匀加速接力。

你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那握紧百姓的手紧紧握住的是江山锦绣;你看,两个一百年的构想,正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

胸怀使命,热血担当,高瞻远瞩,东方巨轮在领航人的挥手中不断破浪乘风。

想到了那一张张智慧的面庞。

为寻找最合适的安放地,“天眼之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40年如一日,历经近200次的失败最终取得成功;黄大年以超负荷的付出,填补了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

超凡的智慧,置于为国争光的平台,辅以执着的努力,才成就了张贴着国家符号的重器干城。

想到了那一个个正直的名字。

在身缚各种各样“绳索”的大环境下,顾准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在举国上下皆疯狂的时代,张志新坚持真理发出泣血的质疑与呐喊;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潮下,有固守良知正义、敢于向一切不合理挥刀的坚强女性王选,有媒体人白岩松、柴静,有“公知”代表崔永元……他们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又想到了那一双双舞动的手。

地动山摇过后,洪水肆虐之时,绿色的方阵瞬时现身,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倾斜的天柱,以紧密相连的手为百姓搭起安全的环岛;炎热的烈日下,凛冽的寒风中,有身着各色工装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铁钳、瓦刀、方向盘,像极了舞台上的各种形制的乐器;还有润物无声的教师、加班加点的医生、走街串巷的快递员、扮美城市的清洁工……每个人用各有所长的双手,推动着社会的优雅徐行。

领袖、智者、思想者、士兵、普通劳动者,每个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丰富了这一词汇的色彩与蕴涵。

《时评文章写作指导》教案

《时评文章写作指导》教案

《时评文章写作指导》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写作时评文章时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时评文章是对时事问题进行评论和分析的一种文体,具有批评性和分析性的特点,需要注意逻辑清晰、立场明确和观点充分论证。

本教案将从选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指导。

二、选题1. 选择热门话题:时评文章的选题应选择当前社会热门话题或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以确保文章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2. 选择个人关注点:在热门话题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关注的方面或者对其有独特见解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展示个人观点和分析能力。

三、结构1. 引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引入文章主题,概括背景和当事人,引起读者兴趣。

2. 分析:逐个展开观点,分析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观点。

3. 论证:从多个角度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引用权威人士或专家的观点加强说服力。

4. 对立观点:提出对立观点,进行客观全面的讨论,并用事实和逻辑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加合理。

5.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展望未来的发展。

四、语言1. 简明扼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突出重点:将观点和论证的重点突出,使用加粗、斜体、引号等方式强调关键信息。

3. 逻辑严谨: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确保整篇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4. 避免主观性:时评文章应尽量客观中立,避免过分个人化的情感表达,以保持论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 注意语法和拼写:书写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保持文章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五、总结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时评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从选题到结构再到语言,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写出高质量的时评文章。

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探究

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探究

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评类作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时评类作文要求我们关注时事,深度思考,客观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下面是几点关于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的探究。

一、关注时事,了解事实时评类作文是要关注时事,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关注各领域的新闻动态等。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这些信息,如读报纸、看新闻、听广播、上网等,充分了解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等知识,收集事实材料,为撰写时评类作文提供信息基础。

二、审题明确,找准要点审题是时评类作文的第一步,要清楚题目的意思,明确要点。

我们要从题目中找出关键词,确定文章立场、角度和重点,要突出新闻价值,抓住社会热点,对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

三、逻辑合理,论据有力时评类作文要求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论据有力,要用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文章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框架,以论点为主线,需有充分的文献资料和具体实例的支持,否则空谈家常,只会让读者觉得浮泛无力。

四、言简意赅,文笔优美时评类作文要求言简意赅,文笔优美,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避免使用过多的废话、套话、流行语,让读者一看就明白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同时注意文章结构合理,段落分明。

五、积极向上,有益社会时评类作文是针对社会热点和问题的评论和分析,应该要有积极向上的意义,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心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鼓舞人心、启迪思维、有益社会的积极作用。

总之,时评类作文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新闻背景,找出关键点,清晰逻辑,有力论证,考虑其他观点,注重语言艺术,恰当表达,积极向上,有益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充满思想性和文化性的好作文。

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探究

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探究

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探究高中语文作文中的“时评类”作文是一种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展开评论的文体,突破了传统的命题范式,更加注重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求学生具备对时事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同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的写作指导。

一、了解时事热点时评类作文的题材多样,可以是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大事小情。

要写好时评类作文,首先要了解当下的时事热点,关注新闻媒体的报道,阅读新闻评论,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事实真相,掌握社会动态。

二、明确立场观点时评类作文往往需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学生在写作前需要先明确自己的立场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说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选定立场后可以通过列出论点,展开论证和例证,论证自己的立场。

三、逻辑思维清晰时评类作文注重逻辑思维的清晰度和严密度,需要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在写作中应当注意分段,展开论证的内容。

各段之间要有明确的过渡句,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

也要注意逻辑推理的合理性,在推理过程中避免出现跳跃和断层。

四、辩证思考时评类作文要求学生不仅要表达个人的观点,还要能通过辩证思考看问题的全面性。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某一观点,都要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多角度思考,做到有理有据。

这样既能展示自己的思辨能力,也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五、语言表达准确时评类作文虽然强调观点和对问题的分析,但是语言表达也同样重要。

在写作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模糊、不准确的词语。

要注意文笔的流畅和语言的生动,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具有艺术感。

六、注意社会实际时评类作文旨在关注社会问题,体现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在写作时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借助具体的数据和事实加以论证。

要关注到受众的立场观点,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使自己的论点更具有针对性。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的写作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时政小论文写作指导(精选五篇)

中学生时政小论文写作指导(精选五篇)

中学生时政小论文写作指导(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学生时政小论文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写作政治小论文,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种途径,能促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还能够促使学生把学校这个小课堂与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

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注意自己周围发生的日常小事,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指导学生写作政治小论文是政治课教师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帮助学生选好题目要写文章,就得确定题目。

论文的题目不能凭空设想,必须是学有所成,思有所得,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集中与概括。

好的小论文题目应该是立意新颖,富于启发。

使人一看题目就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人一看题目就受到启发,引起思索。

对学生来说,一是从听课和读书中发现。

鼓励学生在听课和读书时独立思考,养成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比较、印证的习惯,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二是从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中寻找题目。

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可拓宽视野,活跃写作思路,从而可拟得好题目。

三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思考现实问题入手去想题目。

现实社会中有不少人文风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它常常会向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找到许多可写的题目。

二、指导学生搜集材料政治小论文以现实生活为基本材料,应分析和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政治问题和社会现象,而不能闭门造车,空发议论。

政治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很抽象,并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对于社会阅历少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如果要求他们用政治小论文加以阐述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事物,去学习研究,去反复实践,而且要讲求方法。

所以在平时我要求学生要经常观看电视新闻和阅读报纸,并且摘录一些身边的热点或社会问题,然后选择一些专题拿到课堂上作必要的讲解。

时事评论类作文写作指导

时事评论类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注重塑造学生的社会品质。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时评写作的基本结构, 丰富文章内容。(重点) 2.学会正确评判社会人事,提高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难 点)
(2020.11.29周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四川某地的李大爷为了看病,和老伴转了好几趟车终于赶 到某知名医院,却被告知医院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已取消了现 场挂号服务,就医需要“网上预约”。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易如 反掌,对于老年人却是难事,取消现场挂号让“慢了一拍”的一 些老人求医问药很是受阻。在“快一拍”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 中,有很多事情让“慢了一拍”的群体只能“望网兴叹”。
(3 ~ 4自然段,500 ~ 600字)
(4)联系实际论证观点,或解决问题(即揭示出造成某一社会现
象的原因后,探求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200字)
(5)结论(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在评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强化自己的观点。100字)
亮出观点
23.(2020.12.13周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评基本写作结构
(1)引用材料。有针对性地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 (1个自然段,
100字以内) (2)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亮出观点
(3)分析材料。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多层次评
析,可以是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
影响、危害。(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就事说理,是全文的重点)
(三类作文:停留在表层,只谈事件是违法行为,错在何处,有何后果)
2.鼓励“随手拍违章”的做法有什么好处?
(二类作文:层次上升,抓住重点“随手拍违章”事件,上升到社会秩序、 规则、民众有效监督层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了事件背后的 人文精神。)

时事热点作文写作方法

时事热点作文写作方法

时事热点作文写作方法时事热点作文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下面就是时事热点写作方法,欢迎大家借鉴!时事热点作文写作方法1、引述事件,简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点时评类文章,在开端处必先引述新闻事件。

它属于“引论”的部分。

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

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引述,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事件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

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引出论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

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

生命价更高”。

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

2、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围绕材料议论的最佳手法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地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和结果,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追根究底,使内容逐步深化。

具体做法是,为了证明某一论点而举出典型事例。

此类分析法常常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处是,一是可以紧紧围绕材料进行议论,绝不会发生越扯越远、偏离题意的现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离材料的中心”这个高考作文的考点;三是能够增强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3、探源本质,哲思理辨——延伸拓展议论空间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思维,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论点也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舍小家为大家
担心着在发热门诊值班的妻子, 他送来了她最爱吃的蛋炒饭; 担心丈夫被感染,她特意做出 手势让他后退。一来一退之间, 是深深的爱恋。
他们是抗“疫”一线的警 医夫妻,热爱着自己的小家, 也用坚守和奉献守护着大家。 “做好防护,我和孩子都好。” 远远地叮咛后,他们再次奔赴 各自的战场。
这个春天最酷的发型
真题回顾: 2019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 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 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 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 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 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赏析:
• 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积累非常丰富,同时也可以看 出作者平时对时政的关注,通篇文章并不是在说一些空话、套 话,而是带有作者的思考。再加上作者的构思,正反对比论证, 写作思路非常清晰,那么这篇作文得高分也就顺理成章了。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⑥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人人皆有爱美之心,但对抗疫 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美”早 已不再重要。
为了工作方便,她们把长发 剪短,再剪短,甚至理成光头。 她们说:为了战“疫”,甘愿变 “丑”!
知道吗?剪掉一头秀发的你 们,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像极 了天使。
你们引领了这个春天最酷的 发型。
爱的“距离”
一张摆在家门外的小饭桌, 背后多少感动和心酸。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高考优秀作文赏析:
• 2019年全国Ⅰ卷:
•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亲爱的同学们: •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
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 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 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 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 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提前构思模板, 填充内容即可,而是必须要了解目前高考考察的究竟是什么。
认识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年份
引导材料
主要要求
2017
来华留学生关注的中国关键词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22001188 “世纪宝宝”与中国共成长、共圆梦
22001199
不理解劳动 不尊重劳动 不愿让劳动课 重回孩子们的课堂
• 关注时代热点
1 • 培养理性思维
真题回顾:200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 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 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人类历史上宝贵的财富是依靠劳动的量。 人类追求劳动美的志向是难以改变的。 劳动形式改变但内在意义是经典永恒的。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
“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 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 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 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 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 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 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 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 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 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 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一般构思
一 • 中心论点 三 • 分论点
如何拟写分论点?
仿句造句 常见句式: 1、是/就是/意味着/包含着 2、有利 /才能/因为/为了/源自/可以/能够/就会/让/使 3、要/不要/需要/就要/就得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 《在希望的田野里辛勤劳动》 继承祖先的勤劳品质,牢记使命,
在希望的田野上劳动!
他是丈夫,为了家人的安全, 过家门而不入。他是医生,为 了更多人的健康,坚守在战 “疫”一线。
他是一个人,更是无数医 务工作者的缩影。他们用大爱 为患者撑起了一片天。
致敬!每一位战“疫”英 雄和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
10天建成一座医院!令人惊叹的“中国速 度”的背后,是数千位建设者夜以继日
鏖战。为如期完工,他们每天只睡两三
1 •整理归纳
•归纳话题
一、敬业奉献 三、家国情怀 五、理性敬畏 七、健康成长 九、科学精神
二、青年担当; 四、公德法制 六、榜样旗帜 八、乐观自信 十、人类命运共同体
•梳理素材
敬业奉献
哭过、安慰过,虽满心挂念, 胡明依然转身走向自己的病 人。日夜奋战,他也因为过 度劳累发过低烧,被院长没 收胸牌强制休息,但从来没 有想过后退。为了打赢这场 战“疫”,无论在哪,一起 战斗!
的昂扬姿态,成为新时代社会心态
的新底色。
人民日报2018.1.3
你所认识的中国、 了不起!这6张“中国名片”震撼世
中国名片

人民日报 2017.2
1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中国战“疫“,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 么感动?
一、你记住了哪些逆行者?他们为什么逆行? 二、危难时刻,钟南山受到人们空前关注,反映出什么问题? 三、84岁的钟南山能够出征,原因是什么? 四、张定宇身上你读出了怎样的品格? 五、90后、95后成为新闻视角说明了什么? 六、“我儿子也是学医的,我要用实际行动,教会他比任何专业课更重要的一课”,这 是湖北医疗队一位党员父亲对党组织提出的特别申请。为什么强调“党员父亲”的身份? 这位父亲教会儿子的是什么? 七、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代表的是什么? 八、中日韩感同身受,休戚与共,传达出什么理念?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 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 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 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找准立意后,明确写作任务,树立沟通意识。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 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 • 独特构思 2 • 一般构思
•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 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 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 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 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 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 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 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 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 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个小时,实在熬不住了,随地坐着、靠 着、躺着小睡一下再起来接着干;饭只 能在临时板房里甚至路边端着盒饭匆匆 吃完,不少人到凌晨一点才能挤出时间
吃;有人连续长时间操作挖掘机,换班
的时候已经感觉喉咙里有血腥味……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一群血 肉之躯拼了命也要与疫魔搏斗的“生死 时速”!
对象性 过程性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全 国1卷
2018全 国1卷
2017全 国1卷
不理解劳动 不愿劳 让劳动课重回孩子们的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